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李天成作出了决定,准备在十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展开夏威夷进攻战,此时国内派出的补给船已经有两批次抵达了夏威夷海域附近,南海舰队已经得到了充足的补给,虽然飞机的数量锐减,但经过抢修之后,又组建出了一个轰炸机中队的飞机,可以执行轰炸任务。
另外南海舰队的驱逐舰这几天一直在环绕着夏威夷海域附近,经过侦察机的侦察报告,发现美军的火力点之后,立即展开炮击,虽然炮击效果不如飞机投弹的命中率高,但在侦察机的引导下,舰炮的威力渐渐展现出来,美军暴露在外的火力点,特别是离海岸线较近的据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那些隐藏在山林内的据点很多还未被发现之外,对登陆滩头有威胁的重要位置都遭到了舰炮的猛烈轰击,基本摧毁了美军的防御力量。
美军火炮也向军舰还击,造成了一艘驱逐舰被击中关键部位进水而重伤,此时已经被拖船拖回舰队西部地区等待检修,其余军舰仍旧在继续寻找美军可以对登陆作战造成威胁的区域展开轰击,以最大程度地减弱未来海军陆战队登陆夏威夷遇到的阻力。
美军得知南海舰队的航空部队损失得差不多以后,他们的举动也变得大胆了一些,原本躲在山林内的一些部队开始向靠近滩头的地点转移,工兵开始四处活动,加固原本就有的一些防御工事,企图阻挡振国军登陆。
但总体而言,振国军三个师的海军陆战队,对上美军一个陆战师,美军的胜算很小,而且振国军还派了一个坦克团准备在夏威夷群岛登陆,这个坦克团将承担起摧毁美军重要据点的重任。
另外美军的防守被分割在几个小岛之上,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防御整体,失去制海权的美军无力阻挡振国军在任何一个方便登陆的地点进行登陆战。
美军兵力分散,容易被切割包围,也是一个致命弱点,美军在瓦胡岛的兵力最多有四千人左右,其它几个岛屿上都只有一个团两千人左右的兵力。
振国军不需要同时向几个岛屿发起进攻,而可以集中兵力向其中一个岛屿进攻,将大部分坦克都派到这个岛屿上,等到完全占领该岛,然后再将装甲部队调到别的岛屿进行攻坚战,一步一步地就可以拿下夏威夷。
所以对于夏威夷守军而言,虽然他们一直高喊着要抵抗到底,但在所有人心中其实都明白他们失败是迟早的事情,美国国防部只不过是想让他们拖延振国军得到夏威夷的时间,以在这段时间内最大程度加强巴拿马的防御,这才是美国高层的主要目的。
此时美军的高级指挥官都龟缩在瓦胡岛中南部的一处山地内的防空洞内,这是美军早期挖掘的一处防空掩体,大约有十几米宽,一百多米长,能够容纳几百人同时入住。
里面有专门的寝室,和会议室等结构,还有为军官准备的小型食堂,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和其它物资,能够供洛尔曼和保罗在里面住一年都不成问题。
十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天空晴朗无云,这也是李天成再咨询了气象专家之后,专门挑选的日子,艳阳天光线最为充足,方便部队登陆作战,坦克等装备也可以在干旱的土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个登陆地点被选在了最西北部的考爱岛上,这里距离瓦胡岛较远,中间的水道封锁之后,立即就可切断这两个岛屿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
一大早,南海舰队的驱逐舰便进入了两个岛屿之间的航道上,封锁了这片海域,夏威夷地区的渔民早已被禁止出海,海面上看不到一艘别的船只,两个岛屿之间往来贸易的商船也已停航。
考爱岛面积只有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面积,这里植被丰富,是一个大花园一般。
美军在岛屿上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主要集中在考爱岛东面一个滩头附近,因为这里是非常容易登陆的地点,是一个开阔地带,方便装甲车通行,和大部队登陆,大一点吨位的轮船也可以靠岸。
进入考爱岛内部之后,美军可以借着植被的掩护打起小范围的丛林战,但振国军当然不会与他们进行这样的战斗。
十月二十八日早上七点整,考爱岛上的居民几乎都还在家中呆着,只有少数人在自己种植的甘蔗地里忙活着,这里的居民发现振国军并未袭击他们的居住点,慢慢地就放松了警惕,而美军士兵则躲在隐蔽地带等待着下一场战役的开始,他们也明白,这一天不远了。
两名美军士兵在离滩头五公里之外的一个堑壕内放哨,这个堑壕并不长,只有两百多米,是早期驻扎的美军建筑的防御工事,本来美军想要加修这个堑壕阻挡住敌人进攻,但现在发现对手是拥有坦克的振国军之后,这个堑壕内的士兵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后方,因为美军知道,士兵们留在这里,只不过是会成为振国军坦克的靶子而已。
在这个堑壕后面两三公里之外,有一个要塞地,是经过这片滩头进入考爱岛内地的必经之路,两侧是光滑的火山壁,人想要徒手爬上去很困难,不适合大部队前进。
这个要塞上美军修筑了六个堡垒,堡垒内有一个连的士兵,企图阻挡振国军登陆部队的进攻。
美军在要塞配备了十二门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可以打击要塞附近直至滩头的目标,可以对振国军登陆部队进行炮击。
美军对这个要塞的六个堡垒进行了伪装,这些堡垒本来都是依靠火山岩挖掘而成的,从外表看去,这些要塞都镶嵌在了地底。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三百四十六章 抢滩登陆
第三百四十六章 抢滩登陆
从空中望上去,那里只是一块平地而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发现,美军在堡垒周围都种植了一些植物,看起来这里与普通地貌没什么两样。
美军迫击炮和士兵都隐藏在堡垒内,此前的侦察机没有发现他们的目标,每个堡垒内配备了两门迫击炮、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把狙击枪,火力配备齐全,对于步兵而言,杀伤力很大。
从这里向火山壁下面的空旷地带望去非常清晰,任何部队行动都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而从前方向这里望来,则很难看清楚美军火力点的位置。
这里是早些年俄国人帮助当时还是独立的考爱岛王国修建的要塞和堡垒,后来考爱岛被夏威夷王国统一,之后就并入了夏威夷,再最后落入了美国人的手里。
这个要塞如果放在几十年前,将有力阻挡任何一支劲旅的进攻,但在如今的飞机坦克时代,它的作用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很显然振国军不可能步兵进攻来夺取这个要塞,坦克推进成了最佳选择,用坦克来摧毁这几个据点也不算太复杂。
位于要塞最中央的一处堡垒内,美军有二十几名士兵都在里面,扛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准备着。
一名美军士兵正站在一个木梯子上面,手里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从瞭望口朝外面望去。
这个堡垒一共有六个瞭望口,每个口子离地都有两米,人必须站在梯子或是搭起来的台子上才可以看的到外面,可以开枪向外面射击。
除了那名拿着望远镜的士兵外,瞭望口上没有其他士兵,他们只会在战斗打响之后才会爬上去射击。
二十几名美军士兵歪七扭八地斜躺在地面上,有的在抽着烟,有的拿着枪在用布擦拭着,有地在聊着自己家乡的趣闻,他们在这里呆了几个星期了,每天吃喝拉撒都在附近进行,没有离开过。
这里由于地理位置隐蔽,因此在此前振国军的大规模轰炸之中幸免于难,这些士兵一直都感到十分安全。
堡垒面积有一百多平米,差不多是正方形的,顶高三米左右,地面是土质的,有些坑洼不平,四周围的墙面下堆积着一大堆各种规格的箱子,里面是子弹和炮弹。
迫击炮不能在堡垒内发射,堡垒旁边有一个出口,出口外面有一个堑壕,堑壕是在外面连接到地面上的,战斗一旦打响,美军将掀开掩盖着堑壕上的覆盖植被,将迫击炮从堡垒内转移到堑壕进行炮击,炮弹则可以从堡垒内直接搬运过去。
其它几处的堡垒和这里设计几乎一样,六个堡垒两两之间相隔了二百米以上,六个堡垒可以覆盖一公里以上的距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进攻方实施打击。
每个堡垒都是依照地形的优势,选择在从外面看上去难以被发现的地点建立的,被地方炮弹击中的可能性较小。
这一处的堡垒前面还有一片茂密的植被阻挡,但美军已经将阻挡住他们视线的部分树木砍掉,他们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到滩头附近的景象,利用迫击炮打击远处的目标。
太阳渐渐转移了方位,照射到了这处堡垒的瞭望口内,给阴凉的堡垒内带来了一丝温暖,有几名美军士兵挪动了位置,坐到了太阳晒到的位置,摆出了悠闲的姿势。
那名拿着望远镜观望的美军士兵依旧在左右移动着观察着远处的海面,海面上的一群海鸥正从他的望远镜十字线上飞过,海面一片平静,没有任何来往的船只。
前方的广阔的沙滩足以容纳下几千人立足,非常适合大部队登陆,也方便登陆部队的冲锋舟和橡皮艇等靠岸,如果振国军不选择在这里登陆,那将是重大的失策,所以美军对此地极为重视,不敢怠慢。
几分钟之后,这名拿着望远镜的美军士兵的手不自禁地抖了一头,瞳孔突然张大了一些,他从望远镜内看到一缕冉冉升起的烟雾从海天连接的地平线上冒了出来,那很像是一股水雾。
但这名美军士兵在紧盯着这一片烟雾望了几分钟之后,发现它并非是普通的水雾,而很可能是轮船烟囱发出的烟雾。
“有船,有船朝我们这边过来了。”这名士兵口中轻喊了一声。
这一声让下面坐着的美军士兵立即都紧张了起来,几人顿时扛着枪从地面上站了起来,其余人也纷纷停止了聊天。
有几名士兵爬上去站在木台子上,从瞭望口朝外面望了出去,但他们没有望远镜,却看不到远处的光景。
“彼得,你看仔细一点,你到底看到什么了?”一名士兵左右观望了一番,没有看出什么名堂,顿时发出了质疑声。
“等等,我看到了,一个轮船上的烟囱,千真万确,快去通知连长。”拿着望远镜的士兵还在继续仔细查看,口中低声呢喃着。
渐渐地从望远镜内冒出了一个粗大的烟囱,正在朝天空排泄着一缕缕烟雾,显然来的是轮船,这个时候周围海面都已经被封锁了,不可能是普通的商船。
一名长着大胡子,年纪在三十出头的高个子美国军上尉几分钟后从后面的通道内跑了进来,他是从可以通往后方的地道内钻进来的。
“让我看看”大胡子军官立即沿着梯子爬了上去,夺下士兵的望远镜,挤在士兵旁边,朝外面望去。
此时一艘战舰的轮廓慢慢显现在了他的眼前,随后他又看到了另外的一艘,直至第三艘,更多的军舰出现在了他的眼帘之中。
“准备战斗,中国人来了。”大胡子眼珠子瞪得溜圆,口中大喝了一声。
随着几艘大型军舰渐渐靠近,美军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普通的侦察船,而应该是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振国军终于有动作了。
美军士兵开始慌乱地四处跑动,几名士兵扛着迫击炮朝右侧的通道内跑了进去,开始往通道内搬运炮弹,随时准备战斗。
“快,快”
各处的美军通过电话联络,都已经得到了振国军展开进攻的讯息,海面上的舰只越来越多了起来,意图已十分明显。
“轰轰……。”
不出所料,随着几声舰炮的巨响从前方传来,振国军驱逐舰已经开始朝岸上开炮,要塞周边地区成了炮击的重点位置,几个裸露在外的美军据点立即成了航炮打击的对象,但这些地方实际上已经无人看守,美军都已经往后方退却。
美军为保存实力,已经放弃了滩头阵地的防守,用步兵对付装甲车他们知道根本没有有效办法可行。
在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的炮击之后,两艘巨大的登陆舰渐渐靠岸,一二零号和一二二号登陆舰已经在驱逐舰舰炮的掩护下渐渐靠岸。
“轰轰……”在两艘万吨级登陆舰靠岸之际,美军迫击炮终于打响,但迫击炮弹的散射弹片对付步兵的肉身也许很有效果,但对付坚甲护体的军舰,几乎毫无用处。
美军在象征性地放了几炮之后,就停止了炮击,因为他们还要将炮弹留到对付登陆的步兵,也不想因为炮击过于频繁而曝露了他们的位置,因为振国军可以从迫击炮弹的落点和轨迹初步判断炮弹发射源,找到他们的要塞堡垒位置,这对于想要打隐蔽伏击的美军而言是不利的。
考爱岛本来就不是美军防御的重点,原有的两处炮台已经被振国军此前的轮番轰炸炸毁,岛上驻军已经没有了反舰大炮的支持,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地理优势。
此时美军士兵都躲在考爱岛环岛山脉内,分散在七八处大的据点内,准备与振国军打游击战和阵地战,振国军坦克在多植被的考爱岛内用处在于对付美军要塞堡垒,对于借着地形埋伏掩护的步兵,坦克的作用相对较小。
很快从两艘登陆舰打开的船舱内,分别开出了六辆铁甲一号坦克,巨大的炮口朝岸边开了过来,十几辆坦克排成两排,开始向前推进,发出轰隆隆的机动声。
参加这次登陆战的只有十几艘军舰,除了两艘登陆舰之外,还有十艘帮助登陆的驱逐舰,一艘补给舰、南京号航母等舰只参与进来,由第三舰队司令曾国庆负责指挥作战。
曾国庆只有二十八岁,身材中等偏瘦,看起来有几分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文文弱弱的样子并不能否定他内心的刚毅和坚韧,作为一名谙熟海军指挥的年轻军官,他富有活力和朝气,头脑清醒而灵活,能够胜任舰队司令这个职位。
曾国庆是最早进入振华大学军事班的学员之一,与李国强、白彦军是同期毕业的校友,三人都是同期军事专业毕业生之中的佼佼者,也是军中提升最快的一批军官,李国强比曾国庆和白彦军大一岁,不过怎样也才三十左右,这也是振国军高级军官年轻化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
在振华技术学校成立之前,振国军海军根本没有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