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道金人大将完颜和尚在病情稍微好转之后,离开了太原,回去金人南京修养身体,他的心也就放了一半下来。
这一年当中,令他分外诧异的是,金人一直未增兵太原,太原府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显然乃缺粮所致,但太原府乃金人粮草重地,即便粮草没了一半,剩下的足够太原府百姓吃饱肚子才对。
但好像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儿,派人前去打探,也探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只知道,太原府缺粮缺的厉害,连运往大同的粮草都断了些时候了。
军中探子,不敢进离太原城太近,因为他们身上军人的气息太浓了些,自然传回来的消息模模糊糊,不能让人知道其中真假。
他哪里知道,金人官吏贪婪的样子是多么的可怕,敌情不明之下,加之担心长安生出什么变故,最终,还是压下试探一下金人到底是个什么底细的欲望,只谨守城池,不在多事了……
直到长安那边的消息陆续传来,他这心里才算是渐渐安稳了下来,不过还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那边的消息断了足足两个多月,结果一封信过来,竟然是发生了那般惊天动地的大事,想到义兄差点掉了脑袋,张锋聚背后发凉,奶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放心的让义兄回去了呢,多派些人手跟着,或者自己陪着也好啊,总好过在这里干耗着。
有些后怕,也有些安慰,毕竟诸般风雨,皆都安然度过,老爷子那里威风不减当年,回去之后得好好孝顺孝顺他老人家,嗯,三叔也是好样的,敢带兵进京,果然不愧是张家的人。
震惊之后是后怕,后怕之后是得意,得意之后便只剩下兴奋了,想到大哥坐镇长安,自己等人却可放开手脚施为,再不怕后面来的风刀雪剑,将来纵横沙场,建功立业已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这一下,他的目光是彻底被太原雄城给吸引住了,探骑四出,探报也越来越是清晰,金人缺粮恐怕不是什么陷阱,而是真的。
奈何如今已经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动兵不得,不然的话,他一定要跟杜山虎,种怀玉等人商量一下,打打太原城试试看……
不过就算现在不能动兵,但一些准备功夫却已经做了起来,更是传书给杜山虎,种怀玉等人,说自己赶在年关的时候会回去一趟,跟他们商量一件大事。
心眼儿还不少,打算自己领兵,就不能告知那两人实情,到时候想着怎么糊弄一下两个家伙,将兵权要到手上才好的……
就在他心动不已,盘算着怎么跟那两人说的时候,赵石顶风冒雪,带着一行人突然便这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当即就把他给吓住了……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880章 交底
张锋聚见到赵石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像是突然见到一座用栗子堆成的山的松鼠,先就被吓呆了,接着就是一阵狂喜,然后三窜两窜,就窜上了山。
当然,张锋聚不是松鼠,也两步窜到了赵石面前,狠狠抱住了赵石,想要抱起来转上几圈,但人家脚底下和生了根似的,他是真没辙。
没一点尴尬的松开手,哈哈笑着,恨不能围着赵石转上两圈,然后才省起要说话。
“大哥,你怎么到了这儿……怎么没给我传个信过来,兄弟我可想死你了,家里可还安好,听说太子殿下……啊不对,是皇帝陛下登基了,这下家里清净了吧,干娘身子骨怎么样,瞧着还好吗,对了,大哥怎么来了,长安城没事了……”
他这里高兴的有点过了头,开始语无伦次了,赵石看着他笑,心里也是暖暖的,不过这人话唠的毛病还是没改,有些讨厌。
拍了拍蹦来蹦去,一点没个将军样子的张锋聚的肩头,“行了,赶紧的,咱们都饿了,弄口吃的来,有酒没,也拿过来,给他们暖暖身子,有话过后再说。”
“对对对。”张锋聚一连串的点头,瞧了瞧大堂外面站着的那些人,刚想跟赵石说话,不过又扭头看看那些人,觉着有些怪异,然后就发现,这些人有那么几个他认得,都是赵石身边的亲卫,木华黎就不用说了,那已经是个将军了。
但剩下的几位,高矮胖瘦,一个小矮子,大冷的天,拿着也不是什么,在那里摇头晃脑的瞧着,一个胖子带着几个人围着,好像在给人家挡风,还有个家伙佝偻着腰,随时准备听候吩咐的奴才样,一个瘦高个如影随形的跟着那矮子,真真是要多诡异有多诡异,张锋聚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这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的,不会是朝廷钦差什么的吧?
不过他现在满心思都被赵石的到来给装满了,也顾不上这些,嘟囔着,“你瞧我这性子,这一路大哥肯定累了,来人啊……”
扯着嗓子便喊,赵石拉了他一下,道:“大呼小叫什么,我这次来,没让几个人知道,叫你心腹衙兵过来,给安置一下,弄的天下皆知,我可要拿你来做法。”
安置一下到也不费事,不一刻就已经办的停当。
热乎乎的酒菜也端了上来,没什么好东西,但牛羊肉都炖的稀烂,作料煨的也足,香气扑鼻。
赵石确实是饿了,拿起筷子来也不客气,不一会儿,就已经吃了个半饱,和张锋聚又喝了几杯,舒了口气。
张锋聚笑道:“大哥,怎么样,还是军中的饭吃着香吧。”
赵石笑着点头,不跟这个话唠废话,“这次出来,我是奉了密诏的,河中兵马都要听我调度,张培贤那里也要调兵过来,估摸着,过些日子就能到了……听说你和猛林他们在河中招兵,怎么样,兵员补齐了吗?”
张锋聚听说要打仗了,立刻是两眼放光,其他都抛在了一边,道:“补的差不多了,也练了一段日子,打硬仗不成,但经个两三次阵仗,也就都成了老兵,别说,河中这地方的人还都像个模样,看来大哥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打哪里,是太原,还是上党?”
赵石道:“这就要看金人的情形了,这次除了张培贤那里调兵过来之外,潼关那里还会陆续调兵过来,还有殿前司禁军,也会陆续到达河中,京军中,雄武军可能要抽些,这么说吧,怎么也会有二十多万人马在手,想打哪里都成了,怎么样,太原那里情形如何?”
张锋聚微微张着嘴,算了算,要是这么算的话,大秦各部皆到河中,差不多已是将大秦腹地的兵员抽空了,想到这里,不由有点愣神儿。
片刻之后,才一拍桌子,恶狠狠的道:“奶奶的,太原空虚的厉害,到处都是缺粮,这么多人马,打下太原算什么,咱们能下了大同才算本事。”
赵石一边吃着菜,一边道:“有这个志气是不错,但这一次,光有志气不成,要打出河中军的威风来,不然的话,各部就会不服,这次来的人很杂,我必定要坐镇中军,要想建功立业,都得靠自己的本事。”
“我还跟你交个底,别小肚鸡肠的抢攻,这仗有的打呢,若是金人真的不成,下了大同乃是情理间事,没什么本事不本事的……你可能还不晓得,金人和西夏两国要结盟了,下了大同,也就将西夏,金国切了开来,到时候,北面是草原,西北是河套,海阔天空,都是咱们的。”
张锋聚兴奋的不能自己,站起身来给赵石倒酒,倒完了酒,却不坐下,而是在地上转了几圈,摇了摇头道:“这么说来,二十万人真的不多啊。”
赵石笑笑,喝了一口酒,“要是如此轻易的话,我也不会悄悄来河中,前面没有赵括,咱们也不是白起,陛下已许我就地招兵之权,如果战事顺遂,一两年内,就是另一番局面,这次咱们放开了手脚,兵只会越打越多,粮草才是咱们应该担心的。”
张锋聚回到椅子上坐下,“陛下如此信重,让人……心里有些不踏实啊……”说完,悄悄瞅了瞅赵石的脸色。
赵石抿了抿嘴唇,“信重总比不信要强,朝廷的事,有我顶着,你不要乱搀和。”
见赵石脸色冷了下来,张锋聚立马也不故作深沉了,陪笑道:“我这不是担心功高震主什么的吗,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说的,咱们歇了一年,早已手痒,只要大哥一声令下,想打哪打不下来?”
赵石抿着酒,摇了摇头,“别说这个大话,你们手下军兵虽然歇了一年,但久离故土,思乡之情只有更甚,所以,这安抚军心之事,别给我掉以轻心了。”
张锋聚立马拍了拍自己胸脯,保证道:“大哥放心,自从大哥走了,军心是有点不稳,但有咱们在,总是散不了,之后听说大哥你在长安威风无比,使群小束手,还保了当今陛下登位,军心立马就稳了,谁都知道,大帅只要在一天,河中军就一天是大帅的左膀右臂,这个永远也变不了。”
赵石摆手,不耐烦的道:“行了,不是让你表忠心,军心稳固便好,我来到河中的消息,一定不能传出去,管好你的嘴巴,等到来年开春儿,这里便是大军云集,你再这般轻浮孟浪,小心我抽了你的筋。”
张锋聚讪笑,琢磨着,离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的日子还有两三个月呢,但这点时间,还真不算长,不由有点担心的道:“大哥,到时候,这些兵马真的能赶过来,赶不过来咱们怎么办?”
还是一腔争功的心思在作祟。
赵石笑了笑,不以为意的道:“也许吧,看情形再说,这次咱们是倾力一击,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成了,就是另一番局面,不成,河中咱们也不要了,退回去休养生息,不然金人,西夏倾力而来,咱们硬碰不得,所以说,这一战事关国运,谁若轻忽懈怠,定当严惩不怠。”
张锋聚心中凛然,知道赵石这话是奔他来的,这时再嬉皮笑脸,肯定要吃亏,他跟随赵石已有多年,虽曰兄弟,但实为部属,积威早深,立即收拢了脸上的笑容道:“大哥放心,佩官知道轻重。”
赵石满意的点头,“杜猛林,种清哲那里我也都是跟他们这么说的,河中军皆是我的旧部,但大军云集一处,若惯着你们,旁人定要不服,所以更要自己长脸才成。”
张锋聚唯唯诺诺,不过心里多少有点不以为然,当今大秦各部,还有哪一部能有河中般精锐难挡,到时候多立些大功,总要给其他人瞧瞧才是。
用过了饭,赵石吩咐道:“这些日子,别派斥候什么的出去了,再有,西北延州镇军也要配合咱们行事,还有蜀中夔州镇军,都将有所动作,但决胜之处,就在咱们这里,日子已经定好了,二月中时,他们就会动起来,咱们最晚,二月末尾,就要出兵,所以汾州这里,斥候要用在哪儿,你清楚了吧?”
张锋聚愣了愣,沉吟片刻,才道:“大哥提醒的是,末将一定将汾州这便方圆数十里的地方看好了,便是一只虫子,也别想飞过去。”
赵石点头道:“木华黎我带回来了,把骑军交给他,王胜保也在你这里呢吧,他们将是大军的两把刀,给你先用着,就是你这话,一只虫子飞过去,我也唯你是问……”
“末将遵令……”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881章 大军
几乎整个大秦成武元年的冬天,大秦的战争机器都是缓缓运转,年关过后,到了二月,天气渐暖,大秦的战争准备猛的加速起来,不论朝堂上下,还是地方上面,都一心想着在春耕之前,将准备做足做好。
大秦经过这些年的战争,已经渐渐熟悉了那种战争来临前的氛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驾轻就熟,在战争刚刚结束一年多的时候,皇帝驾崩,新帝登基,朝野有些动荡的情形之下,还是快速并顺利的将准备进行了下来。
大秦成武二年二月中,西北延州镇军,庆阳府守军,各处边寨士卒,已经集结了起来,而吐蕃低地,也派出了无数吐蕃蛮兵,整个西北大地,顿时紧张了起来。
西夏,大秦边境已经平静了十多年,双方都是抽调兵员去东边,一些边境上的城寨已经渐渐荒废了下来,西夏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使臣回转不到几个月,并信誓旦旦的在朝堂上言道,大秦正陷于内乱之中,数载恐怕也无法平息云云。
这才过了多少时候,秦人便已和发疯了般,在西北集结起了重兵。
当延州铁骑终于迈出大秦疆域,如闪电般横扫西夏毫无防备的诸处边寨,并一举击破绥州军司的时候,西夏人彻底的慌了。
这还不算,庆阳府守军出兵,连同诸边寨秦军士卒,围西夏镇戎军于葫芦河畔,激战数日,尽歼之,转而向北边柔狼山麓的萧关进发。
吐蕃低地的蛮兵则像洪水般将卓啰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已经废弛已久的卓啰和南镇军司最终覆灭于此,吐蕃低地蛮兵转而向东北,与庆阳府秦军汇合,一举围萧关。
立时间,西夏与大秦边境线上,铁骑纵横,烽火遍地,西夏诸处镇军司,这些年皆已懈怠不已,又兼军纪废弛,兵源不足,几乎皆是一触即溃,半个月,就已丢掉了以往数十年不曾丢掉过的领土疆域。
秦军势如破竹,折汇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气,破绥州之后,还想进军无定河,却为张承拦住。
秦军兵力不足,这些年过去,也早非昔日那般,乃大秦各部最精锐的一部,数十年前那场大战给秦人的教训太过深刻,自此以后,秦人再未曾进军西夏府邸,何况今日,西北秦军的任务只是要吸引西夏人的注意力,并非要与西夏见了死活。
折汇无奈在大里河畔停了下来。
而庆阳府镇军连和吐蕃蛮兵,在萧关之下,激战数日,破萧关,尽歼西寿军司于柔狼山麓,转而围会州,数日破之,吐蕃蛮兵杀红了眼,终于在会州失去了控制,屠城。
庆阳府镇军见了,不愿再与吐蕃蛮兵为伍,退回萧关驻守,而归义王李匪随着这次屠城,嗜杀之名却是传遍西北各处。
李匪本就是西北马匪出身,虽多年不在西北厮混,但名声犹在,秦军各部横扫西北秦夏边境,让许多马匪匪帮都覆灭在战火之中,归义王李匪的名号一旦响亮起来,顿时成了西北马匪的救命稻草,陆续来投李匪,他们可不管李匪是不是嗜杀成性,只知道那是一颗大树来……
自此,归义王李匪于西北,声名更盛,实力也在急剧膨胀,不论是庆阳府镇军,还是延州镇军,在兵力上,已经是膛乎其后了。
一连串的失利,让西夏都城兴庆几乎暴露在秦人的面前,西夏朝堂震动,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