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汉-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恢也是连连示意众人速速离去,几个人见刘琮发怒,这才缓缓退去。

“李恢,听说你以前在固陵郡当过督邮?”

“回将军,确有此事。”李恢先是一愣,这刘将军怎么什么都知道,这么快就把自己调查得一清二楚?

“偷牛之罪你可知道?”

“知道!”李恢本来就不是无担当之辈,所以脸无惧色。

“知道就好,今后要对他们严加管束,不可再生事端!廖化,去取上两万交予李恢。”

“这……将军……”

“不必多说了,替你母亲治病要紧,这钱算我借你的,今后等你有钱了再还我。”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大男人流泪干什么。记住我的话,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干出违反军令的事情,要知道那些农户可不比你们富裕,要是耕牛早不回来,他们几家人都要挨饿受冻了!”

“李恢铭记将军教诲!我替几位兄弟谢将军大恩!”

“有什么训练场上使出来吧!”

“是!”

不一会,廖化领来了两万钱交给李恢,李恢接过钱浑身颤抖着再次跪下:“多谢将军!”

刘琮连忙示意廖化扶起李恢,然后送其回家。

“将军,你为何要对他们那么好?”廖化很是不解,这将军平时可严厉了,而且这次这些益州兵违反军令,偷了三头耕牛,那可是大罪啊。将军不但不予追究,还借钱给李恢,太不可思议了。

“廖化,要是乳母病重,而你手头又没钱给她老人家看病,你当如何?”

“这……”刘琮口中的乳母便会廖化的养母王氏,廖化对她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这下被刘琮问得无语。

“换做你也可能铤而走险,所以他们这是情有可原!”

廖化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走开了。刘琮心中也是暗喜,这次可是又逮住了一个机会,这件事情很快会传遍益州兵,而且这些在葭萌训练的精英甚至会把这段插曲当成故事讲给上万的白水关守军听。

而且李恢可不是一般人!说起这李恢,别人不知道,穿越者刘琮自然清楚的很。

刘备在击败刘璋,夺取成都,自领益州牧后,任用李恢为功曹佐主簿(职掌记官员功过的官),有逃亡罪人诬陷李恢参与谋反,有关部门将李恢逮捕,刘备深知李恢为人,不但不信,反升李恢的官,任以“别驾从事”之职,成为刺史的左右手。

蜀汉昭烈帝(即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管领南中五郡的降都督邓方逝世。刘备本有意任用李恢,但却故意先问李恢何人可以继任?李恢引经据史,说了一段十分得体的话:“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曰‘莫若老臣’,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

既表明了他器量宏大,勇挑重担,又说明他引征得体,修养甚高。于是刘备外放李恢为降都督,驻平夷县(今贵州普安、六枝之间),并兼任交州刺史。以李恢领交州刺史,是蜀汉摆出要与吴争夺交州地盘的架势,至此,李恢已成蜀汉独当一面的“大员”了。

后来,诸葛亮击杀高定、平雍部曲,七擒孟获,李恢均与之紧密呼应,追奔南北,军功最多,封李恢为“汉兴亭侯”(汉兴在今贵州兴义附近)。建兴三年秋初,李恢进驻滇池县(今晋宁县晋城,益州郡郡治),南中平定。随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郡治到味县(今曲靖)。

李恢身任统辖南中七郡的降都督,又直接掌握南中的中心地区建宁郡。诸葛丞相把治理南中的重任都交给李恢以后,于是年冬回师成都。虽然南中大姓的首要人物,都调到成都做官,但地方上的豪强,在大军北还之后,仍有叛乱杀害守将的。

李恢亲自出兵征讨,扑灭叛乱,并将各地豪帅迁往成都;又迁移永昌濮民数千落于建宁、云南两郡之间,以发展两郡的生产。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于是,帅军北驻汉中,开始与曹魏争衡。这种形势的形成,与李恢完成了安定南中的战略任务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李恢是蜀汉重臣,还曾经替刘备招降马超!区区两万钱要是能收买几万人的军心并且招得李恢替自己卖命何乐为不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欲图益州

且说李恢拿着刘琮借给他的钱,给刘琮行了个大礼一溜烟的就跑去找郎中了。

而三个月的训练很快也结束了,五百多益州精英从开始的额地处到后来的恋恋不舍,这其中的过程真是一言难尽。尤其是李恢和手下的几个兄弟对刘琮和荆州将士的感情更加深厚。

不过这到底是益州,刘璋的地盘,刘琮也不能强留他们在营中,送走这些人之后,刘琮又下令魏延领兵下乡协助百姓免费收获。而法正则按照要求组织县兵在县中开始了军垦。葭萌虽是边县,但所辖区域内甚至农田比整个上庸郡还多,而且有白水江流经,是天然军垦的好地方。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南郡。所以刘琮自然不能错失这么好的地方。

不过下乡收获也只能拖一两个月,待到七月,水稻和小麦基本收获结束。刘琮只能组织部队开始准备进攻汉中张鲁。第一道命令便是让杨怀、高沛各自领兵前行,魏延则率兵接替二两驻守葭萌关。这样的安排,杨怀、高沛二人自然不服。

葭萌关易守难攻,驻扎在这里整日里十分悠闲。而汉中张鲁并非善辈,又有传言,曹操再关中大败马超、韩遂等人,二将生怕曹操也来汉中,到时候全军覆没,而刘琮却可以笑坐葭萌看热闹。

两人的担忧站在益州将领的立场上其实无可厚非。

自从亲征关中一来,已经在潼关与马超等人对峙数月。曹操见潼关一时难以攻下,暗中派大将徐晃、朱灵率小骑四千余人乘夜从蒲坂津(今山西永济西)渡过黄河,在潼关以北的黄河西岸建立营寨,然后全军北上,在徐晃河西军接应之下,从蒲坂津渡河进击。

马超见曹军已至河西,放弃潼关,退至渭口(今陕西华阴东)一带设防。曹操进军河西后,“连车树栅”为甬道,沿河西进,一路上多设疑兵,乘敌懈惫之时,偷偷用船渡精锐入渭搭设浮桥,连夜率兵过河。马超军乘夜劫营,被曹操击败,曹军渡过渭河后,在渭南安营与马超等军对峙。

马超等慑于曹军声威,请割地求和,曹操不许。马超率军来战,曹操又坚守不出。不久,马超等再次请求送儿子为“质任”以讲和。曹操为了有机会分化离间关中诸军,假意许和。韩遂与曹操素来相识,这时请求会见曹操,曹操答应,与韩遂在阵前见面。

二人交马而谈,曹操故意只说京都旧事,绝口不提当前之事,韩遂回军中,马超问曹操说了什么,韩遂说“无所言”,马超不信,几天以后,曹操又亲笔给韩遂写信,但故意多所涂抹,好像是韩遂改的一样。马超见了,更起疑心,曹操见时机已到,出兵与关中军决战。

二军交战,曹操先以少数军队麻痹敌人,然后用精锐骑兵分路突然袭击,大破关中诸军,阵斩关中将成宜、李堪等人。马超、韩遂逃奔凉州(今甘肃张家川),杨秋逃至安定郡(今甘肃镇原南)。以曹操的性格,下一步曹操必定进攻安定。至于凉州,就要看刘琮和孙权的动作,如果二人此时一个攻合肥,一个攻汉中,曹操必定舍弃凉州回师。

所以杨怀和高沛不愿意做先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正好给了刘琮拖延的好借口。既然益州将领不服调遣,而自己的部队兵马又不够,所以刘琮便是致函刘璋,准备在葭萌扩充部队,同时观望曹操的去向后再做下一步打算。杨怀、高沛的这种表现,其实刘璋早就预料到了,他们二人和张任一样都是反对刘琮入蜀的,所以刘璋认为二人心中有心结,但是前线换将也不是一回事,一时还真没想到什么号办法督促刘琮进军。

而此时的曹操也颇为犹豫,此前他得到消息刘琮入蜀,他料到中原无忧这才放心西征马超、韩遂,但是这期间河间郡(今河北献县东南)百姓民田银、苏伯聚众起义,声势颇盛。留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的曹丕命将军贾信率兵进讨,随即将田银等攻灭。

虽然这场起义动静不大,但曹操不得不防,尤其是孙刘二人的动静。更有谋士建议曹操舍弃安定挥师南下趁早攻占汉中。他们也担心汉中落在刘琮手中,曹操却是并不着急,他知道刘琮是聪明人,现在这种局面有点微妙,曹操两次分别南征荆州和扬州都以失败告终,这次西征关中若是不能完胜,只怕今后全军将士心中都会落下阴影。

而且刘琮也不知在脚跟没站稳的情况下全面与曹操对抗。

不过既然曹操在关中取得了成果,刘琮也必须加快自己在益州的行动,不然等曹操平定了关中甚至收拾了马超,那么下一个要对付的还是荆扬,自己又不在荆州,很有可能曹操又率军南下袭击荆州。

刘琮下定决心要攻益州,便是召集军事头脑们魏延、于禁、赵云、庞统法正研究具体方案。法正和庞统纷纷献策。

关于夺取益州两位智囊早就蠢蠢欲动,法正与张松前番在与刘璋两军相会时就搞了个鸿门宴。庞统也是力主在二刘相会时杀掉刘璋,不过刘琮最终没有采信。所以这回法正便是看看庞统,那意思你先说,主公要是不采信,我还可以再加修正。

庞统也不客气,自从投靠刘琮以来还没有真正打过仗,庞统这个随行军师很少有出彩的时候,只见他站起身来顿了顿,然后又清了清嗓子:“主公,取益州,统有上中下三策,请主公定夺!”

“军师请讲。”

“请主公精选士卒,昼夜兼道,直袭成都。刘璋既不习武,又不通兵法,加之素来并无防备,我军突然杀到定能一举拿下成都,此上策也!”

诚如庞统所言,刘璋生性懦弱,也不谙武艺,加上此前对刘琮印象大好,肯定对刘琮没有防备。刘琮的大军突然出现在成都,肯定能吓住刘璋。这样攻取成都,然后传檄诸郡。这个法子确实好,时间最短,可能付出的代价也最小,不过刘琮担心驻守成都的张任到时候拼死抵抗,加上固陵郡董和、巴郡严颜如果不听号令,拒不投降,那么刘琮速战却不能速决。

刘琮想了想抬头问道:“那中策、下策呢?”

“杨怀、高沛乃刘璋手下大将,各仗手中强兵,据守关头,不曾正视主公。统素闻二人多次进谏刘璋欲遣返主公。主公可遂其愿,就说荆州有急,曹操欲南征,主公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此二子素来震慑与主公威名不敢妄动,今闻得将军即将归去,必定大喜。主公便可以嘱托二将驻防事宜召二人来人,二人必定不防,轻骑来送将军。将军可在城中寻得理由将二人拿下,进而取其部下,然后再城中整顿后,大军杀向成都……此乃中策。

至于下策,统以为主公可能用不上。”庞统见刘琮沉默不语,便是停了下来。

“你且说说看。”刘琮倒是觉得庞统这中策不错,既能赚得两万大军,这样杀向成都的胜算要更大些。驻守白水关的两万益州兵有五百精英曾经在刘琮手下受训。

如果杨怀、高沛被擒或者被杀,然后派人进驻白水,扣押其余将领的妻子,再加上李恢等人协助,这二万人便能为刘琮所用。加上这段时间刘琮在葭萌募集的新兵和自己从荆州带来的荆州兵,便能凑成将近六万人,突然杀向成都,胜算不小,不过庞统既然说了有三策,刘琮自然香听完之后再做评价和决断。

第二百四十八章 诡异阆中

看着刘琮还是不动声色,庞统心中不免有点郁闷,随后说道:“主公,这上中两策,任选一策益州可定。这下策过于保守,不说也罢。”

“你且说来听听。”

“主公领兵退回上庸,再从荆州集结重兵攻江州,两路攻蜀,我荆州将士比益州勇猛,假以时日也能能攻下……总之主公既已来到益州,便要急图之,徐则生变!”

刘琮想想这还真是下策,如果要是动用大量的荆州兵声势浩大的攻蜀,自己又何必来益州,还在这葭萌屯居了大半年。上策虽好却过于冒险,下策虽稳却太过保守。看来这中策倒是不过的办法。只要攻下成都,到时候可以派人从水路围攻江州,严颜独木难支。

“孝直以为士元三策如何?”刘琮既然有两个智囊在,还有于禁这个军事大家,就不急于做决断,集思广益,或许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就是没有新法子,也能对庞统的策略加以补充和完善。

法正也一直在听庞统说上、中、下策。

同为智囊,法正也是觉得庞统这三策基本上是眼下能够想到的办法,所以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琮的问题:‘明公,正以为,无论主公最后采取哪种策略,都应该首先考虑连通荆州。如今葭萌与上庸之间隔着一个巴西郡。巴西郡太守董和愿是荆州枝江人。这些时日,明公在葭萌广施仁政,想必那董和也有耳闻,。若是能说服董和,葭萌与荆州连成一片,明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孝直所说不错!主公,这巴西郡应该争取下来,免得双方一旦开战,我军陷入四面重围。”

“是啊,主公,若是能连通葭萌与上庸,便可如法先生所说立于不败之地!”于禁一直在一旁听着,这个时候也站起身来附和道。

“军师三策甚好,固陵也很重要。这样吧,我与子龙先去一趟阆中县探探董幼宰。”

“不可!明公,董和为官清廉,却有点迂腐不化,明公前往恐招致不测!”法正听闻刘琮要去见董和,连连劝阻,他知道当初董和也是力阻刘琮入蜀的。

如果此番刘琮前往,要是不表明心志还好,若是露出半点吞并益州之心,必定被董和父子扣下。所以法正很是担心。

刘琮何尝不知道董和的态度,不过实在认为,这父子俩都是聪明人,如今天下大势应该看得很透彻,说明自己亲自前往能说服二人。

就算不能说服,自己有赵云、廖化保驾应该没有多大危险,毕竟刘琮是益州的客人,大汉朝的征南将军,当今天子的御弟。既然法正、庞统和于禁都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