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十一章 进攻制胜论

第八十一章 进攻制胜论

十二月中旬,战斗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虽然以军在德拉与戈兰高地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双方都没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中国陆军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到达,以军在十二月十七日停止了进攻。

这一天,到达以色列的美军已经增加到了三个师,即第一装甲师、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全是美军的王牌部队。

只是,在指挥权问题上,美以发生了争执。

以色列当局坚持要求把美军编在以军的指挥体系之下,由以色列总参谋部调遣,而美军则坚持要单独作战。虽然在几番磋商之后,双方都同意组建联合司令部,但是在如何组建司令部,以及由谁指挥的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主要就是,美军不想接受以军将领指挥与领导。

在这个问题上,以色列当局的态度同样强硬。

虽然从道理上讲,美军有主导权,毕竟以色列离不开美国,没有美国的支持,早就战败了。但是在现实中,以军却拥有主导地位,一是以军规模更大,二是以军更加熟悉战场与对手。

直到中国军队得到加强,情况才有所改变。

当然,这也与迪戈加西亚方向上的战斗有关,因为中国已经打通了印度洋航线,增援部队将源源不断的赶到。

最终,美以相互妥协,美军获得了单独作战的机会,以军获得了联合指挥权。

事实上,当时成立的联军司令部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机构,即美军与以军都有各自的司令官,都只向各自政府负责。在最重要的总体战略上,美以存在更大的分歧,导致双方在作战行动上很难协调一致。

当时,美军主张进攻,以军主张防御。

这让人有点奇怪,因为以军一直以擅长进攻为主,而美国投放到中东战场上的兵力还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

只是看得深入一些,就能发现其中的缘由。

在以军内部,真正主张防御的只有一个人,即以军总参谋长巴拉姆上将,而其他以军将领要么没有主张,要么认为应该积极进攻,而且把美国援军看成是以军发动决定性战略进攻的主要条件。

必须承认,巴拉姆是最冷静、也最有战略眼光的将领。

纵贯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军事才华上能够与戚凯威齐名的陆军将领,恐怕就只有巴拉姆上将了。

巴拉姆主张防御的出发点就是:中国已经增派作战部队,抵消了美军做出的努力,战场形势对联军不太有利。

可以说,这个判断极为准确。

要知道,一个第十三集团军就遏制了以军的进攻势头,而第二十七集团军肯定能够抵消美军三个师。

从战斗力上讲,第二十七集团军还在第十三集团军之上。

虽然第二十七集团军没有参与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也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该集团军是中国陆军第一支完全按照新的战略与战术标准进行改编的部队,也是第一支能够在完全依靠战略空运的情况下,执行任何作战任务的主力集团军,其编制结构更加合理,也更适合在远离本土的地区作战。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第二十七集团军是中国陆军中,第一支全合成部队。

与第十三集团军相比,第二十七集团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支完全独立的、规模庞大的战术空运力量。这支主要由倾斜旋转翼飞机组成的战术空运部队隶属于陆军航空兵,而且在编制上由集团军司令部指挥。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从道理上讲,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拥有优先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戚凯威应该是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没有急于让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改编,而是先在第二十七集团军身上做试验,等到第二代地面战平台大规模服役之后,再让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在换装的时候进行改编,一次做完两件事,成为中国陆军最强大的集团军。

由此可见,第二十七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与战术突击能力超过了第十三集团军。

除此之外,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也已到达中东地区,只不过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伊拉克与沙特的西部边境地区。

正是如此,巴拉姆才认为,进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根据他提交给以色列总理的作战计划,进攻行动最快能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开始,而且前提是美国再增派三个师,并且中国不再增派作战部队。更重要的是,巴拉姆的进攻计划不面向叙利亚,而是面向伊拉克。在他看来,叙利亚方向上的突破已经没有意义,只有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延长战线才能获得更好的机会。虽然沙特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阿拉伯半岛腹地的沙漠将成为美以联军的天然障碍。相对而言,从约旦进军伊拉克,直接攻击中国军队的大后方,才能收到更加突出的战略效果,也才有望击败中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为接下来的战略胜利奠定基础。

当时,巴拉姆的这个计划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即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堵住进入红海的航道。

在美以联军高层会议上,巴拉姆就明确提到,如果美军丢掉吉布提,联军将不可避免的进行两线作战,甚至会遭到三面围攻。只要有决胜的希望,中国就会继续增兵,彻底击败美以联军。

可以说,在军事战略上,巴拉姆很有远见。

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美军开始加强吉布提的防御部署,并且随后出兵控制了周边的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与北索马里等地,最后还导致美军出兵南苏丹,在东北非洲投入了数十万地面部队。

只是,在中东战场上,美军将领依然主张进攻。

当时,担任美军中东军团指挥官的是由马歇尔上将推荐的罗林森中将,一名典型的新英格兰移民后裔。

大战爆发前,罗林森就非常有名了。他不仅仅是西典军校的高才生,还是“战争学院研讨会”的积极份子,而这个组织是由美国各大军校的学生成立的,集中了美国国内最狂热的战争份子。十多年前,罗林森还是美国陆军参谋部的少校参谋时,就积极鼓吹战争,认为中美决战在所难免。

只是,罗林森在美军中混得并不如意。

从军校毕业十四年后,他才成为少校,而且首次进入陆军参谋部,当年与他同期毕业的军官中,当时已经有人晋升为准将了,而且大部分的成绩都比他差。这不是别人的原因,而是罗林森个人的作风问题。在他还是少尉的时候,就爆出了婚外恋,并且最终离婚,随后又跟一起军队性丑闻扯上了关系,差点被革职。如果不是才华出众,当时已是陆军少将的马歇尔肯定不会全力保护他。

可以说,罗林森能够在进入陆军参谋部后平步青云,主要就是得到了马歇尔的照顾。

在军事才能上,罗林森确实很突出,其最大特点就是十分注重进攻,高度发扬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战术思想,成为美军中最积极的“进攻致胜论者”,而且完善了很多进攻战术。

有趣的是,马歇尔本人是一个防御论者,与罗林森完全不搭边。

也许,正是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马歇尔才会重用罗林森吧。

正是如此,罗林森刚到特拉维夫就叫嚣着要立即发动进攻,率领美军攻占大马士革,打破中东战场上的僵局。

当时,他手里只有一个美军步兵营。

随着美军大部队陆续到达,罗林森坚持不懈的宣扬他的进攻理论,并且在各个场合抨击巴拉姆的防御战略。

为了让他进攻理论有市场,他还在竭力获取联军司令的位置。

可惜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连马歇尔都不支持他,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涉及到美以两国的政治问题。

可以说,如果罗林森成了联军司令官,他肯定会立即发动进攻。

即便没有成为联军司令官,他也在鼓动进攻,而且一再宣称,巴拉姆是被中国军队吓破了胆,所以不敢进攻。

到了十二月下旬,罗林森的吵闹终于有了结果。

在以色列当局做出让步之后,美国总统答应在年底前让第四个师就位,条件是在年底前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

显然,这不仅仅与中东有关。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美国向以色列施压,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已经决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基督教圣诞节的前一天进攻伊朗,需要美以联军在中东发动进攻,牵制中国军队。

也就是说,美国总统批准的是一次规模有限的进攻。

问题是,到了罗林森手里,规模就不是有限的了。要知道,他的目的是一路打到大马士革,彻底击败叙利亚。

虽然以军前锋离大马士革不到一百公里,但是这绝对不是一段很短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罗林森在中东战场上发动的大规模进攻,肯定会对高加索方向上的战局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有多么严重,还得看这位狂妄的美军将领会做出多么疯狂的事情来。

第八十二章 战火再起

第八十二章 战火再起

进入十二月下旬,俄罗斯进攻伊朗的征兆越来越明显。

当时,最明显的征兆就是,进入外高加索的俄军突然在十二月十九日,停止了边境地区的巡逻活动,也就是突然安静了下来。可以说,这是非常反常的事情,因为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俄军特种部队一直在边境地区活动,还经常渗透到伊朗境内,期间还与伊朗军队发生过小规模战斗。

十二月二十二日,一名叛逃的俄军军官带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当时,伊朗军队与情报机构都不太重视,认为这是俄军设下的圈套,故意向伊朗泄露错误信息。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叛逃的是一名高级军官。

直到两天后,李明阳得到消息,才立即联系伊朗情报机构,希望能够让军事情报局审讯俄军军官。

虽然当时伊朗还不是中国的盟国,但是两国在情报领域已经展开合作。

很快,李明阳就认为,这名俄军军官不是间谍,而且带来的情报很有价值:俄军将在二十四日夜间攻打伊朗。李明阳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这名俄军集团军参谋的母亲是一名伊斯兰教徒,有较强的亲伊斯兰思想,二是他在三个月前受到俄军安全机构调查,差点被革职,调查原因就是他的亲伊斯兰倾向。在获知俄军即将进攻伊朗之后,他才带着俄军的作战计划逃往伊朗。

李明阳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离战争爆发只有四个小时了。

可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四个小时。

在李明阳发出警报后,伊朗情报机构将信将疑的通知了军方。虽然延迟了两个小时,但是伊朗军队、特别是伊朗空军立即采取行动,让绝大部分战斗机升空待命,并且让防空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此举,至少拯救了伊朗空军三分之二的作战力量。

二十四日夜间八点,在伊朗大部分军队用晚餐的时间,俄罗斯空军首先发起突击,重点轰炸了伊朗空军基地。

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二十五日凌晨了。

收到消息后,牧浩洋立即召开视频电话会议。

会议进行中,戚凯威收到了虞世辉发来的消息,美以联军在贝卡谷地、戈兰高地与德拉方向上发动大规模进攻。

显然,美以联军与俄军早就协调好了。

虽然在此之前,戚凯威与虞世辉都料到,美以联军会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而且很有可能与俄军入侵伊朗同时开始,但是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中东的前线局势依然非常危机,几乎有被美以联军突破的危险。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贝卡谷地北面,也就是霍姆斯附近。

策划该方向上进攻的,正是罗林森。

事实上,罗林森在拿三个美军师进行一场豪赌,他押下的赌注是两个师,而希望赢得的是叙利亚战场上的最终胜利。

必须承认,罗林森太求胜心切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虽然巴拉姆放弃了原先的主张,不再反对发动进攻,但是强调了两点,一是进攻必须有限度,不能把好不容易获得的兵力赔进去,另外就是不要在贝卡谷地方向上下重注。

作为以军、乃至联军最出色的陆军指挥官,巴拉姆不可能不知道贝卡谷地是个陷阱。

虽然最初踩进这个陷阱的也是巴拉姆,但是他非常有分寸,一直把贝卡谷地当成牵制叙利亚军队的次要方向,而且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德拉会战结束之后,叙利亚有三分之一的军团聚集在霍姆斯附近,而以军在这边只动用了三个常备旅有五个预备旅,效费比高得惊人。

可惜的是,罗林森显然不愿意听从巴拉姆的建议。

在他看来,如果按照巴拉姆的说法去打,就等于让巴拉姆做主,而他在联军中的地位必然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罗林森有一个非常直接的想法,就是证明巴拉姆是错误的。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能毫不费力的把巴拉姆拉下来,把自己推上去,成为联军的实际指挥官。

如此一来,罗林森就得在贝卡谷地打一场好仗。

结果就是,他把第一装甲师与第三步兵师派了过去,还从以军那里获得了两个额外的常备装甲旅。

按照他的部署,只有第四步兵师留在戈兰高地后方。

这下,罗林森的进攻意图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早在三天前,蒋博文就注意到了美军的调动,并且向虞世辉做了报告,要求让新到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守卫南面防线,以便把第十三集团军的主力派往霍姆斯,在贝卡谷地北面狠狠教训美军。

问题是,中国军队内部也存在分歧。

虽然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美军把重点放在了贝卡谷地,但是虞世辉却认为,贝卡谷地并不适合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因此觉得这里不是主攻方向,美以联军仍然会在戈兰高地与德拉附近发动主攻。

客观的讲,虞世辉的判断也没有错。

要知道,贝卡谷地确实不适合大部队突击,因为太狭窄了,而且道路条件太差,根本支撑不了大部队作战。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

在仔细分析了战场局势之后,虞世辉觉得有把握打一场战略反击战,即利用新到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在德拉附近痛击美以联军。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