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0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导人的平均寿命最长,其中发达国家的达到了104岁,发展中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也有93岁。如此一来,只要卡西利的健康不出问题,肯定能活到90岁以后。

也就是说,他还有20年在古巴搞政治改革。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卡西利不想搞政治改革,不然在他从政几十年内,不会一直对政治改革缺乏热情。更重要的是,卡西利是卡斯特罗家族的领导人,任何将古巴推向民主社会的政治改革都会使卡斯特罗家族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卡西利没有理由搞政治改革。但是客观的讲,不是卡西利不想搞政治改革,而是政治改革的条件不成熟。即便站在卡斯特罗家族的角度考虑,在古巴的社会经济发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只有政治改革才能使古巴迈向更高的层面,也才能使卡斯特罗家族获得最大的好处。如果因为缺乏民主而引发动乱,卡斯特罗家族不但不可能获益,反而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在2050年之前,古巴确实缺乏政治改革的基础条件。

根据当时的情况,古巴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认为,经济改革已经使古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民众生活得到根本改善,因此没有必要搞更加激进、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的政治改革。换句话说,在古巴民众的基本认识得到提高之前,形成改革共识之前,任何人都不可能为了一个不那么现实的目标而放弃既得利益。事实上,这与共和国在2030年前的情况非常类似,即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在经济改革的基础上,只需要非常有限的社会体制改革就能确保国家继续发展,不需要冒险搞政治改革。

问题是,到了2052年,特别是2053年的动荡之后,很多古巴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即卡西利仍然活着,2053年上半年的政治动荡不见得是坏事。

换句话说,经历了动荡之后,在古巴搞政治改革的时机到来了。

事实上,卡西利在8月份的劳动党全体大会上讨论政治改革话题,就是想摸清楚国内与党内局势,为政治改革造势。如果卡西利没有死,而且活到90岁以后,以他在古巴的影响力,就算不再担任劳动党总书记,也不担任国家重要领导人,都能以“摄政”的方式完成政治改革。

这也正是美国最害怕的事情。

前面已经提到,古巴搞政治改革就会全面投靠共和国,成为共和国的盟国。

实际上,在2052年底的集约集团首脑峰会上,阿根廷提出将古巴从观察国升级为正式成员国的提议遭到否决的主要原因就是古巴的政治体制,当时包括巴基斯坦、泰国与马来西亚在内的半数以上成员国都认为,古巴是典型的“极权国家”,其政治体制不但不符合集约集团的入盟要求,还会给其他成员国带来危害,因此不具备成为正式成员国的基本条件。根据这一情况,阎尚隆在2053年 1月参加在哈瓦那举行的首脑会晤时向古巴当局提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搞政治改革,并且愿意为之提供一切帮助。

以当时的情况,古巴搞政治改革,唯一能够效仿的就是共和国。

换个角度看,卡西利病逝之后,再也没有人有能力在古巴搞政治改革,而且收获改革成果。由此可见,真正想要卡西利完蛋的就只有美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古巴无法彻底投靠共和国,更不可能加入集约集团。要知道,一但古巴成为集约集团正式成员国,就将成为集约集团对抗西约集团的前沿阵地,成为共和国军队的前进基地。就算白宫与五角大楼可以容忍,国会的议员也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走到这一步,不管谁住在白宫里面,都会在国会的压迫下出兵攻打古巴,从而使美国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打响与共和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问题是,搞死卡西利,也把美国推到了战争边缘。

整个9月份,古巴的国内局势都动荡不安。虽然在9月中旬的时候,古巴劳动党选出了新的总书记,并且宣布将按照卡西利的遗志,有条件、有步骤的推行政治改革,并且会在政治改革中充分听取其他政党与民众的意见。但是到了9月底,除了哈瓦那、圣地亚哥、西恩富戈斯等大城市之外,古巴各地的局势都失去了控制,甚至出现了针对国外游客的恶性暴力事件。到10月初,除了少数几个拉美国家之外,包括共和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将古巴列入“旅游限制国”。

也就在10月初,共和国宣布向南大西洋派遣第二支舰队。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支以一艘航母为核心的舰队,而是一支以两艘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加上之前已经到达加勒比海,正在委内瑞拉访问的航母战斗群,共和国已经向大西洋部署了一支由三艘航母组成的庞大舰队。

要知道,这可是战争级别的海上部署。

虽然共和国并没宣称此举针对古巴,也没有直接挑战美国,但是按照众多西方新闻媒体的说法,这是共和国当局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措施。要知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动海军封锁古巴,迫使当时还是古巴盟国的苏联从古巴撤军。即便以2053年的情况,美国没有理由封锁古巴,可是谁都不能否认,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很有可能采用当年的办法,用流亡到美国的古巴人组成的军队打回古巴,成立愧儡政权 然后再以接受愧儡政权邀请的名义出兵古巴。如此一来,在大西洋上活动的共和国舰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就算一支舰队不可能夺取制海权,更不可能击败美国海军,但是这支舰队的存在,至少能够让美国在迈出最关键的一步之间好好考虑一下。

当然,共和国向大西洋部署这么多战舰,也会有负面影响。

别的不说,在美国国会议员看来,这就是明确无误的挑衅行为。

在共和国海军的第二支舰队还没有进入大西洋之前,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份临时性的法案,要求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古巴局势,并且授权国防部在必要的时候,动用包括战略航空兵在内的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在大西洋上的主导地位。按照这份法案,五角大楼有权在做前期部署,比如向加勒比海增派舰队。

事实上,美国海军确实这么做了。

10月21日,共和国海军的两支舰队在罗克斯群岛在加勒比海南部,属于委内瑞拉附近海域会合,并且与委内瑞拉海军举行联合演习的时候,美国就向加勒比海增派了第二支由3艘航母为核心的舰队,从而使美国海军与共和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的兵力对比达到了2比1。

当然,双方均没有把海上对峙与古巴联系起来。

按照共和国的说法,共和国海军是接受委内瑞拉海军邀请,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针对非传统海上安全威胁的联合军事演习,并不针对第三国,而且演习范围也非常有限,并未超出委内瑞拉领海。按照美国当局的说法,美国海军向加勒比海增派舰队,不是要阻止共和国舰队北上,而是例行军事部署。

问题是,没人相信双方政府的声明。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古巴问题渐渐平息了下去。事实上,这也正是大国间消除分歧、避免战争的手段之一。不管怎么说,美国当局在决定向古巴出兵的时候,必须考虑拉美国家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共和国通过与委内瑞拉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明确无误的告诉美国当局,如果美国搞垮了古巴,共和国就会策动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众多拉美国家脱离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从而使美国后院彻底乱套。同样的,在大西洋上,共和国没有与美国进行军事较量的资本,而且共和国海军的实力仍然在美国之下,所以美国当局通过部署两倍于共和国的舰队,让共和国当局知道,如果问题闹大了,美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共和国也别想占到便宜。

这种实力上的相互炫耀,足以让双方领导人冷静下来。

当然,古巴的政治改革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根据后来披露的一些资料,在2053年10月初的时候,共和国国家元首与美国总统通了7次热线电话,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与美国国务卿进行了3次秘密会晤。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共和国与美国的情报机构与国防部门交换了信息。根据军情局的档案,美国国防部明确表示,美国的底线就是古巴加入集约集团。换句话说,只要古巴加入了集约集团,美国就会采取军事行动。当然,共和国国防部也传达了相似的信息,即共和国的底线就是美国入侵古巴。正是如此,双方的舰队在海上对峙的时候,双方政府已经达成秘密协议,共和国保证不让古巴加入集约集团,而美国则保证在此前提条件下不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

因为这种国际政治交易都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双方都没有可能反悔。

准确的说,在战略平衡被打破之前,双方都不会撕毁秘密协议。如果战略平衡被打破,这种性质的秘密协议也失去了意义。

正是如此,到10月底,古巴局势迅速冷却了下来。

虽然仍然有不少国家在关注古巴的政治改革,特别是一些中美洲地区的小国,都希望能够从古巴获得让国家发达致富的经验。但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眼里,与菲律宾一样,古巴成为了战略平衡的支点。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共和国与美国离世界大战只有一步之遥了。

虽然古巴危机没有导致战争爆发,但是其影响绝对不可低估。

要知道,在古巴危机爆发的时候,正好是共和国与美国制订2053财年度与2053到2054财年度财政预算的时候。

在当年7月底,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份总额高达174万亿元的财政预算,其中有58万亿元以国债或者赤字的方式支出。而在这份预算中,花在国防、以及与国防有关领域的多达62万亿元,其中直接国防预算多达53万亿元。可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21世纪中,共和国中央政府最庞大的一笔财政预算,而且也是增幅最大的一年。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8月底公布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与共和国一样,美国当局也以发行国债与赤字开支的方式,将预算比例提高到205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其中又以国防预算为主。虽然美国联邦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算不上21世纪之最,因为在2052年,美国联邦预算就来了一次大增长,但是对美国来说,如此巨大的开支,意味着国家将加速进入战争状态。

更重要的是,在巨额财政预算后面,是双方的备战工作。

要知道,在共和国的53万亿元的国防预算中,用来采购新式装备的有37万亿元,比例为历年之最。而在美国的18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中,用来采购装备的为11万亿,也是历年之最。

当然,如此高的军费开支,绝对会产生问题。

只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短期之内,巨额国防开支反而会刺激经济增长。要知道,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大国都会增加国防开支。

问题是,过于庞大的国防开支都不可能持续下去。

以共和国导美国国防开支的增长速度计算,最迟3年之后,两国的经济都会因此而濒临崩溃。

避免经济崩溃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国内矛盾向国外转移。

正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相信,共和国与美国的全面战争即将爆发。

第74章 军控协议

进入2054年,共和国与美国在之前几年的巨额军费开支的效果显现了出来。

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2054年初公布的一份分析评估报告,到2053年底,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实力均比2050年时增长了50%以上,而且双方的军力差距正在缩小,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追了上来,共和国则在海军建设方面赶上了美国。

当然,2054年最引人瞩目的并不是共和国与美国的军力对比。

因为是《伦敦条约》规定的第二阶段削减工作的最后一年,所以2054年是第二阶段削减工作的核查年。按照条约附加条款的规定,所有缔约国都将在2054年1月1日开放本国的核设施,并且为核查人员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只有在核查工作结束,证明各缔约国已经按照规定完成了第二阶段削减工作之后,才会进入第三阶段。早在2053年底,共和国与美国当局就先后表示,本国已经提前完成第二阶段削减工作,无条件配合核查。两国此举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缔约国,别在削减工作上做文章。不管怎么说,共和国与美国在销毁核武器的态度上非常一致。

也许会有认为,在这个时候销毁核武器,对美国是弊大于利。

这一说法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落后于共和国,销毁核武器之后,美国将丧失威胁能力,因此会在下一场战争中败给共和国。关键就是,如果美国不按照条约规定销毁核武器,就能避免与共和国爆发战争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技术进步迟早会使核武器边缘化,从而打开战争之门。

事实上,到2050年左右,随着共和国与美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并且进行了近实战测试(在2048年,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就进行了一次非常接近于实战的测试,由2艘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在南太平洋上向共和国本土各发射了2枚携带模拟弹头的弹道导弹,同时还有12架战略轰炸机从北太平洋上向共和国本土各发射了12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整个拦截行动都由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承担,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战略防御系统也从这个时候正式进入战备状态。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近实战测试要稍微晚一点,在2049年底到2050年初完成,测试结果与共和国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相差不大,具备了实战能力,核武器的威胁已经不是很大。虽然按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如果双方在战争期间使用了核武器,即便战略防御系统能够拦截所有核弹头与运载工具,位于地球卫星轨道上的所有人造航天设备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运行在低轨道上的军事卫星,几乎没有幸免的可能性。但是对共和国与美国来说,这样的损失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不会因此而丧失主动权。不管怎么说,轨道飞行器没有国界与疆域之分,共和国的卫星受到影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