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像曹冠之属都没有领兵之权,也就是这几个校尉看上去比较可疑了。
于是乎,李全德变成了他的亲兵,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剩下的几个校尉如今就已经剩下了费榷和赵布宗,赵布宗这里和景王关系颇深,以后也许要小心些,景王如今对他看重,不代表会一直如此,但现在此人却是值得信任的,费榷嘛,这人留下不留下此时已经无足轻重,单只他一个领兵校尉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这摔角之戏由来已久,秦汉之时便有王公贵戚取军中矫健者充入府中,每逢宴饮便邀斗为戏,到得唐时,更是盛极一时,还定下了许多的规矩,有专人训练而成,临场之时相互扑击,将对方扑倒在地者为胜,后来传入东瀛,便成了相扑的前身,初时这样的扑斗是为了显示国家的尚武之风,但到了后来便成了一种游戏,这和奥林匹克之类的体育运动都是相似,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费榷到也有些聪明劲儿,并不以兵刃来比斗,而专选了这摔角,因为武举时就听闻这位大人曾以木制兵器将人活活砸死,他掂量了一番,觉得这位大人不太可能下死手,但兵刃无眼,真个自己倒霉挨上那么一下,或许不会致命,但瘸个胳膊腿之类的,以后还怎么见人?
摔角上面受伤的机会便小了许多,还有许多规矩限制,危险性便大大低了不少,这时的他也是心中惴惴,和赵石心里想的完全是两码子事,但在这气势上一下便显得弱了许多。
先是躬了躬身,笑的还很灿烂,“大人,您的名声下官们都听说过,这武勇上没的说,下官一个人恐怕不是大人对手,恳请大人让我等齐上,也好能让大人将真本事拿出来让左卫上下见识见识,大人以为如何?”
“一起来吧。”赵石扫了一眼眼前这几个人,正好是八个,身子都是强壮之极,这个费榷到也算了得,竟然能找到这么多人,这几个人他都熟记于心中的,身体素质都是一流之列,只是疏于训练,精气神上都不能于久经战阵的镇军相比罢了,想到这些,心中却是一动,这几个人都在右军不假,但平日和这个费榷也没什么交情可言,这个时候竟都被他说动,不说别的,只这一点,这人到也有些本事。
“大人,这摔跤的规矩您应该也懂得吧?拳打脚踢是不行的,以大人的勇名,自是不会坏了规矩的,全当下官没说,兄弟们都要打起精神来了,今天输在大人手里不算什么,主要要让大人知道咱们个顶个都是条汉子,摔折了腰可不要叫娘啊……”
周围的人群立时传来一阵哄笑声,更是有人大声喊道:“娘老子才不管你的腰折不折呢,到是你婆娘以后就得改嫁了,到时候看你还是不是个汉子……”
场上的几个人可不会被他们干扰了,他们心里各有各的念头心思,但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在费榷一声呼喝之下,按照事先讲好了的,四个人立即扑出,立即便将赵石围在了中间。
有的抱头,有的抱脚,身子最是强壮那个却直直朝赵石撞了过去,配合不算默契,不过显然是早有预谋,竭尽全力之下,架势也十分的惊人。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213章 年关(六)
虽说不能踢不能打,只能做出抓,绊,缠,摔,顶等动作,对于如今的赵石来说,将这几个人弄躺下已经是轻松之极,但他已经存心不让这几个人好过了,又要胜的光明磊落,在众军面前立威,下手便也重了很多。
左胳膊一伸,便已经将那个抱过来的家伙撑在了外面,身子前倾,抱住他双腿的两人只觉得好像抱住了两根柱子,初时两人还大吼了一声,想要趁着一股猛劲将赵石掀翻在地上,不过用力之下,赵石的双腿却好像在地上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两人脸色涨红,本来借着酒劲壮起来的胆子,在暗自某足了力气搬了几下之后,心中不由一寒之余,后背的冷汗也就下来了。
耳边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两个人一哆嗦,抬头之间,那个狂奔上来冲撞的旅帅已经如同腾云驾雾一般飞了出去,周围的人都是一阵惊呼。
被他撑在外面的那人却是一把抓住赵石的胳膊,刚想使力拉扯,一股无可抗拒的大力涌了过来,身子已经不由自主的向赵石靠了过去。
赵石闷吼了一声,一把抓住此人的腰带,双臂只是微一用力,就已经将这人举过了头顶,顺势抛出,这人一声惊呼刚自出口,身子就已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正压在方才那人的身上,吭哧一声,上面的叫的很是凄厉,下面的这个给他压了个结实,方才还叫了一声,这时却是眼睛一翻,径自晕了过去。
剩下两人胆子已寒,手上都是一松劲,便要站起身来,但一双大手分别抓住了他们的脖子,两人还待挣扎,但赵石哪里还容他们有半点的反抗,双臂一合,响亮的碰击声就算是站的老远也能听得个清清楚楚,等赵石松手的时候,两个倒霉的家伙这才软软的倒在地上,两人的脑袋也不知是谁硬上一些,旁观的人更是不知两人撞这么一下到底谁占了便宜,反正两人倒在地上的时候满脸是血,看上去可很是吓人。
四个人转眼之间便倒下两双,本来还咋咋呼呼的旁观军兵都是呲牙咧嘴,尤其是最后一下,那响动可是不小,这些人都觉得自己的脑袋凉飕飕的,都是感觉自己的脑袋好像也疼了那么几下。
赵石歪了歪头,斜着瞅了站在自己周围,脸色已经有些泛白的家伙们一眼,嘴角微翘,“嗯,下手好像重了些,军医呢,赶紧给他们治伤,应该都不算重,养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又都活蹦乱跳的了,再说了,出点血对身体也有好处不是?”
旁边的军兵听了他这话,又都咧开了嘴巴,心道这反正不是流你的血,说的轻巧……暗自腹诽之余,却是觉得这位大人果然如同传闻中一般嗜血残暴,这还只是军中比试,若是战阵对敌,还不定是个什么凶恶样子呢,心里这般想着,畏惧之心又加深了许多。
再看看剩下的四个人面青唇白的样子,估计上去也是白给,费校尉这次可是办了件大大的蠢事,有几个被费榷找过的人都缩了缩脖子,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真是英明,没有答应出头露脸,不然大过年的不能回家便也罢了,还要在床上躺着养伤,那才叫个不是事儿呢。
四个人都是羽林中的老兵了,这心思转的也都比谁都快,只见其中一个把刚摆出来的架势一收,脸上已经好像能笑出个花儿来,躬着身子跑到赵石身边,伸手拍打了一下赵石身上落上的几点雪花,嘴里更是没闲着,“大人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这些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对手的了,也不用大人伸手衡量,我们认输就是,前些日子家里捎来了些好酒,先是给扣在了李阎……李大人那里,过年发还了回来,大人的酒量也是闻名已久的,不如咱们和大人在酒量上再较个高低……哈哈……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两个反应慢些,但也立马凑了过来,赵石心中叹息了一声,这些人在京师确实呆的太久了,抡起处事圆滑,见机行事来,就算是京外的那些地方官吏都比不上他们,但这些人却都是军人,军人有的应该是血性,自律,尊严,荣誉,他们却一点边都不沾,看来要走的路还是很远啊。
想到这里,他也失去了兴趣,微微摆了摆手,淡淡道:“你们都下去吧,还有你们,这热闹看的可是高兴,行了,张峰聚,曹冠,你们两个把人组织一下,这摔角之戏很有意思,我这里出纹银百两,宝刀一把,决出个头名来这些就都是他的了,你们自己琢磨着办,别胡来就行。
费榷,李全德,你们跟我来,有些事咱们得说说了。”
不管身后军兵们的欢呼雀跃,当先迈步向营房方向走了过去,李全德先是恶狠狠的瞪了费榷一眼,接着神色也萎靡了下来,心里哀号了一声,这次不会还是吃军棍吧?他到也没想有什么好事在等着自己,和费榷一起被叫过去,还能有什么好事了?不过随即便想,有费榷这个王八蛋一起陪着自己,老子挨这军棍也认了。
两个人各怀心思,不过都是垂头达拉脑的跟在赵石的后面慢慢走了过去,将喧嚣和吵闹声抛在了身后。
看见他们两人的样子,有心的不由在心里念叨上一句,这位大人不定会怎么捏弄这两个大爷呢,是一顿板子呢,还是叫这么两个人去刷夜壶?还是再将两个人送到他们的长辈面前,让他们丢个大脸,不过这些都不是他们现在关心的,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百两银子和一把宝刀,百两银子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看在眼里的,这点银钱也只够他们月余的花销罢了,至于宝刀嘛,大多数人也没收藏的爱好,这个彩头才是被他们看重的,羽林左卫第一勇士的头衔肯定是这位指挥使大人的了,不过弄个第二勇士,第三勇士的,出去还能光鲜一把,毕竟今年的武进士都在左卫军中,弄倒几个武进士岂不是说明咱们也不是白给的?这么一想,只要稍微对自己的气力有点信心的这心里可就都火热了起来,其他心思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两个人被指挥使大人叫去不久就又都回来了,费榷虽然有些气沮的样子,但李全德可是春风满面,意气飞扬,一边有他那肥大的手掌拍打着费榷的肩膀,一边乐哈哈的说着什么,而费榷却只有点头的份儿,让人不由有些诧异。
两个相熟的上去一问,回来也乐了,两个人现在算得上是半个结义弟兄了,结义兄弟在这个时代很普遍,志趣相投者,利益相关者,甚至是两家世代交好的都可能结为兄弟,这到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像李全德费榷这样的两个人,说起来到是臭味相投居多了,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却是那位指挥使大人的命令如此,还不是他们两个自己愿意的,李德全大了那么一两岁,所以就成了大哥,而费榷也捏着鼻子认了,他的勇气在方才的那场简单较量中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命令虽说有些匪夷所思,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些恶搞,但他就是没那个勇气再和指挥使大人对着干,至于说是半个,只因为还缺了禀知家中长辈,插香头之类的关节……
这些先不去说他,军营闹腾到天色昏黑还没消停,校场之上点起几堆篝火,大有挑灯夜战的架势。
不过到了月上梢头之时,宫里却是来了人,“宣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赵石即刻进宫见驾,不得有误……”
接到这么一个旨意,赵石皱了皱眉头,心里也是有些担心出了什么变故,但随即看见从宣旨太监身后转出的李全寿,让他立即安心了下来。
这位小王爷身上裹的严严实实,脖子上还围着一圈貂裘,笑脸冻的红扑扑的,这时正稀奇地看着这沸反盈天的军营,作小大人状摇头晃脑了一番,但肚子里墨水实在有限,嘴是砸吧了半天,嘟囔了两句,却是谁也没听清楚。
转身笑嘻嘻的来到赵石面前,脸上也难掩欢喜之色,不过开口说话还是有些孩子气,“咱们多少日子没见了?你算没算?你这里到是热闹的很啊,我在府里可是无趣透顶……”
说到这里径自在那里掰起了手指头,“王虎是个木头疙瘩,陈老夫子是个老狐狸,总变着法的让我学这学那,他那个孙女是属刺猬的,碰上一下都扎人……”说到这儿回头又踹了常年跟在他身边的吴太监一脚,“这个死东西就会点头哈腰,连个有趣的点子都想不出来,父王母妃那里就更别提了,整日连个人影都不见,府里人等一个个都是磕头虫,没甚意思,还是你在时好啊,有趣的事情也多,要不这个副都指挥使你也别干了,我到皇爷爷那里给你讨个大官儿,见谁都不用磕头那种……老杜他们呢,好些日子不见,挺想他们的呢……”
见了李全寿,赵石这些日子绷紧的精神也不由一松,这位小王爷虽然不务正业,变着法的想要找些新鲜,但毕竟年纪还小,心思不重,交往之下,到也让赵石颇觉轻松。
一路之上不必细表,到了皇城的时候大约已经是月上中天的时候了,此时正值年关,金吾不禁,皇城内外虽说人烟已经稀少了许多,但都是张灯结彩,不时还有鞭炮炸响之声隐约传来,过年的气氛很是浓重。
赵石却并不关心这些,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给李全寿说着话儿,心中想的也有些杂乱,见到皇帝该说些什么,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哪件能说,哪件又不能讲,练兵练到什么程度皇帝总是要问起的,他暗自估摸了一下,这些人还差的远,总要再过上一年半载的才能顶上用场,金人在京师闹腾了一圈都跑了,来年估计必有一战的,他们是不是能赶上?皇帝有没有让他们去的意思,还是说以后左卫的职责还是驻守皇城,那样的话到是简单了许多,也不用冒什么风险,只是太子那边会再做出什么举动?该怎么应对……还有家里怎么样了……想的是乱七八糟,但却又好像件件重要,让他有些头疼……
到了皇城之外,将哒懒和李全德几个亲卫留在外面,他如今已有在皇城带刀行走的权力,这横刀也便带在了身上,进了宫城,便直奔乾元殿方向而去。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214章 年关(七)
乾元殿内没有什么别的人,殿内的灯火也并不明亮,相比殿外灯火摇曳,仿若白昼,则殿内颇有些昏黄的感觉。
正德皇帝静静的坐在书案之后,不远处还站着几个贴身伺候的太监,大太监张泽弯着身子侍立在他身后,也许是觉得殿内太过静逸了些,也许是站的时间太久,腿脚有些受不住,身子总是晃来晃去的,不过他心里也觉得今天的年关过得有些压抑,这一年来虽是眼前这位帝王力求朝政平稳,但最后还是生出了许多事来,风起云涌之际,之前的年夜饭的气氛便也有些诡异在里面了。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随着朝政跌宕起伏之际,这位帝王的身子骨也是每况愈下,别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但他这个贴身侍候的太监大总管却太明白不过了,这位皇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每日处理朝政都是强打着精神头儿,在臣子们面前还能谈笑自若,但若是到了没人的地方,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累极了的六十岁老人那种风烛残年的感觉,让人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