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翼大明-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镇东卫兵马有三个千户,但是并不是这三个千户都是和秦歌同心同德的。这眼下的这个千户李得,自然是秦歌的铁杆,他手下的兵马应该就是秦歌控制得最好的。而和秦歌一向不大对路的另外一个千户,在李得带着人马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趁着哗变将其斩杀了,其手下的兵丁,除了百余个没有家小挂牵的加入了李得的军中,其余的却是当场就散掉了。还有一个千户刘华,却是有些摇摆不定的,当初在甫田,因为这个缘故,进城的就只有李得的这一千户人马,其他的两个千户的人马,却是一直都在甫田城外戒备。
    而秦舞带着他手下的船眼下要接的,就是那刘华手下的人马,如果秦歌判断没错的话,此刻那刘华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等着自己搭救了。
    岸边传来一阵骚动,李得走了出去看了看,又匆匆带走了进来:“大人,是咱们的船回来了!”
    秦歌精神一震,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去看看!”
    昏暗的天空下,四周海船从远处的海面上慢慢露出了身影,这样的天气,或许有些惹人生厌,但是对于镇东卫上上下下而言,这可是难得的好天气,只有这样的天色,朝廷的水师才不会在这一带的海面上四处游弋,也之有这样的天色,他们才能顺利的从对岸坐船到了这里,而不用时刻担心追兵。
    船只慢慢的停在了那简陋的港口边,从船上开始陆陆续续走下了许多兵丁,看到眼前的这副情形,秦歌悬在空中半天的的那那颗心,才终于落到了地上。
    “大哥!”远远的,秦舞带着一个穿着武官服色的人走了过来:“你交代的事情办妥了,刘兄弟和他的人马,能够上船的,眼下都在这里了!”
    “嗯,你休息一下,外面已经备好了热饭热菜,让大家不用客气!”秦歌对自己的兄弟点点头,又笑着对那武官说道:“刘千户,不必一副萎靡的样子,男儿理应志在四方,也许,若干年后,史书上的咱们,都是为朝廷开疆拓土的英雄豪杰呢!”
    “英雄豪杰不敢当!”那千户刘华苦笑了一下:“反正刘华这条命,今后就是大人的了,大人说东,刘华绝对不会向西就是了!”
    “哈哈哈!”秦歌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今后你我兄弟同心,好日子还长着呢!”
    “大哥,咱们就接来六百多兄弟,刘兄弟说,那些锦衣卫爪子硬,事先又将军中的火铳全部都收缴了过去,死伤了一些兄弟,却没能将那些锦衣卫全部杀死!”秦舞在秦歌的身边,轻轻说道。
    “不说这个,锦衣卫不过是一些走狗,杀是杀不完的,这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不用再提了,刘华,你不会怨恨我逼你唱上这么一出“投名状!”吧?”
    “属下怎么敢怨恨大人!”刘华微微苦笑:“只是那些兄弟,还有孔岳,死的有些不大值当了!”
    “围杀天子亲军,这已经是实打实的作乱了!”秦歌说道:“即使我对刘兄弟你放心,但是,你手下的那些人马,难免没有二心,不闹上这么一出,谁敢放心用他们?”
    他指了指外面吃得热火朝天的场面,“李得手下的兄弟,可是在甫田就交了这投名状了,经过了这样的事情,大家伙儿才不会首鼠两端,三心二意,至于说死人,这天底下每天都在死人,这些人迟早都会死的,早死一天和迟死一天,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那孔岳,为人狠辣,又精通扶桑话,这对大人的大爷,也是有好处的,大人若是早一些告诉属下大人的打算,属下就不会派这等用的上的人去送死了!”刘华一脸的惋惜。
    “敢打敢杀的人,眼下咱们手下可不少!”秦歌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至于精通扶桑话的,在这里还真不稀奇,秦舞这些年来,也招揽了不少懂得那些扶桑话和番话的人才,再说了,日后咱们有了基业,倒是那些扶桑人也好,那些外来的番人也好,应该学咱们大明的话才是正理,这一点万万不可弄错,将来,只能是他们迁就咱们,而咱们绝对不会本末倒置的!”
    刘华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大人打算什么时候去东番,这外头咱们近两千人马,出来的时候,又没带多少粮草,可耽搁不起啊!”
    秦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缓缓的点了点头:“明天!”
    秦舞在一旁补充了一句:“从明天起,这东番,就是咱们的地盘了!”
    天色有些昏暗!
    距离海边不到五百步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村子,或者说,看起来像一个村子。
    村子的定义,那肯定是人,有屋子的。如今的的屋子都还在,但是原本这个村里的人,确是不知所踪,而村里到处都是一些陌生的面孔。
    秦歌就站在村里的最大的那间屋子的楼台上,看着远处略略有些昏暗的海面。
    早上的时候,他看到的那一方海面上,应该是有这四艘海船的,也正是这四艘海船,将他近八百名士兵,从海的那一面,接到了这平潭来。但是此刻,这四艘船却是不见了踪迹。
    “差不多要回来了吧!”他身边的一个大汉,脸上也是一副盼望的神色,对着海面喃喃自语道。
    秦歌没有说话,看了他一眼,背着手走进了屋子。
    “大人!”那大汉跟了进去:“哪怕咱们三个千户,跟着大人干这大事的就属下这一个千户,也足够吃定那些扶桑人了,大人不必多担忧的!”
    “李得,我不是担心这个,郭纲这个人,一脑子忠君报国的念头,你杀了也就杀了,只是他手下的那些兵丁,散去了有些可惜,不过,刘华这人,虽然有些摇摆不定,但是眼下既然做出了围杀锦衣卫的事情,他也是没有退路了的!”秦歌缓缓说道:“只有没有了退路的人,才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我干,这手上的力量,谁还嫌多了不是!他是肯定会来的!”
    “那是大人谋划得好!”那千户李得笑着说道。
    秦歌摇摇头,却是不再说话了。
    镇东卫兵马有三个千户,但是并不是这三个千户都是和秦歌同心同德的。这眼下的这个千户李得,自然是秦歌的铁杆,他手下的兵马应该就是秦歌控制得最好的。而和秦歌一向不大对路的另外一个千户,在李得带着人马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趁着哗变将其斩杀了,其手下的兵丁,除了百余个没有家小挂牵的加入了李得的军中,其余的却是当场就散掉了。还有一个千户刘华,却是有些摇摆不定的,当初在甫田,因为这个缘故,进城的就只有李得的这一千户人马,其他的两个千户的人马,却是一直都在甫田城外戒备。
    而秦舞带着他手下的船眼下要接的,就是那刘华手下的人马,如果秦歌判断没错的话,此刻那刘华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等着自己搭救了。
    岸边传来一阵骚动,李得走了出去看了看,又匆匆带走了进来:“大人,是咱们的船回来了!”
    秦歌精神一震,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去看看!”
    昏暗的天空下,四周海船从远处的海面上慢慢露出了身影,这样的天气,或许有些惹人生厌,但是对于镇东卫上上下下而言,这可是难得的好天气,只有这样的天色,朝廷的水师才不会在这一带的海面上四处游弋,也之有这样的天色,他们才能顺利的从对岸坐船到了这里,而不用时刻担心追兵。
    船只慢慢的停在了那简陋的港口边,从船上开始陆陆续续走下了许多兵丁,看到眼前的这副情形,秦歌悬在空中半天的的那那颗心,才终于落到了地上。
    “大哥!”远远的,秦舞带着一个穿着武官服色的人走了过来:“你交代的事情办妥了,刘兄弟和他的人马,能够上船的,眼下都在这里了!”
    “嗯,你休息一下,外面已经备好了热饭热菜,让大家不用客气!”秦歌对自己的兄弟点点头,又笑着对那武官说道:“刘千户,不必一副萎靡的样子,男儿理应志在四方,也许,若干年后,史书上的咱们,都是为朝廷开疆拓土的英雄豪杰呢!”
    “英雄豪杰不敢当!”那千户刘华苦笑了一下:“反正刘华这条命,今后就是大人的了,大人说东,刘华绝对不会向西就是了!”
    “哈哈哈!”秦歌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今后你我兄弟同心,好日子还长着呢!”
    “大哥,咱们就接来六百多兄弟,刘兄弟说,那些锦衣卫爪子硬,事先又将军中的火铳全部都收缴了过去,死伤了一些兄弟,却没能将那些锦衣卫全部杀死!”秦舞在秦歌的身边,轻轻说道。
    “不说这个,锦衣卫不过是一些走狗,杀是杀不完的,这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不用再提了,刘华,你不会怨恨我逼你唱上这么一出“投名状!”吧?”
    “属下怎么敢怨恨大人!”刘华微微苦笑:“只是那些兄弟,还有孔岳,死的有些不大值当了!”
    “围杀天子亲军,这已经是实打实的作乱了!”秦歌说道:“即使我对刘兄弟你放心,但是,你手下的那些人马,难免没有二心,不闹上这么一出,谁敢放心用他们?”
    他指了指外面吃得热火朝天的场面,“李得手下的兄弟,可是在甫田就交了这投名状了,经过了这样的事情,大家伙儿才不会首鼠两端,三心二意,至于说死人,这天底下每天都在死人,这些人迟早都会死的,早死一天和迟死一天,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那孔岳,为人狠辣,又精通扶桑话,这对大人的大爷,也是有好处的,大人若是早一些告诉属下大人的打算,属下就不会派这等用的上的人去送死了!”刘华一脸的惋惜。
    “敢打敢杀的人,眼下咱们手下可不少!”秦歌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至于精通扶桑话的,在这里还真不稀奇,秦舞这些年来,也招揽了不少懂得那些扶桑话和番话的人才,再说了,日后咱们有了基业,倒是那些扶桑人也好,那些外来的番人也好,应该学咱们大明的话才是正理,这一点万万不可弄错,将来,只能是他们迁就咱们,而咱们绝对不会本末倒置的!”
    刘华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大人打算什么时候去东番,这外头咱们近两千人马,出来的时候,又没带多少粮草,可耽搁不起啊!”
    秦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缓缓的点了点头:“明天!”
    秦舞在一旁补充了一句:“从明天起,这东番,就是咱们的地盘了!”

372。第372章 鸠占鹊巢 一个不留
    说起“大海航时代”,这个,熟悉历史的人,对此都不会太陌生,说起达伽马,哥伦布,也都能侃上几句,但是,所谓的大航海时代,似乎都只和西方人有关系,这不过是西方人开辟新航路的折腾罢了,这和咱们堂堂中华,泱泱上国,应该没多大关系吧!所以,即使后世了解大航海时代的国人,谈起这事情的事情,也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事不关己的心态,就如同他们谈论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战争,谈起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一样。
    其实,这是一种略略有些偏差了的认识,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战争,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探究起根本,都是利益在驱动,而在明面上的表象,就是为了争夺这“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尽管这后面的一场战争,在眼下的大明,还没有爆发,但是,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太大的改变的话,这战争也距时不远了。
    而大航海时代的来路,也是利益在驱动,明朝之前,从中国一直往西绵延到中东,全是自成吉思汗西征开始建立的各个“蒙古汗国”,作为“宗主国”的元王朝一灭亡,紧接着其他“蒙古汗国”也发生动荡,蒙古人察合台汗国、中东的伊儿汗国、钦察汗国和金帐汗国纷纷陷入战乱。短暂勃兴的帖木儿帝国,也在帖木儿过世后陷入了分裂。也就是说,延续了千年的丝绸之路,在明朝中早期的时候,基本上陷入了停滞状态,不论是元明改朝换代,还是这丝绸之路沿路上的中亚西亚各国,都是狗脑子都打了出来,这丝绸之路基本上“歇菜”了。
    对于这对外贸易,好吧,这么说吧,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眼里,这种赚不了几个钱的买卖,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这丝绸之路歇菜就歇菜吧,还免得那些属国“上贡”耗费朝廷的钱财,只要不影响国内的老百姓过日子就成。但是,对于丝绸之路歇菜了,中国人不着急,欧洲人可就着急得很了。中国的丝绸,从中国到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价格若是只涨五十倍,那这个商人,绝对是业界良心,可以说,这两个欧洲最繁华的城市,在当时,基本上就是靠着加工丝绸起家的,而地中海沿岸经济带的繁荣,如果少了丝绸贸易,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除此之外,东方的瓷器,白糖,茶叶,香料,种种在欧洲人眼里,看来只应该只有上帝才能拥有的美好东西,对于欧洲人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好吧,尼玛陆地上走不通了,咱们坐船去!
    几个想发财的大苦逼一合计,一吆喝,然后找了一批想发财的小苦逼,找了几条对当时中国人来说就是舢板的小船,头脑一热的就朝着东方而来了。
    大航海时代轰然开启。
    达伽马,哥伦布之流,好歹还有个官方背景,就如同眼下钱无病用的本森等人,人家再怎么一心想发财,肩膀上扛着的,还是葡萄牙海军的肩章,但是,更多的没有官方背景的又想发财或者是走路无聊的破产者、冒险者、甚至杀人犯、无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到达了印度,到达了马六甲,然后,到达了中国!
    而到达中国,他们往往第一个见到的中国大门,就是台湾,也就是如今的东番!
    所以,称现在的东番,为冒险家的乐园,那是绝对没有错的的,只不过,这个乐园,稍微那么寒碜了一点点。
    大明即使在没有禁海之前,也不过是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至于东番本岛那一众番人部落,那是没多大心思打理的,以至于在东番那些本地土著活脱脱就成了一群“化外夷民”,这些渡海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