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次红色战争结束后,如何改造苏联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想了几个点子,但终究没能实现。当时各加盟国并不想脱离联盟,广大民众对于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式改造也深感不满和反对,

这两个变数都是出乎西方的意料的。美国人的算盘是加盟国将分崩离析,苏联将轻松地被拆散成几十个小国,经济上国营工厂和集体农庄也会迅速私有化。但现在实现起来都变得麻烦,而且不满和反对导致了许多地区发生流血冲突,有些加盟国甚至发生大规模的反对拆散苏维埃联盟的示威并引发骚乱。这种种无法意料的变故令盟国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时候,罗曼诺夫向他的美国主子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方案,即政治上保留苏维埃联盟,但实行自由选举和三权分立;经济上在中短期内维持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但允许自由贸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也可以自由发展,而且土地也逐步实现私有化。

罗曼诺夫不仅向美国政府提交了极其详尽的改革计划书和时间表,还费尽口舌向美国国会保守的财主们描述他美好的自由苏维埃理想和计划。这个方案一开始就得到苏联各加盟国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就连在战争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相互争吵不休的大大小小政党都一致赞同。

美国人对这种缓慢的治疗方案并不太感兴趣,但迫于现实的无奈只好接受,虽然当时有学者提出了类似于后世的“休克疗法”的方案,但最终还是被否决了——美国政府并不想苏联陷入无休止的动乱,假如那样它就得维持庞大的军队去保持那里的秩序以使美国利益得到保障,这样就更得不偿失。

于是罗漫诺夫和他的世界苏维埃联盟便应运而生。

在罗曼诺夫的英明领导下,苏联忠实地按照西方主子的意愿——也就是罗曼诺夫的改革方案进行改造——表面看起来是这样的。很快苏联又呈现出一片祥和,成为一个安乐的自由乐土。北约盟军很快就将驻军裁减,并允许罗氏政府保有小规模的军队以便可以及时扑灭赤色革命的火苗。1973年盟军完全撤出了苏联境内,只保留着小规模的军事顾问团。

在西方人眼里,世界苏维埃联盟是稀释了的社会主义,一个无害的人道主义组织。于是从柏林到洛杉矶,到处都沉浸在苹果派和琥珀色的麦浪之中。人们都以为世界和平,繁荣昌盛。

还是战争哲学家们说得好,“和平只是为了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初期的形势

和平的背后却是军队的重建、战争技术的研发、新式武器的出产。

科西金被任命为总参谋长,以他横溢的组织和理论才华帮助罗曼诺夫重建了红军。维拉迪米尔则成为罗曼诺夫忠勇的猛将,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红军恢复了当年的坚韧与勇气。

第一次红色战争结束后,苏联不仅被强制销毁了所有核武器,连核技术的相关设施、资料也都被销毁,技术队伍也被强制遣散。因此罗曼诺夫很难恢复核武器的开发,但他并不着急,因为斯大林时代为他留下了极为珍贵但又十分恐怖的遗产,而且盟军完全没有发现。

这就是心灵控制技术,特别是那位关键的技术员尤里,对罗曼诺夫表示效忠,并且为他建立起一支空前强大的心灵部队,使得新的红军有了一把令敌人心惊胆战的利剑。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三人,红军总参谋长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科西金,野战军司令后来的北美战区总司令维克托?弗拉基米洛维奇?维拉迪米尔、心灵特种军司令尤里?鲁道夫维奇?尤里,就如同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里帝国军三长官一样璀璨夺目。

罗曼诺夫并不是一个提线木偶,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计划。苏俄在第一次红色战争遭遇的可怕灾难一直是这位意志坚强的罗斯人心中的痛。他发誓要为俄罗斯祖国在第一次红色战争中失败复仇,夺回斯拉夫人失落的世界地位。

所以罗曼诺夫利用西方主子对他的信任暗地里扩军备战。美国人寄希望于罗氏建立一个全新的苏联,但实际上他却全盘继承了斯大林的衣钵。当然在他表面还是奉行人道的社会主义与和平政策,特别是凡事都唯美国马首是瞻。

1976年罗曼诺夫当年在耶鲁大学的同窗好友杜根当选新一任的美国总统,人们都以为世界和平形势大好,但没想到那位已经统治新苏联16年的新沙皇罗曼诺夫却准备开始震撼世界的苏维埃复仇战争。

当墨西哥因土地问题爆发内战时,天真的西方和美国竟然引狼入室,要求罗曼诺夫派遣维和军队平息墨西哥的内战。当然西方盟国这种愚蠢透顶的做法并非没有先例,而且关键是罗曼诺夫这条狐狸任他们怎么看都像一条无比忠诚的牧羊犬。美国人苦心栽培的这条狗竟然有一天会反咬一口,而还是想一口吞下去的。历史上的第二次红色战争正式开始。

墨西哥内战在强大的红军的干预下很快就结束了,实际上那只是科西金策划,罗曼诺夫总理导演的一出肥皂剧——后世称之为“墨西哥阴谋”。美国新任总统杜根也还来不及赞赏和感谢他的亚历克斯(亚历山大的昵称),就接到了许多不妙的报告。

报告指出,美国遍布全球的早期预警机制已经彻底失效,还有更糟的是美国本土西南方的居民大面积出现头晕和恶心症状,有些人甚至身体僵硬,不受理智控制,更有甚者竟然敌视家人和自由美利坚,并攻击他们的邻居。但这绝不是最糟糕的。

1979年5月9日,又是这个特殊的日子,苏联红军的装甲军潮水般从墨西哥边境涌入美国,并以闪电般的速度横扫加利福尼亚、亚历桑那、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等州,美国本土自美英战争以来首次遭到入侵。

糟透了的报告正如雪片般飞入白宫,苏俄在大西洋-的大批舰队正在全速逼近美国东海岸。美国人发现他们的敌人除了锐不可挡的坦克纵队之外,还有那些神秘的心灵部队和高塔,让他们丧失意志和思想的尤里和心灵控制器!斯大林时代的终极武器在新的世界战争里终于发挥出了它的极高价值。美国军队往往因为心灵控制而成建制地倒戈。

杜根总统还是没有放弃和平的希望,但当他拨通了莫斯科的加密电话后,这种希望就如同冲水马桶里的粪便一样被冲得一干二净。总统只好下令用核弹反击。当然这不过是往尸体上砍上一刀,让自己死得更难看而已。美国在战争初期的惨败众所周知,他们不仅毫无防备,而且可怕的尤里让美国所有的核武器全部自爆。但战争还是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就结束,一直持续着。

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维拉迪米尔大将的统帅下以迅猛的攻势和先进的技术兵器让美军在世界其他战区和美国本土西南方遭到惨败。

然而,戈尔什科夫大将指挥的海军陆战队在纽约登陆后也遭遇到强大的阻击,美国人利用城市复杂的建筑和地形让红色海军的陆战队疲于奔命。事实证明,山姆大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

美国人依然拥有不小的力量来反抗伟大的苏联的进攻——至少在他们的本土上是这样。无论是白宫还是五角大楼,还在全速运转,有效地指挥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战争机器行进在反抗苏维埃红军侵略的大道上。

第一章 红流 第一节 红色黎明

面对着美国东北部胶着的战线,罗曼诺夫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空降华盛顿特区,直接攻取美国人的首都!作战代号“红色黎明”。

然而苏军的总参谋部却对这一计划感到忧虑。虽然苏军在北美形势一片大好,但战线拉得太长,从太平洋东岸的加利福尼亚到墨西哥湾的得克萨斯,红军的装甲集群线性推进,不仅消耗巨大,而且急需大批部队补充;而纽约的战斗却如撒胡椒粉一般,混乱不堪的城市巷战吸住了大量预备队。

总参谋部已经很难调出部队来进攻华盛顿了。但是总参谋部是当然地不敢反对总理大人的命令的,无奈中的总参谋长科西金元帅想到了驻扎在古巴进行训练的第313空降军。

这是支绝对三流的部队,两万多人的队伍,除了少数高级军官之外,都是清一色的新兵和军校生以及预备军官,武器装备也很差。更糟的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跳过伞,虽然他们都叫伞兵。

科西金元帅很清楚用这支部队去进攻铜墙铁壁般的华盛顿无疑是送羊入虎口,但他实在抽调不出更好的部队,反正他私底下也不支持罗曼诺夫的计划,让这支部队去送死也好让自以为是的罗曼诺夫清醒一下。

不过还好,并不是一切都如古巴的炎热令人失望,第313军的军长亚历山大?马尔科夫中将是个知人善用的英明领导。他在进攻亚历桑那的战斗中失去了双腿,维拉迪米尔大将很赏识他的带兵才能,向科西金元帅推荐这位无腿将军。马尔科夫也就在风光如画的哈瓦那一边疗养,一边训练从苏联本土调来的新兵。

马尔科夫担任第313军军长还不到一个月,但他已经让这支对战斗充满胆怯与恐惧的部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许多问题还是相当严重。首先是军官和士官严重不足,这使得部队的指挥缺乏足够的效率,本来他想在训练中挑选出优秀的士兵来补充,但如今作战计划和命令已经发布下来,他只好用一个临时策略了。

中将同志重新整编了部队,把装甲部队和普通的伞兵集中到第517师,由他直接指挥,而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士兵和军官则集中到第519师,由他所信任的军政委布里诺中将指挥。其次就是战斗力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突袭效果,马尔科夫没有经上级批准偷偷改变了作战计划。

原来的“红色黎明”是计划用一个师的力量直接空降安德鲁空军基地,然后再利用这个基地补充后续部队,直取五角大楼和白宫以及国会山。马尔科夫则决定利用第519师空降在开阔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然后直接攻占五角大楼,而第517师则同时空降白宫和国会山。

马尔科夫坚信只要五角大楼陷落,美军的指挥系统就会陷于瘫痪,白宫与国会山也就成了囊中之物,而他这种到处开花的方式将使美国佬顾此失彼。当然这个大胆的计划更冒险,所幸的是布里诺中将完全支持军队主官的计划,这也许是僵化的苏军体制中少有的亮光。不过历史就是如此,因为偶尔出现的亮光而变得灿烂辉煌。

1979年6月20日凌晨1点,第一架满载士兵和装备的安-124重型运输机低吟着飞离哈瓦那远郊的普列汉诺夫空军基地的跑道,冲向漂渺的虚空。红色黎明即将到来。

美国人并没有预料到苏军会来一招黑虎掏心,尽管有情报显示红军会利用极为有限的预备队发动新的攻势,但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一致认为那只会在南方的战线上。

不过美军的状况比苏军更糟,纽约让他们焦头烂额,在南方也节节败退。虽然哈罗德将军仅以第86和第101两个空降的兵力就把戈尔什科夫的十万海军陆战队拖在纽约断壁残垣之中,新近的失败却无比惨重。王牌的第1骑兵师在休斯顿被歼灭,维拉迪米尔大将的先头部队已经进抵佛罗里达东北部。而且情报显示苏军已经在哈瓦那集结了一支数量众多的登陆船队,准备在墨西哥湾北岸进行一次登陆作战,配合地面的进攻。整个美国南方行将沦陷。

杜根总统和他的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卡维利上将已经没有任何成建制的预备队可用。此时防守华盛顿特区的是戴维?斯皮尔斯中将和他的国民警卫队第4集团军。

与红军第313空降军相比,国民警卫队第4集团军也好不了多少,他们缺编严重,精锐的第9师和第12师均被调往南方前线,留守的第13和第17步兵师都是些经验不足的人员,而且分散在特区各处。

华盛顿的防务并非预料中固若金汤,地面部队缺兵少将,各部门的保安部队虽然数量众多,但没有重武器,无法应付对手正规军的攻击。最要命的莫过于美军一直所依重的空中力量极其薄弱,大部份防守华盛顿的空军也都被派到南方,只有一个战斗机中队驻扎在安德鲁空军基地。

美军突出的优势仅在于主场作战。斯皮尔斯将军并没有预料苏军的空降,卡维利将军和总统的安全顾问也从没认真考虑过这种可能性。所以直到防空警报响起之时,美军一直处于轻松的黄色警戒状态。

马尔科夫的庞大的运输机编队并没有直飞华盛顿,而是在大西洋上绕了半个圈,然后以超低空飞行沿着加拿大东海岸进入美国。美国防空系统都把这批忽隐忽现的大飞机当成保持支援美国的加拿大运输机。不过当首批涂着红星的安-124直飞华盛顿上空时,山姆大叔才恍然大悟。

急促的防空警报划破宁静的黎明,防空导弹的尖叫和防空炮的轰鸣交织在华盛顿上空,炮火和烟雾以及闪光顿时充满了华盛顿美丽的晨空。

苏军的突然出现令美军陷入混乱。不过红军第519空降师的部队的临场表现实在是符合它的三流水准。搭载他们的第110航空运输团的飞行员也都是些新手,这些菜鸟不是过早地通知空降兵兄弟跳伞使他们落到敌人的防区里,就是惊惶失措地被击落甚至坠毁。

结果预定的美国东部时间上午6点只有少数兵力准确地空降到阿灵顿国家公墓。地面的战斗还没有开始红军的损失就超过了一个团,这些可怜的俄国人不是连同运输机被打下来就是缺乏跳伞经验摔死,这当中包括军政委布里诺中将。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红色黎明意味着红军的匕首插进心脏。而对于俄国人而言,这个红色黎明则是还没插进美国人心脏的匕首就已经粘满了自己的鲜血。没办法,俄国人自己选择空降到墓地里。

第二节 过河卒子

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空军上尉悠然地飘落到柔软的草地上。作为军部参谋,现在竟然与军部完全失去联系,独自一人落到阿灵顿国家公墓里。

“报告上尉同志,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身材魁梧的上士慌张地问刚收好降落伞的伊戈尔上尉。

伊戈尔看了看上士,问:“你们的军官呢?”

伊戈尔之所以当上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