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官人- 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消息更叫人振奋?!
    忽然间,李权不知该说什么,喉咙忽然一番,一口黑血喷了出来。
    吐血之后,李权彻底放松了,只能用劫后余生来形容此刻的心境,感觉是上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本该潜入李宅进行屠杀的刺客被老太监半路截杀,皇后的计划全被打破,当即大怒:“狗奴才!你不过是个狗奴才!怎如此大胆,竟坏我大计!你……你究竟是何人?”
    老太监对皇后有着足够的尊重,任何礼节都没有少,平静地回答:“娘娘,老奴不过是个早就不该存在于世的人了。当年皇上入京,承蒙皇上不弃,留老奴一命。还一直养着老奴,不曾让老奴做过一件事。现在,难得皇上委以重任,为求京中太平,老奴不得不对娘娘不敬。若娘娘要治罪,且等皇上回京之后,老奴再任由娘娘处置。不过现在,娘娘最好不要再肆意妄为。俗话说,祸不及妻儿,您的做法已经触及到皇上的底线。若一再如此,老奴只能行皇上旨意。”
    行皇上之意。
    那便是要杀人了!
    老太监看似不起眼,但此话一出,所有人的心都凉透了,连皇后也不敢再开口。
    见没人再说,老太监转向李权:“李大人,该看的东西已经看了。老奴诚意而来,只请李大人就此收手,今日之事就当未曾发生过,可好?”
    李权还有些恍惚,现在哪还管这些?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回府上看看,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没有犹豫,李权点头:“只要我家人平安,今日之事就当没发生过。”
    。。。

第744章 :分分合合

    当事情没发生过?
    这有可能吗?
    明眼人心里都清楚,李权口中的当作没发生只是权宜之计。
    同样的,老太监转头看向皇后,问皇后娘娘同样的话。皇后虽然百般不愿,最后还是无奈地点点头。
    皇后的心思也一样。
    老太监站在中间,无形中成了一堵阻隔两人正面冲突的高墙。老太监的出现让现在局面变得更加微妙,李权和皇后都清楚,皇上不是不知道他离开后会造成的影响,所以他留下了一个伏笔,让双方都悠着点儿,不要闹得太过。
    这好像给一场战争圈定了规则,比如只能用刀,不能用枪。谁要违反规则就要遭到火炮的攻击。
    再继续纠缠已经没意义了,双方都要回去休整,重新确定计划。
    看到双方愿意暂时收手,老太监难得露出一个放松的神色,分别朝李权和皇后拱手:“如此老奴真要谢谢二位了。”
    李权看了看皇后,冷哼一声:“皇后娘娘,臣现要离去,不知可否?”
    皇后阴晴不定的上下打量李权,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转身,按着脖子不紧不慢地离开了现场。
    李权随后离去,托着疲惫地身子渐渐消失。
    两个正主都走了,现场的御林军和小太监也要散去,老太监却阴沉着脸朝众人道:“你们都不要走。”
    ……
    ……
    第二天清晨,京城中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昨天夜里皇宫某处宫殿起了大火,数百御林军在救火的过程中遇到宫殿坍塌,数百御林军和几位宫殿里的公公被活生生烧死。皇宫里的某个宫殿也随之化成了灰烬。
    这也算是惊天奇闻了,消息飞快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传递,百姓对于来自皇宫的消息都会无条件地相信。所以不少人开始担心,担心这是不是预示着什么,比如皇上战败?
    李府中,一股不安在躁动。
    李权好不容易能将这么多娇妻美妾聚拢在一起,现在却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昨日的经历让李权彻夜未眠,经过一夜地思考,李权最终决定将家人送回碧州生活。
    原因很简单,京城很危险,李权可不能指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李权没有告诉女人们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昨日的凶险她们也毫无察觉,所以对李权的决定非常困惑。
    没人想要离开,但李权非常坚决,容不得半点儿商量的余地。只有李惜荷显得开心,只有她天真的以为真的是会碧州看看奶奶,然后在碧州家里玩一段时间再回来。
    小丫头很积极,飞快地收拾了自己的衣裳,丢到马车里,踩着欢快的步子的甩着马尾辫跑到众人面前。
    “娘,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各位姨娘,你们怎么还没收拾好?惜荷都准备好了,快点快点,惜荷要急着见奶奶。”
    安馨荷皱了皱眉:“小翠,先把惜荷送上车,哄着她。”
    一听大夫人叫自己,小翠急得都快哭了,眼睛红红的:“为什么是我?”
    安馨荷严肃地看了她一眼,小翠低着头,带着一百个不愿意跟李权擦肩而过,然后不动声色地勾了勾李权的手指。
    小小的动作却引发李权强烈的不舍,一狠心,一咬牙,装作什么都没感觉到,让小翠跟自己擦肩而过。
    分分合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面对面前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人,看着一双双感伤的眼神,李权知道她们都等着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她们是女人,她们懂规矩,这样的话她们不能问。
    李权终究没有说,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说了此间凶险,她们会更加不愿离开。
    也只有大夫人能猜到一些,只有她知道李权的谋划。
    这样的谋划伴随着巨大的危险,从一开始安馨荷就猜到了。只是她没想到其中的凶险程度到了要让自己以及妹妹们都回碧州生活。其实所有人中,安馨荷才是最不想离开的一个,因为现在的谋划是她提议的。安馨荷以为,如果没有她的提议,老爷就不会面对现在的危险。自己想要分担,可是为了家中其他女人又不得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离开。
    不管有多么不舍,该分开的始终要分开。
    午后,林轻尘如约而来,再次充当李家的保镖,一路护送李权的夫人们回碧州,而且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林轻尘同样要时刻不离地守着。
    李权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但昨日的事情让他不得不候着脸皮请林轻尘多劳累一些。
    好在林轻尘是个典型的施以滴水还以涌泉的人,对李权的要求没有多说,据说蛟龙前辈也没有反对。
    夫人们走了,家中只剩一群下人。虽还是又好几百人,但李权总觉得冷清了很多,看着密密麻麻的房间,却不知去哪间。
    这种感觉让人颓然。
    就这样,李权一个人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天。
    第二天,重新振作精神。现在已没了后顾之忧,李权暗暗提醒自己该吹响反攻的号角了。
    回忆昨日皇宫的经历,老太监是预料之外的变故。
    对方的身份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京城中明面上的几位接近大圆满境界的高手之一,只是他跟吕尚一样,可能在某些机缘下突破了屏障。先不考虑皇上身边有多出一个大圆满境界的高手会为天下大势带来什么变化。光是现在挡在李权面前就让人很不舒服。
    皇上的意思很明显,不能闹得太过火。
    可李权不服气,因为总是自己作猎物,现在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反击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用同样的方式报复回去。这种感觉很憋屈。
    想要对李缘或者皇后不利,肯定要跟老太监闹翻。这个对手,李权暂时还不想得罪,而且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又没有这个能耐。
    想了想,皇后遭遇此次事件,接下来的时间肯定会休整,目前依旧可照原计划继续,那便是先杀了南宫晋孙。
    不能杀皇后、李缘,不代表不能杀南宫晋孙。
    想到原先的计划,李权忽然记起进宫之前本意是要调查刘文生的。结果因为假圣旨忽然传到,让计划没有进行下去。
    打定主意,李权朝屋外喊道:“来人。”
    。。。

第745章 :再见刘文生

    三天后,对刘文生的调查有了结果。
    原来这些年李权跟刘文生断了来往后,后者偷偷摸摸地干了不少事情。先是李权给他的银两结交了很多京城阔少,顺着这些关系接触到了很多在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据说在南宫晋方地帮助下如愿以偿地娶了心仪已久的南宫璃。从此便跟南宫家搭上了关系,又在南宫晋孙地扶持下近了都察院任职,现在更是南宫晋孙最得力的助手,都察院一切事物都会有刘文生的影子。
    得知消息后,李权心中诸多疑惑便解开了。
    现在一想,刘文生的身份似乎不能对自己的计划造成什么影响,只可惜当初看到刘文生跟南宫晋孙在一起显得太过惊讶,以至于失去了击杀南宫晋孙地最好时机。
    过了这么多天,南宫晋孙的伤势肯定已经痊愈,想要再有那么好的机会就难了。
    在这之后,李权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可又不知具体该怎么做。
    “难道故技重施?再刺杀一次南宫晋孙?”
    这显然不行,先不说南宫家肯定会加强防御,经过皇宫事件,李缘的所有势力都会高度紧张一段时间。这时候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实在不妥。加上还不清楚老太监所说的闹得太过具体指什么程度。
    今日和三天前的心境和想法完全不同。可见时间总能让人变得冷静。对李权而言这是好事儿,皇上不在的时间很长,未来的日子更长,所为恩怨仇恨,该报的总该报,该还的总要还。
    时机尚不成熟,李权终是先把杀念放下。
    不再急着刺杀南宫晋孙,李权开始琢磨别的事情。
    李权掌握的信息很少,至于暗地里的争名夺利都是由一些官员自行操作,真正传到李权耳中的消息很少。所以,现在李权想要做点儿什么,忽然间发现自己好似没什么可做的。
    思来想去,唯一能抓到的一条信息就是刘文生的近况。
    既然刘文生在南宫晋孙手下办事,现在已经成了敌对关系。
    于公于私,李权都觉得很有必要去刘文生家里看一看。
    ……
    ……
    城北正和大街,刘文生家刘府可算得近年鹊起的新秀,别看刘文生在都察院的官职不大,但权利一点儿都不小。和南宫晋孙一样,在都察院任职是不看官职的,只看谁有实权。刘文生不过是资历不够,所以暂且没有明确地职位,可正和大街所有人都知道,刘文生是除南宫晋孙之外的都察院二把手,谁要敢招惹刘家,保不准第二天就有大批都察院的人来抄家。
    李权慢悠悠地到刘府门口,四下看了看,门庭端正,院墙砌得规整,倒是真有大户人家的派头。
    看到这些,李权的不可避免地回忆起前事。
    想当年,刘文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地小村牌头。过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时常被人欺负。这几年功夫对李权而言就是转眼之间,当年的刘噶却有了你这样规模宅子。想想不禁觉得造化弄人。
    上前几步。
    刘府门口的家丁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殿阁大学士李权。”
    家丁先是一愣,随即后退了两步,惊诧地眼神落在李权身上,没有交谈,上下打量后才吞吞吐吐的回应:“您稍等。”
    家丁慌乱地进屋,很快就回来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身锦缎长衫的刘文生,束发纶巾,其唇短须,步子沉稳有力,精神头十足,看上去像是脱胎换骨一样。
    李权一愣,一开始还真没认出来。回想那天夜里,一切来得突然,李权也没看清楚。今日相见才发现刘文生的变化。
    李权发愣之际,刘文生也愣在原地。一时,两人相顾无话,看上去有些呆傻。
    如此沉默了半刻钟,刘文生先恭恭敬敬地给李权鞠了一礼:“下官见过李大人。”
    恭敬地问候却让两人之间多了很多距离。
    一时间李权也不知如何说话,只是平淡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一切都如寻常官员见面,刘文生给足了李权面子,任何礼节都没有少。刘文生在正和大街虽然不错,但跟李权比起来显然还不在一个层级。
    今日李权来得似乎不是时候,刘文生府上还有访客,李权都不认识,但他们全都认识李权。
    如今的李权在京城可是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像这样的大人物怎会来这里?
    刘府中的访客可谓是惊喜莫名,就算南宫家跟李大人所处立场不同,那也不是他们这种小角色操心的事情,在刘府竟然能有幸得见传说中的李大人一面,其中的好处就不用细说了。
    到了正厅,李权和刘文生还没说上话,就被四五个不知名的官员围上了,一人一句,就快把李权捧上天了。谄媚的样子活像李权的孙子,估计就算让他们立刻****也没有问题。
    李权少有接触这等二流官员,所以没怎么接触如此直接的阿谀奉承,有些不适应。
    而刘文生心里尚且装着事情,对此情形也没有插嘴。
    李权来时就算好时间,现在正当午时饭点,正好刘文本来就要待客,故早就备好了酒席。
    在几个人的吹捧下,李权坐到了上位,几个官员落座之后激动得筷子都拿不稳。刘文生沉默着坐到李权身边,可以感觉到,刘文生此时带着不安,坐在李权身边有些不自在。
    这时,对面一人笑呵呵地朝刘文生道:“刘大人!您真是大面子啊!连李大人都亲自来访。当真是羡煞我等。”
    刘文生嘴角抽了抽,僵硬地笑了笑。
    其他人实在是太兴奋了,没注意到刘文生的不妥。心中还暗自好笑,李大人这样的大佛来访都不知说两句。
    想着,一个人一边给李权斟酒,一边笑道:“下官不知李大人今日来访刘家,莫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吧?若是这样,我等就先告辞了。”
    “对对!”所有人都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李大人有正事,下官就先告辞了。”
    李权摆摆手:“不用,本官来此不过找刘文生叙叙旧而已。这桌酒各位可随意。”
    “叙旧!李大人跟刘大人以前就认识?可没听说过呀!”
    李权笑答:“老早就认识了。”
    说罢,饶有兴致地看了看心不在焉的刘文生。
    刘文生无甚反应,却把周围官员惊得够呛,一听刘文生老早就认识李大人,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无法言喻,心头恨得牙痒痒,心说这样的好事怎么自己遇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