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媒·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常媒·戒-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广告代言。天娱传媒把5个分赛区的前10名选手都签在名下。冠军李宇春为某品牌产品做“广告代言人”的身价已达150万元。
  第二,商业演出。“超女”全国10场巡演,整体上座率达到了60万人次,这是中国内地演出市场前所未有的。门票总收入就超过1。5亿元。天娱抽取10%左右的分成,从而获得约1500万元的收入。
  第三,唱片《超级女声终极PK》。该唱片的首批发行量已经达60万张,总销量估计突破百万张。唱片销售额将达2500万元。天娱同样提10%的分成,约250万元。以上相加,天娱传媒在艺人经纪方面的收入约为2750万元。
  赞助企业
  作为“超级女声”的赞助企业,某乳业集团不仅对该节目进行冠名赞助,而且在“超级女声”播出期间,先后又投放了8000万元后期宣传费用,但该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了上述费用。
  2005年上半年,“酸酸乳”在全国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2005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5亿元。按照液态奶平均毛利率22%推算,该企业由此赚取的毛利润至少为5。5亿元。
  广告代理商
  作为湖南卫视广告业务独家代理的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其下属的广告分公司依托“超级女声”等高收视率、高品牌价值的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2年年底,电广传媒就与湖南卫视签订了长达5年的广告代理合同,约定3亿元以内的广告收入,电广传媒分成40%,并有1。2亿元的保底线;3亿元以上的,电广传媒提成15%。按照上文估算的2005年“超级女声”3000万广告总收入的数字来计算,电广传媒从“超女”广告业务的代理中获得的广告收入至少为1200万元。其他电视、广播、网络、平面媒体、公交等流动媒体、路牌广告代理商等均从“超级女声”广告市场中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电信运营商
  “超级女声”的短信投票参与节目模式,使电信运营商从中获得巨大的服务费分成。上亿条短信流量,成为电信运营企业短信行业应用最成功的经典案例。电信运营商与节目制作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的利益分配比例,基本维持“运营商∶合作伙伴=15%∶85%”的原则,通常节目制作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对余下的85%进行五五分成,但在“超女”热播之后,湖南卫视所占分成更高。按照湖南卫视3000万元短信实际收入(占短信总收入的50%)数据推算,短信总收入为6000万元,电信运营商则从“超级女声”中获利约为900万元。
  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
  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是指为节目的短信参与者提供相关资讯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向短信参与者收取的增值服务费。短信增值服务的基本服务费为6元,订制后服务提供商会在一个月内发送15条“超女”花絮,每条1元。一旦投票者发送定制信息,就被捆绑接收关于“超级女声”各类资讯与花絮的增值服务。按照短信总收入6000万元的数据推算,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从“超女”节目中获得的直接收益估计为2100万元。
  网络公司
  在百度搜索一下“超级女声”,相关网页有669万篇,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都有关于“超级女声”的专门论坛。某公司注册了“超级女声”的民间网站,日访问量达43万人次。按照同样点击率的其他网站广告收费标准收入估算,该网站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至少为100万元。
  蓝皮书认为,按照产业链主要环节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来看,“超女”的经济效应已非常明显,各环节的直接参与者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累计已超过7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
  “一个单一的文化产品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社科院有关专家称。
  面对上述动不动就以百万元、千万元和亿为计量单位的数字,我承认有点热血沸腾,如果我怀疑上述数据的真实性,恰恰又把我目前的工作定位于严谨的学术研究的话,说不定我会深入到前文所提及的行业和单位,做一次会计学或审计学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求得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们对“超级女声”各利益方获利的“估算”的精确度,可惜的是,我既没有这种能力和精力,也没有这样的兴趣。不过,如果仅仅涉及天娱传媒的真实获利情况,事情就简单了,我只要拿它当年度的财务报表与上文中的数据两相对照就可以了,我唯一要做的,也许仅仅是找律师咨询一下,像我或者王伟现在的身份,是否有权披露天娱传媒的财会信息。
  作为畅销书作家,我承认我性格中有八卦和泛娱乐化的爱好,我不希望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和剑拔弩张,让我们轻松一下,引用一下网友“粽子有点好玩”在“新浪财经”转发董伟文章后面的留言:
  两个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
  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着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我得申明我没有影射攻击中国社科院专家学者的意思,他们对其他利益方的获利估计精准度我不知道,我只能欣喜地告诉读者,他们对旧天娱传媒2005年度在“超级女声”项目上赚的钱,估算得还是对的,我找王伟求证,被他证实相差无几。
  在后面的章节我会告诉读者,这些钱没有两年就又被他们亏损出去了。
第五节 “老外”眼里的“超级女声”
    苏建华看到2005年那一届的“超级女声”的时候,正好在加拿大读书,他学的专业是电影和音乐经纪。他是因为对湖南广电太失望才出国的,那时已有将近5年没有关心过湖南广电的任何消息了。
  但突然之间,在海外华人的媒体里面,电台、报纸、网络,到处都充斥着“超级女声”的消息。天娱传媒如此之火,“超级女声”如此之火,让他不可能视而不见。本来互联网上就有,但苏建华还是想看DVD,觉得这样有质感一些。他和谢湘林曾经是湖南电视台专题部的同事,两个人关系很好,在他出国以后仍然一直都有联系,他就打电话给谢湘林,让他一定要给他搞套碟来,然后谢湘林就用特快专递寄了一个2005年“超级女声”8进6的比赛实况。收到碟的当天下午没课,他就呆在家里看碟。
  苏建华一连看了几遍。到底看了几遍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清清楚楚地记得看最后一遍时已经差不多凌晨一点。就那么反复看。从那天中午拿到碟之后就不断地在看,中餐没吃,晚餐也没吃,他似乎忘了什么叫饥饿。
  我无法理解他反复看同一张碟片的动机是什么。
  苏建华说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动,一种很大的感动,这种东西别人可能无法理会。他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己身处异乡有关。应该有,又似乎不全是。毕竟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想过家乡的这么多事情。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而且是一个看了让他感动的东西。
  苏建华觉得最打动他的就是真诚。
  本来他对中国电视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节目不真诚,永远透着虚假。要么是一种官样文章的腔调,要么是经过“编导”了的矫揉造作。越不真诚,他就越不喜欢。但是湖南卫视的这个东西让他看到了非同一般的真诚,那种小孩子的表现,那种评委的性情评价,让他对湖南广电、乃至对中国电视的印象完全颠倒过来了。他没有想到离开这么多年,突然有这么大的一个变化。他记得看头一次的时候,他老婆和儿子还和他一块起哄,他们也挺喜欢看的,后来他们实在没心思看第二遍、第三遍、第N遍了,但是他还在看,就是觉得这个东西太打动自己的心了。
  那种真诚。
  苏建华不厌其烦、像祥林嫂一样地说着“真诚”两个字,节目啊,选手啊,评委啊,无不透露出那种真诚。
  几乎一夜未眠的苏建华,第二天拿着那张碟早早地去了学校,他要与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那天正好上西方音乐史课,算是比较合适的教辅材料。他们学校那些个课程的安排是比较松散的,不像理工科那么严谨。苏建华向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保证,里面选手的表现,一定会让他们刮目相看……
  然后苏建华就很期待,觉得他们一定会有共鸣,一定会有启发。
  他们看的时候鸦雀无声,完全没有苏建华期待中的任何反应。搞得他很失望。他一个一个地追问道:“你觉得怎么样?”他们笑笑、耸耸肩。他知道他们并不像自己那么感动,“超级女声”一点都没有打动他们。
  这个结果超出了我的意料,我似乎只要稍一闭眼,就能看到苏建华多少有点尴尬地杵在那儿。我问他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苏建华说,我就觉得,对我来说,我和这个节目,和湖南广电有着巨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我当年是怎么带着怨恨走的,但是我和湖南广电之间的那种感情,真的很难割舍。平时,这种感情只是被扭曲了,被掩盖了,被冷落在一旁了。突然之间,以那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展现在了我面前,让我体会到那份感情还在,复杂的、不可磨灭的感情。那毕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在中国干的唯一的一份工作,而且是在我懵懂的、暗流涌动的青春时期。实际上我是在湖南广电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没有湖南广电,也就没有我。不管有多大的怨恨,不管在出国的这段时间里多么想忘却那段经历,但是,这份感情真的太有生命力了,太不可磨灭了。我是带着巨大的感情,包括对家乡的感情,对我原来工作单位的感情,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来看待这个节目的,所以我完全被打动了。被它饱满的感情、无限的真诚打动了。然后其他所有的缺点,对我来说都视而不见了。稍微冷静以后你仔细一想,对于那些外国人来说,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2005年的“超级女声”,按照国际标准来看,从技术层面来看,它的舞美是极烂的、极粗糙的,要档次没档次,要水准没水准;从歌手的表现和演唱上来看,也可以说是毫无水准的;从评委的角度来说,也毫无重量级的评委可言;从包装上说,也是不上档次的、不专业的。总而言之,你可以挑出一万个毛病来,说这个节目不行,这完全是可以的。尤其是那些老外,对这个节目的背景完全不熟悉、完全不了解。所以他们看这个节目,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太正常了,他们不批评你已经是对你很客气了。老师看着看着不耐烦了,说我们还是上课吧。那时还只放了一半,当时我还不死心,我说,等一等等一等,精彩在后面呢。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兴趣再往下看了。
  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折。
  第二天苏建华上另外一门课,还是昨天那个老师,他上两门课,这次上的是音乐经纪。
  在上课之前老师说,你们还记得昨天上课的时候看的那个“超女”吗?这个时候他拿出一张报纸来,在半空中抖得哗哗直响,因为他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公交车上有时会免费赠送当地的报纸,是《温哥华太阳报》。这个报纸的影响力,相当于湖南长沙市的《长沙晚报》和《潇湘晨报》。那张报纸的国际版刊登了李宇春的大幅照片,占了1/4版,标题就是“这是‘超女’”,另外配了1/4版的专题报道。讲这个“超女”在中国如何的火爆,它是哪个公司做的,哪个电视台做的,他在中国的影响力怎么样,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是什么,等等。
  这篇东西让那个老师非常激动,他说我现在请你们猜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个节目的最后一集总决赛在中国有多少人在看吗?他说苏你不要答啊,你肯定知道,你不要答,其他每个人给我一个回答。同学们议论纷纷。因为在加拿大有个节目,叫“加拿大偶像”,也是一个娱乐节目,是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他们拿它作参照,有说五千万的,也有说一个亿的。老师揭晓答案,说是四个亿。然后所有的人就对这个节目重新认识了。对苏建华也重新认识了,说你是从那么大一个公司出来的啊?呵呵呵。那一会儿,苏建华就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在改变、在提升。以后就有人说我这里有个乐队,你觉得去你们中国会不会有戏?我们从来没想过四个亿,你说四百万有没有问题?
  苏建华反复强调自己对“超级女声”的感情,觉得这是他远离湖南几年之后,中国电视突然给他的一份感动,让他觉得又点燃了对中国电视的希望。
  谈到“超级女声”对中国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苏建华也是滔滔不绝,他说,通常我们都认为中国的事情不好搞,中国的事情是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