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不借就一句话!”董嘉双目圆睁,嘴唇紧抿,色厉内荏的大声问。
罗丝丝没好气的说:“那么凶干嘛,你是借钱还是抢钱哪?”
当她看见语文书里夹了张纸条,约她下午体育课到教学楼背后见面。罗丝丝还以为这年头就有春心萌动的小鲜肉暗恋她呢,激动之下竟然没认出董嘉的笔迹,害得她一路都在为牺牲小我成全少年的萌动春心还是委婉拒绝嫩牛的垂青而纠结,心塞!
董嘉顿时像戳破的气球一样瘪了,期期艾艾的憋了一会儿才憋出一句软话:“我知道你有钱,你借给我将来我一定报答你!”
为我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啊?罗丝丝腹诽。不过她没把刻薄话说出来,总觉得这个小子是在强撑,表面上凶神恶煞的,其实好像下一刻就要哭出来了。
真是……怎么最近是借钱的好日子吗?借钱好过年??
“我是有钱,但是我为什么要借给你呢?你忘记是谁用圆规铅笔戳我?是谁朝我碗里吐口水?我为什么要借钱给你呢?”罗丝丝自认自己是实事求是。
但这几句话进入董嘉的耳朵,和恶魔的声音也不差什么了。
董嘉忍辱负重的说:“以前的事……对不起,我可以把三八线擦掉,要不,你可以再朝我碗里吐口水,我绝对不吐回来!”
“我才没那么幼稚呢……”罗丝丝嫌恶的说。
“那、那……你想怎么样?”董嘉急了,“只要你借我钱,我随便你怎么样!”
董嘉的视死如归让罗丝丝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
小哥,这句话能随便说么,有歧义的好不好!决心够大的啊!
“为什么借钱?借多少?怎么还?说来听听吧。”罗丝丝一副专业高利贷口吻。
董嘉看到了希望,脸上的晦气去了一半。
原来董家哥哥要结婚,董爸爸为了董嘉哥哥的婚房买了一样贵重礼物准备送给领导,董嘉不知道,不小心的打破了。
挨揍是不必说了,最让董嘉难过的是害得他哥哥的婚房没了。董嘉家境不错,可架不住有四个儿子,个个要结婚要房子,当年生的时候盼儿子,这会儿董嘉父母愁得生生老了十岁。董嘉要不是还在读初中,这会儿一定拍胸脯把自己还没影儿的房子赔给二哥。
“我二哥元旦就订婚了,本来说好过年搬进新房子结婚的,现在要挤在老房子里结婚,我未来二嫂不干,都快掰了。”董嘉恹恹的说。
“哦,那你未来二嫂可真不够意思。”罗丝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董嘉从内心深处赞成罗丝丝的话,但是家丑不能外扬,况且自己也不无辜,于是勉勉强强的辩解:“不怪她,都是我闯祸,怪我。”
罗丝丝没看出来董嘉的口是心非,对董嘉的敢作敢当颇为吃惊:“真看不出来,你还挺有担当的,渍渍。”
董嘉不着痕迹的挺了挺胸膛,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跟女人一般见识!”
噗嗤——
罗丝丝笑得合不拢嘴:“你、你还男子汉……哈哈……毛都没长齐……哈哈哈……”
被一个女的笑,尤其是平时关系不怎么好的女的,尤其是他正在低声下气的找对方借钱,感觉尤其屈辱。
董嘉气呼呼的把脑袋往罗丝丝跟前一凑:“胡说八道,老子的头发多着呢,小孩子才没长毛!”
罗丝丝:“……”静默一瞬。
“哈哈哈哈——”罗丝丝笑得肝疼。“哈哈哈——”
“这是我大姨,叫大姨。”罗丝丝吩咐。
“大姨好,我叫董嘉。”董嘉朝高晴鞠躬。
“你好你好——丝丝,这是?”高晴糊里糊涂的问。
“大姨,这是我同学,他以后会来店里帮忙,他叫董嘉,有什么事儿叫他做,别客气。”罗丝丝笑眯眯的说。介绍了两人认识,罗丝丝便问今天的生意。高晴不识字,勉强能写10个阿拉伯数字,每天对账都要回忆好一会儿。
比起刚来那几天,高晴的进步是明显的,但对罗丝丝来说还不够。
“大姨,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降价,宁愿送赠品都不降价。还有,我不是说过吗,客人胖你就夸她皮肤白,要是皮肤黄你就夸她气质好,要是又丑又恶,你就说她看起来就不是差钱的人,总之怎么好听怎么说。”每隔一段时间,罗丝丝都免不了要对高晴提醒一番。
高晴最大的缺陷在于太被动,顾客上门她很少主动招呼,基本都等着别人问价才回答,至于罗丝丝传授的那一套销售套话,她总是觉得很难为情,十次里能说出五次就不错了,而且她没办法像罗丝丝那么理直气壮的说出来,总让人觉得不够真诚,一听就是假的。
对于这些罗丝丝是没办法了,她总不能真把高晴当小妹似的训斥,点到即止吧。
从来没听见过这些话的董嘉被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哇……还可以这样……”
对了,这还有个兼职生手,一百块可不能白借了,必须让他发挥出两百块的价值。
罗丝丝目光对准董嘉,扫描程度堪比X光。
董嘉毛骨悚然:“干嘛这么看我?”
“仔细看看,原来你长得还不错嘛。”罗丝丝就差伸出两根手指托起董嘉的下巴:“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前半句话听得董嘉心跳加速,后半句听得无语凝噎。“谁长得不是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难道你用鼻子看路,用眼睛呼吸啊?”
难怪作文永远在及格边缘徘徊。
“怎么说话呢?我是你老板!”罗丝丝脸一板。
董嘉想到那一百块,瞬间萎了。
“听着,平常在店里嘴巴甜一点,进来的顾客凡是比你大的就叫姐姐,比你小的叫妹妹,勤快点,如果是男顾客进来就大姨去说,女的你就上知道吗?——过来,我教你怎么说!”罗丝丝开始培训第二位员工。
作者有话要说:*送的封面很漂亮啊
姑娘们留下你们的爪印吧,潜水不累吗?
☆、第33章 交好
董嘉是董家父母的老来子;当初生下老三隔了十年才有董嘉;所以董嘉和三个哥哥年龄相差很大;董嘉只比自己的大侄儿大半岁;可以想见董妈妈面对和自己一样大肚子的大儿媳时有多尴尬。
当然老人家免不了对小儿子多疼爱几分,三个大的也不好意思和个毛孩子计较。
但是这一回的不一样,房子和当爹妈的私底下多塞点零花钱或者吃饭时多夹块肉不一样。老大老三一个早就结婚搬出去住了,一个连女朋友都没有,事不关己无所谓,顶多心疼送礼的钱。老二眼看房子悬了,未婚妻要吹了,最近看董嘉是横竖都不顺眼,幸好董嘉住校;不然两兄弟非打几架不可。
董嘉远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没心没肺。他明白自己闯的祸对二哥意味着什么,所以对他二哥是怀着深深的愧疚,恨不得二哥多说几句难听话好让他别那么难受。
但二哥是二哥,未来二嫂还不是二嫂呢,凭什么!市侩!虚荣!小气!
周末回家未来二嫂明确的说没有房子就暂时不结婚,还有意无意的瞟自己几眼。虽然没有提到自己,但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董嘉愧疚之余更添了几分憋屈。
这种憋屈在今天特意回家送钱时终于消散了。
当着哥哥们的面,董嘉把钱交到父亲手上,崭新的一百块,董嘉随着罗丝丝一起去银行取的。说实话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摸到一百块面值的钞票,松手时真的有点舍不得。
他的年龄和阅历都不足以让他把不舍掩饰得完美无缺,只不过董家父母和其余人都吃惊于这笔钱的来源,谁也没注意到董嘉的不舍和心疼。
“你哪来的钱?”
董嘉貌似不在意实则得意的说:“打工预支的工钱。”他觉得自己成长了,就像罗丝丝说的自己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哼,男人大丈夫,就要像他这样。
“小嘉……你不会干了什么犯法的事吧?”董家大哥说出来全家人的心声。
董嘉恼怒的说:“我没有。真是我打工挣的!”掌声呢?表扬呢?崇拜呢?为什么大家的目光充满怀疑?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简直和董嘉预期的反应差了十万八千里。
董嘉你也不想想,你一个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从来只有伸手跟家里要钱的纯消费者,某一天突然拿回家一笔相当于董爸爸一个多月的工资的“巨款”,难道你的家人会笑呵呵夸奖你好样的?
必须不能啊。
董嘉遭到了家人的轮番拷问,差点崩溃。次日,董妈妈专门请了半天假去学校跟董嘉招认出的罗丝丝确认。中午放学还跟着两人去了罗丝丝的店铺里坐了整个中午,旁观了小儿子如何学习,如何招徕顾客,又和高晴聊天不着痕迹的套话,直到两个学生返校才心满意足的赶去上班。
晚上,董家开了家庭会议。会议主题为“关于董嘉同志大笔金钱来源及学生打工的可行性研讨”。
会议主持人:董爸爸。会议参加者:董妈妈,董家大哥大嫂,董家二哥三哥,董嘉。
董嘉:够了……好蠢!
由于董妈妈进行过实地考擦,所以她最具有发言权,证明了董嘉大笔金钱来源的合法性。但是她反对董嘉打工。理由是耽误学习。
董爸爸赞成董嘉打工,他认为学校里教不了人情世故,董嘉打工,既可以锻炼口才又可以接触许多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东西,将来步入社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哥嫂们各有心思,纷纷赞成董嘉打工。
董妈妈势单力薄,只好默认。但她仍然不放心,时不时就去罗丝丝店里逛逛,给罗丝丝添了不少烦恼。
比如:“怎么没看见营业执照?”
罗丝丝真想用呵呵糊董妈妈一脸。这个时候商贩的管理非常宽松,像罗丝丝这样的小店,她自己不主动报备,只要没人举报,一般不会有人来查。办执照多麻烦,罗丝丝打算等小店扩张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没有执照就不用交税,能省不少呢!
又比如:“这料子不行啊。”
废话,大市场的货你还想要搞定的衣料啊!
好吧,董妈妈的频繁拜访还是有好处的,她嘴上嫌弃料子差,样式古怪,但带了单位不少年轻姑娘来照顾罗丝丝的生意。
知道罗丝丝的店根本没办营业执照,主动提出帮忙。原来董嘉爸爸就在工商管理局上班,办执照轻而易举。唯一麻烦的是罗丝丝年龄不够,执照上的只能记罗于平的名字。
罗丝丝毫不脸红的说出自己的逃税理论。
董妈妈倒没看不起罗丝丝。事实上,因为管理的宽松,许多小商小贩都没有营业执照,和罗丝丝想的一样,无非是为了逃税。
“如果你以后就这么下去,办不办理也无所谓。但是,如果你将来还要把生意做大的话,营业执照越快办越好。”董妈妈听董爸爸说得多了,对商家的一些道道也有些了解。
罗丝丝承认自己被董妈妈说服了。
一张是办,两张也是办,干脆连罗于平的菜档也办了执照。
拿人手软,罗丝丝欠下了董家的人情,自然要像办法还上。自从执照挂在墙上之后,罗丝丝确实觉得安心了许多,少了一股心虚的感觉。
罗丝丝把这个人情记下,对董嘉也和颜悦色了许多。董家和罗家不是一个阶层的,罗家似乎帮不上什么忙,但不代表什么表示也没有——不不,别误会,可不是行贿,只不过罗于平两口子带着孩子们上门送些瓜果蔬菜。
礼尚往来,一往一来,董、罗两家渐渐多了走动,连董嘉二哥的婚礼罗家也成了座上宾。
时间倏忽而过,伴随着董家二哥婚礼的鞭炮声,罗丝丝和董嘉迎来了期末考试。考试完,学校便开始放寒假,很快新年就要到了。
长水气候潮湿,比北方温暖些,很少下雪。但并不代表人们不冷。早在元旦前,罗丝丝店里的货就全是冬季的厚衣服了,厚毛衣,羊毛衫,秋衣秋裤,棉衣棉裤,各种护耳、帽子、围巾。
放假对罗丝丝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守在店子里。
小店的模样和开业之初相比变化不小。
首先墙壁全部重新粉刷过,没有刷成那种惨白惨白的颜色,而是墙壁刷成米白色,房顶纯白。房顶重新用木板吊顶,安装了十几个筒灯,不规则的散布于天花板各处。从天花板上垂下一根根黑色的合金材料的绳索,每两根绳索之间大约离地一米五左右高度连接一截横杠,衣服就用防滑衣架一件件挂在横杠上面。
正对着门口安了新的收银台,流线型的设计,粉白色完全符合少女的喜好。
门口虽然没有整块的玻璃门,但是从房顶垂下的珠帘晶莹璀璨,看着就十分精致。
连店名都与众不同,没有用现在最时髦的霓虹灯或者灯箱,而是用泡沫做的花体字——丝丝缕缕,四个字挂在珠帘两侧。
设计风格自然是参照未来的服装店。装修的材料是罗丝丝跑了无数地方才买齐,又每天盯着装修师傅,喋喋不休的重复自己想要的效果,差点把师傅气跑了才得来的。
所有进店的人都对店面的装修赞不绝口。重新装修后,罗丝丝进货的选择也更侧重于材质布料和剪裁,自然价格也往上提了档次。进入八四年,长水县和罗丝丝的店一样,变化不小。
珠帘虽然好看,却挡不住凛冽的寒风。
罗丝丝坐在柜台后的转椅上,身上帽子、围巾、棉衣一应俱全,怀里和脚下各有一个热水袋,勉强能和寒冷抵抗。
过年之前的半个月生意最好。有钱没钱的,过年都想买件新衣服。和吃的不同,只要不进别人家们根本不知道人家过年吃什么,但衣服穿在身上谁都能看见。一件新的衣服,代表着过去一年家里钱财富裕,也代表着对新年的喜悦和未来期盼。
短短半年时间,罗丝丝的小店已经在长水小有名气,时髦的女青年最喜欢光顾,平时就算不买也爱来逛逛。
高晴也一天天的进步着。她和大姨夫早就和好了,现在高晴不回去纯粹是舍不得萝丝开给她的工资。不但她自己不走,还把大姨夫也给拉下山。如今两口子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大姨帮罗丝丝卖衣服,大姨夫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杂,收入比在家里种地好,而且轻松。家里的地留了一些给小叔子和婆婆,其余的全租出去了。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要读书,不能跟在身边。
董嘉的卖身期限快到了,不过他没说要走,以罗董两家现在的关系,罗丝丝自然不会赶他走。董嘉可是给了罗丝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