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血-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女子望过来,齐子平摆手,她们这才站起身来,袅袅娜娜的下了下楼。

赵石来到窗前,往下瞧了瞧,齐子平则在一张矮几边上坐下,倒了两杯茶。

赵石回头,沉吟了一下,才道:“两年不见,子平好像变了许多。”

齐子平头也不抬,回了一句,“许是大将军自己变了吧,怎的反来说子平?”

话里味道有些不对,但赵石明白,这些景王府旧人当中,王虎最忠心,这人虽然不怎么样,但在忠心上却是景王府中人当中公认的。

赵石勇冠三军,齐子平最是淡泊,李承乾官位最高,城府最深,方谦最是圆滑,这就是景王府旧人当中最拔尖了几个。

而今王虎已被砍了脑袋,抄家灭族,可以不论,其余人等,却还都在,而景帝多疑,这些景王府旧人的交情却都不深,如果真要算的话,赵石与齐子平两个,算得上是景王府旧人当中最为交好的两个人了。

但景帝在宫中死的不明不白,没人敢说,但都心里明白,这事就算不是赵石下的手,也与他脱不开干系,若非他领兵入城,闹出天大的乱子,景帝也不会死在宫内,而今这般作态,赵石到也料到了的。

压了压心头火气,要知道,现在他已经很少有真正恼火儿的时候,但国武监乃他心血所在,眼见有些乌烟瘴气,心里面的不快是可想而知的,到不是因为齐子平这般姿态而恼火……

赵石耐着性子,坐了下来,道了一句,“子平现在好逍遥。”

齐子平依旧那番模样,淡淡道:“大将军如今大权在握,岂是子平可以比的?”

赵石见这么说下去,不是个事,当即便不在兜什么圈子,“我素重子平为人,今日相见,要说几句话于你听,就是不知入不入得子平的耳。”

齐子平道:“大将军发话,子平怎敢不洗耳恭听。”

这阴阳怪气的,真的是不太一样了,赵石也不管他,直接便道:“我知道你是在怪我,但不怕说与你听,我就是这么个性子,有人有恩于我,我便百倍报之,有人若想谋我性命,我也断不会束手待毙,即便是陛下,也是不成的,别跟我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陈腔滥调,赵石从来不信这个。”

齐子平一拍桌子,怒目而视,道:“好个快意恩仇的大将军,难道赵柱国你以为自己是江湖草莽吗?”

本来还想加上一句乱臣贼子什么的,但见赵石眼睛盯过来,不知为何,胆气突然便是一泄,将话噎在了喉咙里……

赵石哼了一声,“我本起于草莽,快意恩仇乃是天性,当日陛下已经赐下毒酒,赵石性命只在顷刻,若非早有准备,已经命赴黄泉,到了那时,你就高兴了?我早就能下手,只不过就是等着瞧瞧,陛下到底还念不念当年情分和赵石这些年的功劳,到最后怎么着,陛下让赵石失望,就也别怪赵石心狠,世事皆有因果,当日之因,种下今日苦果,能怨得谁来?”

第十卷 天下兴亡谁人晓 第875章 重整

齐子平道:“大将军即是快意恩仇,陛下对你恩重如山,怎的却又行那背信忘义之举?”

赵石毫不犹豫,立即便道:“陛下简拔于我,无非用我之能而已,拥立之功是谁立下的?平蜀之功又在谁身上?河中那里又是谁打下来的?”

“陛下用我,我回报之便罢,这些年屡屡猜忌于我,旁人不知,你是陛下心腹,能不知晓?”

“你们几个到好,不是清闲,就是加官进爵,我在外间打生打死回来,征尘未洗,就先给我挑些毛病,弃如敝履,这些年我也忍下来了,不然今日怎会只是个定军侯,还他娘的挂着羽林将军这种虚衔儿?”

“别跟我说看我年轻,想打磨一下,或是有爱护之意,防着我功高震主什么的,我已经听的腻歪了,陛下登上皇位,就将我赶去潼关,让我屡经凶险,几乎没命回来,平蜀之后,到是让我逍遥了些日子,那到也罢了,国武监建成,新军也练的差不多了,立马国武监换了人,又被弄出了京师。”

“这次河中回来,好嘛,功劳赏赐热气儿还没下去呢,就想要我的命了,这就是功高震主?这就是爱护之情?”

“如此多疑,如此寡恩于我,何谈恩重如山,当年我在巩义县呆着,逍遥快活,等上个几年,以我之能,照样能处人头地,陛下可就不好说了呢,若是没了我,能不能当上皇帝都在两可之间,简拔之恩也属可笑……”

这些大逆不道之言,赵石此时说来,却再无半点挂碍,听的齐子平却是目瞪口呆,心里有一万个不赞同,却也无法开口,如此言语,句句皆与圣人教诲相悖,齐子平心里只升起两个字,曹操。

好像知道齐子平在想什么,赵石冷笑了一声道:“放心,富贵荣华取之易尔,天高海阔,这天下大着呢,异日若真有功高震主那一天,咱们飘然远遁,去个没人找到的地方,据地称王,一样逍遥快活。”

“当今陛下知我用我,这才是恩,陛下用我到是用我,却不知我,满含功利,自己都不信我,我何有忠心可谈?”

齐子平沉默不语,不是被说动了,而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无益的意思,不过片刻之后,还是开了口,“大将军已是国武监山长,子平无才,想来这个国武监祭酒也做不长久,过上几日,子平便辞官不做,回乡去了,望大将军好自为之。”

赵石可不在意这个,只当是齐子平在说气话,道:“瞧这小楼,你费了不少功夫吧,要我看啊,你这无才一说,到也不错,回乡躲着,总归比误人子弟要强。”

他这里也是有打算的,他如今不可能在这里常年守着,齐子平虽然变了许多,但换个旁人过来,不定还不如这位呢。

像齐子平这样的人不好找,经历过战阵,又非官迷,耐得住寂寞,又颇有风骨,上哪儿再找一个这样的人去?

所以才解释了那许多,不然一些废话他是断不会跟不相干的人说的,这不,已经用上激将之法了。

齐子平却是讥讽道:“子平无才,大将军有德,子平更该退避三舍才对。”

赵石见不是办法,摇头肃容道:“天下未靖,谁也逍遥不得,我听闻子平这两年无为而治,自己逍遥到是逍遥了,但于国于家皆无益处,今日看来,纠结于细处,已无多大志向,当日在蜀中不屈不挠,沐风栉雨,奔波无畏的齐子平已经死了,若是这样的话,今日确实无需多言,过几日你将辞官文书递上去吧,我大秦如今蒸蒸日上,却还远未到安享富贵之时,像你这样的人,少一个也就少一个,无关大局。”

若说之前还是激将法,这会儿可就说的是心里话了,留下这人固然不错,但这样一心安享太平的人物儿,还是不要留的好,留的久了,国武监肯定便要暮气沉沉,反而不美。

齐子平脸上肌肉抽动了几下,这些话听着着实刺耳而又诛心,回想这两年所作所为,便也有些惭愧,但要他当即服软,撂下心结,也是断然不可能的。

赵石也不想再在这里多呆,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杆,居高临下道:“我如今是国武监山长,一应诸事,都报到我这里来,国武监养的是军中栋梁,非是文人士子,让你那些友人以后少来,再让我在国武监中瞅见乘轿悠游,带着女人的,一律严惩不贷。”

转念间,想起方才两个女子,心里又有些恼火,“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这里是女人能来的地方?你身为国武监祭酒,又曾在平蜀大军中呆过,兵戈之气,何等的锐利,竟然让女子脂粉气沾染其中,实在该死,念在你我这些年交情上,我不跟你计较,赶紧把人都给我送走。”

“再有,你这小楼建的到是不错,但与我国武监初衷不符,我留你在这里呆几日,过几日你辞官了,先给我拆了这楼,填平这水塘,改作较武场,我今日就在原来的地方署理公务,你将国武监教授名录给我拿过来,我就不信了,我大秦人才如此鼎盛,这许多俊杰聚集于此,挑不出个国武监祭酒来。”

说完也不看脸色涨红的齐子平,大步下了小楼,出了见了那几顶轿子,冷哼了一声,也不再看旁人,带着一众护卫,便走了。

留下许多人在原地,胆战心惊。

来到原来的地方,占了最大最靠前的一间屋子,此时大将军亲临国武监的消息一经传开,不论国武监的教授,还是守卫国武监的屯卫将领,都已经在往小楼那边赶,不过半路上,就已经都回来了。

因为听说大将军奔了原来的地方,一时间,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赵石不管这些,随即命人将匆匆赶来的屯卫将领召了进来,因为人到的不齐,他就坐在那里等着。

不一时,屋子外面已经候了一大群的人,屯卫军官再进来,便看到跪倒一地的同僚,赶紧也加入行列,里里外外,除了脚步声,以及问询的声音,就再无旁的什么响动了。

屋子里的人越多,气氛越是压抑,都能感觉的到,大将军心情不佳,一个个更是小心翼翼了几分,连脚步声到最后都渐渐听不到了。

只有一声声报备自己的官职的声音还在陆续响起。

屯卫能进到这里的,最后竟然有十几个之多,看来屯卫真的是将国武监这里当成自家的驻地了,不然绝对不会有这么的军官进到里面。

半晌,再没有人进来,赵石扫了跪倒一地的屯卫将领们一眼。

“都听好了,我早说过,国武监,等同于军中,你们屯卫在这里守护的是什么,守的就是自家营盘,若有半点懈怠,也是要行军法的,从即日起,各个署理公务之处,皆要派兵把守,国武监各处要道,皆要有军兵巡视,若再让我瞧见什么不合时宜之处,别怪我不教而诛,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早已汗流浃背,唯恐慢了,让大将军将火撒在自家头上,几乎是不约而同大声道:“末将遵令。”

“好了,都出去吧,国武监虞候现在是哪个,出去之后给我叫进来。”

众人赶紧起来,鱼贯而出,片刻之后,便已不剩一个。

脚步声响,一人走了进来,当即一个军礼下去,“末将参见大帅。”

赵石愣了愣,因为进来的人是李存义,要知道,当初李存义可是已经退了下去,将虞候的位置交给了江游,江游随军东征,后来是什么人继任,赵石也没太注意,没想到,竟然还是用了以前的老人。

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叙旧情的,赵石冷声道:“原来你还在,我这一路上瞧见的听见的,还以为换上了哪个不晓得国武监规矩的,你就是这么当虞候的?还是说,想在这里养老,这里是你养老的地方吗?”

越说也是严厉,李存义在他麾下效力多年,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低头俯首道:“末将知罪,还请大帅息怒。”

他干净利落的便认了下来,他可是知道,大帅最恨旁人犯错之后还要切词狡辩,那样的话,罚的只有更狠,不如干净的认下,反而能让大帅怒火稍息。

果然,赵石脸色缓和了下来,这下面人揣测上意,法子多了,即便是他,也不能免。

“回去之后,将国武监军规戒律背个清楚,再这么松松垮垮的,我唯你是问……”

第十卷 天下兴亡谁人晓 第876章 闭门

在国武监耗了半天功夫,将国武监以前的老人叫来问了问状况,其实,国武监的情形要比他想象中要好的多。

尤其是这两年齐子平在国武监,与朝廷各部的关系处理的都很不错,国武监的生员汰选,也是出彩的地方,有齐子平顶着,并没进来多少京城的纨绔子,反而是寒门子弟比以前要多了不少。

名声也彻底的传了出去,朝野内外,国武监的地位看涨已是毋庸置疑,比起国子监来还差一些,但在军中,国子监已是拍马难及。

说起来,生员们的起居住行,比起他在的时候,改善的可不是一点半点,齐子平治政之能可见一般。

当然,话说的虽狠,赵石也无心真的将齐子平赶走,但若人家铁了心要走,赵石也不拦着,找来几个老人儿,暗示了一番,文人嘛,要的是面子,这个面子他给,台阶也能搭一搭,就看齐子平想不想下来了。

而之后要琢磨的,将是国武监的未来该在哪里,只这么一所国武监,影响力多在京师,这不是赵石的初衷,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国武监必然要向整个大秦扩散开去,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一个是大义名分,这个不但要皇帝陛下下旨,而且还要朝野内外的官员们配合,可谓是关隘重重,即便以他今日地位,强行推动也是不可能的。

二来就是人才都从哪里来,找读书先生容易的很,但要找出些像国武监这样的教授来,却非是易事,当然,这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国武监先的生员,就是将来教授的种子,但在时间上看,也是个慢活儿。

第三个,才是关键的,他没那个时间来从容操办此事,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候,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他肯定闲不下来,国武监的未来,乃是长远之计,是要能耐下性子来下功夫的,他肯定不成,换个人选,办下来却怕是不合他的心意,两难。

最终,赵石心里也只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国武监当初片瓦皆无,都能平地起楼办下来,些许险阻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半天的时光过的很快,天色将暮的时候,赵石一行人终于离开了国武监,本公主府而去,留下一地的鸡毛。

大将军回来之后头一次来国武监,就这么发了一通火气,人是走了,但却将国武监弄的是鸡飞狗跳,让许多人感觉胆战心惊,可以想见的,在未来不短的日子里,这根弦都是松不下来了的。

来到公主府,赵石呆了一晚,其中温柔滋味,不必一一细表。

第二天一早,赵石便回了长安。

景帝下葬的日子快要到了,算算时日,大将军折汇也将回京了,他琢磨着,是等折汇那厮回来再动手,还是先动手再说。

折思廉现在就缩在折府里面,连头都不敢露一下出来,王氏整个垮了,大将军王佩掉了脑袋,曲氏一网成擒,九族被诛,一篇篇的供词,都是真真的,他和王仲坤那点阴司事情,根本瞒不住人,只能借着折家的声势,来暂避一时。

但随着折汇回京日期的临近,这种缩头乌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