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生存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贾府生存攻略-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婆子更加糊涂,只是磕头说:“上午叫我去花房摘菊花回来预备晒干泡茶,所以去过一次。”

刘夫人道:“你可见过昨天送来的西洋花卉?”

“见过。”

这时,潘姨娘身边的贴身丫头,抢着跪下,说:“回太太,我上午路过花房,亲眼看见她掐了一朵铃兰,必是她下的毒。”

那婆子听见越发慌了,把头在地上磕的山响,道;“回太太,我并不知道那花有毒,只是觉得好看,故而偷着掐了一朵,太太,我这都是实话啊。”

刘夫人向那丫头厉声道;“你上午既然看见她掐花,为什么不立即来回?”

那丫头磕头道:“我也不认得这花,所以没放在心上,现在才想起来。”

我已经了然于心,定是潘姨娘和丫头偶然撞见那婆子掐花,故而栽赃于她,果然潘姨娘道:“太太,不必问了,定是这婆子要下毒,太太休信她花言巧语,把她送到衙门去才是。”

我想万不能叫这婆子无辜受过,便忙上去说;“太太,她若要下毒,也要对着哪个人,碗虽然是她送的,她怎么知道是谁要用有毒的碗,岂不是白费心机么,还要把厨房的当时在场的人叫来问问。”

一面回过头冷冷地看了潘姨娘一眼,潘姨娘没敢抬头。

那婆子吓得不敢动弹,此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道;“求太太把厨房其余的人叫了来问一问,我死也无话了。”

刘夫人想了一想,只得命人去叫今日当班的婆子,一时,带了八个人来,也许已经风闻着了,都吓得浑身发抖。刘夫人便问:“刚才送碗来的时候,你们可看见了?”

“回太太,我们都在旁边的。”

“可看见她拿了什么花没有?”

几人互相看了看,一人说道:“这李婆子从花房拿了一朵花回来,我们谁都没有见过,李婆子便给我们瞧,说是好看,我们都忙着,也没功夫理他,这时明霞姑娘房里的丫鬟说来领些碗匙之类,准备给太太们做莲子汤用,我们好几个人都看见的,李婆子把花匆匆放下,擦了擦手就去拿碗,送了过来,别的我们就不知道了。这都是真话,半个字不敢虚假的。请太太详查。”说着又磕头。

我不待潘姨娘说什么,忙说:“太太,事情已经明白了,必是这婆子手上沾上了铃兰花粉,没擦干净,沾到了一个碗上,赶巧就是我的那个碗,如此看来,不会是她下的毒,还请太太绕她一命。”

明霞也膝行几步,道:“太太,二姑娘说的甚是,这铃兰花是昨天才送来的,一般的人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是什么,哪里能去下毒?”

刘夫人想想,也许觉得这件事虽然还有些疑虑,但是碰巧的原因太多,也不能有什么别的解释,便严厉地说:“虽然如此,这婆子做事不力,竟然在碗匙里不干不净地混进东西,断断不能再留,送念在她并非有意下毒,就在门上打六十板子,撵出去,厨房今日当班的人,都拨到厕行里,罚三个月的月钱。此事也不许再提。“

那婆子浑身瘫软,倒在地上,只是不住口地说:“谢太太、二姑娘隆恩。”那几个婆子也都不住磕头,刘夫人便命人将他们都带下去。明霞也被丫头搀扶了起来,站在一边不敢出声。

“可是这事也有些太蹊跷,太太还得仔细思量。”我又道。

刘夫人脸色分外阴沉,说道:“我已经说了,不许再提,也不许告诉老爷。俗话说,胳膊折了在袖子里,况且经官动府,也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行事,若是传扬了出去,叫外人知道了,也不好听。从此之后,不论是厨房、药房、衣库等行上,都要仔细巡查,进来的人都要知道底细,今日的事,也是万幸,否则不堪设想。”说着,便带了众人出去,临走时向周绣道:“我精神不济,你也凡事多操点心,这样的事,绝不能有二次了。”

周绣一直在旁边站着,冷眼旁观,这时便低头答应着,送刘夫人出去。刘夫人对我说:“你就回房歇歇去罢,今天也吓坏了。以后事事也要当心。”

我应了一声,心里虽还有不甘,也暂时无计,只得留以后再说。待刘夫人走后,正要回房,周绣在后面叫住我:“二妹妹,我有几句话想和你说。”

我停住脚步,只觉心里如同乱麻一般!

第二十章 慧嫔

此时史毅和明霞已经回东厢房去了,小戏子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此时忙着收拾了东西,三步两步回他们的院子去了。我站在一棵桂树下,看着周绣认真的目光,就知道她话里有话,会心地笑道:“嫂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二妹妹,今天好险,幸亏你失手把碗打了,否则我连想都不敢想。”

“也是我命不该绝。”我淡淡地说。看着周绣清澈的目光,觉得她似乎也知道什么:“我死也没有那么容易呢。”

“二妹妹也是个明白人,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其实我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只是不便说而已,前段时候你在枕霞阁摔下去,那么危险,潘姨娘她们不是都在身边么?妹妹聪明,凡事小心,不会有大差错的。我只是嘱咐你:以后嫁到贾府里,也要步步留心,那时嫁为人妇,更是不比平常,咱们这样的人家,有些事,都是说不清楚的。”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虽然不明白说,但是我已经了然,她也知道话已经说清。便不再说,只是看着我。

“嫂子的好意,妹妹都心领了,嫂子放心罢。我还没那么容易被人毒死呢。”虽然似乎是开玩笑的话,但里面的含意我们两人自然是知道。

“那就好,嫂子也就放心了。”周绣微笑道。

我看了看东厢房,又不无担心地说:”嫂子,我也想找机会和你说说呢,你虽然贤惠,为了鼐哥儿,也要打起精神才是。不能让那个明霞那么猖狂了。人心难测,这么惯着她,以后不定还有什么事发生呢。到时候后悔可都来不及了。”

“妹妹不必担心我,鼐儿是我的孩子,我能不拼力保护他周全么?”

我们都心领神会,话说至此,已经再无可说,看来这史府嫡庶之间的恩怨由来非浅,枕霞阁之事亦非偶然,想来和潘姨娘也脱不了干系。

我联想到我马上要嫁过去的贾府,侯门深深,漫长的一生,等待我的又将有多少不可知的事?

我向周绣告别,走出院子,忽见不远处的墙边,两个身影正在说话,我看出正是潘姨娘和她的贴身丫头,我忙往旁边一闪,躲在一面留字白石后面,只听潘姨娘的声音:“若是今日的事成了,也许雅儿就能嫁到贾府去了,偏偏那涵丫头鬼心眼儿多,恐怕没什么希望了。”

又听那丫头劝道:“姨奶奶别愁,三姑娘还小,好人家多得是呢,姨奶奶不用急。”

“雅儿也是叫人发愁,终日没心没肺的,和她什么话也说不明白,什么也不懂,还和涵丫头那么好呢,也不想想,若是没有她,也许雅儿自己就能嫁到贾府了,如今还是得我为雅儿操心,真真没法子。”

两人渐行渐远,语声也低了下去。我从石后出来,深秋的风吹过树木,树叶簌簌落下,地上很快便积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便发出轻微的声音,没有一点踏实的感觉,只是轻飘飘似的。

景色肃杀凄凉,落叶枯黄残败,我的心也感到一阵寒冷,孤单伫立,分外渴望有人来抱住我,能对我说一声:要永远保护我。

时间如水般流逝,自从莲子汤事件过去后,史府平静了很多,人人都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刘夫人加紧了管治,潘姨娘也消停了许多。我每日就是在房中读书,有时也和云晴。灵芳学着做些针线活,消磨时光。

出嫁的日子定在腊月十五,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我的嫁妆都是早都预备得差不多的,别的事自有刘夫人,沈夫人等张罗,我身为小姐,只要安静等着就行了。

虽然潘姨娘和我有过节,但是雅润倒是个天真的女孩,她对母亲做的事一无所知,并不知情,我自然也恨不起来她,还想为她的婚事尽尽力。

雅润因为曾经把心腹话告诉过我,现在对我更是亲密,天天往我房里跑,和我下棋,聊天。

虽然她总是那么乐呵呵的,不过现在因为婚事的关系,她不比往常,时时流露出担忧的样子,我便尽力安慰她,和卫公子的事慢慢总有办法,

这一年的冬天来的很早,天气分外寒冷,雪总是下着,没有多少停的时候。这天午后,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如絮的雪花飘飘洒洒,天地一片纯白,四周是那么的安静,似乎都笼罩在此时超然尘世的氛围之中。自从放定之后,我便不能再到贾府去,可是每逢寂然的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贾代善来:那张俊朗而又柔情的面容,那个我就要终身相伴的人。

我的婚姻,又会面临什么呢。

沉浸在这些思想里,不知不觉间,身上忽然感到一阵寒意,便回头向云晴道:“再加些炭火,还是不大暖和。”

云晴正坐在一架紫檀嵌白玉的屏风旁边做针线,听了这话,连忙起身加炭,道:“都加了两回了。今年冬天就是冷。”又看了看我:“姑娘最近总是想心事的样子,也没吃多少东西,太医说姑娘是气血有些虚所以才体寒的。”

我转过身,坐在熏笼上,笑道:“不妨事,过几天也许就好了。”

云晴在屏风前坐下,手里又拿起那件针线活:“姑娘是想着大喜事吧,其实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是高兴的事啊。”

“姑娘哪里是担心,是等不及了呢。你懂什么啊。”灵芳给一盆水仙浇着水,笑着说。

“快干你们的活吧,就会多嘴,以后我就不理你们,看你们跟谁说去。”

云晴调皮地抬头一笑:“姑娘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想甩也甩不开我。”

“谁要把云姐姐甩开了,姑娘,可别有一天连我也不要了。”素绢端了一盘点心进来,笑着说。

和这几个丫头相处了这么久,我和她们虽然名义上是主仆,可是却是姐妹似的感情,云晴成熟,灵芳爽快,素绢踏实,沁瑶精干,都是十分善良的女孩子。平时在房间里,都是随意坐着,也和我一起吃喝笑乐,我从不用她们立规矩,她们也都把我看成姐姐似的,忠心对待我。象史府这样人家的小姐出阁,自然是要有陪嫁丫头的,刘夫人虽然还没明说,但几乎已经确定了是她们四个陪我嫁到贾府去,我也很乐意。从前在书上看,古时候的小姐出嫁后,陪嫁丫头就是左膀右臂,以后孤身一人在贾府里,我还真要靠她们给我帮忙呢。

“偏不要你,叫你想着我。”我笑着向素绢说。

素绢把点心盘放下,笑道;“我不信姑娘能那么狠心。难道我想姑娘,姑娘就不想我不成?”

说着递给我一块点心:“这是姑太太府上刚送来的如意糕,说是慧嫔娘娘赏赐出来的,正好我去上房领月钱,太太就叫我拿回来了,还让姑娘去一趟呢,好像是有什么宫里的事。”

我把手里刚拿起来的点心放下,心想,宫里能有什么事?就是有事,慧嫔娘娘也应该找镇国公府啊。

说起来,镇国公夫人我才只见了一面,还是我放定那天来的,因为人多,她也没顾得上多和我说话,不过从那有限的几面接触看,镇国公夫人是个很和气的人,对我这个侄女也颇为疼爱,不过平时两家之间似乎不太来往,今天又特意送了点心来,能有什么事呢?

第二十一章 进宫

我心里掂量着这件事,这时云晴已经给我找了一件灰鼠斗篷出来,服侍我披上衣服。外面已经准备好了小竹轿子,到了上房,只见刘夫人正坐在榻上看帐目,见了我便笑道:“外头冷得很,可冻着没有?快上来坐着。”

我依在刘夫人身边坐下,笑着问道;“素绢说太太叫我,说是宫里的事?”

刘夫人道:“可不是么,方才你姑母家派人来,送了几盒点心,说是慧嫔娘娘赏的,明天是冬至节,娘娘因为得知你要出阁了,特意叫你明日进宫去。许是要嘱咐嘱咐你,明日早上你先到镇国公府去,和你姑母一同坐车进宫。”

我答应着,刘夫人又说;“慧嫔娘娘从小就疼你,对你多加照应,你们也很久没见了,这次冬至节单单叫你进宫,可见娘娘心里还是很惦记你,虽说咱们自然是要进奉东西的,但你回去也自己准备些礼物,多多少少也是心意。娘家人亲手做的,当然是不一样,娘娘看了准保喜欢。”

送什么东西呢?最近闲着没事,和云晴她们学着绣东西玩,做了个香袋儿,刚刚绣完,看着还行,不如就送它吧。于是便笑道:“我也没什么送的,只是前几天绣了一个香袋儿,送给娘娘可好?”

刘夫人想了想,道:“也罢了,只要是自己做的就好。”

我从上房回来,云晴便问我:“姑娘,明天穿什么衣裳,今天早早预备好了,省得明天早上不凑手。”

“就穿那件桃红色百蝶穿花云缎裙吧,看着喜庆些,你再把我刚做好的那个香袋找出来,明天送给娘娘。”

云晴依言,准备去了。

次日早晨,雪虽然停了,但地下的积雪还是很厚,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人感觉脚下分外厚重。这万人向往的皇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一个现代的女孩,还真的有些好奇呢。

到了镇国公府,只见史夫人早已在正堂等着我了,还有许多府里的女眷都在那里围着,我也都不认识,只向史夫人请了安,史夫人携了我的手,一同出门上车,笑道:“娘娘每次都问起你,上次我进宫,再三嘱咐下次带你进去,从今以后啊,你就是贾家的媳妇,和贾府的人一起进宫了。”

“不管在谁家,我总要给慧嫔娘娘请安的。”我笑道。

镇国公府离皇宫不远,很快就到了,轿子到内宫门外刚停了下来,便有两个太监迎上前来:“镇国公府来请安的夫人小姐请下轿罢,请走东角门进去。”

我下了轿,眼前顿时一亮:皇宫果然是雄伟壮丽,琉璃瓦上的积雪映着日光,耀人眼目,处处都是阔大的感觉,我看了看宫门上的匾额,写着“储秀宫”三个大字,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分为东西六宫,储秀宫为西六宫之一。我没敢左右打量,只是在史夫人旁边,随着引路的太监从角门进去,时不时地看到几个宫女或太监悄无声息地行走干活,我不由得感受到一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