西川方面,董枫尾随张任数日,张任一心急行军,也没有仔细查看身后。张任行了几天,果然看见前面一股大军迎面而来。领头的除了三位陌生的秦军将领,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孟达。
“孟达!你这个叛徒,主公把蜀中门户交给你,你竟然降了!”
孟达却毫不在意张任的怒视,他从容道:“刘璋无能,早晚被他人吞并,鸟择良木而栖,张任你也早降了吧。”
“哼,你倒看看,现在哪边更强?”
孟达笑道:“你兵是多,但川军远不如秦军精锐,而且你不去守绵竹关没关系吗?我听说秦公贤明得很,你真的以为李严那家伙可以帮你抵挡秦公?”
话音未落,张仁军后方顿时一阵大乱,一位副将道:“报!董枫军的骑兵奔袭我军后方。”董枫这次带来的大军有很多是骑兵,西川外部虽有群山环绕,内部却好走很多,这些骑兵尾随着步兵,倒也轻(文*冇*人-冇…书-屋-W-Γ-S-H-U)而易举,只要董枫下令冲锋,这些骑兵就可急袭张任军后方,可以说,张任是毫无胜算的。
“什么,李严那家伙怎么搞的!”张任大骂,可还没等他支援后方,徐晃便大喝一声进攻,张任腹背受敌,绝望的西川军纷纷蹲在地上,双手抱头,做出投降的姿态。董枫也不杀俘虏,骑兵冲锋只是做做样子,张任也在乱军之中被擒获。
张任被带到董枫面前,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李严,他质问道:“李严,你让我去支援剑阁,就是为了把关隘献给秦军?”
李严面无表情道:“我是在秦公破关后才率众军投降,既然秦公已经看破了我的计策,再战也没有必要,西川必失,张将军还是弃暗投明吧。”
“哼,忠臣不事二主!”
董枫看着张任坚定地神色,倒也有些欣赏,正为难的时候,张松走上前去,对着董枫嘀咕了两句,董枫听罢眼前一亮,上前道:“张任,你不降就不降,你手下大军基本都降了,我放你回去,听说你的主子刘璋疑心病挺重的,不知道他还让不让你带兵。”
张任难道不知道他主公的性格?大败而回,还是被敌人放回去的,刘璋必会怀疑他,到头来自己回去也不行,投降也不行。从他被俘的那一刻起,西川的命运已不是他能左右的了。一时间,他的手竟然已经握在了刀柄上。
李严笑道:“张任,我主已放你回去,你还不走?难道怕主公怪罪你想要自尽吗?我主饶你一命,你还自尽,传出去可是天大的笑话。”
“可恶!我就不信我主公在如此紧要关头会弃我不用。”说罢,张任转身要走。
董枫却朗声道:“既然你这么说,如果刘璋不用你,在我攻破西川后你就必须投降于我,如何?”
“好,我就答应你,免得让你白放了我一次!但西川绝对不会被攻破的。”张任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答应了董枫,便回到了成都。其实张任有的并不是自信,而是对主公尽忠的渴望。
备注:下一章有三号主角登场,但不是原创人物……
第四十八章 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一)
第四十八章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一)
现在的周弘虽然隐居在宛城,却一直在派探马,奸细刺探曹军与袁军的动静,他打算趁两方焦灼之时同时给予两边沉痛一击。他之所以同意荀攸借给曹军粮草,除了因为曹操不能现在就败退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为了麻痹曹军。如果曹军没有特殊的调动,按需调动粮草,那待曹操粮尽时,必然只有徐州会有余粮。到时周弘只要令骑兵从汝南后方至淮南北部绕到徐州,以其独有的攻城之法攻入城池,烧毁粮草便可。
想要烧曹操这边的粮食实在是轻而易举,但问题是只有把袁绍和曹操的粮食同时烧掉,此计才算成功,那袁绍军会把粮草放在哪?肯定在黄河以南的某个城池。或许是之前的战略要地,白马或延津,这都是袁绍军的重要据点,也可能是距离主战场官渡最近的乌巢。乌巢离主战场最近,调粮方便,但若被曹军知道了也可能形成逆转。如果是周弘,绝对不会把粮草屯于乌巢,但问题是,袁绍这个人是不能用常理来推算的。
其实只要行军计划妥当,一个晚上把三个据点均检查并烧毁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那样变数太大,这也是周弘实施此计的一个难点,九月很快就到了,袁绍到底要把粮食屯在哪?周弘只希望探马能查到,只是因为周弘有命令不让探子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少有探马能带来可用的信息。
周弘在寻找袁军粮草的动向,而曹操也在寻找袁军粮草的动向。曹操知道,如今自己处于劣势,粮草吃紧,除非有奇计否则他必败。真正能够逆转局势的奇计无非是水淹,火攻和断粮。现在袁军度过黄河很远了,水淹不行,火攻?袁军也不傻,大营旁边的树林基本都被砍断了,没有贸然被火攻击破的可能性。也只能靠烧粮草了,可粮草在哪?粮草永远是行军的机密,除非袁绍那边有个高官背袁投曹,不然实在不可能知道敌军的军事机密。
“对了,许攸!”曹操一拍大腿,对身边守卫叫道:“把程昱给我找来。”
不过一会儿,程昱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走进营中,曹操道:“许攸贪财,我想让你想办法离间他和袁绍,让他投奔我军,从而问出袁绍的屯粮所在。”
程昱眼珠一转,便道:“许攸贪污严重,只要伪造账薄交于袁绍手中,必能离间他们,但袁绍这个人是否追究许攸的责任倒是另说。主公需要找一位与我军关系并不密切,又心向主公的人前去投奔袁绍,在许攸与袁绍发生矛盾的时候通过伪证加一把火。这样许攸必弃袁绍而投主公。”
“那你说,什么人比较合适呢?”
程昱目露寒光,沉声道:“司马朗!”
司马朗的父亲曾对曹操有提拔之恩,平定徐州后,曹操也想要给司马朗表为司空掾属,只是还没来得及,袁绍便南下了。司马家本属河内,是袁绍的地盘,但当曹操派人去请司马朗时,此人却愿意举家迁入许都,只是因为战乱给耽误了。此人欲投明主,所以身处袁绍之地反而欲投曹操,是可信之人。
曹操正好趁他还没有来到许都,先让他投奔袁绍,以司马朗之才,必能在恰当的时候离间许攸与袁绍。
当天,曹操便派人书信给司马朗,希望他投奔袁绍,找机会离间许攸。
河内郡温县,司马朗本来打算找机会前去曹营,并带些家奴支持曹操,一看这封信,面露喜色对弟弟司马懿道:“若此计功成,我功成名就,必被曹公重用。”
司马懿一身儒袍,鼻若鹰勾,眼睛小而有神,听到哥哥欲为曹公投袁,他瞬间面沉如水,又做出一副微笑的样子道:“既如此,我便与兄长一同投奔袁绍,也好得到些做官的经验。”
司马朗闻之大喜道:“仲达愿同去,自是最好!我们一起为了司马家的振兴而努力。”说罢,他又离开房间,指挥下人搬杂物了。只留下司马懿一个,站在厅内。司马懿自恃大才,想得到一位明主的重用,可他出生恨晚,如今天下只有两人能入他眼,一是董枫,可董枫手下已经有周弘,贾诩这些谋士。另一个是曹操,曹操手下的郭嘉用驱虎吞狼之计,把董枫都算了进去。除此之外还有荀彧,毛玠,程昱,陈登,司马懿自认为才华不逊于他们,但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想要的位置占了,这让司马懿烦恼不已。
但司马懿不死心,他一直在关心各路诸侯的动向。这场战局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借此机会为某一家立下大功,从而得到和周弘,或和郭嘉一样的地位。
当他看到周弘也被郭嘉算计的时候,非但没有责怪周弘,反而在分析双方掌握的情报后,叹道:“若是我在,大概也会中计。”但数月之后,当董枫调兵长安时,司马懿却突然想到,难道他的目的是让袁军南下,再趁机左右战局。以司马懿对周弘的了解,这家伙不可能跟着董枫去西川,而应该在某个地方想要左右战局,最好是两败俱伤,可怎样才能做到呢?
司马懿绝不相信周弘能做到万无一失,南阳郡在曹军后方。周弘想知道曹操的情报容易,但袁绍的大本营在河北,所以周弘一定不知道河北袁绍的情报,只能靠猜。比如如果他也想烧掉袁绍的粮草,就必须像曹操那样,得知袁绍粮草屯放的位置。如果自己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情报给周弘,必会得到他的赏识,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待遇。
反观自己如果跟着哥哥司马朗投了曹操,就算曹军大败袁绍,功劳也是算在司马朗上的,自己顶多被司马朗推荐做个小官。再加上兖,豫两州世家势力比较大,天子也在那,自己要想提升地位需要极大的耐心,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年轻的时候做出一番事业,非要等到年过半百才得到功名?
这么一算,要投奔谁已经很清楚了,司马懿此次虽然是跟着司马朗投奔袁绍,但他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曹操,而是帮助董枫。至于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司马懿不觉得曹操会因为自己投了董枫而对哥哥不利。反正家产肯定先要放到袁绍那里,最后他和司马朗一人分一半就可以了。
抱着不同的目的,司马朗和司马懿共同投奔了袁绍。袁绍的势力本就是主要由世家的支持而形成的,司马家又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家,自然袁绍是要重用的。再加上袁绍志得意满,认为曹操耗不过他,没人投奔才是奇怪的。他得知司马朗精通兵法后,将司马朗作为中护军,为袁绍在前线带兵。这正是司马朗想看到的,他要呆在前线,因为只有在前线才能见到袁绍跟许攸,从而在恰当的时机将许攸的贪污行径暴露给袁绍。可令他不解的是司马懿虽然精通兵法,却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反而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很大的才能。于是袁绍将他调到了军队后方,为他最爱的三子冀州牧袁尚做治中。
如此,兄弟二人就分开了,司马懿用余光瞟了眼司马朗疑惑的眼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司马懿暗暗笑着,司马朗只会按照曹操的说法办事,他可不一样。若非袁绍的心腹在军营中问及粮草所屯之处,恐怕会引起袁绍的怀疑,所以司马懿就是要表现出政治才能。要知道无论是青州还是冀州,待秋收之后都要向前线运量,到时候司马懿只要暗地里将些家奴伪造成督粮官,便知道袁绍的屯粮之处,何必让要许攸倒戈?
走在路上,司马懿窃笑道:“曹操啊曹操,若你表奏我兄长为官的时候也表奏我为官,懿一介草民,倒真不一定敢做抗旨的事情。可既然你只点了兄长,鸟择良木而栖,我觉得董枫更适合投效,官渡一战,你和袁绍都别想那倒好处。”
司马懿进入冀州的治所邺城,街上人来人往,商铺也颇多。只是人虽多,却都面露疲色,司马懿摇了摇头,袁绍的统治严重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袁绍的手下都是世家,他们多不会因为百姓的穷苦而自责。不过司马懿也属于世家,百姓如何,对他也不重要,他只想得到权力和富贵,得到所有人的仰慕罢了。
首先要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得到袁尚的信任,这样在秋收之后,自己便能在督粮官中插入司马家的亲信。来到邺城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去太守府,他看到的,是一位相貌俊美,一身华服的公子哥,正是冀州牧袁尚。司马懿却不在乎这个人的相貌,他只看到了此人一副执绔子弟的神色,便知他没多大能耐。
司马懿城府极深,虽然心里看不起袁尚,脸上却十分恭敬道:“在下司马仲达,是主公指派给三公子的治中。”
可袁尚却看着桌上的竹筒,眼皮都不抬一下,他一副困扰的表情道:“父亲让我调运一批军械到前线,这个数字怎么这么难算,若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办?”
司马懿剑眉一挑,仍面无表情道:“三公子不妨找别驾逢纪,听说他一直支持三公子。”
袁尚却一拍桌子,一副烦恼的样子对司马懿道:“逢纪现在在前线,他说父亲想立我为后主,我必须更加有能力才能继承父亲的基业。”袁尚又叹了口气道:“这个文件是加急的,若不及时处理会使父亲对我的印象变差,可我与两位兄长还要去找甄姑娘。听说甄逸打算把他嫁给我们三人中的一个,如果我不去,恐怕便宜了我二哥。”
“文件交给我吧。”能取得袁尚信任,司马懿自然要表露一下自己的能力,他走上前去,接过袁尚的信件,简单地演算后,便列举出几种调动方案,一共只用了一刻钟多一点的时间。
“你是怎么做到的?”袁尚惊愕道。
“被主公指派辅佐三公子,没点能力怎么行呢。”司马懿淡淡笑道。
袁尚闻之大喜,道:“好,从今以后你便做我的师爷,跟在我身边吧。”
“在下荣幸之至。”司马懿恭敬回道,呆在袁尚身边,他就容易得到信任。
“一会儿见甄姑娘,你便陪我去吧。甄姑娘一定喜欢有才华的男子,还请司马先生从暗处提点。”
“愿意效劳。”司马懿暗暗笑道,提点一下倒是小事,甄宓之美他也有所耳闻,若能帮助袁尚娶得佳人,他这大功基本就告成了。
不过,就连司马懿都没想到,甄宓这个人绝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简单。
第四十九章 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二)
第四十九章仲达出山入袁家(其二)
袁尚将处理好的调动计划交给下人操办,自己则与司马懿共坐一辆马车,前往甄家。马车在甄家大院的门口停了下来,只见这大院虽比皇宫略逊一筹,却也绝对是少有的巨大。四大富豪之一,果然不是盖的。
司马懿随在袁尚的身后进入院子,院内假山绿草,小桥流水,青竹红梅,异常秀美。司马懿虽不体恤百姓,但也不由得把外面的路人和院内秀丽的景象比较了一下,就连他也觉得无法接受。
走不远处,便见到了两位穿着华贵衣服的公子。司马懿听说大公子袁谭相貌丑陋,不得袁绍喜爱,而次子袁熙相貌平平,也无大才,只有三子袁尚颇为英俊,得袁绍赏识。通过这个特征,司马懿迅速分辨出了袁谭和袁熙,只是想到袁绍以儿子的相貌来判定继承人,甚至废长立幼,实在可笑。
就如袁尚身后有司马懿,袁谭和袁熙身后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