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J…25继续跟进,只是为了保险起见。
导弹逼近预警机的时候,预警机上的导弹告警机就能探测到导弹发出的红外辐射,如果附近有护航战斗机,就会进行拦截。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Su…30MKI配备的R…77具备拦截空对空导弹的能力。虽然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实战证实,谁也不知道R…77在拦截同类导弹时的命中率有多高,但是总归有这种可能性。如果第一批发射的四枚PL…12E遭到拦截,战斗机还能在极近的距离上再次开火。
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首先打掉敌人的预警机。
不管“费尔康”的性能如何,有没有能力锁定J…25,都是最大的威胁,也是价值最高的目标。
事实上,此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费尔康”的性能并不怎么样。
虽然印度空军宣称,“费尔康”是纯正的以色列技术,中国的KJ…2000仅仅利用了以色列技术,所以“费尔康”的探测能力优与KJ…2000,能够发现两百公里外的隐身战斗机,但是J…25发射导弹时,面向“费尔康”,距离只有一百二十公里。也就是说,“费尔康”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还不到一百二十公里。
这个性能,绝对算不上先进。
早在十多年前,KJ…2000就用实战证明,能够发现一百五十公里外的F…22A,而J…25的隐身能力还不如F…22A。根据中国空军做的测试,KJ…2000对J…22的探测距离在二百五十公里左右,而KJ…2000B能达到三百公里以上。
四点二十七分,距离缩短到八十公里,“费尔康”才发现了迎面飞来的J…25。
此时,J…25已经绕过布莱尔港,速度高达每小时一千八百公里。
为了避开群岛上的防空雷达,四架J…25必须绕行。
结果就是,“费尔康”上印度军官认为那不是中国海军的战斗机,而是之前升空的日本战斗机。
为了搞清楚身份,印度军官发出了敌我识别指令。
显然,“费尔康”不会收到答复。
与此同时,“费尔康”上的印度军官向地面防空中心询问了F…35B机群的情况,即日本海军有没有安排战斗机前往布莱尔港北面。
两分钟后,印度军官得到答复,日本战斗机全在布莱尔港东面。
此时,J…25离“费尔康”仅仅只有四十公里了。
因为“费尔康”没有转向,四枚PL…12E顺利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以被动搜索模式锁定了预警机,所以J…25没有再次启动火控雷达,而是按照计划调头转向,与留在布莱尔港东面的机群会合。
这个举动,让印度军官第二次迟疑。
原因很简单,他认为那四架战斗机是F…35B,只是飞错了方向,转向后将前往布莱尔港东面的防空巡逻区域。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日本飞行员对这边的情况并不熟悉。
第三十章 紧急拦截
第三十章 紧急拦截
片刻迟疑,让“费尔康”上的二十多名印军官兵错失了逃生机会。
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的残酷事实证明,作为高价值战略目标,预警机的安全没有任何保证。战后,中国与美国都为预警机开发了逃生系统,印度等国也对已有的预警机做了改进。
只要有三十秒,“费尔康”的机组乘员就能逃生。
也就是说,如果“费尔康”的机长没有再次迟疑,至少有三十秒的逃生时间。等他发现那四架战斗机不是F…35B,而是J…25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让所有机组乘员进入逃生舱,只有两名飞行员能够弹射逃生。
攻击来得很突然,被第一枚PL…12E击中时,“费尔康”甚至没来得及发出警报。
紧接着,后面三枚PL…12E把“费尔康”炸成了好几截。
解体前,“费尔康”只发出了一段不完整的战斗警报。
事实上,这份警报已经无关紧要了。一百多吨的预警机在空中爆炸解体,数十吨航空燃油爆燃时产生的刺眼火光,在一百多公里外都看得见。当时,十二架Su…30MKI就在预警机东面大约四十公里处。
此外,布莱尔港的防空雷达也探测到了“费尔康”被导弹击中时的情况。
战斗警报拉响,问题是,除了“费尔康”在两分钟前报告四架战斗机正在向西飞行,没有任何其他情报了。
难道中国海军只出动了四架战斗机?显然不可能。
重任全都压在了地面防空雷达身上,可是根本没有用。如果地面防空雷达能够发现中国战斗机,“费尔康”就不会遭毒手。
一时之间,空中的印度飞行员人人自危。
四点三十分不到,十二架Su…30MKI全部启动了火控雷达。
虽然Su…30MKI也配备了相控阵雷达,而且在服役的时候还算先进,但是仅有本世纪初的水准,而且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能力远远比不上同时代的先进雷达,更别说与第四代战斗机上的雷达相提并论了。
作为早已落后的战斗机,Su…30MKI绝对不是J…25的对手。
此时,今井利村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印度空军的预警机被击落,中国战斗机已经来到布莱尔港附近。
今井利村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让F…35B去搜寻中国战斗机,而是下令停止补给,让舰队立即起锚出港。
留在港口里,绝对是死路一条。
如果不立即停止补给作业,就算战舰没被反舰导弹击中,只要港口遭到攻击,补给设备遭到轰炸机,也会倒大霉。
更重要的是,只有停止补给作业,才能让更多的战斗机升空。
如果需要进行防空作战,也得首先停止补给作业,才能让防空战舰启动雷达,发射防空导弹。
在进行补给的时候,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都得关闭,更别说发射防空导弹了。
虽然联合舰队的十艘战舰全部在锚泊位置上,燃油补给通过专用船只进行,没有靠上码头,因此起锚后可以靠自身动力转向,不会耽搁太多时间,但是布莱尔港本身就不是大型军港,港内面积非常狭窄,可供大型战舰航行的水道也很狭窄,所以战舰起锚后,不可能迅速离开港口。
行动再快,也需要二十分钟,第一艘战舰才能离开布莱尔港。
联合舰队还有二十分钟吗?
今井利村不敢抱任何希望,所以在下令停止补给后,他又让留在航母上的F…35B准备升空。
也许,这些战斗机对防空作战没有多少帮助,但是至少能及时离开战舰。
为了把损失控制到最低,今井利村还给所有舰载直升机下达了升空命令,只是得等到补给船只离开后,才能起飞。
一时之间,联合舰队里的数千名官兵全都动员了起来。
此时,空中战场上,印度空军的Su…30MKI已经遭到攻击。
因为“费尔康”被击落,所以ZY…1转向西行。发现Su…30MKI发出的雷达信号后,预警机上的空战引导员没有改变雷达的工作模式,只是通过定向通信系统,把敌情发送给了在布莱尔港东面待命的十二架J…25。虽然此时偷袭“费尔康”的四架J…25离Su…30MKI机群的距离更近,但是与ZY…1的距离超过了定向通信设备的最大工作距离,所以预警机无法引导这四架战斗机。
收到命令后,十二架J…25中的四架迅速转向,在五秒钟内锁定了十二架Su…30MKI。
接下来,就是一场空中屠杀了。
锁定目标后,四架J…25以交叉攻击的方式,各向六个目标发射了一枚PL…12E,然后继续向目标逼近。
此时,十二架Su…30MKI也在向东飞行。
这些战斗机中,八架的火控雷达在搜索东面空域,四架在搜索东北方向,而且都以最大功率工作。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Su…30MKI仍然没能发现一百多公里外的J…25。
以Su…30MKI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对J…25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六十公里,而在进行超视距离空战时,J…25绝对不会飞得这么近。或者说,在Su…30MKI发现J…25之前,已经被导弹击中了。
既然Su…30MKI没有转向,所以J…25没有再次启动火控雷达。
四点三十四分,Su…30MKI的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
在遭到两枚导弹交叉攻击的情况下,Su…30MKI被击落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要知道,PL…12E的机动性能以新一代战斗机为准,即目标的最大过载为十二个G。按照命中率为百分之八十计算,导弹的最大过载必须是目标的二点五倍,即必三十个G,而实际设计指标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冗余。PL…12E的最大机动过载为五十个G,在攻击最大过载为九个G的目标时,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Su…30MKI的最大机动过载只有七个G,比J…11还差了一大截。即便按照九个G计算,遭到两枚导弹攻击时,生存概率也不到百分之零点五。
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等于不可能事件。
仅仅十五秒,十二架Su…30MKI无一幸免,全部被PL…12E击落。
这下,问题落到了今井利村手上。
虽然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还没到达,至少印度空军的防空雷达还没发现,但是中国舰队派来了战斗机,肯定派来了攻击机。
对今井利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现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
四点三十五分,他收到了防空指挥中心发来的消息,所有Su…30MKI均被击落,已经返回机场的Mig…29最快也要十五分钟后才能升空,空中已经没有印度的战斗机了,也就无法发现迫近的威胁。
此时,已经有一艘巡洋舰与一艘驱逐舰结束了补给作业。
今井利村没有迟疑,立即命令这两艘战舰启动防空雷达,而且离开港口。
问题是,战舰上的防空雷达只能探测到四十公里内的掠海目标,根本发现不了几百公里之外的攻击机群。
今井利村别无选择,只能让升空的F…35B启动雷达,搜索东面空域。
四点三十七分,ZY…1截获了四架F…35B发出的雷达信号。
虽然在这个时候,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比较聪明,只让四分之一的战斗机启动雷达,其他战斗机则保持无线电静默,没有暴露行踪,但是这四架F…35B是各自小队的长机,间隔距离相对较大。
据此,ZY…1上的引导员做出了正确判断:空中不止四架F…35B,肯定有更多的敌机。
因为J…25已经消灭了Su…30MKI机群,又没有截获其他印度战斗机的雷达信号,所以预警机调整了雷达的工作模式,以主动方式搜索F…35B机群,以便为J…25提供更加精确的引导信息。
当然,ZY…1的引导员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让八架没有参战的J…25分成四个编队,前去拦截已经暴露行踪的四架F…35B。
这下,F…35B的被动探测系统发现了ZY…1。
后方,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以及两艘日本战舰上的被动探测系统也截获了ZY…1发出的雷达信号。
中国海军出动了舰载预警机,肯定出动了攻击机群。
按照标准攻击战术,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肯定在护航战斗机后方,将在空战开始后十五分钟内发起攻击。
“费尔康”在四点三十分之前被击落,因此攻击将在四点四十五分之前到达。
留给联合舰队的只有最后几分钟了。
在防空战舰的引导下,F…35B机群没有转向,而是向ZY…1飞去。
日本海军的防空战术也很简单:击落ZY…1,迫使中国战斗机飞到布莱尔港上空进行战术侦察。如果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能够发挥作用,就能击落来犯的战斗机。如果不能及时击落那架预警机,中国战斗机就没有必要进入防空系统的拦截区域,也就无法有效阻止中国海军的攻击。
此时,F…35B与ZY…1大概有三百公里。
在这个距离上,ZY…1探测不到F…35B,只能根据F…35B发出的雷达信号,引导战斗机前出拦截。
只是,再过两分钟,距离缩短到二百五十公里,ZY…1就能发现F…35B了。
在这个时候,F…35B最多用火控雷达探测到ZY…1,却无法发现离得更近的J…25,更不可能发现已经参战的八架J…25。
四点三十九分,在ZY…1的引导下,正面迎战F…35B的八架J…25启动了火控雷达。
半分钟后,在F…35B西北方向八十公里外,四架攻击了“费尔康”的J…25已经把速度提高到了两马赫。
因为F…35B与ZY…1的距离还没有缩短到AIM…120D的最大射程内,所以ZY…1没有转向规避,为其提供直接掩护的四架J…25也没有参加战斗。
四点四十一分,与F…35B机群的距离缩短到两百公里时,两架ZY…1才向南转向。
此时,迎战F…35B的八架J…25已经用火控雷达锁定了目标,而且确认来袭的不是四架敌机,而是十六架
这个时候,F…35B也发现了迎面飞来的J…25。
第三十一章 风卷残云
第三十一章 风卷残云
发现J…25机群,让F…35B的飞行员陷入两难之中。
因为ZY…1已经转向,所以要想攻击预警机,首先就得击败前方的J…25机群,不然得不到发射导弹的机会。
可是,攻击了J…25机群,就无法攻击预警机了。
日本飞行员迅速做出选择:攻击J…25机群。
十六架F…35B对付八架J…25,正好是今井利村预料的情况,日本飞行员信心十足,认为胜利在握。
显然,优势不在F…35B这边。
日本飞行员只能发现几十公里外的J…25,而在此之前,J…25就依靠ZY…1提供的信息完成了战术机动。
首先攻击F…35B的不是正面迎战的八架J…25,而是从西北方向上赶来的四架。
此时,这四架J…25已经能用定向通信系统与其他战斗机交换战场信息,也就能在其他战斗机的引导下进行空战。
四点四十一分,ZY…1转向后不久,四架J…25就向F…35B机群发射了导弹。
因为攻击“费尔康”消耗了四枚PL…12E,所以四架J…25只发射了二十枚导弹,除了四架领队的F…35B遭到两枚导弹夹击,其他F…35B只分到一枚导弹。命中率不会太高,但是足以迫使F…35B机群机动规避。
随后,攻击Su…30MKI机群的四架J…25也追了上来。
这四架J…25用光了PL…12E,各剩下两枚PL…11C,因此只能追上去与F…35B格斗。
结果就是,在准备攻击迎面的八架J…25时,F…35B的雷达告警机响了起来,日本飞行员被迫进行机动规避。
只是,此时规避,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四点四十二分,迎面的八架J…25各发射了四枚PL…12E,以交叉攻击的方式,确保用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两次视距外攻击,距离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