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天-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三位能有这些想法,我就不再多说了。芝泉提出地要求,明天你们就能得到。我再给你们一个师地兵力,最为预备队。”

“愿为大人效死!”三人齐齐站起,大声喊道。

“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死战!”沈从云沉声纠正了一下,三人互相看看一起怒吼:“为中华民族地崛起死战。”这一刻,三人都不知道,骨子里旧军人的很多观念,在潜移默化。

…………………………

威海,陈国栋和刘家昌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出现在刘步蝉的司令部里。这两位如今不再是陆军编制内,而是海军下属的海军陆战一师、二师的师长。说起海军陆战一师、二师,几大军区的野战军师长们,都能把口水流干了。一个师就是两万五千人的编制,除了大口径的重炮少一点,其他的全部都是最好的装备,人员也都是从各野战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要命的是,这两个师还配备了大量的飞艇,工兵舟桥部队,就算是拉到地面上,一般的野战军任何一个师,都无法和他们抗衡。

最让各大野战军眼红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式轻机枪,一共就五百挺,全让沈从云大笔一挥,全拨给陆战师了。沈从云的理由还很充分,海军陆战师的重炮几乎没有,马克沁也没有装备,再没点好东西,这日子怎么过?

说起来,轻机枪的研发,虽然三年前就启动了,但是技术上的种种限制,一直到去年年底才形成量产,目前想大规模的装备军队,已经不太可能了。这多少让沈从云有点遗憾,不过这也没办法。

刘步蝉看见这两位后,很是热情的让他们坐下道:“两位,总统大人昨日还来电相询,二位是否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陈国栋猛的站起,大声回答:“请转告总统大人,我陆战一师、二师,经过多年的整训,目前已经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登陆作战。”

沈从云在得知海军陆战师已经就位的时候,正在杨军的骑兵独立一师内视察。骑兵独立一师,也是一个沈从云重点关照的部队。

一行一行的带轮子的怪物,从沈从云的面前整齐的驶过时,沈从云脸上并没有多少笑容。沈从云也实在高兴不起来,在汽车的外面焊上钢板,和坦克的差距还是大了一点。目前这一百辆“坦克”,只能用来打一打步兵,当然优势是只要路况允许,机动能力是有保证的

每一辆“坦克”上装备两挺马克沁,用特殊的支架固定起来。从射击孔中扫射。这玩意不到最后关头,沈从云是不会拿出来用地。

中俄之间的这场争斗,到底能不能爆发,各国驻北京的公使们,也都抱着一个相对矜持的态度。政治斗争就很多时候就跟做爱一样,只能是鸭子划水,下面使劲。

德国人是最希望中俄之间好好打个一年半载的,英国人则是希望中国能简单的限制一下俄国人在远东的扩张。当然,中国要是能把俄国在太平洋的出海口给端掉了。那才是最理想的事情。美国人在华地利益,这些年得到了快速的扩张,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和工业设备的出口,为美国政府带来了良好地口碑。

德国公使海靖。今天特地邀请美、英两国公使共进晚餐,自然是有目的的。

“两位,请喝茶!”海靖客气了一句后,看着对面两位吃饱喝足了就是不肯露出一点风声的“朋友”。微笑着说道:“两位朋友,限制俄国人在中国利益地扩张,这一点三国早就达成默契了。时下中俄关系紧张,两位应该尽快敦促政府。明确表态。上一周,我国已经声明,对中俄之间的矛盾深表忧虑。敦促双方尽快达成和谈。”

如果两国公使是中国人。一定会深有同感的说。“阎王爷讲话,鬼才信。”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德国已经购买了两亿中国的国债,就在上个月,一个船队地德国货船在天津港靠的岸,整整五船的货物,别跟我们说这里头装地不是大口径火炮,而是注明地德国啤酒。

一年前就为了这份五百门重炮地订单,英法德三国的军火商们,都拍了桌子了,暗地里没少使劲,要不是德国人动作快,抢先和中国达成了一些秘密地军事技术合作项目,这笔买卖还不知道落到谁的口袋里呢。这些年,欧洲经济危机的苗头又渐渐的出现了,大家眼睛都瞪着中国这个大客户呢。

英国公使窦纳乐无疑是心态最好的一位,这几年,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中国在海军的采购上,开始有转向英国的苗头。两艘战列舰(君权级),六艘新式巡洋舰,两艘装甲海防舰,上海船坞的合作项目,这些都是从德国人的碗里抢过来的,都是政绩啊。

如今国内对窦纳乐可谓好评一片,还有一年的任期过了后,回国不难再上进一步吧。其实购买中国国债的这个问题上,窦纳乐已经多次催促国内尽快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柔可义慢慢的端起茶杯,沉吟着该怎么含蓄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一个德国公使馆的官员,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在海靖的耳边一阵急速低语后,海靖的脸色猛然间变的凝重了。

“两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对大家宣布,就在一个小时以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和俄国断交。”

窦纳乐跳了起来,下意识的看了看日历牌,上面清楚的显示,年33日,很好记的一个日子。

“断交了?”窦纳乐重复了一下,海靖微笑着点了点头,如释重负的笑了笑道:“断交了,同时对俄国宣战。”

“不对啊,今天早晨我还听说,沈总统到东北视察还没回来的,怎么现在就宣战了?”柔可义也是吃惊不小,拿着茶杯的手都在哆嗦。

“是啊,是宣战了。今天下午一点整,沈从云的专列进入北京,五个小时的密谈后,中俄谈判破裂。消息的来源且对可靠,我想不用等多久,中国方面就会通电全世界。”海靖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对比之下窦纳乐就有点不爽了,该死的国债的问题,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答复,这肯定会影响未来中国在对外政策上的倾斜度的。

“对不起,我想我该回去了。”窦纳乐匆忙的站了起来,海靖没有留他,而是微笑着送他出门,既然已经宣战了,英国人的态度就已经不重要了。

“公使先生在想什么?”送客回来的海靖,看见柔可义托着下巴在沉思,便笑着问道。

“我在想,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会是谁?”

海靖听了得意的笑了笑道:“公使先生,如果你亲自到中国的军队中去走一趟,去仔细的了解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支几乎照搬德军模式建立的军队,这支军队中拥有三千名德国精英在协助他们。这支军队装备的某些近战武器,是当今世界最犀利的,是德军也值得去学习的。优良的装备的同时,他们还有着坚强的战斗意志,同时为了这场战争,中国做了大量的准备,相比一下俄军,结果您应该不难得出。”

第五部

第二十九章 … 一定要靠上去

您的意思是?中国人很早开始,就在准备这场战争,赴?而俄国人将为他们的骄傲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柔可义惊讶的已经合不上嘴巴了,海靖微笑的点头道:“正是如此。”

其实海靖还有一句话没有没有明说,就在一个星期以前,海靖在给国内的一封电报上明确的请求国内,强烈的表达了把中国拉进德国的阵营中的愿望。

34日。《新京晚报》等一干国内知名的报纸,全部在头版发布了一条消息。“忍无可忍,中国对俄宣战”。

该消息下面,是长长的一篇社论。把中俄之间的老账,从康熙朝算起,其间俄国人在海兰泡制造等惨案,更是着重的描述了一番。最后提到的是俄国人要求东北全境的租借无理要求被拒绝后,恼羞成怒的进行武力要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奋起迎战。

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国内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是国家一直是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在快速的发展,新政府推出的扶持农业的政策,这在过去也是无法比拟的。得了好处的农民,自然把这笔帐记在沈从云的头上,记在官府的头上。

“放下一切的内部争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战!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战!”社论在最后大声疾呼。

35日,沈从云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紧急状态,5下午。俄国正式对中国宣战。

同日一早,威海上空飘起了一片黑烟,东海舰队全体生火起锚。

“各位同仁!东北是京畿重地的北方屏障,俄国人要我们地东北,我们能不能答应!”刘步蝉怒目圆睁,大声喝问。

“不答应!”整齐的排成几行,个个身穿海军军官服的各级将校,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怒吼声。

“说的好,不答应。如今中俄已经宣战。马上我和各位就要走上战场。就在昨夜,刘某已经写下遗书,抱着必死之决心出战。此战,正如总统大人训令中所言。为中华之崛起而战,不死不休!”

“为中华之崛起而战!不死不休!”军官们发出整齐的怒吼声,同时,全体战舰汽笛齐鸣!一排排整齐的站在甲板两侧的官兵们。发出同样的怒吼声。

“为中华之崛起而战,不死不休!”

吼声在威海卫地海面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中盘旋,如虎啸!似龙吟!直冲九天之上。

长城、黄河、大江、泰山、龙骧、虎卫六艘战列舰(君权级)为先导。东海舰队全体徐徐驶出威海港口,直奔旅顺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而来。

旅顺上空,同样是浓烟密布。(前文有误。出现记忆错误。年的时候。俄国在远东只有旅顺和仁川港的第一分舰队。特此致歉并纠正。)

新上任地太平洋第一分舰队司令海军上将马卡罗夫,叼着一个巨大的烟斗。坐在圆桌的中间位置上,注视着一干部下正在进行争执。

争执的焦点是主动出战还是坚守地问题。毫无疑问,以第一分舰队的实力,是无法和中国东海舰队抗衡的。以斯达尔克中将为首的一干将领,坚决主张分舰队避战不出,等待国内地增援。

“各位,目前中国东海舰队,已经拥有战列舰6艘,装甲防护舰2艘,巡洋舰28艘,大小船只总计193,总吨位已经达到35万吨。对比一下我舰队,装甲战列舰7艘,巡洋舰9艘,炮舰4,驱逐舰24艘,全部船只60余,总吨位不过19万吨。面对这样的对手,主动出击对于我舰队言,实在是不明智的举动。为此,我建议,舰队凭借旅顺港地坚强防护,等待国内地增援。”斯达尔侃侃而谈,马卡罗夫脸上始终没有任何地表情变化。其实马卡罗夫脑子里有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率舰队出海游弋,有机会就打一下,没机会就跑路,实在不行撤往国内。可是,实施这样一个计划,是需要勇气地。

“不、不,我不认为中国的海军士兵素质,能够和我国海军抗衡,也许用他们连大炮都打不准呢。”

争论整整进行了一个上午,最后马卡罗夫还是决定赌一下。

“各位,不用再争论了,我决定,率舰队出海游弋,相机而战。”

………………………………

“什么?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出海了?”俄国舰队前脚出海,后脚消息就传到了还在路上的东海舰队的旗舰长城号上。

刘步蝉眼睛瞪的溜圆,几个大步冲到了海图跟前。林泰增等人也都跟了上来,围着海图一阵打量。

“俄国人的动作很快啊,马卡罗夫不简单啊。绝对不能让他们跑出海湾,一旦进入黄海,我们想找他们决战就难了。下命令吧,放弃直奔旅顺的计划,立刻广派战舰游弋寻找俄国舰队的具体位置。”参谋长林泰增低声建议道,刘步蝉思虑一

狠的一拳头砸在海图上。

“就这么办,让徐一凡率领潜艇部队单独前往旅顺港外,一旦发现俄国舰队,立刻发起潜艇攻击。”刘步蝉恶狠狠的说着,林泰增又建议道:“建议把鱼雷快艇部队也派过去,发现目标可以大胆的进行偷袭。”

下午三点,徐一凡率领的潜艇部队和鱼雷快艇38艘,出++的外围,望远镜里的旅顺港一片安静。

“大人,鱼雷快艇部队来电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让他们分几个编队航行搜索,碰碰运气吧。告诉他们,一旦发现俄国舰队,立刻通知舰队主力。”

刘步蝉在指挥舱里头。眉头紧锁着不停的徘徊着,实在没想到马卡罗夫有这样地勇气,在海面上游弋十天半个月的还不要紧,时间上了补给问题怎么办?刘步蝉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万一马卡罗夫率舰队直接逃回国内呢?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和国内的舰队会和后,这块骨头就大了,就难以啃的动了。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科号,俄国太平洋分舰队的旗舰上,看着舰队在海面上掀开重重波浪。马卡罗夫的心情格外沉重。作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马卡罗夫对国内的不满只能放在心里面。这几年马卡罗夫时刻关注着中国海军地成长,几乎东海舰队每增加一艘战舰,马卡罗夫的担心就增加了一分。马卡罗夫在给海军大臣的报告里。几乎每一次都在强调中国海军的进步,提醒国内中国海军这个越来越有威胁地对手的存在。

俄国自从彼得一世打败了瑞典后,快速的崛起成为一个欧洲军事强国,由于太平洋北部常年冰封的气候。一直以来俄国人梦想着获得一个更好地太平洋的出海口,这个梦想在获得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后,得到了实现。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是一个不冻港。并不能满足俄国人自由进出太平洋的梦想,所以俄国人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旅顺,这是一个天然地不冻港。一贯软弱的中国政府。让俄国人得偿所愿。随着沈从云的崛起。俄国人越来越难以从中国身上搞到便宜。武力威胁成为最后地手段。

可是,中国军队真地像国内地高官们看的那样。完全不堪一击么?

马卡罗夫地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出海游弋,寻找战机的决定。

同样坐立不安的还有身处盖平的俄军指挥官库罗帕特金,尽管俄军在营口和盖平有足足五个师的兵力,可是比起当面的中国军队五个军,十五个整编师的兵力而言,实在是难以对抗。

库罗帕特金已经给上司阿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