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多铎有一点欣喜若狂,本来他只有二万五千多人,却要攻打内讧后还有四五十万兵马的南明,心中多少怀着一点忐忑不安,只是对多尔衮的敬服才愿意带兵攻打南明,心下却没有做打下南京的美梦,反正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算了,明军就是再多也不敢离了城池追击。
只是没想到还没有到山东,一仗没打,他已经多了四万多人,照这种情况下去,到南京之前增加数十万人马也不是不可能,事实上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正是如此,多铎南下之后,先是与阿济格,吴三桂合兵击败李自成,然后由湖广进入江淮,一路收降纳叛,到了扬州时多铎手上的军队已经变成了数十万的大军。
收降了比自身数量还多的明军,多铎的主力行程不免慢了下来,孔有德的队伍就成了前锋,不过,与多铎等人拉开的距离并不大,骑兵也就一天左右的行程。
山东原本富裕,只是经过天灾和鞑子的数次蹂躏,早已变得残破起来,官道年久失修,两旁的田地杂草众生,连孔有德也看得感叹不已,山东是孔有德熟悉的地方,他与耿忠明两人在毛文龙被杀后从皮岛调离驻守山东,就在山东,他与部下因为缺饷哗变,最终席卷山东大半个省份,朝廷不得不调集大军征剿,可是孔有德,耿忠明却乘船跨海潇洒走人,投靠满清,才有了今天的恭顺王,山东变得如此调弊,可以说也有他孔有德的一份功劳。
“王爷,前面数十里就是济南城,伪明黄闯子已率大军入驻,我们是否要等豫亲王的大军来到。”
清军进关。宣称是为了替崇祯报仇。不但收敛了崇祯地尸体。而且派兵保护皇陵。这一姿态迷惑了不少汉人精英。争先恐后向满清投诚。如今要南下灭明。情理上说不过去。因此满清上下一概不承认南明朝廷。以伪明呼之。
“黄闯子。不过是一儒口小儿。何惧之有。传令。我军加快速度。天黑前赶到济南城。说不定到时黄闯子已吓得屁滚尿流。本王要在晚上进入济南。”孔有德地口气说不出地轻蔑。
“王爷有令。今晚在济南城过夜。”亲兵将孔有德地话传了下去。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欢呼。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大城。河间、顺德都是大城。可是在看到清军过来后。无不争先恐后投降。他们并不认为济南城会是例外。
这次进军。清军是要争天下。不同于以往只是劫掠。在出发之前。多尔衮反复强调要注意军纪。加上前面地大城又都是主动投降。有好处也是多铎地满八旗先占了。孔有德地部下根本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如今他们终于成了前锋。能顺利进入济南城最好。城中地大户多少要拿出一些东西出来犒军。如果抵抗。攻破城池正好来个大抢。许多士兵竟然巴不得济南城能抵抗起来。
孔有德征战沙场多年。虽然说下大话。还是不敢大意。一拨一拨地斥侯撒了下去。随时传来前方地信讯。
“报。王爷。前方三里处无敌踪。”
“再探。”
“是。”
“报王爷,前方五里无敌踪。”
“再探。”
“是。”
……
离孔有德七八里的一处山谷,静静的伏着一万多明军,济南以北,多是平地,并不太适合埋伏,黄得功只得将三万明军分成两部,一部在前,一部在后,伏击起后,后面的明军再进行增援。
远处鞑子行军激起的烟尘已经清晰可见,许多士兵脸上紧张一片,尽管这支明军多是与流寇作战,但鞑子凶恨的传闻早已深入脑海,每人都不自觉的将之放大,虽然探听到鞑子的人马没有自己多,而且自己还有伏击的便利,许多士卒依然惶恐,若不是口中含草,恐怕有人会忍不住大叫大嚷起来。
谷口出现七八名鞑子的身影,他们头上的金钱鼠尾清晰的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许多明军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液,只觉得口干舌燥起来。
第九章伏击(二)
看到几名鞑子斥候来到谷口,黄得功也忍不住紧张起来,这个山谷虽然可以藏人,只是一万多人马挤在一起并非易事,只要他们往道路旁边多走数十步,藏着的明军就会暴露出来。
幸亏几名清军斥候只是在山谷两旁扫了几眼,见没有什么发现,马上打马跑到前面,渐渐消失,这一队斥候刚过,藏着的明军刚松了一口气,又是一队四五人的斥候跑了过来,他们同样只是淡淡的朝两边扫了一眼,就向前急驰而过,这个山谷虽然可以埋伏人,可是两旁怪石凌形,可供藏身的地方不多,没有七八倍的明军,这些斥候可不认为明军敢伏击自己。
一队队的斥候从山谷中经过,连过了五六队,竟然没有一队斥候愿意将时间耽搁在这里,孔有德虽然警觉,却没有考虑到手下的心态,他们自成投靠鞑子后,每次进入大明都几乎如入无人之地,别说遭到明军的伏击,就是赶着劫来的女子、金银、牲畜从城下大摇大摆经过,城中的明军只会嗦嗦发抖,不发一矢。
孔有德发出今晚在济南城过夜的命令后,斥候们更是不愿耽搁时间,最前面的一队斥候已经返回来了,明军的藏身地依然没有暴露。
孔有德的前锋离谷口不足两里地了,五千人的队伍拉成了长长的一串,足足有十余里长,最后面是一百多匹挽马拉着十余门火炮在艰难的前进,十月的天气在山东已是秋冬了,那些挽马身上却冒出丝丝热气。
若是孔有德的大军走进山谷,被明军截住中段,成首尾不能相连,哪怕这些假鞑子如何英勇善战,也免不了大败的命运,或许是满清的气运当真强劲,一队返回来的斥候正要出谷时,中间一名高个子的斥候突然死死的盯着远处的一丛草木处。
“怎么啦?”他后面的一名同伴不由问道,这些人口中吐出来的同样是汉语,只是他们已把自己当成了鞑子。
“有……有埋伏?”那名斥候结结巴巴起来。
“有埋伏,在哪里?”顺着高个子的目光看去,那名稍矮一点的斥候目光一凝,他看到前方树丛下一抹亮光,那分明是刀剑反射的光芒,再向四周看去,光芒若隐若现,也不知藏了多少人。
斥候第一次经过查看时,由于逆着阳光,纵使有一些小小的亮光也无人注意,回来时大家早已把这个山谷当成安全之地,也无人查看,没想到随着太阳的升高,隐藏起来的明军刀剑光芒反射却刚好让一名斥候看到。
“走,禀报王爷。”两名斥候都是老手,他们不会傻傻的跑过去查看,默契的互望了一眼,一摧马肚就要向谷外驰去。
当这两名鞑子斥候突然停下来时。许多明军已经感到不妙了。看到两名斥候摧马离去。附近地军官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被两名斥候发现。一时无法决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鞑子斥候离开。
走出谷口后。两名斥候到底还是沉不住气。大喊起来:“谷中有埋伏。谷中有埋伏。”
“什么?”听到此话地其余斥候大吃一惊。打马开始狂奔。山谷中又有一队斥候返回。隐约听到谷外地同伴喊声。顿时惊疑不定地勒住马匹。
“动手!”再也无法隐藏下去了。一名军官果然下令。
“咻!咻!咻!”那几名刚好返回谷中地斥候正在惊疑时。道路两旁同时飞出密密麻麻地箭支。一名斥候反应稍快。将身子一缩。藏到了马腹下。只是大腿上依然传来一阵巨痛。他马上知道自己还是中箭了。更令他胆寒地是他地坐骑身上象刺猬一样插满了不下数十支箭。纵然是马地生命力旺盛。被这么多支箭射中。依然悲鸣着倒地。那名斥候惨叫一声。马身刚好压在他地伤腿上。将他腿上射着地长箭压为两段。
相比于他。其余几名斥候更是不幸。他们根本没有作出反应。全身就插满了箭支。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杀!”无数的明军从山谷藏身处现出身影,翻身跨上马背,向谷外冲去。
“不。”那名倒在地上腿部受伤的汉军八旗斥候凄厉的大叫起来,其声音之惨,即使是比在架子上捅了一刀的肥猪惨叫声还强烈数百倍。
一只硕大的马蹄踏了下来,那名汉军八旗斥侯眼中全是恐惧,只是他连移动一下也不可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铁蹄离自己胸口越来越近,此刻他不禁暗恨自己刚才的反应为何要那么快,当时死了就死了,也不用再受一番罪。
咔嚓一声,汉军八旗斥候的胸膛被明军的马蹄踏陷,鲜血从他口中涌出,凄厉的喊声顿时中断,接着是第二匹、第三匹……也不知有多少匹明军战马从这名汉军八旗斥候身上踏过,将其生生踏成肉泥。
孔有德正在与部将张文焕、孔龙、李养性等人说说笑笑,神情说不出的轻松,仿佛他们不是打仗,只是行军,前面的斥候不住的将情报传来,根本没有发现明军的身影,看样子,至少可以顺利的到达济南城下。
张文焕突然听到前面好象传来大喊大叫的声音,他抬头往前面一看,只见几名斥候正在拼命打马向大军方向飞奔,边跑边张嘴大喊,只是由于马蹄声的掩盖,根本无法听清。
“王爷,前面好象有情况?”张文焕不确定的道。
另一名部将孔龙不以为然的道:“张将军不必多虑,明军胆小如鼠,会有什么情况。”浑然忘了,当初自己也是明军当中的一员。
只是孔龙的话刚说完,孔有德等人已是面色大变,一股闷雷般的马蹄声从山谷传来,虽然隔着数里,他们还是感觉到整个地下都震动起来。
“咴律律。”他们的战马首先反应过来,发现不安的嘶叫声。
“敌袭!敌袭!”最前面的汉军八旗已经大叫起来,他们已经看到无数穿着红色的军服明军高举着寒光闪闪的战刀从山谷中奔驰而出,就象是一股洪流象他们中间撞来。
第十章伏击(三)
遭到伏击,若是一般的冷兵器军队,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慌失措,说不定转身就逃,就此崩溃,孔有德这支汉军八旗却恰恰相反,他们在短暂的惊疑后,看到明军向自己冲来,就象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一样,勃然大怒,同时抽出战刀,向明军的前军冲去。
“杀!”这些汉军八旗喊的被明军更凶,即使是在隆隆的马蹄声中也听得清清楚楚,仿佛他们不是被伏击的一方。
他们不相信明军敢和自己野战,哪怕明军人数再多,只要将最勇猛的一小部分人斩杀,明军就会害怕,就会退缩,到时就可以追杀牲畜一样轻易将后背买给自己的明军斩杀,这是多年来屡试不爽的经验。
鞑子的反应大出明军意料,看到对方狰狞的面容,又想起鞑子的种种传闻,前头的明军不由迟疑起来,只是身处洪流的前方,他们就是想停下来也不可能,只得硬着头皮冲去,握刀的手却抖动起来。
双方距离本来就不远,加上马匹已经冲刺,很快碰撞在一起,轰然一声,无数鲜血从中间溅起,双方的人影都象掉豆子一样向地下落去,干枯的土地上很快被鲜血染成一片红色。
孔有德部身穿黑衣,与明军红色的军服形成鲜明的对比,就象是两道一红一黑的河流轰然相撞,很快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到处都是激烈的兵器撞击声,双方的喊杀声,以及将士临死前发出的惨叫声。
虽然明军人多,只是反而没有占到优势,从马上掉下来的人也更多,每掉下一名汉八旗,几乎就有两三名明军掉了下来,即使没有当场死,在这样的战场上掉下马背也只有踏成肉泥的命运。
只是明军从谷中冲出,势如洪流,前面的人还有一点胆战心惊,后面的人却有心里优势,汉八旗的旗兵们很快发现,每杀一名明军,又有更多的明军从后面补了上来,明军仿佛无穷无尽,杀不胜杀。
损失了上百人后,前面的汉八旗士兵终于吃不住劲了,虽然明军的损失是三部于此,只是相对于明军人数来说根本没有什么,而孔有德的前军不过五百人,损失百人,五分之一的人数就没了。
他们到底不是真鞑子,见这股明军不象原先的明军一样只死数十上百人就散,反而越来越多,忍不住开始后退,此消彼长,黄得功部也不是软柿子,又占据人数优势,双方的战损比很快拉近,渐渐由开头的一比三快达到一达一。
“撤”也不知是谁嚷了一句,前面的汉八旗士兵顿时拨转马头向后面逃去,他们打顺风仗惯了,又没有真正的满人押阵,一旦发现对方比自己想像中的难啃,顿时打回原形,失去刚开始的骁勇。
孔有德、张文焕等人惊讶地发现。他们地前部已经被击溃了。明军正在向他们地中军卷来。大有一口气将他地中军吞下地样子。
“王爷。明狗人多。我们还是暂且退却吧。”
“胡说。明狗再多也有如猪狗羊。怕什么。王爷。未将请求出战。”
“不可。前军已溃。事不可违。王爷。当断便断。否则来不及了。”
“若是撤退。大炮怎么办。豫亲王定然会怪罪。王爷不能撤。”
数名部将吵成一团。孔有德只觉得头大如斗。他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部如此凶猛地明军。让他地前军短时间崩溃。此时若退。他地主力末损。只是那十余门火炮难免要丢弃。这可是缴获大明以前自佛朗机人处购买地大炮。威力巨大。远胜于满清自己铸出来地火炮。而且更加轻便。若要丢弃。孔有德万分不舍。若是不退。很有可能被明军包围。如果豫亲王救援不及。他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张文焕、李养性。”
“末将在。”
“看到后面的那个山坡吧,本王将率军退上山坡,你们两人率军只要拦住明狗一柱香的时间,无论有无听到本王的撤军令都可撤军返回。”
“末将领命。”两人策马走到前面,张文焕大声喊道:“弟兄们,不用慌,豫亲王的大军就在后面,只要挡住明狗一轮的进攻,我等就安全了,是汉子的,跟我来,杀!”
“杀!”大约一千多汉八旗士兵跟在两人身后,向前方杀去。
“其余人等,跟本王后撤。”关键时刻,孔有德还是舍不得丢下十多门大炮,选择了对主子的信任,如果豫亲王得知自己被围,一定会尽快来救援,只要挡住一天,说不定到时就可以趁机把这部明军歼灭,立下大功。
“快,快,把大炮推上去。”前军遭到伏击的消息传来,孔有德的后军已经乱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