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汉-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回到阵前,黄瑞早已带着母亲回到部队当中,黄祖正在焦急的等待刘琮,还真是忍住了没攻城。而城墙上已经涌上了数千孙权军,密切的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刚开始,孙权、程普等人还真以为襄阳援军连夜要夺回沙羡,一边准备防守,一边准备从南门撤退。

可黄祖带人只是喊口号,不见行动,加上城内出现了刺客,孙权就立刻感觉到大概是为声援城内刺客而来,心想暂时不动,等到天亮反正全军撤退。

后来各种情报不断传来,西门汇聚了敌军有五六千,还有远处马蹄声不断,西南方向似乎也有火把,和敌军在喊口号。

当“荆州兵攻夏口了……”传到城中时,孙权坐不住。

“难怪西门的敌军迟迟不动,他们是故意拖住我们,好让他们的水军顺利攻占夏口?”孙权问受伤的吕蒙和程普等人。

“夏口方向火光冲天,我们的守军不多,如果刘表先派人夺取船只然后烧毁,那我们必然困守沙羡……”程普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城西的敌人半夜来骚扰,却不见动静。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反击

“这肯定是敌人的诡计,他们不希望我们在城内久留……”

“可是刚才有斥候来报,却是发现了夏口好像着火了。”

就在一群人焦急的商议对策的时候,刘琮回到了西门,他回来第一件事便是让黄祖下令攻城。

“贤侄,我们才三千人,真要攻城吗?”

“攻,就是攻不到城门,也要推进到城墙下。”

“这……”黄祖不知道刘琮消失的这一个多时辰都干了些什么,先前千叮呤万嘱咐不准攻城,这会又要全力攻城。

“黄叔,成败在此一举,想救沙羡百姓,就请尽快下令吧。”

“好吧!”

尽管黄祖完全没把握,但刘琮这一天救了自己父子三人,还能从沙羡城救出自己的家眷,在黄祖心里,这位二公子比刘表还英明。

“全力攻城,第一个上城墙者,赏钱一万,打开城门者,赏钱两万!杀敌一人赏钱一万,杀敌两人升队长,杀敌五人升屯长”

黄祖这么一喊,后面那三千兵士听得十分兴奋,尽管破城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这个年代,两三万钱都能买一条人命了,杀得多还有官做。

“杀进沙羡,活捉孙权。”

“杀进沙羡,活捉孙权。”

所有的人一拥而上,大部分冲向城门。

刘琮也不停下,招呼黄瑞,两人带着绳索,趁着黑色向北门摸去。

尽管是黑夜,荆州兵数千人攻城,城墙上的孙权还是不敢怠慢。

沙羡府衙内,孙权等人眉头紧锁,密切的关注城内城外的一切。

“禀告主公,兵营大火得到控制。”

“禀告主公,城南大营西南方向发现敌军。”

“禀告主公,城北发现敌军。”

“禀告主公,府衙外着火了。”

“禀告主公,西门的荆州兵攻城了……”

“什么?五千人也想攻城?”孙权站不住了。

“主公,他们这是想拖住我们的注意力!”程普这会完全断定,不然黄祖、刘表谁都不是傻子,五千人,还是半夜里,怎么可能攻得下城来。

“这么说,他们的主力在夏口?”

“主公不管是不是,我们都必须尽快撤离沙羡,这沙羡城城墙已经残破不堪,我们连夏口水军一共已经不足两万人马。如果刘表大军杀到,我们只怕插翅难飞。”

“子明,你怎么看?”孙权将问题抛给了带伤的先锋吕蒙。

“主公,臣愿与德谋守沙羡,请主公尽快撤往夏口,不管是刘表真攻夏口还是缓兵之计,只要主公安全抵达夏口,蒙必定守沙羡到主公安全离开。”德谋是程普的表字。

“不可,你已受伤。随我速速离去。罢了,这城里的东西不要了,立即传令各部南门集结撤回夏口!若是夏口无恙,我们便再攻回来便是,现在先随我撤去。”

想到白天一战丢了蒋钦,伤了吕蒙,孙权就觉得这一战不值得。也不知道黄祖军中那个刘表的儿子吃了什么药,两千人破了吕蒙四千多人的包围,还伤了两员主将。

要是真让他们杀进沙羡,孙权担心自己跑不掉。刺客已经四处放火,自己的人却怎么也抓不住。孙权思前想后还是撤。

孙权一旦决定,部下们立即传令下去,说实话,自从太阳下山以来,他们的心就没静下来过,孙权撤退的号令算是最好的镇定剂了。

沙羡城西门,第一波进攻让黄祖付出了近三百人的代价,由于只有少量临时搭起的云梯,大部分人朝着城门方向,只有部分老兵淌过护城河在寻找城墙的破损之处。

孙权军居高临下,弓箭齐发,虽是夜晚,杀伤力却是惊人。

不过黄祖这些部下大部分是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他们担心城内自己的亲属、家眷被孙权掳走,个个奋勇向前。正在黄祖为自己的部下死伤心痛不已时,城墙上突然一阵喧哗,接着所有的孙权军士兵不见了。

“敌军撤退了!”有几个眼尖的老兵立刻高喊道。

接着所有的人奋不顾身的往城墙上爬去,尽管很多人根本爬不了几步。

很快就有手脚麻利的老兵到得城里,将城门打开,门外将士一拥而入。黄祖也不犹豫,一边安排将士上城墙驻守,自己则带着亲信也直奔府衙,等到黄祖来到府衙前,发现府衙前灯火通明,孙权军却人去楼空。

刘琮和黄瑞正笑盈盈的站在门前望着众人。

“贤侄,这孙权退得蹊跷,我们追是不追?”

“不能追,抓紧安排人守城,等援军来了再说。”

“也是,城内四处着火,想是孙权这小子不甘心。贤侄你稍事休息,我这就安排守城和维护治安。”黄祖实在想不到,上午离开府衙时还在想只怕以后没机会进来。没想两场苦战之后,数以万计的孙权部队居然撤了。

沙羡城失而复得,虽然黄祖还不明白孙权为何撤退,但这一次的功劳大部分要归功刘琮是错不了。所以立即安排人服侍刘琮休息,自己则带着亲兵巡城去了。

黄瑞自然被父亲留了下来陪刘琮,黄瑞也不明白孙权为什么突然撤军,正想发问,却听得刘琮说道:“黄瑞,你去把刘磐将军接回来吧。他还在城南敌军大营附近呐喊呢。

黄瑞立即动身去接刘磐,看着城里灯火通明,刘琮终于感觉困了。不再等黄瑞和刘磐,而是在黄祖给他安排的房间呼呼大睡。

孙权退出沙羡之后方知中计,那边还以为是城南大营着火,又不敢擅离前去救火等到两部互通消息,才知道上当了。但为时已晚,一来黄祖还有三千守军,孙权随即放弃在江边扎营,准备天明再攻回沙羡。

刘琮在睡梦中再次被惊醒,原本他以为黄祖有三千步兵,全部上墙防守,刘磐还有将近一千骑兵,孙权只要不傻,就算明知道自己上当受骗,绝对不敢晚上攻城,就算进得城来,被骑兵一冲便是要死伤无数。所以才安心睡觉。

等到刘琮被吵醒时,却发现诸葛亮端坐沙羡府衙。

“先生何时到的?”

“刚到不久,几位将军已经在外恭候,请主公下令!”

“什么?”

原来诸葛亮等人率领大部队抵达沙羡时,孙权已经带人完全撤出了沙羡,在城外与夏口港之间扎营,准备休息一晚次日攻城。

诸葛亮听了黄祖讲述下午到晚上的战斗过程,便立吩咐众将摆开阵势。这会刘琮醒来,自然第一时间吩咐众将出击,甘宁从水路,魏延、黄忠各率一部左右夹击,黄祖、刘磐率领沙羡城内守军从正南面杀出。

孙权的部队听到杀喊声,还以为又是黄祖虚张声势,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知道陆上三方成合围之势,孙权与众将才发觉不对,黄祖只有五千人(实际三千)分成三个方向包围不是找死么,自己带兵直接进入沙羡便是了。等到夏口方向再次出现冲天大火,孙权便知道,坏了!

黄祖再厉害也不可能从自己的大营飞过去攻击夏口,必定是荆州援军到了。便吩咐众将率领部队立即增援夏口。陆地上孙权顾不得上了,夏口如果丢了,自己就没退路了。

可已经形成合围之势的南郡兵怎么可能放过孙权。

尤其是甘宁,七千水军自从上次洪湖剿匪之后,这会第一次对外作战。趁着夏口守军不足,便是连人带船一把火烧了,等待孙权率队赶到江边时,夏口守军早就报销了,只剩下熊熊大火。而江心甘宁率部正在欢呼。

第一百一十三章 穷追猛打

孙权一边安排人扑火,一边准备迎击陆上包围过来的敌人。本来还有将近一万五千人的孙权军队,在夏口船上驻守的两千人被甘宁瞬间消灭。陆上的大部分扎营未稳,正准备休息便被包围了。慌乱之中死伤无数!

可怜的孙权,白天还是大捷,攻陷沙羡,正好趁机劫掠一番。接着便是损兵折将,这到了晚上,先是被刘琮用计骗出,结果尚未站稳,战船被烧,陆地被围。看到夏口的冲天大火,孙权军中军心涣散,加上战斗力而言,在陆上本就不如刘琮带过的部队。再有一千骑兵闯营。一时间哭喊连天。

“主公,孙权败象已露,要不要留下缺口让他们逃跑,也好降低我军的损伤?”陪着刘琮来到沙羡南门城墙的诸葛亮问道。

“嗯,我军人数并不占优,如果四面围定,孙权必定死战不退,留下传令下去,放开东边,让孙权败逃,但不得有一人登船!”

刘琮这是要便追边打,但是卡住长江,不让孙权过江,这样一来,战斗远未结束。孙权部队看到缺口必定东逃而去,那么刘琮便可从容组织陆地和水上两路追击。

果然,得到军令的南郡将士迅速调整了包围圈,孙权的部下也是聪明得很,在江夏和黄祖等人火拼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今晚来了两拨援军了,还不知道刘表后续有没有援军,此番孙权带着三万人孤军深入就是想来抢劫的。只是没想到初一交战出奇顺利,就连沙羡城,黄祖都主动让出来,现在越想越不对。

孙权感觉自己从进沙羡城的那一刻起就是被敌军牵着鼻子走,这会见到生机,自然毫不犹豫的奔向东方。就这样一路跑,一方拼命追赶,直到天明,追出四五十里,也不见双方罢兵,一场追逐战持续了整整两天,直到快接近孙权地界,刘琮才传令罢兵。

此时孙权部下剩下不过两三千人,大部分都带伤,刘琮在当晚的包围战中也付出了三千人的代价。不过能救下黄祖,保住江夏,这点损失值了。三万人几乎是孙权在柴桑水军的全部力量了,虽然江夏水军在最初的交战中也损失殆尽。但两相比较孙权还是亏了。至少一两年内无法再像往常一样对江夏发起攻击了。

倒是在江面上的甘宁部队却是闲下来,等到孙权部队跑远,便进夏口收拾残局,将大火扑灭,找出能够继续使用的船只。刘琮又恳请黄祖调派船只,给甘宁配上一万五千人,诸葛亮作为军师直扑柴桑,打算彻底捣毁周瑜辛苦建起来的水师基地,借此重挫孙权。

就连被孙权擒获的黄射在乱中之中也得以逃脱,让黄祖更是喜出望外。战斗结束,保住了江夏,黄祖未等襄阳援军前来便派出使者告知刘表。本来黄祖想顺便将刘琦这个瘟神也一并送回襄阳,刘琦坚决不肯回去。

当初孙权围城,他恨不得插着翅膀飞回去。

但如今刘琮领兵杀退了孙权,刘琦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罪过,如果这个时候回襄阳只怕要被刘表乱棍打死,差一点就毁了黄祖一家啊,还有一万五千江夏水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刘琦不想回襄阳,刘琮也不想让他回襄阳。

在刘琮看来,如今刘琦继续呆在在沙羡,黄祖绝对不会像以前那么客气,刘琦也别再想碰军队。如此一来刘琦留在江夏等于闲人一个比在襄阳还闲。倒是让他回襄阳去反而会连同蒯越等人一起掀风作浪。

黄祖可是花了一番功夫,将刘琮捧成了简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诸葛亮等人虽是有怀疑,但苏飞、黄安等人众口一词。

黄祖见刘琮心情不错,便起身对刘琮说道:“贤侄文武全才,今后这江夏之事还要全仗你啊。”

“黄叔,切不可如此,能击退敌军是沙羡城上下齐心的结果。琮虽有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现敌兵已退,琮择日便要返回南郡。”

“贤侄,我可是舍不得你啊,幸亏你昨日先连伤敌人两员大将,接着单骑奔袭夏口,引得孙权惊慌失措,仓惶逃离。有你在,这孙权怕是不敢再来……”

其实刘琮知道,曹操马上就要南征,无论是黄祖,还是文聘他都想留在身边,时间紧迫必须加深彼此的信任,但练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当然不能留在江夏。当下编队黄祖说道:“不妥,叔父与孙氏较量多年,有叔父在江夏,加上此番大败,相信一段时间内孙氏不敢造次了。侄儿年纪轻轻已经领一郡太守,岂能越功。

“也是,也是,祖戴罪之身,只求保全妻子,不再贪恋这些虚名。今后祖若闲赋在家,还望贤侄多多提携犬子。”

这也算是黄祖的肺腑之言,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就算刘表让其立即告老还乡他亦无憾,最重要的是这次沙羡百姓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损失,他对族人也算是有个交代,但几个儿子生在这乱世,才智平庸,既然能遇上二公子,他自然要厚着脸皮力荐。

“叔父客气,叔父在江夏经营多年,想必父亲也深感你之功劳,必能妥善安排。”

刘琮此次文质彬彬,却又不失老成和大家风范确实让黄祖吃惊,但要说到领兵打仗,驻守边疆,以前黄祖只怕都不愿让刘琮给自己提鞋。

今日先是听黄祖一直吹捧二公子,他想起了在襄阳听到的一些传言,二公子如此勇猛、睿智,让他取代大公子刘琦继承刘表大位成为新的荆州之主也未尝不可。这是黄祖第一次真实的感觉到刘琮。对比大公子刘琦,真可谓天壤之别啊。

众人又寒暄了一阵中饭过后,刘琮便提出次日领兵回南郡。黄祖也不便强留,一来,刘琮带来人马大部分去袭击柴桑了,作为有希望继承的子嗣南郡太守,平南将军自然不能长期擅离职守逗留在外。

刘琮虽然也想和黄祖多混些日子,但这次救援十分仓促,损失惨重,得抓紧时间回去招兵买马弥补损失,不然等曹操打过来,可真就是抓瞎了。

晚上黄祖再次来到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