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想一下,如果克尔曼还在俄军手里,突击的陆战队会是个什么结果?

问题是,俄军不但不承认丢掉克尔曼是俄军的责任,还反过来指责美军,认为美军没有及时向德黑兰进军,才是真正的问题。

事实上,俄军的指责也有道理,因为美俄联军的主要目的是突围,避免主力部队在伊朗西部地区被围歼,因此早就订下了向德黑兰撤退的作战方案,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控制德黑兰周边地区。至于在克尔曼的防御部署,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便守不住克尔曼,对战略撤退也没有多大影响。

此外,美俄联军没有在亚兹德发动反击,也是个大问题。

有趣的是,当时守卫亚兹德的主力就是一个美军步兵旅,俄军只有不到一千人,因此俄军认为美军没有反击,才是克尔曼失守的主要原因。俄军的理由是,如果亚兹德的美军主动反击,中国陆战队就不可能集中兵力攻打克尔曼。

战斗打成这样,只能说美俄联军问题多多。

可以说,九月十八日,正是德黑兰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如果美军第十四步兵师继续北上,俄军守住了克尔曼,美俄联军在亚兹德发起反击,这场战役的结果肯定会截然不同。可惜的是,在三个主要战场上,美俄联军都没能取得成果。

看上去,美俄联军要倒大霉了。

要知道,美俄联军要想进行战略撤退,不但要稳住东部战线,还得打到德黑兰。原因很简单,即便德黑兰已成废墟,这里也是伊朗北部的交通枢纽中心,所有通往高加索方向的铁路都得从德黑兰附近经过。

这也正是蒋博文首先出兵德黑兰的目的,也是这场战役被称为“德黑兰战役”的原因。

问题是,蒋博文的处境同样不那么乐观。

第十三集团军的作战能力很强,可是后勤补给很成问题,大部分作战部队只有不到一个基数的弹药。

当时,第十三集团军面临后勤问题有多严重?

除了弹药不足之外,很多作战部队的口粮都不够。打到十八日的时候,一些部队三个人才能分到两份口粮。

在东线,北面的第一一三集团军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主要是背靠伊朗军队作战,后勤保障由人数众多的伊朗军队负责。为了支持第一一三集团军,伊朗军队组织了一支专业的沙漠运输部队,即骆驼运输队,用数万头骆驼取代了车辆,向在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运送弹药等物资。

在二十一世纪中叶的战场上,仍然能够看到以牲畜代替脚力的部队,绝对是个奇迹。

当极为现代化的地面战平台与骆驼运输队走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电影里的场景。

当然,绝不能否认这些骆驼做出的贡献。

要知道,骆驼的负重能力超过了最好的马匹,而且非常适合在沙漠里活动,十头骆驼的运输能力,相当于一辆十吨级载重卡车,而第一一三集团军的主要补给物资,比如弹药与食物,都能用骆驼运送。

没有这些骆驼,第一一三集团军肯定寸步难行。

问题是,第一一三集团军是从马什哈德开始进攻的,到德黑兰大约有八百公里,沿途还有大量由美俄联军控制的城镇与据点。虽然从马什哈德有直通德黑兰的铁路,但是并不意味着进攻很容易得手。

事实上,蒋博文在这里动用了一个集团军,就是希望尽快打通一条前往德黑兰的铁路。

可惜的是,蒋博文把这场战斗看得太简单了。

后来,很多人认为蒋博文过于稚嫩,主要原因就与使用第一一三集团军的方式有关,即在这些人看来,根本没有必要把一支拥有四万多人的集团军放在遥远的马什哈德,而是应该派一部分兵力去的德黑兰。

也许,蒋博文在判断战局的时候,确实欠缺经验。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他向德黑兰增兵也不会有正面效果。第十三集团军的兵力足以守住德黑兰,需要提供的不是兵力,而是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可以说,蒋博文应该做的,反而是加强在马什哈德方向上的进攻力度,尽快打通前往德黑兰的铁路。

可惜的是,直到十八日,第一一三集团军也没能完全攻占马什哈德。

这下,问题出来了。

完全依靠战术运输机向德黑兰空运物资,显然是不大现实的事情。

要知道,在伊朗战场上,中国空军没有明显的优势,只能在有限的事前内保持到手的制空权。也就是说,空运是间歇性的,不是随时都能向德黑兰派遣运输机。在九月十八日前的几天里,只进行了八次空运,而不是第十三集团军所需的十六次。结果就是,第十三集团军的物资变得极为匮乏。

当时,美俄联军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加强空中投入。

所幸的是,在伊朗战场上作战的主要是俄罗斯空军,美国空军只象征性的派遣了一支战术航空兵联队,而且部署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离伊朗战场有差不多一千公里,作战飞机也只有两百架左右。

如果当时担当主力的是美国空军,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由此可见,在九月十八日,蒋博文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那么,为什么说九月十八日是决定性的一天呢?

原因就是,在这天,美俄联军最终确定了战略撤军计划,重新确定的战线在伊朗西北部地区,重点守卫以拉什特为中心的里海沿岸地区,争取在东部防线崩溃之前,把主力部队撤退到德黑兰以北地区。

虽然在此之前,美俄联军就订下了撤军的基调,但是俄军坚决反对大撤退,认为最多只能是战术性撤退,而且新的战线必须在德黑兰以难,因此应该集中兵力围歼攻占德黑兰的中国军队。

九月十八日的战斗,让俄军认清了现实。

以当时的情况,美俄联军根本不可能围歼一个中国陆军的集团军。

要知道,战争打了快一年了,西方同盟集团还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成整建制的歼灭一支中国陆军的突击集群。在很多地方,中国陆军的一个集团军,几乎能够单独承担起一个战略方向上的作战任务。

按照美军估计,围歼第十三集团军,至少需要动用十个美军主力师。

在伊朗战场上,美军总共也就只有八个师,而且全都是在战争爆发后组建的部队,没有主力师。

至于俄军,更是以步兵部队为主。

既然无法围歼第十三集团军、收复德黑兰,就只能撤退到德黑兰北面,避开中国军队的锋芒,重新组建防线。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总撤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总撤退

相对而言,伊朗战场上的战斗节奏并不快。一是中国军队受后勤补给困扰,二是美俄联军指挥紊乱。

九月十八日之后的三天里,蒋博文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励伊朗军队参战。

在没有预备队可用的情况下,蒋博文也只能打伊朗军队的主意。

按照他在九月十八日向伊朗军队下达的命令,在中国军队牵制住美俄联军主力时,伊朗军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上向美俄联军施压,以稳步推进的方式压缩美俄联军防线,争取分割歼灭小股敌人。

受中国军队旗开得胜鼓舞,伊朗军队立即投入战斗。

重点在南部战线上,即部署在胡齐斯坦省的伊军向北推进,攻打扎格罗斯山脉里仍然被美俄联军占领着的城镇。

可以说,这股伊朗军队是真正的主力。

当时,驻扎在胡齐斯坦省的伊朗军队多达三十个师,兵力在三十万左右,而且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此外,还有一支什叶派伊拉克人组成的“圣战军”,兵力在十万左右,正在协助伊朗军队作战。

依靠波斯湾的港口,特别是霍梅尼港,伊朗军队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

可惜的是,美俄联军需要面对的障碍,也成了伊朗军队的障碍。

翻越扎格罗斯山脉,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在美俄联军决定撤退,炸毁了山区的所有桥梁隧道后,更成了一件天大的难事。

后来,这也成为某些人指责蒋博文的理由。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伊朗军队在九月十一日就从胡齐斯坦省北上,肯定能够赶在美俄联军破坏道路基础设施之前翻越扎格罗斯山脉,从而在美俄联军战略撤退的时候,替中国军队分担压力。

问题是,这些人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伊朗军队提前发起进攻,美俄联军很有可能不会做出战略撤退的决定,而会在扎格罗斯山脉北面的某地,针对伊朗军队打一场围歼战。

从战后披露的资料来看,美俄联军首先收拾掉伊朗军队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被数十万伊朗军队咬住,美俄联军不可能顺利撤退,甚至很难组织起足够的兵力突破第十三集团军设在德黑兰的防线,也就很有可能被中伊军团围歼,因此美俄联军首先解决后顾之忧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美俄联军储备的物资能消耗大约三个月,战略撤退只是避免被围歼,并不意味着美俄联军丧失了作战能力,特别是处于包围圈内的七个美军师,拥有足够的作战能力,也就很有把握围歼北上的伊军。

最后,围歼冒进的伊军,也是打击中伊军团士气的最好办法,甚至是扭转战局、改变被动局面的有效手段。蒋博文再看不起伊军,也不会放任伊军被歼,因为伊军背后,就是面向波斯湾的胡齐斯坦省。

可以说,蒋博文让胡齐斯坦省的伊军延迟一周进攻,绝对没有做错。

要知道,此时美俄联军已经开始进行战略撤退了,即便伊军翻过了扎格罗斯山脉,美俄联军也不会回过头来对付伊军。更重要的是,战略撤退严重打击了美俄联军的士气,让美俄联军无心恋战。

蒋博文唯一失策的地方,就是高估了这支伊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这支军队,绝对是伊朗的王牌部队,不但人员主要是战前服役的官兵,连主战武器都是中国提供的。虽然大部分主战装备都比较老旧,属于中国在战争爆发前封存起来的老式装备,但是比起美俄联军的主战装备,绝对差不到哪里去,比俄军的大部分主战装备都要先进。

结果就是,三天之后,这支伊朗军队还在扎格罗斯山脉里转圈圈。

对蒋博文来说,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结果就是,他不得不再次向以前的上级、即中东战区司令虞世辉求救,让虞世辉派遣工程部队赴伊作战。

直到九月二十四日,在中国工程兵打通了道路之后,伊军才翻越了扎格罗斯山脉。

显然,伊军在这个时候投入战斗,发挥的作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

到九月二十一日,中国军队占领了亚兹德,两个陆战师合兵一处,开始向伊斯法罕,即伊朗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进军。

这里也是伊朗中部地区最关键的交通枢纽。

占领伊斯法罕,就能把南面的霍梅尼港、布什尔港与北面的库姆联系起来,解决陆战队向库姆进军时的后勤保障问题,而向库姆进军,已经成为蒋博文最大的期望,即打通前往德黑兰的交通线。

要知道,到九月二十一日,第一一三集团军还在德黑兰东面大约四百公里处的伊玛目鲁德附近与美俄联军鏖战,而且蒋博文不知道能在什么时候占领这座由一个美军师、四个俄军师与两个伪军师控制的城市。

当时,伊朗战场上还存在第三股力量,即美俄联军武装起来的伊朗伪军。

这些伪军,主要由伊朗的少数民族,比如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等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异教徒”组成,首领是阿兰德将军,一名在二零三四年叛逃到美国的伊朗陆军少将,而主要军官都是伊朗国内的反政府组织成员,而且又以非什叶派的秘密政治组织成员为主。

在性质上,伊朗伪军相当于治安力量。

美俄联军赋予伊朗伪军的任务,也是维持治安,只是偶尔协助美俄联军扫荡盘踞在山区里的游击队。

可以说,美俄联军扶持伪军,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当时,在大陆战场上,中国军队也扶持了大量伪军,并且用伪军负责维持治安,以便把作战部队从战线后方解脱出来。根据中国官方记录,到二零五三年底,在远东与西伯利亚战场上,总共有大约四十万俄罗斯伪军在为中国军队服务,而且这些伪军后来都被改建成了新政府军。

只是,在伊朗,情况有点特殊。

美俄联军扶持的伪军,实际上都是一些“异教徒”,而且在伊朗属于典型的少数份子。

结果就是,在美俄联军占领期间,伊朗伪军做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事情,甚至是引发伊朗民族矛盾的根源。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战后,伊朗几乎处死了所有伪军官兵。

不管怎么说,在战场上扶持敌对国内部的反对派、少数民族、异己份子,在战争期间绝对不是个别行为,而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至于由此引发的结果,至少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没有考虑到。

从战局上看,到九月二十一日,除了继续压缩美俄联军的防区之外,蒋博文发动的攻势没有收到太多的实质性效果,也没能取得关键性突破,他所面对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在恶化。

德黑兰,第十三集团军的物资储备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

在面对美俄联军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击时,第十三集团军打得极为艰苦,有限的后勤保障只能尽量提供最紧迫的作战物资,比如反装甲平台的弹药,而其他能在战场上获取的物资都延迟运送。

结果就是,第十三集团军的步兵,往往得用缴获的单兵武器作战。

所幸的是,战局马上就会发生变化。

在美俄联军被围已成事实的情况下,戚凯威也不再限制蒋博文,当天就让空军向伊朗增派两百架战斗机。九月二十二日,在已经夺得了战场制空权之后,空军出动了一百二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一口气向德黑兰的第十三集团军运送了近三万吨作战物资,彻底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

这三万吨物资,足够第十三集团军消耗一周了。

毫无疑问,美俄联军肯定坚持不了一周。

更重要的是,陆战队突进到了伊斯法罕附近、第一一三集团军在伊玛目鲁德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两条线路上的进攻部队离德黑兰都不到四百公里,靠前部署的远程炮兵可以直接为第十三集团军提供炮火支援。也就是说,第十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