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夫人成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夫人成长记-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大人,这是本官弄的。”李松这才想起来,他方才将凳子扶起来。查证顾于泓是否死于上吊。一时忘记将凳子放回原位。

文俊彦撇了撇嘴,让仵作将凳子按原样放了回去:“大人还是在一旁看着好了。”

顾于泓的尸体在李松同文俊彦的监视下被差役平放在地上。只见文俊彦在手上套上白布套子。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究着顾于泓的尸体。他反复地检查了顾于泓颈部,又命仵作将顾于泓身上的衣裳全部脱去。

“是谁先现死的?”文俊彦检查完顾于泓的尸身后,将剩下的工作都交给了仵作,自己则站起身子,仔细地打量着整个屋子。

顾于泓的那个下人很快又被带了上来。

“你什么时候现顾大人吊在了这上面?”

这些问题下人已经回答了许多遍,他张口就来:“十叔中午没回来吃饭……”

“叔?”

下人忙应道:“小的是他的远房堂侄。名唤顾惟。”

文俊彦点点头,命他继续说下去。

“我等了好久,未时十叔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了,只叫我泡茶吃。我泡了一杯进去,十叔喝了几口就说要歇着,小地就出来了。我做好晚饭想等十叔起来一起吃,可是都到酉时。也不见十叔起来,等我进去看的时候,十叔就吊死在房梁上了!”

问道这,李松有些奇怪,喝醉酒地人还会自杀?这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他有些怀疑地望向了躬身打量着的文俊彦。

文俊彦见李松探究的望着自己,毫不在意:“顾大人地酒量如何?”

“十叔是出了名的一喝酒醉。”

“为何要用茶叶末泡茶?可听到什么响声?”

顾惟吃惊地抬起头瞧着背着手在屋子里打量的文俊彦:“大人您真神了。您怎么知道小的是拿茶叶末泡的?”

文俊彦并没有回话,他指了指搁在书桌上的茶杯,抽出书架上地一本书,慢慢地翻看起来。

顾惟恍然大悟:“十叔这个月还没拿俸银回来,家里也没有茶叶了,我只好拿茶叶末凑合一下。不过我真的没听见屋里有什么响声。”

“胡说!”翻书的文俊彦突然将手中的书合了起来,“这两间屋子挨在一起,你怎么会听不见?”

顾惟大声喊冤:“大人,小的做饭是在前面的厨房。咱们这做饭的都在那。而且小的也不敢打扰十叔歇息。在门口同人说话。真的!”

“中途可有什么人进来?”文俊彦并没有深究什么,很快又提出下一个问题。

顾惟忙点点头:“我们这是几户人家合租一块地,除了十叔是现任官。那几家都是在京的候补官,一下午有四拨人来,不过都不找十叔的。”

文俊彦思量了片刻,沉吟道:“你还记不记得是找哪几家地,把人叫过来。”

突然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将书放回书架,又走到顾于泓的尸体旁。再次蹲下身子,检查着顾于泓的脖颈,又猛得站起身子。拿了枝蜡烛,急急地走到书桌边。双眼几乎都要贴在桌子上,手指还滑过平滑的桌面,然后将烛台放在桌子上,从怀中取出块帕子,将手指在上面抹了抹,又放进了怀中。他又再次打量着那杯茶,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命仵作取来银针。

在一旁观看的李松。见他突然取来银针伸进那杯茶里,顿时大惊。难道他是在怀疑,顾于泓是死于中毒?吊死不过是个假象?他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可惜,从杯子里取出来的银针并没有便黑,投毒的嫌疑也排除了。

文俊彦朝李松拱了拱手:“大人,下官只是负责验尸,后面的就拜托大人了。顾大人地尸身下官还要待会大理寺,三日后就可以去大理寺领尸身。”、

李松没多什么。大理寺的差役很快上来,拿了白布将顾于泓的尸身抬到担架上。拿白布蒙好。抬回大理寺。

跪在地上的顾惟突然叫道:“怎么还要带回大理寺?”

文俊彦取了水,拿醋洗了手。和颜悦色地道:“这是规矩。三日后你带棺椁去大理寺便可。”

顾惟一听是朝廷的规矩,只得点点头。悲戚的看着顾于泓的尸身被抬了出去。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侧身走了进来,在李松面前拱手道:“大人,那几家的人已带来。”

李松点点头,抬脚就往外走,他瞧见文俊彦还站在书桌边,问道:“不知大人什么时候能出尸格?”

文俊彦的一直手搁在桌上,轻松地道:“明日申时即刻。”

文俊彦地回答让李松多少感到了不满:“为何要在明日申时?”

李松的反问,让文俊彦也有些奇怪。他也趁机打量着这位新调职的锦衣卫同知大人,半响才道:“人死后身上会形成尸斑,十二个时辰后尸斑才会定形,到时候下官才能确切下定论。”

听他说什么还要放十二个时辰,李松更加好奇,他在延绥的时候,也见过仵作验尸,那时候是当场断定,怎么这还要过十二个时辰?“现在大人为何现在不能出?”

文俊彦见他问得如此轻率,顿时大怒,在桌子上重重地拍道:“刑狱之事怎能如此轻率?”这些人都是这样,什么都不懂,他最不喜欢与这些外行人说这些东西。

站在李松身边的锦衣卫见文俊彦敢对李松火,挺身就要找文俊彦算帐,却被李松拦了下来。申时,这么说来,顾于泓是死于申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人,怎么刚一回到家就选择自杀,难道真的是他杀?文俊彦难道是要做最后的确定么?杀害朝廷命官,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迷案再现(下)

如果真的是他杀,那么杀顾于泓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户部的事么?

李松低声问着锦衣卫的人:“户部的人来了么?”

“已经派人去请周大人了。(提供该小说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周大人?”

站在李松身边的军士知道他们这位同知大人来京城的时间并不长,对京城各部衙门的大人都不太熟悉,便解释道:“是户部员外郎周景源大人,他是郑贵妃的妹夫。”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李松忍不住道:“是他!”原来是高攀到郑家去了。既然是他,那么就询问下这个周景源的情况好了。

他慢步走出了屋子,沉吟道:“这位周大人是哪里人士?”

那名军士正想同这位同知大人套套近乎,乐得把自己都知道的消息都说出来:“这位周大人是远定县人,万历十六年二甲四十七名进士,郑家就收了他做女婿;他还有个妹子嫁给了个武进士,年前才调进京城。”

李松没想到这名军士居然对这个了解的是那么的清楚,他自失地笑了:“你知道的还真多。你叫什么?”

军士谦卑地笑道:“小的虞喜。大人,小的打小就在京城长大,在这锦衣卫里也干了十几年了。若不把这些关联都弄清楚,哪里能在这立足?”

“哦?那你同我说说。”虞喜见李松感了兴趣,更是卖力的道:“有的大人喜好钱;有的喜欢女人;还有的……你若是真送他什么真金白银,妙龄女子他还瞧不上眼,说不定还把你哄了出去。但是您若是送个什么古书名画,他就喜欢。”

“那这位周大人喜欢些什么?”

“这位周大人就是小地方才多说地第三种。您等他来了就知道了。他穿衣裳不要那些绫罗绸缎;这衣裳穿出去还不能是全新。一定在那不起眼地地方上打几个补丁。他虽说是郑家地女婿。朝廷里地清流们却比较欣赏他。”

若不是有小妹子这茬事。他也会认为他是个不错地人。看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个假道学。若是让别人知道。他今日还上自己家送礼地话。那又会怎么看待他?

既然他知道地这么细致。那小妹子地四姐说不定他也知道:“你既然在锦衣卫做了十几年。那你知不知道十几年前京城有个官姓袁地?”

李松地问题还真是把虞喜问住了。但是他脑子转得也快。马上就想到了解决地法子:“大人。这姓袁地多地是。您若是想知道。咱们明日去吏部走一趟。吏部考功司马上给您找出来!”

吏部能让自己轻松进入么?他还有些怀疑:“这合适么?”

“有什么不合适?这天下还有咱们锦衣卫不能去的地儿么?大人您就说看看顾大人的履历……”虞喜双眼一转,又找出了个合理的理由。一旦他们锦衣卫插手上了,调用吏部的档案还有什么不可以。

李松了然的点点头,回望着还待在屋里的文俊彦,李松显得很随意:“那这位文大人呢?我瞧着他在验尸上面很有一套。”

虞喜回望了眼转悠地文俊彦,竖起了大拇指:“文大人跟周大人都是同乡。不过这位文大人却不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当时留在刑部就是因为这手本事。他验尸的本领那是没话可说。每次他说地跟最后定案那都是一样的,大家说他是阎王身边的判官,连死人身上的东西都知道。所以叫他文判官。打那以后只要是他来,就不用再来一个了。”

“他也是远定县的人?”小小的远定县居然出了这么多的人才。李松想起当年他跟闫老三一起回乡,他在小妹子的粥摊上遇见过的那几个参加会试地秀才,其中有个好像就是个仵作出身,会是他么?但他记得那人是永宁县的。

“不是,我听说他们是邻县的。”

李松本还想问些什么,却见拿着封条的锦衣卫走来。按定例,只有出了尸格,这屋子才可以解封。

“文大人。您还在瞧什么?”

文俊彦见贴封条的人来了,忙道:“就来,就来!”不过趁大家没注意,他眼疾手快的在那个茶杯中抓了一把,冲冲地出去了。没跟李松多说,便急急地告辞而去。

他怎么走的那么急,难不成是又现了什么?

另一边的询问也很顺利,从顾于泓回来到他死后来过这个四合院的四拨人都找了出来,都没有什么可值得怀疑地地方。事情似乎明摆着是顾于泓自杀。可顾于泓醉酒中上吊自杀又显得那么的不合常理。李松陷入了地疑问之中。

“下官户部员外郎周景源拜见李大人。”一身官服的周景源走了进来。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会见到李松,而且是这么直接的一种方式。早知道今天会有这么一茬,他也不会上门送东西,自讨没趣。

“哦!是周大人,有礼。深夜还要烦劳周大人前来,本官职责所在,还望周大人见谅。”

李松突然地有礼,让周景源微微一怔。先前把自己赶了出来,现在又对自己有礼有加。难不成知道自己是郑家的女婿。他不禁地有些飘飘然。面子上也傲慢了些。

“不知李大人命人叫本官来有什么事?”他已经知道死的是他们户部一个给事中。

李松指了指还未封闭的顾于泓的两间屋子:“还请周大人看看,这里还有没有户部的公文。”

周景源随意地看了下顾于泓破旧地屋子。整齐地书桌上并没有什么公文,他哪里能一看就知道。只得道:“这还要容我明日去查档。”

李松正希望他这么说,这样他就能把他留下,从他口中多探听些消息。他公事地笑了笑:“本官职责所在。周大人也不希望咱们兄弟在这守一夜吧!还请大人寻个人回去查查,咱们兄弟们也好回去歇息。”

周景源心里也盘算着该怎么同这位李大人熟悉熟悉,听他这么说欣然同意。他笑嘻嘻地道:“这地方晦气,李大人不若同本官出去,院子里面凉快。”

北京的四合院中都有葡萄架子,一是装饰了院子;二来。在炎热地夏天也算有个地方纳凉。晚上坐在葡萄架子下,再来盆井水湃葡萄那是别样的享受。

周景源卷了袖子,亲自从葡萄架子上剪了两挂葡萄下来,又命人打了井水,将葡萄放在里面。笑着道:“李大人,这可是在边镇吃不着的。您尝尝。”

李松不过吃了两粒便停住了手,他将那两串葡萄递给了自己身边的军士。

周景源见李松只吃了两粒,还把葡萄分给了自己身边的军士,有些不解:“大人这是……”

“我不大吃酸。”延绥虽处荒凉,不过离南疆却很近,那里的葡萄比这地要大还要甜。京城的葡萄看起来好看,一入嘴却是酸涩无比。

“是这样。”周景源点点头,“改日我再请大人吃葡萄,那却是不酸。甜的狠。”

李松见他一口一个大人叫得好不热络。微微一笑:“周兄也不要一口一个大人了,大家同朝为官,还是亲近些才是。”

周景源正巴不得这样。不过他并不急于表现在脸上,忙欠身道:“大人这话下官不敢当。大人若是瞧得起下官,叫下官世铭便是。”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很是投机,最后因为李松说起自己有个亲戚是永宁县的,周景源更是觉得自己跟这位李大人又多了层关系。看来自己很快就要完成岳父大人交给自己的事情了。而这位李大人也不过尔尔,言语中谈吐粗俗。穿上锦衣卫地服色,看起来还像是那么回事,这一说起话来,立刻暴露出他边镇军官的本色。看来他也不是什么厉害角色。皇上点他来锦衣卫,不过是看上他的战功。

户部的人很快将底档查清,顾于泓并未将公文带出官衙。

李松同周景源也说的差不多,若不是他答应了小妹子,也不愿意同他多说。既然底档已经查清,他吩咐军士们:“那就封!”

看着就要收兵返还的李松,周景源赶忙将他拦下:“度节兄。兄弟们累了一晚了,今日我做东,请兄弟们去得悦楼喝两杯。大家好解解乏。这都累了一晚上了。”

得悦楼算是京城一处比较好的酒楼,那的菜做的地道,色香味俱全。只是那价也不是常人能承受地起地。李松刚入京城,锦衣卫的几个有头脸的请他在那吃过一次。

既然他这么大方,李松也懒得与他省钱,他笑着看看在一旁站地直挺挺地一帮手下,提声道:“兄弟们,既然周大人赏脸,咱们就兜着。留下几个守在这。其余的都去。但是别忘给这里的兄弟们捎上一些回来。”

本来还在担心会留下的锦衣卫军士。一听留下来也有酒菜,各个都笑了。他们忙活了一晚上。也都累了,都想完事后找个地方喝两口好解解乏。没想到这位周大人还想了个不错的去处,各个是眉开眼笑的。

周景源忙点头称是:“哪里让兄弟们受累。”

“那还不谢谢周大人?”

在李松的一声令喝之下,二十多名锦衣卫军士大声齐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