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官人- 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看了我在他心中的地位,我……”
    话未说话,圣后却似有深意地看了上官柔儿一眼:“这些你不用操心,不管姓李的来不来,你只要配合就行了。”
    ……
    ……
    夜里,一个孤零零的营帐外站着不下二十名守卫。营帐内狭小的空间里,一盏油灯闪着微光,火下不过一寸的位置,白纸已被烤得发干,纸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字。
    上官柔儿坐在桌边,毛笔几起几落,却总是在墨盘边。
    一封简简单单的求救信竟然上官柔儿想破了头。
    紧皱的眉头让上官柔儿美丽的脸变得有些僵硬,几乎都忘了什么叫放松。
    这封求援信是肯定要写的,这是圣后最大的退让。但是,这封信要怎么写?其中的还有很大的学问。
    李权用一封求援信让圣后损兵折将,而圣后也想用一封求援信让李权自投罗网。这是李权和圣后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前半场,李权获得大胜,而这后半场,圣后便要找回场子。上官柔儿夹在中间不过一个传话者,看似无甚用处,其实也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上官柔儿心中,她自然很想利用这次机会来试试李权,看他到底会不会为了自己而涉险?但是,此次冒的险太大了,她又不想李权来送死。
    在这种矛盾中,写一个字都觉得很困难。
    想了很久,上官柔儿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不要让李权来。
    那么,这封求援信就必须让李权看出是个圈套,而又不能被圣后看出信中漏洞。
    “只能让李权知道,不能被圣后发觉……”上官柔儿咬着笔杆子,一遍又一遍地摇头。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圣后冷漠地声音:“还没写好?”
    话音刚落,迎面一阵冷风吹来,上官柔儿桌上的灯火一阵摇曳。圣后进来了,冷冷的看着上官柔儿。
    上官柔儿犯下的错不是轻易能够磨平的,圣后没法控制自己冷意。
    圣后的眼神冷,上官柔儿的心更冷。她抬头看了看圣后,解释道:“李权狡诈非常,任何一点儿疏忽也会被他看出,要让他看不出这是个圈套,非得仔细琢磨才行。”
    圣后点点头:“若你一开始便知道这些,现在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
    ……
    数日后
    丘陵城。
    “都看看你们这熊样儿!以为死守在这里就是忠魂烈骨?***粮食都没了!你们这么牛,有种不吃不喝呀?敌人没有来,自己先饿死在城里,老子就看你们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兄弟?”
    城中,李权义愤填膺地对着几千将士破口大骂,声音之大,震得人耳膜隐隐作痛。
    今日,几千将士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丘陵城中的粮食没了!
    粮食不是被吃光的,而是因为昨夜遭了贼,或者说昨夜发生了怪事儿!一夜之间,丘陵城中的粮食忽然不见了,就像凭空消失的一样,只留下不足众人一周的存粮。
    这当真是天下奇事,丘陵城的存量足够七千人坚持一两年的,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全没了,又没有没火烧过的痕迹,将士们调查之后也没有半点儿发现。
    有人说是撞了鬼,这种无稽之谈在此刻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因为这太不能理解了。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现在粮食像长了翅膀飞走了,将士们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没有朝廷的物资补寄,不出一月,这里的人都要被活活饿死。
    这里的将士不怕战死,但要说饿死可就有人不愿意了!因为被饿死的话,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九泉之下也没脸见人呐!
    李权总算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乘此机会好好的奚落这些家伙一番,把他们各个都说得面红耳赤,叫人好不过瘾。
    更关键的是,被奚落之后,它们还不得不跟着李权一起弃城。
    现在,表面上看着李权是怒不可遏,可内心却是乐开了花。
    “老子真是天才,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
    美滋滋的,李权转头朝王三麻抛了个媚眼,看得王三麻一阵激灵。接着,又转过头,恢复那种凶神恶煞地神色,吼道:
    “以后谁都不准再屁话了!半日休整时间,今夜三更,全军弃城走山路入碧州!”
    “是。”
    “是……”
    稀稀落落地应了一声,将士们颓丧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姿态离开夷洲,实在不怎么光彩。
    人群渐渐散了,李权感觉喉咙火辣辣地疼,这些天为让这群老黄牛改变主意可说用尽了心思和口水,,到了最后才不得不用损招。
    原以为可以圆满地离开夷洲了,谁料就在三更前一刻,一封信送到了李权面前!
    。。。

第692章 :黄昏

    三更将至,李权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带队出发。踏出门的一刻,感觉一道冷风从耳边擦过,回头一看,身边房梁上一柄小巧的匕首静静的插着,匕首上的信很快吸引了李权的注意。
    李权猫着身子再房檐下看了两眼,,除了沉沉的夜幕什么都没有。
    这里可是丘陵城,是谁能在这么多守军的眼皮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信?
    带着疑惑,李权去下匕首重回屋中。
    “李郎救我!求援信一事,圣后追责,欲将我军法处置。五日后行刑,柔儿命悬一线,悔不与李郎离去,四下无人相助,只有求李郎设法救我!”
    信中内容极少,却让李权脸色大变,几乎就要转身冲出去。
    李权自己都很奇怪,也不知什么时候,上官柔儿在自己心中变得这么重要了?
    李权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镇定,乍眼一看便感觉这封信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信中的称呼就让李权感觉别扭。
    “李郎?”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热了?”李权百思不得其解,又细细地将信看了一遍。
    信的内容很短,一眼就能看完,除去称呼不说,信中内容依旧让人觉得别扭。
    李权思考着,他知道上官柔儿是个聪明人,只有在自己面前会时不时地犯傻,但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很清醒。如果情况真如信中说的那般危急,信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废话。
    没错!这么简短的信中依旧有很多废话。
    信中有用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李郎救我。”
    仅仅只要这四个字都够了!因为李权能猜到上官柔儿出了什么事,也能猜到只有上官柔儿才会跟自己发求救信。任何人置身此事中,只要听到上官柔儿出事,必然会想到是赌局之后,圣后发怒,不肯饶恕上官柔儿。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上官柔儿觉没时间去写这些废话。由此可见,上官柔儿是在很冷静的情况下写下这封信的。
    上官柔儿何等聪明?怎会不明白其中道理?怎会将李权能猜到的事情强调一遍?就算要强调因为何事,那也是要发生了李权预料之外的变故才会在信中说明,因为这样才符合逻辑。这道理,上官柔儿肯定是知道的,但她还是说了是因为求援信惹恼了圣后。
    “这绝不是什么废话!柔儿肯定有她的用意!”
    李权眉头深锁,外面忽然传来了士兵的催促声:“总督大人,您准备好没有?兄弟们已经准备就绪了。”
    “等等!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屋外安静了,李权继续思考。
    “称呼有问题,强调事件也有问题,甚至连后面的五日期限也有问题!难道……”李权眼睛一亮,“难道柔儿故意写出这么多漏洞是为了我发现?目的就是让我知道其中的问题,让我起疑,让我不去?可是她为什么要绕这些弯子?”
    想到这里,李权豁然开朗,上官柔儿信中传达的意思他全明白了。
    “白莲教以柔儿为饵诱我过去自投罗网!”
    但是,李权眉头并未因此而舒展。因为其中还有一层意思,柔儿现在处境不好,不然也不会绕这么大的弯子。
    “先生,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动身了。”
    这一次是魏继明亲自来请。李权应了一声,赶紧走了出去。
    今夜又有风沙,吹得李权睁不开眼,但城中集结完毕的几千将士却魏然不动,所有人都轻装而行。
    风沙是好事,更容易隐蔽己方行动。
    李权走到城门口,面对一众将士,低声道:“所有人都不准出声,咱们走!”
    走了!终于要走了!几千将士迈出了离开丘陵的第一步。李权可以没太多感觉,但对将士们却是一种难言的割舍。这片黄沙陪着他们度过了大半生,包含着太多回忆,现在突然要走了,也不知多少人望着土墙上战斗留下的痕迹默默叹息。渐渐地,走远了,回头时再也看不到一点儿城墙的影子,队伍的气氛低迷,不少人在风沙中摇摇晃晃。
    李权的表情和将士们一样,但想的事情却截然不同。姜英楠以为他是舍不得丘陵,上来安慰了两句。
    李权摆摆手没说什么,带着队伍继续走在前方。
    经过将近一日的赶路,几千人的队伍终于到了山林脚下。没有停顿,队伍直接进入山中,在一个不知名的大山谷里起锅造饭。
    眼看里夷州越来越远,李权心里是越发地烦躁不安,一次次回望,总觉得自己若这么走了……
    “你好像有心事?”耳边忽然传来姜英楠的声音。
    李权皱了皱眉,起身看着上官柔儿所在的隘口位置。那里视野有限,,山谷雾气弥漫,之后黄昏落日的微光。
    “英楠。”李权开口了,语气出奇地沉重,“你将他们带回碧洲吧?”
    “恩?”姜英楠一愣,随即点点头,然后才意识到李权这话还有别的意思,“你呢?你要怎样?”
    “去救一个人!”
    “上官柔儿?”
    李权一惊:“你怎么知道?”
    姜英楠没有解释,激动地一把抓住李权手臂:“你疯了?!”
    李权笑了笑,显得很平静:“我没疯。我已经想清楚了,上次的赌局已经你也知道,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利用了她。现在她被责难,我如何能见死不救?”
    姜英楠看这李权,表情僵硬,低声道:“你怎么知道她的近况?”
    李权回过头,看向姜英楠:“我就是知道。”
    “你不能去!”姜英楠的表情异常坚定,“你害得白莲教折了几万人马,他们各个都对你恨之入骨,你现在去救人,不是自投罗网?不去!绝对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
    姜英楠再无话说,她知道,这句话从这个男人口中说出就没了回转的余地。
    对视着沉默了许久,姜英楠有些黯然的低下头:“她就这么好?能让你如此,冒险?”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一路走到这儿证明我知道此行太危险,但到现在还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女人是我最大的弱点。老毛病了,改不了!”说完,李权无奈地笑了笑,还是那般没脸没皮的样子。
    本该是很严肃地事情,却被眼前这家伙说得感觉不对味,姜英楠没好气地瞪了李权一眼,不再说话了。
    黄昏将至,李权环顾山谷一圈,伸个懒腰,叹了口气:“好了!时候差不多了!我离开的事你稍后告诉他们吧。我先走了!”
    说完,朝不远处的王三麻羽蒙使了个颜色。
    两人早就看出李权有别的打算,所以也不吃惊,各自走了过来。
    李权看着羽蒙:“这次还是你还是跟着大部队一起走,王三麻跟我的行动。”
    羽蒙微微皱眉,对李权的安排似有不悦。不过也算是这样决定了。
    李权明知是白莲教的圈套,可还是决定要去。因为他知道上官柔儿现在在白莲教的日子不好过,不为别的,就为几年前的一次肌肤之亲也要将她救出来。
    危险可想而知,表现得平静是安慰别人也是安慰自己。
    李权要走了,可还没迈出步子,手臂忽然被人紧紧地抱住。
    回头一看,情不自禁地漏出暖心的微笑。姜英楠眼光闪动,小声道:“陪我到一边走走?”
    李权点点头。
    姜英楠挽着李权的手臂走到山谷中无人的地方。这里山石密布,只有低矮的草木生长在山岩的夹缝之中。一路往上,视野渐渐开阔,可看到垂落天际的夕阳光影中有成群的鸟儿飞过,清风阵阵带着山间的清新,沉沉暮色叫人心旷神怡。
    山间永远不乏美景,然而,美景环抱着的二人却单纯地看着对方。
    “有些话本来想以后再说,可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了。”姜英楠轻轻地靠在李权肩头。
    “你也要走?”
    软软身子微微一颤:“你怎么知道?”
    好像是报姜英楠刚才的不回答,李权也只笑了笑。
    姜英楠颓然地耸了耸肩:“没错,完成了这次你给的任务,我准备找到小妹重回山中。我只要你要留我,所以先说明,免得日后你让我难办。我也很想跟你在一起,,但是,我是个山人,在山里住惯了,受不了你们的大家门风,而且我跟你的夫人相处不好。所以……“
    “不用解释,既然是你的决定,我自然会尊重。”
    两人都很默契,都没有说明真正的原因。
    李权清楚,姜英楠也清楚。
    感激和爱情是不能等同的。
    “我会在山里等你,有缘的话我们还会再见。”
    李权点头的时候暮色已去,夜幕降临,两人重新回到人群密集处,那里刚刚点燃了火把,没有烧旺的火焰如星光装点着渐渐暗下去的世界。
    将士们在吃饭,而李权却和王三麻走了。
    李权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自己,感觉到一股暖意,。
    “李老爷,不回头再看看?”
    李权摇摇头:“黄昏的最后一点光已经没了,不见容貌,何必多看?想一下足矣。”
    。。。

第693章 :朝廷军至

    “李老爷,您怎么到哪儿都有女人惦记着?叫人好生羡慕,小人给您卖命这么多次,得空的时候教教咱。不求能哄得夫人们那般美貌的女人欢心,只求能让青|楼中的小花旦开怀便可。”
    离别之际,本是多愁善感的好时机,李权本想想一首诗词来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感,可一听王三麻这话,所有多余的心思都没了。很烦躁地看了他一眼,喝道:“瞅你这长相!”
    “……”
    硬伤!绝对的硬伤啊!王三麻瞬间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