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三零的春节,绝对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一月一日,被西方新闻媒体称为“海军强国标志”的“昆仑山”号大型核动力攻击航母正式交付海军,在舟山军港举行了隆重的服役仪式,新落成的海军司令部也在这一天正式启用。
与“长江”级相比,“昆仑山”号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吨位上,“昆仑山”号的标准排水量为七万八千吨,满载排水量为八万九千吨,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因为大量采用新技术,所以“昆仑山”号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尼米兹”级。与“长江”级相比,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作战能力也随之提高。
动力系统方面,“昆仑山”号采用两座堆芯寿命为三十五年的HFK…5型核反应堆。除了堆芯寿命大幅度提高,与舰体设计寿命相当,在服役期间不需要更换堆芯之外,输出功率也比HFK…1型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五,达到一百二十兆瓦,四台蒸汽轮机的总功率为三十万马力。因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核电联合电力供应系统”,所以在驱动航母以三十节速度航行时,还能提供四十兆瓦的电能。此外,航母上还有八台备用柴油发电机,总输出功率为十六兆瓦。
依靠强大的动力系统,“昆仑山”号的设计最大航速为三十三节。
海军验收测试时,在排水量为八万二千吨时,达到了三十四点五节,预计轻载航速能达到三十五节。
强大的动力系统,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充足的电力供应。
虽然在最后定型的时候,海军降低了标准,没有要求采用四台电磁弹射器,只在斜角甲板上布置一台弹射器,数量减少到三台,飞机升降机因此减少到三台,并且把舰岛后移二十五米,右侧的两台升降机都位于舰岛前方,但是凭借强大的电力供应,三台弹射器能在满功率的情况下,每分钟弹射四架飞机,最大出动率是“尼米兹”级的一点五倍,跟“福特”级旗鼓相当。与“长江”级相比,则提高了一倍。
此外,“昆仑山”号是第一艘装备电磁速射炮的战舰。
与“长江”级一样,“昆仑山”号没有配备远程防空系统,只有三套各备弹二十一枚的近程防空导弹与五座DP…1型电磁速射炮。
做为航母的主要末段拦截手段,DP…1的最大射速高达每分钟一万八千发,而且可以根据来袭目标自动调整射速,还能调整输出功率,也就是炮弹的初速,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射炮的拦截效率。
性能如何,自然不用质疑。
在验收测试中,DP…1的拦截效率是传统速射炮的十倍,平均消耗三十枚炮弹,就能击落一枚反舰导弹。在二零二九年十月,也就是DP…1装舰之前,为了彻底搞清楚电磁速射炮的潜能,海军在青海湖靶场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同时发射三十枚反舰导弹,以形成饱和攻击效果,结果一套DP…1在三十秒内,击落了二十八枚反舰导弹,另外两枚也被击伤,没能命中靶船。
从性能上讲,DP…1绝对先进。
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
只是为了给予航母最大的安全保障,海军痛下血本,把原定的装舰数量由三套提高到五套。仅此一项,海军就花掉了十六亿元。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战舰都能装备DP…1电磁速射炮。
原因很简单,DP…1对电能的要求非常高,全射速时的最大耗电功率为八兆瓦,而且只能持续三十秒。这就意味着,只有核动力战舰才能配备DP…1,常规动力战舰的电力供应系统根本达不到标准。即便是“昆仑山”号,在五套DP…1全部投入作战时,也必须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并且把航速控制在三十节以内,不然得关闭部分电子系统,才有四十兆瓦的电能富余。
在“昆仑山”号上,还有其他的耗电大户。
单从耗电量上讲,战舰的大脑,也就是综合控制计算机绝对排名第一。这台运算速度为每秒二十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资源占用率为百分之百时,电功率为十二兆瓦,此外还需要三兆瓦的冷却功率。即便在待机状态,电功率也有三兆瓦,相当于战舰上所有官兵的日常生活用电量。
除了计算机,众多的雷达等电子设备也是耗电大户。
虽然海军没有给“昆仑山”号配备远程防空导弹,但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空雷达,包括一座双模式相控阵雷达、一座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一座两坐标警戒雷达、一套航空管制与引导雷达。此外,战舰上还有一座对海搜索雷达、一套主/被动舰壳声纳、一套鱼雷对抗干扰系统。其他的电子设备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舰队数据链、航空数据链、卫星数据链与战略通信系统。
这些电子设备全部启动的话,电功率高达十八兆瓦。
当然,即便在最激烈的战斗中,也不可能启动所有电子设备,只会针对战场上的威胁使用部分电子设备。
安装如此众多的电子设备,肯定有道理。
比如在防空作战中,虽然“昆仑山”号不能发射远程防空导弹,却可以利用相控阵雷达引导其他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在与一艘“北京”级巡洋舰配合作战时,“昆仑山”号能把综合区域防空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让巡洋舰的防空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数量限制。
在反潜作战方面,“昆仑山”号上的反潜系统也有用途。
比如在对付逼近的潜艇时,“昆仑山”号可以直接指挥附近的反潜直升机,或者是反潜战舰,不需要出动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从而能在潜艇威胁较高的海域,正常执行航空作战任务。
配备如此多的电子设备,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充当舰队旗舰。
虽然海军中的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有旗舰功能,连大型驱逐舰也能指挥舰队作战,但是腾耀辉对超级航母独有情钟,坚持要给航母配制旗舰指挥系统,以方便舰队司令指挥航空作战。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对而言,航母的空间最大,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对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没有太大影响。其他战舰上就没有这么充裕的空间了,巡洋舰还稍微好一点,而对于排水量只有几千吨、舰员不到三百人的驱逐舰来说,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官兵,肯定会挤占其他官兵的生活空间。
当然,航母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关键在舰载航空兵身上。
“昆仑山”号服役时,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是J…25、J…15B、ZY…1与Z…20,与“长江”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配制略有不同。J…25大队增加到两个,总共四十架;J…15B大队仍然是两个,总共四十架;ZY…1中队有五架,Z…20中队有六架,算上四架备用战斗机,载机总量为九十五架。
只不过,这不是“昆仑山”号的最终配备。
J…25的改进型已经上天,预计在二零三二年就能服役。海军没有打算单独采购,是决定对所有J…25进行升级改进。取代J…15B的新一代重型舰载战斗机也在研制之中,与空军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同步发展,预计在二零三五年完成验收,在二零三七年之前量产,然后与J…25组成高低搭配。ZY…1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预计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取代Z…20的倾斜旋转翼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二零三三年试飞,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成为主力反潜飞机。
也就是说,到二零三七年,舰载航空兵将发生本质性变化。
至于作战能力,自然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正是舰载航空兵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昆仑山”号,因为不管是备受外界关注的第五代舰载重型战斗机、还是披着神秘棉纱的ZY…1改进性,以及被称为“中国鱼鹰”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尺寸数据都超过了“长江”级机库的最大标准,甚至超过了飞行甲板的最大标准,必须建造更大的航母。
比如,第五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设计指标中,满载弹射起飞长度为一百零三米,而“长江”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只有九十七米,比最低要求少了六米,让战斗机无法以最大起飞重量升空。
在其他方面,“昆仑山”号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满载时,“昆仑山”号能携带七千八百吨航空燃油、八百吨柴油、四千吨弹药与一千二百吨生活物资,持续部署能力为九十天,低强度作战能力为十四天,高强度作战能力也有七天,比“长江”级提高了一倍有余。如果得到快速战斗支援舰支持,海外持续部署能力在六个月以上。考虑到核动力航母的无限续航能力,以及美军核动力航母创造的纪录,在海外部署一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正是如此,“昆仑山”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型航母。
与之相比,“长江”级顶多算得上是区域型航母,只能在靠近基地的海域活动。至于远征印度洋这样的作战行动,有过一次,不见得能有第二次。
由此,把“昆仑山”号服役,看成中国海军的标志**件并不为过。
第二章 利益交换
第二章 利益交换
春节前,第二件大事发生在一月七日。
经过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谈判,二零二九年十二月中旬,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南海的领土与领海争端得到圆满解决。随后,双方的立法机构批准了《关于中国与马来西亚南海争端一揽子解决协议》。应马来西亚总理邀请,黎平寇在这一天飞赴吉隆坡,共同签署了这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双边协议。
白纸黑字,再无争议。
按照协议规定,马来西亚将在二零三零年三月一日凌晨零点,将南海岛礁与相关海域移交给中国。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这份协议中,还规定了在今后十年之内,也就是到二零四零年,中国将每年向马来西亚提供一千四百亿元的人民币无息贷款,并且承诺在此期间促进双边贸易,保持年均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
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在拿钱买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领土与领海。
看上去,确实如此。
只是,看到本质,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虽然在二零二七年的淡水之争中,中国帮了马来西亚大忙,最终促使新加坡以市场价格从马来西亚购买经过处理的淡水,每年为马来西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还帮助马来西亚解决了国内供水问题。按照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马来西亚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拥有南海与南沙的主权,并且与中国进行相关谈判。但是在随后的一年中,马来西亚表现得并不积极。为了促使马来西亚回心转意,黎平寇在二零二八年与二零二九年五次访问吉隆坡,并且一再做出经济与安全上的保障承诺。
直到二零二八年底,马来西亚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原因不是来自中国的压力,而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当年,新加坡宣布将从美国引进包括二十架F…22S在内的一百多架战斗机,随后与德国签署了购买四艘常规潜艇的协议,加快了扩军步伐。
新加坡的举动,在东南亚地区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新加坡此举,主要是保持针对马来西亚的军事优势,因为马来西亚已经从中国获得了四十八架J…22M,还计划采购四十八架更加先进的J…25M,租借的两艘041型潜艇也已服役,而更新式的042型潜艇很有可能在二零三二年到来,马来西亚的军事实力将因此大幅度提高。但是在新加坡的另外一个邻国,即印度尼西亚看来,这并非完全针对马来西亚。
结果就是,印度尼西亚也加入了军备竞赛。
二零二八年底,印度尼西亚与俄罗斯签署了一份军贸合同,从俄罗斯引进包括三百五十辆T…95主战坦克在内的大批军火,贸易总额高达一百七十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将用棕榈油等货物支付。
这下,马来西亚急了。
如果印度尼西亚仅仅是引进战斗机、战舰与潜艇,也许还可以看成是针对新加坡,而引进主战坦克,就只会是针对马来西亚,因为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不接壤,与马来西亚却存在领土争端。
当时,三百五十辆T…95,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虽然这多少与宣传有关,因为俄罗斯军火商宣称,T…95是标准的第四代主战坦克,在性能上超越了其他所有坦克,实际上,T…95最多只是三代半,离第四代还差了很远,在性能上也不够先进,最多与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大出风头的99A相当,比起中美欧的新式主战坦克还有很大差距,不然单价不会仅有八百五十万美元。要知道,中国的99C与美国的M1A3的单价都在一千二百万美元以上,德国研制的“豹3”在出口名单内的售价高达一千八百万欧元。但是马来西亚陆军却没有足以与T…95对抗的坦克,因为其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由96式发展而来。
马来西亚可以不把新加坡的威胁当会事,却不能不把印度尼西亚的威胁当回事。
要知道,马来西亚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西部的马来半岛上,东部沙巴州与沙捞越州地广人稀。更要命的是,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在这里存在领土与领海纠纷,双方的关系并不融洽。
这下,马来西亚必须尽快增强陆军的作战能力。
欧洲的坦克太贵,马来西亚根本买不起,而且新加坡是德国军火商的大客户,因此德国不见得会把最好的坦克卖给马来西亚。即便能从德国购买坦克,马来西亚也会有所担心,因为新加坡更熟悉德制坦克。在欧洲,除了德国,还可以选择法国的坦克,只是法制坦克不但性能平平、价格昂贵,在售后保障上也有很多问题,马来西亚就算买得起,今后也不一定用得起。
从美国购买坦克,更加不大可能,因为美国已经与新加坡结盟。
俄罗斯的坦克很便宜,但是没有比T…95更好的选择了,而马来西亚不会指望拿T…95去对抗印度尼西亚的T…95。
此外,还有一个选择,即日本。
只是,日本坦克的性能从未得到过实战检验,而且没有出口记录,也就没人敢保证日本坦克足够先进。至于价格,更是致命伤。因为没有外销,所以日本坦克分摊的研制费用比制造成本还要高。
最终,马来西亚只能向中国求助。
利用这个机会,中国开出了一份让马来西亚非常满意的“价格表”。首先,以极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