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媒·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常媒·戒-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王伟又觉得他自己既然闹了这么大一个动静,总得给大伙儿一个交代,不能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似的,说不玩了就不玩了。
  也不见得。
  原来大伙儿的欢欣鼓舞是建立在有上千万的投资做前提的基础上,认为那样可以高举高打,新公司一亮相就能从市场上博得好彩头。如果这笔资金不能到位,你一个个体户,在失去湖南广电、天娱传媒的光环下,恐怕取得别人的信任都难,好不容易能做上一两单,也是小打小闹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匆匆忙忙地脱离天娱传媒吗?
  王总你发个话,说现在情况有变,大家都不出来了,外面传闻归传闻,反正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写辞职报告,只要我们自己不提出来,谁还敢赶我们走?我们还是在天娱传媒干。
  甚至有领导或来劝王伟要留下来的人替王伟出主意:叫你老婆或你完全信得过的人先把公司注册下来,我们表面上按兵不动,实则暗度陈仓。
  前进一步,头撞南墙。后退半步,海阔天空。
  但王伟不这么看。
  王伟说,我从来不做脚踏两只船的事情,为人不能这样。一个人的心思与精力,只能集中去干一件事情,如果我一旦选定了留在天娱传媒,那我绝对不会再有二心,我会把天娱传媒当自己的事业搞,当自己儿子一样的宠爱,我所付出的无非是一点可怜的自尊心。但我一旦做出离开天娱传媒的决定,我一定会走得干净彻底、光明正大。决不会想着在那边开一家公司,用天娱传媒的招牌接私活,这是一个原则,在原则问题上,我是很霸道很独裁的。吃里爬外的事,我也坚决不干。不错,我们现在不是在天娱传媒干不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想干大事,就是因为我们能干大事,而在旧天娱传媒根本就干不了什么大事。如果是为了赚几个小钱,我们根本用不着这么折腾。了解一下全国的活动运营市场,我们有自信做到全国第一。
  别人不投资,我们自己筹。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需要依赖巨资的行业,我们输出的是智力活动与执行力,完全可以通过优质服务,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利润。然后,像滚雪球似地把产业做大。今后几年,我们还要争取在证券市场上上市,我不想在公司的早期,就打上不光彩的烙印。
  至于天娱传媒的光环,那是唬外人的。我们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你以为是天娱的品牌吗?是我们自己团队的品牌。我们靠打地铺、吃盒饭、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赢得了客户,我们应该有这个基本的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苏建华是王伟最坚定的支持者。
  苏建华对于待他其实不薄的湖南广电感触良深,又有七八年在国外打拼生活的经验,觉得有一个跳出体制的机会而不牢牢抓住,也许会落下终身的遗憾。他有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朋友,专门做投资咨询的,姓周,周总对王伟说,只要你选择的行业有前景,你可以先把公司注册下来,先做,做出一点影响来之后再想办法吸引投资,到那时,你吸引的钱可能会更多。
  这促使王伟下了决心,他决定先注册一家五十万的传媒公司,原班人马,做原来的行业,只是原来替别人干,现在替自己干。
  王伟的坚定影响了大家,都非常坚定地支持他。
  新公司叫“新活动传媒”,一开始产权关系就非常明晰。
  总共七个股东,每个股东出资四万五,王伟出资一半,占46%,因为他还准备留9个点给财务总监,这样他实际上只占不到40%,其他包括王平波、王谅在内共六位加上财务总监共占63%。王伟当时认为这种股权设置是很合理的,他没绝对控股,意味着他只是一个牵头的,大家一起做老板。
  股本金一天之内就凑齐了。
  王伟希望把团队一个不剩地全部带走,除非他们自己不愿意。
  但股东中有人有不同的看法:王伟的团队也就是海南天娱传媒,共有员工一百多人,每个月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新公司刚成立,还有一个寻找市场、求得市场认可的过程,养那么多人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要稳定的是中层,是骨干,下面的人都好招。新公司船小,船小好调头,但不能让庞大的员工队伍把船一下子挤翻了,压沉了。
  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把人全部带出来的意义:新公司成立后最大的竞争对手将是天娱传媒或海南天娱传媒,为了让海南天娱传媒不剩一兵一卒,付出的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王伟的心情复杂到极点:海南天娱传媒是他一手筹建的,“新活动”传媒也是他一手筹建的,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却不得不同室操戈。
  当然,由于他现在的立场,在两兄弟真正开打的时候,他不能允许“新活动”失败。
  王伟首先找总监级的中层干部谈话了,金涛和邹高峰当即明确表态要跟随王伟出来。王伟同时找了节庆活动部的总监(让我们隐去他的姓名吧),他却表示要先考虑一下。王伟当然得允许别人考虑,因为对底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留在体制内还是跟“个体户”打工的问题。王伟没想到,这个人转背就把消息透露给了王鹏,然后背着他开始笼络人,企图把团队往他那边弄,他想留在海南天娱传媒继续做大做强。
  这时候有个股东就说了,我们坚决不能让任何人留在那里,一定要狠狠地打击。王伟你现在不还是海南天娱的总经理吗?另外找个理由把他干掉。
  王鹏再也不无为而治了。他一边真心实意地挽留王伟,一边不同意王伟处理那个人。
  也是那个人自作聪明,他找了王鹏还不算,又找了还未上任的总经理,这就“犯忌”了,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如果我是王鹏,我是不可能让海南天娱传媒那么轻易的垮掉或被分裂掉的,我一定会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那就是一边与王伟讨价还价、让他做方案、企图把他争取过来,另外一方面,我会寻找一方能够与王伟抗衡的力量,把下面的人离间掉。
  如果我们以这个特殊的时期为题材,可以编一部惊心动魄的电视连续剧,但是,这显然会违背我与王伟事先约定的“纪实”与“不伤及无辜”的初衷。为此,我们将把这一过程一笔带过。
  五十万元资本金够干什么?
  在新世纪大厦租半层写字楼,押金和三个月的租金就去了一大半,然后添置基本的办公设备、人员的基本工资,又去了一大块,汶川地震和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使得一切节庆活动、娱乐活动暂停,被迫早产的公司能扛多久?
  王平波就是在这个时候跟王伟摊牌的:我不打算出来了,我要留在天娱传媒。我劝你也不要走了,现在董事长留你,欧阳常林也找你谈话、挽留你,这就是个机会。留下来,一样可以有所作为。
  时过境迁,王伟现在已经完全理解了堂叔王平波的选择:他女儿考大学上大学,这将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王平波自己开过印刷厂,后来被一把火烧掉,早已认识到市场和自己创业的残酷,像他这种年龄,最需要的是安身立命的归宿感。他相信上海天娱传媒能够给他,而跟着你王伟玩,谁知道你会不会带着我们一起玩死?
  但在当时,王平波立场的转变,却让王伟深受打击。
  王伟后来跟我说,旧天娱传媒是怎么一回事,我比谁不更清楚?如果留在那儿还有一丝生机,我会拿自己和兄弟们的前途与命运冒险吗?
  当时,遭受深重打击的王伟还得硬撑着,他说,我对你的决定表示理解,但我仍然希望你回心转意。
  王平波也很固执地表示,我也希望你能回头。
  王平波手头还有一个团队,他这个团队是最稳定的。连王伟都心生佩服,认为王平波能力很强,而且是一个很会带团队的人。
  王伟马上找王平波的下属谈话,说王总可能还要在天娱干一段时间,你们还是在新公司好好干,不要动心思。王伟上午找他们谈话,下午,已经在新公司上了几天班的那几个人,一起回归了天娱传媒。他们以对直接领导王平波的忠诚,背叛了对间接领导王伟的忠诚。
  王伟有了哭的感觉。
  但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就是一面旗帜,必须永远屹立不倒。
第二节 黎明
  王平波的下属坚定地选择跟随王平波,对新公司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些选择跟随王伟的人会怎么想?会不会重新考量当初的决定?
  王伟当初乐观地估计能带出来六十多个人,结果打了五折,出来了三十多个。
  对此,王伟很遗憾。
  他不明白,为什么事到临头,在他最需要大家支持的时候,很多当初表示将与他共进退的人会选择按兵不动。他觉得心理有点失衡,甚至怀疑自己的人格和决策是否有问题,他不得不把之一味地归咎于自己的影响力有限。
  四个月以后,王伟才彻底想清楚这个问题:当初以为整个团队都可以移植出来的想法真是太简单了,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心态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很多人会觉得给国有企业做事和给民营企业做事是不一样的,他们有他们的权衡与计较,这太正常了。加上你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你的身份还是海南天娱传媒的总经理,还是他们的领导,你还管着他们,他们口头上是一定会答应你的,因为你万一不离开公司,他们还得看你脸色行事,他们犯不着一开始就拂逆你。相反,如果所有的员工100%都跟你出来了,那反而有问题了。
  甚至连与王伟有着师徒情分的谢湘林也有过犹豫与挣扎。出来是迟早的事,但是否一定要选择失去资金支持、前途又不明朗的时候呢?
  谢湘林年龄比王平波大,也是一个在生活事业上受过不少挫折和磨难的人,他同时也是王伟最贴心、最可依赖的朋友。他和王平波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就是做事一定得谋定后动、稳打稳扎。
  王伟不这么看。他觉得,如果前途一片光明,那还叫什么创业的艰辛与风险?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遇事婆婆妈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个时候不能犹豫,必须快速推进。王伟发出狠话,谁要有二心,谁要再犹豫,谁都可以走人。
  还是那句话,原则问题是不可以商量的,至于新公司的股权怎么分配怎么调整、新公司的业务方向如何确定、人事怎么布局,一切都可以讨论。
  王伟的决绝鼓舞了谢湘林。这几年,他太了解王伟的为人与能力了。他成了王伟另一个坚定的支持者。
  一呼未能云集,对王伟毕竟是个心理打击。为了平衡自己的心态,他只好尝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公司初创时期,他还真要不了那么多人,那些没有跟着出来的人,无意中减轻了他的负担。
  那些在新公司上班的人,无不脸色凝重。
  王伟有理由猜想,他们要么还在犹豫,要么正在忐忑不安。
  那段时间是王伟人生中最难熬的。但是,虽然他内心很难过,头脑却非常清醒,他毫不犹豫地做了几件事:第一,偷偷地找自己父母岳父岳母借了一百万块钱(那可是他们养老活命的钱),准备在股本金用完而又没有接到业务的时候拿出来应急,他给自己设定的期限是半年,如果半年之内公司没有入账,他将承认自己的失败。第二,为了让跟随自己出来的员工有归宿感,他让财务部立即替所有的员工购买“五险一金”。除此之外,王伟还在新公司全体员工会议上承诺,决不轻易裁员,除非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触犯了刑法。第三,新公司的工资按照原来天娱传媒的标准执行。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即去开拓市场,一旦新公司有事情做了,大家就不会惶恐了,精力就会被集中到事业上,大家就会有一个看得见的共同目标,新公司就有了凝聚力。
  王伟很清楚,因为上半年的汶川地震,海南天娱传媒也没做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公司与它正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倒真想看看,到底是“天娱传媒”四个字值钱,还是“王伟”两个字值钱;这几年活动运营市场的开拓,到底是“天娱传媒”品牌的自然延伸,还是王伟的人脉资源和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王伟正式辞职以后,海南天娱传媒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他们一边是七十多个人,王伟这边是三十多个人,那么,谁能拿到2008年的第一单,谁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已经是七月上旬了,最开始的七个原始股东,除了苏建华和谢湘林已经和王伟一起出来,还有四个人没有到海南天娱传媒办理辞职手续。
  王伟没有催促他们,但把他们的心思一个挨着一个地揣摩了一遍。
  已经出来的谢湘林绝对让人放心。他认定的不一定是这番事业,而是王伟这个人。王伟很尊敬他,他也很欣赏王伟,他们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他一旦拿定主意,就不会再动摇。
  苏建华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性情中人,书生意气,富有梦想。这种意气与梦想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他是从湖南广电体制内走出来,他痛恨扼杀个人激情与才能的旧体制,又受过市场经济的熏陶,懂得市场的游戏规则,他也认定王伟这个人,他俩曾在美国十几天,同吃同住、反复交流。他的全球化的视野,很多先进的理念都让王伟深受启发。他为什么要把老婆孩子丢在外边,自己一个人从加拿大回来?他在那边可以过得很舒服,他回来就是要干事业的,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李卫暂时还没有过来,但王伟与他的搭档是从大型电视节目开始的。那时,王伟是编导,他也是编导,他们一起组成一组做节目,两个人的市场营销总是很成功,他知道这个过程中王伟面对客户的机灵与责任心,怎么样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投钱,他们又怎么样让客户满意,做一次合作就成为朋友,今年给你做,明年还给你做,后年仍然给你做的。到天娱传媒以后,李卫的能力与表现也总是让人满意。再说了,李卫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大方向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