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谢迁当然不会如此,可要是他不是谢迁怎么办?”

丁可泽摇了摇头:“我闯荡江湖多年,这双眼睛还算有一点识人之明,此人说话时眼神坦荡,不象撒谎,气度更不是一般人学得来,你们别说话,只管跟着。”

三人说话时不由停止了脚步,谢迁回头望了一眼,将脚步放慢,等到三人跟上才重新加快脚步,又行了数里,谢迁才停下来,对三人道:“到

望着眼前的一片森林,丁可泽三人眼中都露出一丝迷惑之色,不明白谢迁将他们三人带到这个地方干什么,谢迁微微一笑,嘴里吹出一声哨响,前面顿时草木摇动,一下子钻出了十数人,手里还都拿着兵器。

丁可泽三人着实下了一大跳,莫非这个谢迁……

正当三人胡思乱想之时,那钻出的十余人兴高彩烈的喊了起来:“谢大哥回来了,谢大哥回来了。”

“丁兄弟,走,随我进去。”谢迁伸手作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即来之,则安之,丁可泽三人也只得跟在谢迁身后走进树林,不到百步,丁可泽三人只觉得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他们来到了一座山谷谷口,谷中人声鼎沸,足足有数百人,这些人或坐或立,多数人手中都持着兵器,正在细细擦试。

一名穿着儒衫,三十岁左右,模样有一点瘦弱之人来到谢廷面前,埋怨道:“大头领,我们晚上就要攻县城,你怎能一个人进城,万一有个闪失,我们所谋之事岂不全要落空?”

“攻县城?”那名身穿儒衫之人一句话就吓了丁可泽三人一大跳。

谢迁对于儒衫青年的埋怨毫不在意:“来,来,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军师赵束乡,这位是丁可泽丁兄弟,他有一位兄弟因为交上不税,被差役锁拿,眼下正关在县里大牢,丁兄弟也愿意加入义军共图大事。”

赵束乡大喜:“太好了,赵某早就听说过丁兄弟的大名,有丁兄弟加入,我们简直如虎添翼。”

丁可泽直到现在才知道竟然有一部人在这里图谋造反,打县城的主意,他更是从来没有说过要加入义军的打算,不过,丁可泽还是马上承认了此事:“丁某初来,还请军师多多关照。”

“那是自然,即入义军,那就是同胞兄弟,理当彼此照应。”赵束乡转向谢迁道:“头领,我所有义军三百零八名兄弟皆在此,只要头领一声令下,晚上就可以冲进城,将城中狗官人头垛下。”

“不,现在是三百一十一人了。”谢迁纠正道。

“对,是三百一十一人。”赵束乡歉意的向丁可泽三人笑了笑。

最后两天了,后面月票追得好凶,本书情节马上会换起一个新的**,求月票!

第七十九章谢迁起义(二)

对于赵束乡的歉意,丁可泽自然接受,又交谈了数句,丁可泽道:“谢大哥,县城驻有三百兵马,加上衙役又有二百多人,这几天我还见到城中来了十几名鞑子,我们才三百多人,是不是有点少?”

赵束乡以为丁可泽心中有点害怕,心中对丁可泽有一点瞧不起来,不过,丁可泽在高苑县名声响亮,有他相助对义军的后续发展大为有利,耐心解释道:“丁兄弟放心,县城虽然有三百兵马,可是要驻扎在四门,分到每门也只有七十来人,我们三百多人完全可以攻其一点,至于衙役,这些狗腿子欺负百姓还行,完全没有战力,等到攻进县城,抓住了武振华那个狗县令,我们就赢安排妥当,我倒是不担心攻下不县城,只是我在城中还有数名兄弟,都是有过命的交情,虽然操作贱业,以杀猪屠狗为生,可是手底功夫不含糊,若是两位大哥相信我,我马上回城与他们联络,到时城里城外一起发难。”

谢迁抬头看了看天色,眼下差不多到了未时底,最多还有一个半时辰县城大门就要关闭,这段时间要走二十多里路到县城去联络,就是进了城天色也差不多快黑了:“英雄多是屠狗辈,能和丁兄弟交往,肯定不是凡人,只是现在时间已晚,不知丁兄弟是否来得

“不瞒谢大哥,小弟天生就长了一条飞毛腿,若是甩开步子。半个时辰足可以赶到县城。”

赵束乡拼命打着眼色,示意谢迁不能同意。再过一个时辰义军也就要向县城出发了,虽然丁可泽不太可能向官府告秘。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几个区区助力就将整个义军带入危险,智者不为。

“好,那就拜托丁兄弟了。今晚子夜我们在东门发起进攻,城中也有我们三十多人,他们就住在东门附近。到时丁兄弟听到喊杀声就可以与我们的人马汇合,一起杀向城门,只要将守城的士兵杀散,我们就成功了大半。”

赵束乡暗叹了一声。没想到谢迁把内应地事也告诉了丁可泽,好在没有说具体的地址,眼下这支队伍刚刚建立。不但兵器不足,粮饷更是几乎没有。全靠谢迁地名声支撑起来,若是今晚进攻不顺。明天这支队伍就要崩溃,只是他不能质疑谢迁的决定。否则没打起来,内部就要产生裂痕,更加不妙。

“谢大哥,赵军师放心,此去联络,我一人即可,这两位兄弟就和诸位在一起,也好为攻城出一把力。”

赵束乡松了一口气,这两人等于是人质地意思,顿时将对丁可泽的怀疑减消大半,谢迁却仿佛根本没有留意到其中的弯弯绕,脸色不变,爽然大笑起来:“好,事不宜迟,丁兄弟就放心去吧。”

“丁某告辞。”丁可泽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当晚,刚过戌时,正是华灯初上之时,整个高苑县城却陷入一片黑暗,偶有大户人家才露出一丝灯光,至于一般的小户人家,则早早上床休息,眼下日子艰难,点灯费油,能少点灯就少点灯,大街上隔着老远才点着一两盏气死灯笼,发出昏暗的灯光。

县衙里面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点火通明。仆役们在院中穿梭忙碌。各种酒菜地香味飘出院外老远。不时传来猜拳喝酒地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女人地笑声。整个县衙倒象是勾栏瓦肆一般。

县衙正堂内。十几名鞑子们正一人搂着一名青楼女子。正在海吃胡喝。知县武振华活象一名龟公。手中提着一个酒壶。不时替一名鞑子添酒加菜。嘴里谄词如潮。

这十余名鞑子是来高苑县催粮地。为了供应大军军需。清军主帅满达海几乎在每个县城都派了催粮队。高苑刚刚征过三万石粮。可是半个月内又要增加二万石。就是武振华再能对百姓剥皮拆骨也无法在短时间变出这么多粮食。武振华一边抓紧搜刮。一边却是每天陪酒。陪喝。希望能宽限日

这十余名鞑子。为首之人不过是一名佐领。却被县令武振华当成太上皇一样。天天大宴小宴不断。而且每晚都要请来十几名青楼女子。侍候地这些鞑子舒舒服服。

虽然满人打下北京。这些鞑子也算有了见识。只是好处大多是上层满人得去。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喝点残羹剩水。哪有这里被一名县令侍候地如此舒服。他们倒是想就此住下来不走了。只是他们却还没有糊涂。对于军粮供应地日期一天也不松口。

再过三天就是军粮交运地日期。可是离二万石还有五千石地差距。这粮草越到后面越难征。武振华心急如焚。对于这些鞑子地供应却不敢稍差。

鞑子长于北方,饮酒甚豪,一直喝到快接近子时,一个个才醉惺惺的搂着一名女子回房间休息,武振华地龟公生涯才算结束,忍不住唤来两名娇俏的丫环替自己擦汗捶肩,恢复一下疲劳。

“狗鞑子,累死老子了。”武振华骂了一口气,抓住替自己擦汗地丫环小手抚摸起来,那名丫环红着脸却不敢挣脱,这几天好几名不顺老爷意的丫环都被送给了那十几名鞑子玩弄,那些鞑子一个个粗鲁无礼,而且身上长年不洗澡,光是一身骚味就让人受不了,几名姐妹先后跳井自尽,也只有那些青楼女子生熟不禁,面对那些鞑子还能笑起来。

别看武振华在这些鞑子面前有如一只哈趴狗,只是私下里对于鞑子依然看不起,武振华虽然是一个小小地知县,却是进士出身,也算饱读诗书。

与大明相比,鞑子野蛮,愚味不堪,而且不知礼仪,女人竟然能够父子兄弟相继,听说当今摄政王就和皇太后有一腿,唯一能够胜过大明的就只有武力,可是数月前一场大战,最精锐的鞑子兵马好象也被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击败,听说死了数万人,鞑子的武力好象也不可持了。

对于这场大败,鞑子上下虽然忌讳莫深,严禁随意谈论,可是还是传遍了几乎所有汉人耳中,历史上,原本谢迁等人的起义要到明年年底,由于多尔衮的施政错误,推行剃发易服,在江南大肆屠杀,受到江南反抗满人暴政的影响,谢迁才抓住时机,一呼百应,席卷数个州府,波及的人口数百万之多。

可是这次,看出了满人的外强中干,加上由于满人南征的失败,对山东的盘剥比历史上严重了许多,谢迁自不愿等到明年年底,竟然现在就打高苑县城的主意。

武振华虽然从内心看不起鞑子,可是对于鞑子的要求还是有求必应,残酷的压榨着辖下民众,无他,眼下山东是鞑子当家,他只有抱住鞑子的大腿才能升官发财,至于读书人的气节,早已被武振华抛到脑后了。

高苑城东门,一片寂静,整个东门才不过七十多人,守夜的士兵就更少,只有七八个人影在城门两旁的耳洞里打屯,高苑在以前一直过着太平日子,尽管山东一年内几易旗帜,对高苑县却没有什么影响,反正县令是贼来降贼,官来降官,鞑子来了就降鞑子,换了以前,这七八名士兵也早就回去睡了,哪需要守住耳洞里,如今鞑子太狠,征起粮来是大明的几倍,大顺朝根本就没有征粮,县令怕有刁民闹事,严令士兵晚间必须派人看守城门,这些士兵才不情愿的睡在耳洞里。

主街道上,数十名黑影从街道慢慢向城门溜去,另一处街道也有十多名黑影正借着两旁房屋的阴影向城门方向急走,一只不知哪里的家犬低唔了一声,接着狂叫起来,随着这声狗叫,各家各户的狗也跟着大叫起来。

“不好,被发现了,该死的狗,大家不要顾忌,向城门方向冲,只要打开城门,谢大哥就会带人冲进来。”主街一名黑影挥着手喊道,他的手上寒光闪动,分明是拿着兵器。

“冲!”这群黑影顿时毫无顾忌,向城门方向小跑起来,哒哒的脚步声在城中分外响亮。

一名城门口的清军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什么声音?”他只听了一下就脸色大变,杂乱的脚步声显示至少有数十人向城门方向奔过来,这个时间来到城门口……他一个机伶,大叫起来:“有敌人,有敌人。”

“敌人在哪里?”其余守门的士兵被从梦中吵醒,不满的问道,随即他们也听到了脚步声,脸色大变,一人敲响了城门口专门用来报警的钟声,钟声传得老远,大半个县城都可以听到。

可惜钟声来的太晚,他们刚敲数下,那数十名黑影已经冲到:“杀!”

“铮,铮。”的声音响起,守城的清兵拼命抵抗,无奈人数相差太大,一会儿,只剩下两名清军跪地求饶,其余清军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火把被点燃起来,整个城门方向照得亮如白昼,跪着的两名清军穿着绿营兵的装束,脸上一幅惊恐的神色。

“汉奸!”两把长刀伸了过来,将两名清军砍倒。

清城门口不远处军营已经有动静了,那里有六十多名绿营正规军,一旦结成阵式,并不是这些手中拿着简陋武器的义军能够抵挡:“快,搜出钥匙,把城门打开。”

正文 爆发及拉票书已更新(这是第一次哦,大家看一下吧)

从开书起,老茅就被编辑告诫,以皇帝为主角吃力不讨好,因为读者没有升级的快感,只是老茅还是写了,三百年前的那场浩劫,汉人本不应该丢了江山,哪怕南明君臣稍为振作,就是不能收复北方,至少可以划江而治,可是汉人上层精英就象是施了魔咒,无论文武都毫无抵抗之心,只想着怎么投降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史可法的独守孤城犹如昙花一现,阎应元的江阴守城成了绝唱,这实在是汉人的悲哀,每当读史至此,老茅都有一种不忍卒读的感觉,当时若有人能够扭转乾坤,非得从皇帝起就下决心坚决抵抗,哪怕这名皇帝并不是英明神武,只要有决心,带动文臣武将一起抗清,未必就会丢了江山,这才有了这本明血。

这本书的收藏确实不好,上架时刚满一万,不过,得益于大家的支持,除了头几天外,明血一直在新书榜前十,并且步步前进,到了第七,老茅非常感谢大家。

现在是最后两天时间,后面的几本书都追得太凶了,第七已经不保,滑落到第八,前几天老茅还与第十名有一百多票的差距,一下子只剩下五十多票,若是再不奋起,本书可能要在最后二天被人翻盘,就是第十也有可能不保。

本书上架以来,老茅从没有单独开过章节拉月票,今天算是开了一个处*女贴,希望手中还有月票的书友支持一下老茅,投出手中的月票,免得让本书在新书月票榜上最后两天滑落下去。

今天周日,老茅本来是要陪女友,为了月票,老茅也豁了出去,就在家中码字了,如无意外,今天和明天都会有三更。

第八十章英雄多出屠狗辈

“大哥,这么多钥匙,到底哪一个啊?”一名有点憨厚的汉子从地上一名清军尸体腰间摘下一串长长的钥匙问道

“笨,肯定是最大的那个钥匙。”另一人回道。

“哦。”想想也确实如此,那名憨厚的汉子握着那个最大的钥匙,插进铜锁中,用力一扭,叭嗒一声传来,大锁果然被打开。

一阵马蹄声传来,数十支火把正在向城门方向移动,军营中的清军已经冲了出来,当中十余人骑着马,不顾黑暗,拼命打马向城门方向冲来,边冲连喊:“哪来的叛贼?还不赶快投降,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谢迁为这次攻城准备了数月之久,高苑县城有多少兵力,装备如何,义军上下一清二楚,只是真正听到清军的骑兵就要冲过来,为首之人还是不免着急,城门口位置狭小,对骑兵有限制,可是他们没办法躲避,若是让清军骑兵冲过来砍杀,只需一轮就会死伤惨重。

“快!快把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