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凡一没有迟疑,立即起身离开。
村上贞正长出口气,把目光转向了上杉忠太郎。
“首相大人,海军已经做好战争准备,随时能够执行作战任务。”
村上贞正点了点头,说道:“支那肯定会将航母战斗群派入西太平洋,对我国实施战略封锁。海军的任务是击败支那舰队,夺取制海权,保证海运线路的安全。尽快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在此之前,舰队在近海活动,不要贸然与支那舰队决战。”
“首相大人,我有十足的把握击败支那舰队,海军……”
“上杉君,难道你没听清楚首相大人的命令吗?”东机谷胜立即呵斥了上杉忠太郎。
村上贞正压了压手,说道:“上杉君,我相信海军的能力,但是大日本帝国再也经不起任何损失了。海运是我们的命脉,海军是我们的基础。做好充分准备之前,我不希望发生任何对大日本帝国不利的事情。如果谁骄傲自大,拿大和民族的命脉儿戏,就算剖腹谢罪,也无法向天皇、向一亿四千万大和子民交代。”
上杉忠太郎闭上了嘴,没再与首相争论。
“大家都去准备吧,不要浪费时间。”
等所有人都离开书房,村上贞正才松了口气。
受国内局势的逼迫,村上贞正不得不迈出最关键的一步。赶走北山志川,稳住军部将领,只能确保村上贞正在日本国内的统治地位。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对日本进行战略核反击?
第68章 自酿苦果
北京时间14点15分,战略警报响起。
“战略预警系统”的两套警报体系与针对日本的“战术警戒系统”几乎同时发出战略袭击信号,信息以光速传递到总参谋部的“战略防御指挥中心”、以及部署在东北与东南地区的“地区战略防御作战中心”,按照作战预案,作战命令迅速下达给各作战部队。前后约15秒,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进入战斗状态。又过了大约15秒,共和国的“战略打击力量”进入战斗状态。
王元庆在第一时间搭乘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由总参谋部前往郊区的战略指挥中心。
与此同时,负责领导人安全工作的国安部特别行动部队按照作战预案,将数十名国家高级领袖接送往郊外的“战略避难所”。
2分钟之内,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遭遇“最高威胁”,战略运作机制的控制下,各项行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对王元庆等人来说,这多少带有“实战演练”的味道。
共和国的战略运作机制并不针对日本,而是针对美国、俄罗斯等能够彻底摧毁共和国的核大国。准确的说,是针对全球核战争。该机制的核心任务是遭到突然核打击时,确保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的安全,由共和国最高军事统帅(一般是元首、如果元首遇害,则按照副元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协商会议主席的顺序确定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达战略反击命令。
这不是共和国才有的略运作机制,任何一个核大国都有类似的机制。
以美国为例,如果美国遭到突然核袭击,能够在2分钟内将总统送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位于华盛顿),“空军一号”能在5分钟之内起飞。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国务卿等高级领袖则通过其他渠道疏散,确保至少有一名领导人能够躲过核袭击,并且在本土遭到打击之后下达战略反击命令。
为了确保战略运行机制地有效性。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相关演习。
此时。最关键地还是如何拦截日本地弹道导弹。
要想拦截弹道导弹。就得发现弹道导弹。
即便射程超过10000公里地洲际弹道导弹,也能在20钟之内击中目标。射程在5000公里以内地中程弹道导弹。则能在10分钟之内击中目标。
也是说。从发现到击落导弹。乃至发动战略反击整个过程只有数分钟。
如此一来。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且确认敌人是否发射导弹成为重中之重。
为此,每个核大国都建立了“战略预警系统”。
“战略预警系统”主要由两种警报体系组成,一是由配备了广域红外/紫外探测系统的战略预警卫星,二是探测距离达到数千公里的战略警戒雷达。
战略预警卫星不受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范围广、发现目标及时、能够对目标进行大致定位,但是却存在无法准确识别目标、无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无法测量目标飞行弹道等弊端。战略警戒雷达部署在地面,受地球曲率限制在探测范围有限、虚警率高、无法及时发现目标等弊端,但是能够识别目标、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测量目标飞行弹道等战略预警卫星不具备的能力。
完善的“战略预警系统”需要两套体系有效配合。
一般情况下战略预警卫星首先发出警报,然后由战略警戒雷达对目标进行跟踪定位。
因为日本距离共和国太近,所以两套体系均能发挥作用。
为了更加精确的测量目标飞行弹道,还需要通过“战术警戒系统”加以补偿。
“战术警戒系统”一般是携带远程探测雷达与高精度光学仪器的大型飞机,其作战性质类似与KZ…19这类战场指挥机,在敌国附近空域巡逻,能够及时发现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范围内发射升空的弹道导弹。
共和国的“战术警戒系统”正是以Y…15B运输机为载体的ZS…1C型远程警戒机。
战争开始后,至少有4架ZS…1C在日本海上空巡逻,另外还有2架ZS…1C在东海上空巡逻。在飞行高度为15000米的时候,其携带的远程探测雷达能够发现1200公里外的弹道导弹,高精度光学探测仪则能对800公里内的导弹进行精确定位,并且根据导弹的升空弹道大致推算出导弹的攻击区域。利用高容量战术数据链,ZS…1C能将获得的战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送给附近的拦截部队。
在防御弹道导弹的作战过程中,时间就是一切。
ZS…1C发现12枚升空的弹道导弹,相关数据立即发送给正在日本还上空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准确的说,是DL…1B型激光拦截武器系统载机。
DL…1B仍然以Y…15为载机,主战装备是一套“百兆瓦级自由电子电能激光器”。该激光器的峰值输出功率超过180兆瓦,由8吨10级复合蓄电池做直接电源,24吨8级复合蓄电池与2台变压电流输送装置作为备用电源,如果有必要,还能用为载机提供飞行电能的8级复合蓄电池为激光器提供电能。在不使用载机电能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轮拦截中对付4个目标,在15分钟之后对付另外4个目标。辅助设备是1台“同频段指示激光器”、1套安装在载机前机身左右两侧的高精度相控阵定位雷达、1套安装在载机头部驾驶舱后上方的红外/紫外光学探测系统、1套激光数据搜集系统、1套安装在载机尾部的远程气象雷达、以及数十套通信与信息处理系统。整个作战系统的核心是1台运算能力达到每秒万万亿次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以及1台作为备用系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是气象雷达需要极为强大的计算能力,所以才配备了价格昂贵的神经网络计算机。
可以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正是DL…1B与DL…1A的根本区别。
接到ZS…1C的战术信息,DL…1B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首先由定位雷达对目标进行大致定位,由光学探测系统搜集目标的辐射特征、确定激光照射点,随后由气象雷达搜集“光径”的气象数据、确定所需的照射功率与照射角度;主战激光器启动前,指示激光器对目标进行照射,由激光数据搜集系统对反射回来的激光进行分析,确认激光照射点的准确性;确认照射点完全吻合之后主战激光器启动,向目标发射高能激光束,利用激光聚焦产生的高温烧穿导弹弹体,使导弹偏离飞行弹道或者摧毁导弹的战斗部与推进发动机,达到摧毁导弹的目的。
当导弹处于助推上升阶段的时候主要照射导弹的推进燃料段,摧毁导弹的推进系统。
看上去,这套作过程非常复杂;实际上,在作战使用中并不复杂,整个作战过程以毫秒计算时间。
仅仅用了15秒,在第一巡逻点上执行战备任务的5架DL…1B就发起了攻击。
大约5秒之后,在第二巡逻点北部空域执行战备任务的2架DL…1B投入战斗。
第一束高能激光射中先升空的那枚X…2型弹道导弹的固体燃料段时,距离日本导弹升空仅有25秒!
此时,导弹还处于垂直上升阶段。
就是说,X…2型弹道导弹还在日本本土上空,没有离开大气层!
因为只需要拦截12个目标,每架DL…1BB只需要进行2次拦截,所以DL…1B上的指挥官均选择了最大发射功率。当时日本海上空晴空万里,气象条件为“优”。在此情况下,只需要持续照射7秒,就能烧穿导弹弹体,引燃内部的固体燃料!
拦截第一个目标的时候,所有参战的DL…1B利用战术数据链交换拦截信息,并且用指示激光器跟踪第二个目标,准备第二次拦截。也就是说,在击落第一个目标后,只需要等待大约8秒,就能拦截第二个目标。
此时,另外5枚X…2导弹已经到达大气层顶端,即将进入中段弹道。
虽然最初的时候,“空基激光拦截系统”只针对大气层内的目标,但是在进行“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第二阶段建设工作的时候,DL…1B具备了拦截大气层外目标的作战能力。在以往的演习测试中,也证明了DL…1B的拦截能力。只要指示激光器能够持续照射目标,就能通过激光数据搜集系统引导主战激光器对目标进行照射。因为外层空间不会对激光产生衰减效应,所以拦截外太空目标时的作战效率还要高一些。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用指示激光器持续照射目标,因为定位雷达工作在X波段、无法穿透大气层顶部的电离层,光学探测系统也很容易受到受到干扰。
随着主战激光器转向,刚刚飞出大气层的5枚X…2导弹相继被击落。
与第一批遭到拦截的X…2型导弹不同,这5枚导弹被击落的时候,已经离开了日本本土上空,而且在重返大气层的时候,因为隔热罩损毁,在空中解体烧毁。
下达反击命令的村上贞正没有想到,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7枚在日本本土上空被击落的X…2型导弹均在下落的时候燃烧爆炸,虽然核弹头得到了重重保护,而且其再入大气层惯性引信不会因为导弹坠毁而引爆核弹头,但是当弹头以每秒超过2000米的速度落在日本本州岛北部地区的时候,不但会摔得粉身碎骨,还会燃烧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弹头碎裂后,高温足以蒸发掉里面的浓缩钚。而钚是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大的物质,5克钚就能毒死全世界70亿人!即便不考虑毒性,也得考虑的放射性。也就是说,弹头坠毁地区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对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灾难。
第69章 转折
14点35分,王元庆到达战略指挥中心。
战略威胁警报已经解除,参战部队正在评估战斗结果。
在总参谋长向元首汇报情况之前,国防部长叶致胜与军情局长李存勋来到了战略指挥中心。
叶致胜在中午回京,刚刚下飞机,就被国安部的特工接走了。
李存勋不是来看望王元庆的,而是来向元首汇报情况。
“基本可以肯定,发射的十二枚X…2型弹道导弹全被击落。”李存勋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香烟,“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如果有漏网之鱼,我们已经收到了报告。从已经掌握的情报来看,十二枚导弹均瞄准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城市。过来的路上,我给总参谋长打了电话,第一批被击落的导弹均落在日本境内,第二批导弹的溅落地点还在确认之中,应该在日本领海内。”
王元庆点了头,没有急着开口。
李存勋点上香烟,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进行战略反击。”
听到这句话,叶致胜的头跳了几下,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元首仍然没有急着开口,似乎想听听两位幕僚地建议。
叶致胜迟疑了一下。将目光转向了李存勋。
李存勋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日本已经对我国发动了核袭击。虽然所有导弹均被击落。没有核弹头落在我国境内。但是只能证明我国地战略防御能力。不能因此否认日本没有在战争中对我国使用核武器。即便我国立即动战略核反击。国际社会也不能因此指责我们。”
“李局长。你地意思是……”
“我不支持进行战略反击。”李存勋没再迟疑。说道。“从道义上讲我们是战争正义地一方,打的是反击侵略地战争。如果我们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将失去正义立场。从武器效能上讲。核武器地波及范围太广。难免不对周边国家造成影响。别的不说,俄罗斯地远东地区肯定会受到波及。美国地关岛也有可能受到影响。虽然这是我们与日本地战争。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其他大国地影响。如果我们用核武器打击日本本土,很有可能导致不可想象地后果。”
“什么后果?”王元庆拿起了李存勋放在茶几上地烟盒。
叶致胜暗自笑了笑,也在等着李存勋开口。
见到国防部长不想表态,李存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核大国都有战略预警机制,别的不说,正在监视我国的战略预警卫星不下十颗。只要我国发射弹道导弹,哪怕是潜射弹道导弹,都会立即被发现。虽然美国与俄罗斯都知道我们的打击对象是日本,但是所有核大国都奉行‘核捆绑’原则。别说美国认为我们会扩大战争规模,哪怕只是临时提高战略警备级别都有可能产生误判,认为我国的导弹正在飞向美国本土,而在导弹落地之前进行战略反击。结果很难预料,哪怕只有一枚美国的战略弹道导弹升空,我们的战略预警机制都会做出反应。不管那枚导弹落到哪,后果都难以设想。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避免将这场地区战争演变为全球核战争。”
“有这么危险吗?”
李存勋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作为军情局长,他的职责是为元首提供做出决策所需的情报信息,而不是代替元首做出决策。再说了,国防部长坐在哪,一直没有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