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让昭宗帝有些哭笑不得起来,这哪儿跟哪儿啊,要是当年顺了她的意再生一个,她肯定更加吃不消,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昭宗帝讨好的给顾明珠拍拍背,柔声劝道,“要不,再找几个厉害的太傅管管,让他学习规矩,怎么样?”
顾明珠眉头微蹙,有些犹豫的看着昭宗帝。好歹是自己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来的,真要如此严厉对他,心里又不忍了。最重要的是,首先李太后哪里就过不了关,之前有个太傅是很严厉,阿离在课堂上闹的时候直接打了手板,当天李太后就逼着昭宗帝下了旨,撤了太傅的职位。弄得现在太傅看到五皇子就怕,着实是惹不起。
昭宗帝当然明白顾明珠的顾虑。“我知道你担心,但是阿离现在不小了,也该进学了,现在不把他性子磨过来,以后就跟无法无天了。母后那边你放心,我亲自去说。南书房的那些太傅根本就管教不了,我跟广平候爷商议过,送阿离去顾氏族学。现在顾祺在顾氏族学中担任教谕,把阿离交到他手上,我也放心。”
送到顾氏族学,让二哥哥教阿离?顾明珠一脸的纠结和不忍。
顾氏族学什么情况,她是极其清楚不过的,顾氏祖训有云,凡顾氏族人,不论男女,都要入族学。她身份算是比较特殊了,还是被同昌大长公主送了进去。待了半个月她是实在受不了,在族学里,不管你身份多么贵重。在家里多么受宠,都是一视同仁,除了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之外,礼仪、骑射、品德修养、政治等等都是必不可少,课程内容繁多,除了每日的考核之外,每隔半个月还有一次系统考核,半年一次综合考核。最后要不是她身体的原因,实在是无法承受,她就必须得通过所有的考核才行。顾氏枝叶繁茂,并不是所有的顾氏族人都要经过如此苛刻的学习过程,身份越高,所学的越多考核也更严格。事后要不是阿爹找了当时是族长的爷爷商议,为此族里还特意开了会,才缩短了每月十日,考核也不用如此严苛。
自己当年可是亲眼看着三位哥哥是如何从顾氏族学中结业的,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去,还是有些不落忍,虽然这个臭小子经常把自己气的要死。
听得父亲要把自己送到顾氏族学中,五皇子阿离很兴奋,大大的眼睛里闪烁光芒,期待的看着顾明珠,希望阿娘能点头同意。
昭宗帝扫了一眼儿子,五皇子阿离接收到父亲的警告,马上低着头,做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来,昭宗帝嘴角微微勾起。
昭宗帝搂着顾明珠道,“阿离是男孩子,不能拘在后宫里,你看他小小年纪就开始不服管教,到大了你再想管教就难了。明珠,我们就阿离一个孩子,不能强迫他成龙成凤,但至少要让他做个品德坦荡之人,就算不能为大齐造福,也不能带来祸端。”
顾明珠悚然一惊,她怎么就忘了这一茬,虽然她不想让自己儿子将来跟皇位有任何牵扯,可是他的身份就注定了摆脱不开。后宫里各种用心的人太多,阿离又是个跳脱性子,自己根本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他身后,如果真有人在他耳边挑唆,长久之后,肯定会酿成大祸。宫里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她绝对不能让儿子也走上这样一条路。
顾明珠紧紧的抓着昭宗帝的手,眼神担忧,“对,阿离是男孩子,不能长于后宫,那就把他送到顾氏族学吧,回头我跟安安说说,让二哥哥别因为我而纵容阿离,必须得严厉些。”
自己的几位侄子侄女也是早早的送到族学里,小小年纪成熟稳重、端庄大方,相比之下,阿离就被宠得太过,上次居然跟三哥哥的次子,比阿离还小月份的知哥儿闹起了争持,知哥儿虽小,确很大度,而自己的阿离就真的是太不懂事了。
父子俩心照不宣的笑了笑,顾明珠还在皱眉想着该怎么让二哥哥不顾虑自己严厉的对待阿离,她也不想承认,三位哥哥对阿离真的是疼宠太过了,大哥哥居然让阿离坐到他的肩膀上,这可是羲哥儿和彛缍济挥械娜ɡ
商议妥当之后,见时辰差不多,昭宗帝就准备送阿离去寿康宫。
坐在龙辇上,五皇子阿离端正的坐姿,丝毫不像在关雎宫里调皮捣蛋的模样,反而是从小就严厉管教出来的,五皇子阿离好几次偷偷的看着放大号的自己,板脸的模样跟昭宗帝是有十足的像。
“想说什么?”五皇子阿离的动作自然是逃不过昭宗帝的眼睛,依旧是对待臣子的语气。
“父皇,”五皇子阿离微蹙眉头,白白嫩嫩的脸蛋丝毫不显得可爱,而是一种慎重,“皇祖母会同意吗?”
在父子俩私底下的时候,五皇子阿离对昭宗帝的态度丝毫不像在李太后和顾明珠面前一样,十足的恭敬。
从阿离记事时就知道,父皇对自己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因为皇祖母和母亲的缘故,父皇不可能在人前对自己严苛,只能以两种态度对待自己。从开始的想不明白到了然,五皇子阿离很清楚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就如父皇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想要真正的强大,就必须得不断的充实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世上的挑战。
李太后看着儿子和孙子一起来寿康宫,又看到孙子欲言又止纠结的表情,心里顿时有了数,让寻雪将五皇子阿离带下去之后,手里转动这佛珠,面色严肃,“明珠同意了?”
李太后从前是不信佛这些的,早些年在伺候孝懿太后的时候,受了孝懿太后的影响,后来又因为孝瑞皇后(霍氏的谥号)身体的愿意,李太后就逐渐开始信服,孝瑞皇后仙逝之后,每日除了陪五皇子阿离,剩下时光都交由佛了。
对于五皇子阿离,李太后却是是把他看做自己的眼珠子命根子,就因为这样,对于五皇子阿离的教养才格外的重视,大皇子陈国公根本就担不起责任来,大齐交到他手上,只会衰落,不会强盛,不如早早的放弃,断了他的念想,保存他的命,好歹是自己的第一个孙子,就算再怎么不喜欢,也要留着他一条命。二皇子汉王就从来不在选择的行列中,三皇子定王足够努力,人也聪明,尊兄爱弟,丝毫不会以嫡出的优势而去轻视身份不如自己的兄弟,贤良宽厚是太傅的评价,也是为君者的基本品德之一,奈何被熊皇后教导得太过柔善,无决断的手段,也是为君者的大忌,作为守成之君还嫌不足;四皇子湘王不必说了,朱昭容确实有几分手段,年纪虽小,对比“顽劣不堪”的洛王,确实是最佳皇子的风范,聪颖是得到了所有太傅交口称赞的,温文尔雅,与众位兄弟关系极好,连一向眼高于顶的陈国公对湘王也是另眼相看,六皇子更是每日跟在湘王的身后,宛若同母亲生兄弟的模样。
储位之争,从来是只有早早的开始打算,没有临头了再做准备,李太后虽然不关心政事,宫里的动向又怎么能逃得过她的眼睛,有些事情她不说,不是不想,而是没必要。
后宫里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小算盘打算是没错,但前提得是认清现实,一味的想通过阴谋诡计去得到,最后也会失去。
昭宗帝眉眼柔和,点了点头,当然本人是无自觉的,李太后却是看的清清楚楚,叹了口气,“怕是阿离闹得明珠头疼,这才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皇上自个儿安抚好就行了,避免闲话,得拿个说法出来,一个个都不是省心的。”
昭宗帝颔首,“只是还是要委屈下母后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这有什么可以委屈的?”李太后丝毫不在意,“活到哀家这把年纪,也没有什么可求了,阿离确实是个孝顺孩子,哀家也得为他多做打算,孝瑞皇后临终前也是叮嘱哀家好好照料阿离。哀家出面也好,也没人能当着哀家的面说些什么。皇上,哀家知道劝不住你,这事还是缓缓,多为阿离想想,你跟明珠就他一个孩子。”
昭宗帝垂下眼帘,不期然而然的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幕,那时候他躲在帷帐后,无意间偷听到先帝、孝瑞皇后和母后说话,想把自己作为继承人培养,那时候母后也是这般说,让孩子自己决定,不要太过勉强孩子。
昭宗帝抿了口茶,似乎要把自己的心思压下去,“母后,阿离是儿臣的孩子,儿臣自然也得为他多考虑,母后说的儿臣记在心上了。”
李太后看了看昭宗帝,多年的帝王生涯下来,将原先冷冽的气场化作了不怒而威的帝王尊严,从前她能猜中儿子一二分心思,这些年却是完全无法把握。
长叹了口气,李太后无限怅惘,“罢了罢了,你从来都是谨慎的性子,每走一步自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就如同当年明珠有孕般,哀家虽然不知道你为何如此肯定明珠会诞下男孩,这几年又一直私底下培养阿离。也渐渐的能看懂你的安排,只不过除了阿离,陈国公、汉王、定王、湘王都是哀家的孙子,哀家虽然不太待见他们,身上好歹也留着几分血脉。许是从前见的多了,真正发生在自己孙子身上,哀家还是不忍心。皇上想必对几位王爷皇子都有安排。不管将来谁接替你的位置,就像当年先帝嘱咐你的一般,尽量护他们周全吧。”
李太后心中清楚,就算她不说,昭宗帝也会做到。陈国公作为皇帝长子,身份难免高了些,虽然生母身份不高。不管在群臣还是民间的眼中,意义总归是不一样的。她当年不懂皇上为何由着秦婕妤养坏陈国公的性子,如今看来,何尝也不是件保护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很多人都不明白,包括一直怨恨于心的陈国公。
李太后想着每次进宫就满脸怨恨不甘的陈国公,再想想陈国公夫人韦氏虽然低眉顺眼,眼神中透出的倔强和清明证明是个有主意的孩子,看来武安伯府还是用了心。只希望她能笼络住陈国公的心,以后也顺遂些。
想到陈国公,李太后就不由得想起了大公主庐陵公主来,虽然对姚贤妃没有多少好感,对于长孙女庐陵公主,李太后还是有几分喜欢的。从前或许有些不喜欢她小小年纪过于圆滑世故、八面玲珑,总觉得人很虚假,近些年。将她跟生母姚贤妃隔开之后,倒是显出了几分纯良的本性来,人也真实了不少。
要是李太后为何转变对庐陵公主的印象,得亏五皇子阿离在李太后耳边替她说了几次话,李太后才开始上心起来。
“庐陵公主也快到及笄之年了,这将来的驸马,皇上心中可有主意?”李太后心中很清楚,皇后跟淑妃不对付,对于跟遂安公主相差不到一岁的庐陵公主,在她的婚事上恐怕不会放太多的心思。相比两位长成的公主,庐陵公主的名声和人缘确实要比遂安公主要好得多。
皇上子息不丰,已过了而立之年的皇上膝下如今不过六子三女。除了两位公主身份高些,三公主的生母身份委实太差,而且才满月不久。如今大齐是不需要公主和亲之类的,她也不想看到庐陵公主嫁的太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庐陵公主嫁的不够好,本身又是个聪颖机敏的,将来在争储上为了自己的权利肯定会参与进去,还不如现在给她选好点的婚事,她是个聪明人,也知道该怎么做,尽量出现兄妹相残的画面。
李太后的问话倒是不出昭宗帝的意料,放下茶盏,不紧不慢的说道,“儿臣真要跟母后汇报,冀州宋氏嫡枝长房嫡长孙宋子然作为驸马如何?”
李太后一愣,显然想不到皇上会提出这号人来,“冀州宋氏?哀家记得没错的话,现在冀州族长夫人可是广平候生母罗氏的嫡亲妹妹所出的长女,跟广平候可是嫡亲的表兄妹关系,素来关系亲厚。冀州宋氏不必顾氏,也是百年世族,冀州宋氏素来是嫡枝长房不出仕,只管打理族中琐事,这宋子然的两个嫡亲弟弟先后都是冀州的解元,这在当地可是引起了轰动,安安曾经说过,这宋子然不必其弟差,奈何身份限制,不过这宋子然倒是心胸坦荡之人,丝毫不曾嫉妒,反而为了帮助其弟,特意请了当世名儒教导他们,连安安都夸赞的人,肯定是有其出色之处。哀家也听说过,这宋子然如今已及冠,未成娶亲,身边也无通房,就因为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在出嫁前不幸身亡,他许下诺言,为其守孝三年,如今也过了,想必上门说亲的人不在少数吧?”
李太后将宋子然的情况道出来,并没有说庐陵公主跟他不相配等等,其中的意味已经表达的很明确,宋子然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选。本朝驸马可以出仕,但必须本人有过人之处才行,开国建立至今,除了顾跃斌,基本上是没有驸马出仕的。平宁侯在迎娶阳平长公主之后,也赐了原本文华殿大学士的职位,该领了虚职,如今也是在顾氏族学中教导顾氏子弟。
作为长房嫡长孙,将来的妻子肯定是要主持中馈,成为宗妇的,一般公主都有公主府,有专人打理,不需要公主承担起宗妇职责来。但从庐陵公主的脾性来说,其实是很适合作为宗妇,身份够高,手腕圆滑,处事公正,都是宗妇必备的基本。
确实来说,这是一门很适合的婚事,李太后心中也赞同,从同昌大长公主的话中可以大概的判断出宋子然的为人,相信以庐陵公主的本事,能笼络住宋子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宋氏跟顾氏关系亲厚,同昌大长公主素来看不上姚贤妃,要是真把庐陵公主许给宋子然,将来肯定会横生事端,指不准会影响到宋氏跟顾氏的交情,这也是李太后最为担忧的。
昭宗帝看出了李太后的忧虑,接下来的话是彻底的让李太后都坐不住了,“此事是姑母提及的,也让儿臣看了宋子然,是个不错的人,配得上庐陵。”
李太后有些瞪大了眼,好似听到天外书一般,“什么?怎么可能,同昌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情?她难道不知道贤妃的品行?庐陵是好,还没有好到同昌为她出头吧?”
也是这一两年,同昌大长公主对庐陵公主的表情才好了些,但是,她真的不认为同昌大长公主会出面相看庐陵公主的婚事,同昌大长公主素来讲究亲疏有别,这不符合同昌大长公主的一贯作风。
“儿臣不敢有半分欺瞒。”昭宗帝从来不会解释也不善于解释,干巴巴的说完一句之后,也没有其他的话。
李太后冷静下来之后,细细的梳理了一下思绪,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