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要这么打,66军的压力很大。”

“确实很大,所以我才答应蹇柄彪,为66军增派了一支低空打击旅,并且让第613突击旅做好转移的准备。”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实际上,只要蹇柄彪不乱来,合理利用手里的兵力,准确把握战场局势,以积极防御的战术迎战,哪怕没有低空打击旅与第613突击旅的支持,也能在斯利那加干掉急于求成的印军。”

“还得抓住机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战术反击。”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具体的战术行动由你负责,只是没有绝对必要,不要干预前线指挥工作。蹇柄彪参加过半岛战争,有足够的战争经验,能够成为66军的军长,足以证明他的才能。”

“放心吧,我可不会对少将军长指手画脚。”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战役开始后,联系怀志刚与王学平,让16军与17军动起来。还有,记得告诉商雪韵,15军晒太阳的好日子到头了,尽快向54军移交西里古里防区,做好参战准备。”

“15军?”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到底派谁去斯利那加,现在还不能做决定,等到有点眉目之后,再确定也不迟。”

袁晨皓没再多问,因为裴承毅摆了个迷魂阵。

既然印军高度重视共和国陆军的空降军,美军的战略侦察力量就会密切重视3支空降军的动向,裴承毅不急着安排作战任务,而是让3支空降军同时做准备,就能起到迷惑敌人的效果,让敌人猜不出裴承毅的想法。

战争无所不用其极,尔虞我诈只是小意思。

第79章 表演时间

新德里时间,8月4日22点45分,印度西北集团军群C集团军在经过10个小时的仓促准备之后,越过印巴边境线,向卡苏尔挺进。

23点25分,严阵以待的巴基斯坦卡苏尔军团与印军交锋。

3个巴军师对阵5个印军师,因为巴军在编制上效仿共和国陆军,其师一级单位相当于共和国陆军的军级单位,所以巴军师的规模比印军师大得多,双方总兵力相差不大。发生在卡苏尔西面的军团会战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巴军第7装甲师与2个印军装甲师之间的“巅峰对决”。

在南亚地区,巴军第7装甲师可以说是威名远播。

作为巴基斯坦建国后组建的第一批装甲部队之一,第7装甲师的前身,也就是第7装甲旅参加过第一次印巴战争与第二次印巴战争,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前改编为第7装甲师。在保卫拉合尔的战斗中击溃了2个印军装甲师。因为第四次印巴战争的规模非常有限,所以第7装甲师没有多少表现。一直以来,第7装甲师都部署在旁遮普省,主要任务就是守卫拉合尔。藏南冲突之后,印巴关系激化,第7装甲师由拉合尔调往戈杰拉,由一线守卫部队转变为战略机动部队。巴军的这一部署,也能看出对印军突然袭击的担忧。在巴军的五大主力装甲师中,第7装甲师的规模与装备质量仅次于守卫首都伊斯兰堡的第1装甲师,是巴基斯坦陆军的绝对主力。

因为在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全面参照共和国陆军的编制体系,所以第7装甲师除了在称呼上有所不同之外,辖下编制几乎与共和国的重装甲师完全一样。全师总共有7个旅,分别为第71坦克旅(相当于共和国陆军的装甲旅)、第72与第73装甲旅(相当于共和国陆军的装甲突击旅)、第74步兵旅(相当于共和国陆军的机械化步兵旅)、第75炮兵旅、第76后勤旅与第77防空旅,总兵力33000余人,其中战斗人员21000余人。装备方面,第7装甲师也全面向共和国陆军看齐,除了无法获得最先进的DZ…31A主战坦克与DB…30A步兵战车之外,其主战装备全面达到第五代标准。4个战斗旅装备DZ…21P主战坦克(在DZ…2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针对巴基斯坦陆军的需要进行改进,用140毫米电热化学炮取代了原先的140毫米滑膛炮、采用了功率更大的空调、改进了观瞄设备在热带沙漠地区的适应能力、采用了更能适合巴基斯坦陆军人员素质的弹药补给系统与后勤保障系统,综合作战能力与共和国陆军的DZ…21A相差不大)720辆、DB…22P步兵战车(由DB…22A改进,也主要针对巴基斯坦陆军的特殊要求进行改进,综合作战能力与DB…22A相差不大)648辆、“梅杰帕瓦”装甲运兵车(由巴基斯坦自行研制生产,能够搭载一个步兵班的8名步兵,伴随装甲集群作战)844辆、以及其他战车1422辆;炮兵旅共有6个独立炮兵营,配备6套从共和国引进的电磁炮(每套只有18门电磁炮);后勤旅拥有各类车辆2000余台,除了用于运送物资与人员、提供餐饮保障的车辆之外,还有72辆与DZ…21P共用底盘的装甲抢修车;防空旅的主要装备是12套“红旗31”型远程防空系统与22套“凯山29S”型近程防空系统,因为没有受到空中威胁,所以防空旅没有随同作战。

除了硬实力之外,第7装甲师的软实力也非常强大。

在全面效仿共和国陆军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陆军不但重视部队的装甲力量,还更加重视部队是信息指挥系统。当年裴承毅在巴基斯坦担任军事顾问,主要工作就是让巴基斯坦军人明白信息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帮助巴基斯坦军队掌握现代信息指挥系统,并且在战斗中灵活应用信息指挥系统。虽然巴基斯坦陆军的信息指挥系统比共和国陆军差远了,特别是在协同作战能力方面,巴基斯坦陆军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在印军面前,巴基斯坦陆军的信息指挥系统非常先进,协同作战能力也没有大问题。

论综合作战能力,第7装甲师超过了任何一支印军装甲师。

面对2支属于二线部队的印军装甲师,巴基斯坦第7装甲师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自信。

也许与巴基斯坦陆军没有买到DZ…31A主战坦克有关,在与第7装甲师遭遇的时候,印军装甲师也非常有自信。M1A5打不过属于第六代主战坦克的DZ…31A,在属于第五代主战坦克的DZ…21P面前还不至于沦落到没有还手之力的地步。至少在对等的情况下,M1A5所使用的140毫米贫铀穿甲弹能够对DZ…21P构成威胁。

双方都有信心,恶战在所难免。

只是印军并不知道,在后方协助第7装甲师作战的不是巴军总参谋部,而是由辈承毅指挥的前线指挥部。

战斗开始前,巴军总参谋长就跟裴承毅通了电话,希望前线指挥部能够为卡苏尔方向上的巴军提供支援。虽然巴军总参谋长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让裴承毅担任战役总指挥。为此,巴军总参谋长派作战参谋率领10多名协调军官来到前线指挥部,协助裴承毅指挥作战。

巴军总参谋长这么做,也是希望巴军能够在卡苏尔东面歼灭印军。

裴承毅没有拒绝,也没有直接指挥战斗。

在他看来,这类没有多少悬念的战斗,根本不用他亲自指挥。裴承毅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锻炼前线指挥部的参谋军官,给袁晨皓更多的表现机会,所以把战术指挥工作丢给了袁晨皓。虽然巴军作战参谋有点不满,毕竟在关系到巴基斯坦利益的问题上,裴承毅让一个上校军官做主,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是巴军作战参谋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袁晨皓是前线副总指挥,而且当初裴承毅指挥半岛战争的时候,也是上校军官。

似乎想好好表现一下,或者想让巴军将领知道什么才是协同作战,袁晨皓决定大干一番。

两军交锋前,袁晨皓集中中巴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对正在向西推进的印军进行了两次火力打击,让巴军作战参谋颇感意外的是,火力打击的对象不是印军装甲力量,而是跟随在装甲部队后面的步兵。在进行火力打击的同时,袁晨皓专门安排3个中队的J…17A战斗机,寻歼印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

裴承毅摆明了态度,让袁晨皓放手去干,没有干预上校的战术指挥。

前两轮火力打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中巴双方的战术航空兵,特别是巴基斯坦空军的200多架战斗机。用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在战后的话来说,在中巴空军的联合打击下,印军装甲集群与步兵集群之间出现了一道纵深超过3公里的“无人地带”,彻底隔绝了印军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的联系。

这就是袁晨皓重点轰炸印军步兵的目的。

装甲部队诞生之后,“步坦协作”就是装甲部队的基本战术。失去步兵掩护的装甲部队很容易成为对方步兵的打击对象,而没有装甲部队支持的步兵就没有进攻能力。不管在什么时代,装甲部队都无法脱离步兵单独作战。

只不过,在空中打击决定战争胜败的时代,轰炸步兵还有更多的意义。

轰炸结束的时候,跟在印军装甲郡队后面的步兵集群放慢了脚步。在没有防空掩护的情况下,步兵很容易成为对方空中力量的消灭对象,也是最容易被轰炸消灭的部队。别的不说,一次覆盖式轰炸,就能消灭所有暴露在外的有生力量。除非印军步兵全都不怕死,不然没有任何步兵会在没有指望的情况下,顶着轰炸继续前进。

为了安排第二次打击行动,袁晨皓让巴基斯坦陆航的武装直升机提前撤出了战斗。

随着双方装甲部队交锋,战局顿时锁定。

没有步兵的支持,印军装甲部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味进攻,很容易遭到伴随巴军装甲部队作战的巴军步兵的围歼。要知道,在依托阵地的防御作战中,只要拥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步兵就能成为装甲部队的克星。如果减缓进攻速度,就无法顶住巴军装甲集群的冲击,甚至会被巴军装甲集群切割包围。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印军已经失败了。

当然,印军也不是无所作为,至少在面对面的坦克决战中,M1A5的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表现出了足够的威力。不是DZ…21P的装甲防护不够强大,而是巴军一直舍不得为其采购增强型装甲组件。

DZ…31A量产之前,中国北方重型装备集团公司(被中重集团并购,是共和国两大地面装备生产商之一)就针对DZ…21A的防护问题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增强型装甲组件。因为共和国陆军已经决定采购DZ…31A,所以增强型装甲组件完全针对采购了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海外用户。按照北方重装开出的售价,1套增强型装甲组件的售价为750万元,相当于DZ…21P单价的40%,能够使DZ…21P的防护能力达到DZ…31A的水准,将其服役时间延长20年以上。因为巴基斯坦是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最大海外客户,所以北方重装还专门派人去巴基斯坦推销。问题是,巴基斯坦陆军一直想购买DZ…31A,希望获得生产许可证,对改进DZ…21P没有多大兴趣。

正面冲击中,至少有30多辆DZ…21P被M1A5的贫铀穿甲弹击穿了正面装甲。

不得不说,印度陆军的“非对称发展”收到了效果。如果M1A5采用的仍然是M1A3的140毫米坦克炮,而不是电热化学炮,根本不可能打穿DZ…21P的正面装甲。半岛战争期间,美军的M1A3就是因为火力过弱,才败在了共和国陆军的DZ…21A手中。印度陆军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了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虽然没有全面提高M1A5的防护能力,却有效的提高了M1A5的火力,使其具备与DZ…21P对抗的基础实力。

当然,仅有火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半个小时之内,印军3个坦克营全军覆没,近140辆M1A5被DZ…21P摧毁。

更重要的是,印军损失的坦克是“硬损失”,在印军全面溃退的情况下,装甲抢救部队没有时间把受损的坦克拖回去,甚至不得不抛弃一些原本可以修复的坦克。巴军第7装甲师要幸运得多,虽然有30多辆DZ…21P被打穿了正面装甲,但是只有11辆彻底报废,另外20多辆均被装甲抢修车拖了回去,返厂修复之后,又能投入战斗。

半个小时的装甲战,完全体现出了双方的“质量”差距。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让巴军陆航的武装直升机群上场。

趁着印军装甲集群全面溃退的机会,上百架巴基斯坦陆军的WZ…15PZ型武装直升机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作为WZ…15系列武装直升机的终极改进型号,WZ…15PZ不但拥有更强的武备,而且战斗重量比WZ…15A增加了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来增强战场生存能力,比如增强座舱与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加强机身结构等等。为了不降低飞行性能,WZ…15PZ的两台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在WZ…15A的基础上增加了75%,同时采用了五叶浆翼。作为最后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最终型号,WZ…15PZ的绝大部分作战性能都超过了印军的AH…72I,在某些方面甚至不比QW…26B差。

即便只是普通型号,武装直升机也是坦克的最大克星。

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冷战期间诞生的新机种,武装直升机自诞生的那天开始,首要任务就是反坦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各国都在探索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方法,比如为坦克配备可以打击超低空目标的炮射导弹,但是在与武装直升机对抗的时候,受到自身性能的限制,坦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不是垂直起降低空攻击机的出现,武装直升机至今都是超低空霸主。

所谓兵败如山倒,溃退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5日凌晨0点25分,第7装甲师在武装直升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东攻击。

为了达到最大突击效果,袁晨皓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第75炮兵旅。

炮击从0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2点30分,整整2个小时!

炮击的重点仍然不是印军装甲部队,而是提前开始撤退的印军步兵。从一开始,炮火就越过印巴国境线,落在了印度境内。

到这个时候,巴军作战参谋已经对袁晨皓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重点炮击印军步兵,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有生力量,而是阻止印军进入防御阵地,为第7装甲师发动反击创造机会。

以当时的情况,印军装甲部队全军覆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如何在越过印巴国境线之后,让第7装甲师走得更远一点,才是袁晨皓追求的目标。

0点45分,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再次参战。

这时,裴承毅干预了袁晨皓的战术指挥工作,没有让袁晨皓把共和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派上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