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它们都布置在库支人必须去的地方呢?”叶央别有深意道,侧头望了一眼符翎,接着略带歉意开口,“符将军,你那精湛的马战技巧,怕是用不上了。”
“你们在说什么?”姗姗来迟的商从谨甫一踏过门槛,便听到了这句话,于是追问。他换了身干净衣服,头发也规规整整地束起,连叶央的脸庞都晒成了健康的蜂蜜色,他却怎么也晒不黑的样子,白白净净的依旧是煞神模样。
叶央舒了口气,回答:“我在想,或许烧了库支的火药,是个草率的举动……算了,走一步看一步罢。赶紧吃饭,吃完了跟我回神策。”
她发誓,说起“跟我回去”的时候,语气中当然还保留了对当朝王爷的恭敬,可惜因为恭敬的尺度很有限,除了商从谨,别人都没听出来。符翎将军还未娶亲,捧着饭碗埋下脑袋,专注地和粗磨的稻米较劲,李肃元帅就淡定多了,吃过饭一抹胡子,仔细思考叶央那个计策的可行性,然后补充了些新的内容。
留给将领们的时间太有限,叶央吃完了可能是战前最后一顿热乎的饭菜,便骑着快马出了城,直奔神策军的营地而去。出城的并不止一位,原本驻扎在城内的军队浩浩荡荡跟了出来,却是奔向别处。
“将军,那是做什么?”神策营里,素和炤自打抵达后就没闲下半分,和李校尉一起接管了军中事务,见叶央回来而大批同伴离城,忍不住问了一句。
几万人一旦驻扎,为了节约地方,营帐间的距离很是紧密,一个接一个的军帐铺开几里,几乎看不到边际。
叶央下马后把缰绳交到了别人手上,让人给黄骠马弄些草料来,然后叮嘱道:“让云殊和几位军医留些神,虽说现在天气偏冷,可还是要留心疾病,营帐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别出什么乱子。”见那人领命,才对素和炤道:“进帐说话。”
不管什么时候,幕僚都一副“吾乃军师,文职,和汝等武夫不同”的架势,连怀王殿下都脱下那一身宽袍大袖,换上窄袖便于行动的胡服了,他还是作惯常的书生打扮,手里捏着一柄折扇,摇来摇去。
叶央看了心烦,一把抢过来拍在桌上,皱眉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能不能做些正事!”
“几万人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做的正事还不够多?”素和炤很不满意,自觉地去桌上把衬托自身风骨的东西取了回来。
“陈娘又不在,你摇了也没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叶央冷冷地刺了他一句,准备贯彻这句屡试不爽的俗语,出拳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
动作还未收回,商从谨便挑起帐帘走进来,颇有些吃惊地看见了这一幕。
他因事耽搁了些许,所以比叶央晚到,不过叶央走时也没有多问,她知道他一定会来。
“我在教训部下。”叶央用另一只手揉了揉拳头,解释一句。
商从谨眼眸深邃,语气带了些意料之外地不满:“若是因为行军延误,要按军规受罚,你也没有处罚我。所以我认为这不是必要的行为。”
叶央一阵失语。
哪怕是上赶着挨罚,也不要一本正经地用这种怨妇一样的语气抱怨行不行!
“你已经来得很快了,倒不是因为这个。”叶央赶忙开口,用眼神指了指素和炤那一身明显和备战风格不搭调的衣服,雪色长衫都穿成灰色的了,也不知道还在坚持个什么。
“这是风骨,你们这种粗人当然不明白了。”素和炤相当自信。
商从谨懒得和他争辩,认真道:“可,阿央是因为我没有来,才会用那一招拖住库支人的。这却是打草惊蛇了。”
“无所谓。”叶央很豁达,走几步在床榻上坐下,“不是没有旁的方法,只是要费些功夫,而且……算了,反正李肃元帅的人今夜就会出去,库支调来了更多的材料,已经在调配火药了。”
因为有事商议所以放下了帐帘,营帐又不透光,便显得稍暗了些。叶央的声音断断续续,说得很模糊,不过在场的人倒是听懂了。
连夜赶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西疆,商从谨却没有得到预想之中的东西——比如叶央的关怀。一军统帅要关心的事太多,平均分给每个人的分量便太少了。
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第二天,商从谨特意穿了带来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深色直裾下摆曳地,袖子宽得几乎能藏下一个人,是大祁皇室最正式的礼衣,为班师回京准备的。
然而那时候叶央忙着战前点兵,根本没有注意到。
万人之前,商从谨在她身后不甘心地询问:“阿央,看出我今天有什么不同吗?”
“挺正常的呀。”叶央漫不经心地回头望了一眼,继续扯着嗓子吼些什么,好让远处的人也听清楚。
商从谨蔫蔫地低下头。
过了片刻,粗枝大叶的女将军才察觉不对,用一副惊讶的表情转过身,“……你为什么穿得这么古怪,早上吃错东西了?也对,军中饮食不怎么好。”
……居然落了个“古怪”的评价!
“呃,为了预祝你们旗开得胜。”商从谨垂头丧气道。
大战一触即发,已经拖得不能再拖下去了,耽搁一日,消耗的粮草补给数以千金计!雁冢关附近,库支的队伍已经集结,个个信心满满,原因无他,正是从大祁那里偷来了□□。
而且这段时间,在军中流传着这样一些话,比如祁人是怕了他们的火药,才会派人冒死潜入也要毁掉的。
看见没有,是他们怕了!
当库支人浩浩荡荡,大举经过雁冢关的时候,在城里叶央也知道了这件事,尽管手中的千里眼只能模糊望见他们的身影,却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这次交手,第一线的战士会败,而库支人一定会破城而入。
以火药开路,库支人走得极为顺利,减少了一刀一枪的拼杀,所经之处只有血肉模糊和惨叫——祁人的惨叫!
尽管敌军感受到了大祁将士的战力,明白自己赢得很艰难,仍然有人不放心地向主帅报告:“将军,我们是否赢得太容易了?按理说,祁人同样能用火药攻回来,他们却一直按耐不用。”
“有道理……”库支这方的主帅并不傻,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传令下去道,“斥候侦查两侧密林,看看有无敌军埋伏的迹象!”
两年前那一仗,祁人就是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埋伏在密林里,引得大部队深入,却从两侧突然出现攻击,查尔汗将军也是死于叶央之手。
那个小女娃娃……阴险狡诈又卑鄙,不除掉她,心头难安!
新的库支主帅明显有脑子许多,从军资历尚浅,正是气盛的年岁。就算大天师不在,依旧要做出些功绩用以服众,不过他还没有被唾手可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直到斥候回报说密林之中并无异常,才放心地继续前进。
这几次小规模交战,大祁派出的俱是轻骑兵和轻步兵,一见战况颓败,便拔腿就跑,对方死伤并不多,却在节节败退,倒让自己的重步兵很难派上用场。而且用到了火药,库支的马匹又无法上前线,很是头疼。
“嘿嘿嘿,现在是西疆最干旱的时候,林子都枯了,树叶也掉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在里面藏人!”库支主帅阴测测地笑起来,“叶央啊叶央,难不成你那些部下,都和荒草泥土一个颜色?”
世上最难抵抗的,便是诱惑。
胜利得来轻而易举,不远处的城池就像一颗饱满新鲜的果子,沉甸甸坠在枝头,等着他去摘。
所以口渴的旅人一旦被诱惑,就很难思考些别的细节,比如果子下是不是有捕兽的陷阱,再比如那果子,有没有毒?
☆、第121章
火药开道,这场仗断断续续打了四天,库支大军有退有进,走得并不轻松。
据探子回报,军中并没有发现库支大天师的踪迹,而这一仗的主帅则是个面生的将军,之前未同大祁交过手,暂时还没打听出什么消息。
“库支的四大猛将一个没来?”李肃元帅拿着千里眼,另一手扶在城墙头上,向远处观察了半天。
身旁有副将提醒道:“元帅,现在是三大猛将,查尔汗已经死了。”
两年前库支对大祁疆土势在必得,点精兵派猛将,不料被叶央一通火药炸破了胆子,才在两年后卷土重来。
叶央带来的“千里眼”和火药不同,绝不能量产,只有数十架,除了分配给前线斥候的,余下的给了各位将军副将,人手一架,此刻众人都估算出来,库支大军距离城下已不足十里,腾腾杀气直冲云霄,如果早些抵达,这一仗结束时正好能吃顿晚饭,若是晚一些,就只能吃夜宵了。
“放心,一路上我们败得虽快,伤亡率却不高。”叶央同样站在城头,侧头道。她的银甲光洁闪亮,为了行动方便将披风解了下来,一头长发束在头盔之中,利索得很。
李肃元帅闻言,朗声笑道:“居然扛了四天,这还叫败得虽快?要不是碍于计划,你们是不是就把那小崽子打回雁冢关了?”
江山自有后来人,小将们的协作成果已经不比他差了,通过军校的学习,又可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李肃突然觉得,他还印卸甲的那一天,或许要比邱老将军早得多。
“光是打回去远远不够。”叶央的表情很是凝重,没有半分松懈的样子,“只要不砍断他们的手,早晚还会把不安分的爪子伸过来。”
“正是此理。”李肃元帅点头,眯起眼睛望向远方。
城头上的战士来来往往,多半穿着皮甲和棉甲。将领们自然都是着铁甲的,李肃元帅那一身黄金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抢眼得很,不过论造价和稀有程度,还是叶央不起眼的银甲更胜一筹。
商从谨当年是熔了官银和不毛山的奇石,大冬天都在打铁房里熬得中了暑,才做得如此一副。含钛的战甲重量比铁甲轻了一多半,只比皮甲稍重一些,可防御力却远胜普通的铁甲。
墙头上未设任何防御,只配备了一些弓箭手,大量羽箭堆在周围,几乎把人都埋了起来。叶央问道:“元帅,就只配这么点儿弓箭手,诱饵会不会太明显了?”
说着调动来几队长矛兵,才将觉得有些像样。
“元帅,叶央!”英嘉公主一路跑过来,因为觉得闷热,所以将头盔抱在了手上,远远就打了个招呼,“城中已布置完毕,只等库支人了!唉,可惜骑兵都派不上什么用场。”
叶央把头盔拿过来,反手扣在公主脑袋上,“赢了才是正经事。当心敌军放冷箭,还是戴上罢。”
英嘉抹了把淌到下巴上的汗珠,“好。我们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叶央点头,抱拳冲向李肃元帅,“元帅,先行一步。”
李肃沉下目光,表情凝重地挥挥手。库支人已经离得很近,通过千里眼的白水晶镜片,甚至能看见他们脸上狰狞狂热的笑容。一军之帅从来都不会在对阵开始便出场,这一次,他要在城头督战,指挥手底下拥有无限希望的小将们冲锋陷阵。
两位女将军一着银色战甲,一着玄色战甲,对比明显地走下城墙。石阶古旧光滑,是无数先人一步步磨出来的,沉淀着岁月的气息。神策军中的步兵和轻骑兵悉数在城里,而厚重沧桑的城门内外,站满了无数兵将,叶央缓缓走到人前,气沉丹田,环视四周。
“众将听令!”她的声音高亢,几乎越过了云霄,“三千盾兵持长矛在前,六千骑兵在后,冲散敌军阵型,则步兵列阵,悉数击杀之!”
“是!”整齐划一的吼声应和。
叶央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上阵不利,守城!”
“是!”
“守城不利,巷战!”
“是!”
“巷战不利,短接!”
“是!”
“短接不利,自尽!”
“是!”
秋高气爽好天气,年轻的女将军面向南方,太阳温柔地照亮她半个脸庞,每一寸肌肤都在闪耀着金光。沸腾的热血在躯壳里游走,几乎破体而出,叶央高声道:“要记住,你们的身后是父母妻儿,是我大祁寸不容犯的疆土!而我,永远在你们前方!”
“是——!!!”最后一声应答震天动地,那声音仿佛有了形质,如一条赤龙盘旋升起,威势凛然,引得铁制兵刃嗡嗡作响,共鸣不止。
“开城门,迎战——”叶央提枪上马,黄骠马的毛色如今日的阳光,浅浅的灿金,四肢笔直修长,身形高大却极轻捷,速度超过离弦之箭,追上一缕清风奔向前方。
库支,兵临城下,蓄势待发,在约二里远的地方顿住。
尽管一路赢得并不容易,他们还是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代的信息并不发达,库支人只是隐约知道大祁集结了十余万兵将,而一路上探听消息的细作都被处理的七七八八,很少有回去复命的。
难道说……那些人还未赶来?
不对,算算时间,怎么也得到了,那就是疲兵不堪战!
这么一想,库支主帅露出一个得意的微笑,牙齿雪白尖锐,刺破了自己的下唇,所以染上一丝鲜红,凝视着前方。
银色如流光,倏忽停下,叶央勒马站定,战鼓一起,隆隆地和着心跳的节奏震动。她看不清那人的脸,也没必要看清,身旁的众位战士便持盾牌上前,每个人脸上都是同样的坚决。
“——杀!”脚步扬起的沙尘滚滚,与杀意纠缠在一起。
叶央稳坐于马上,目光沉着似水,指挥着身旁的旗手发出号令,而旗手又将命令传达给鼓手,不同的鼓点奏出来,战士们便依据不同的阵型进行攻击。
总以为……她无法适应现在这般作战模式的。
不能第一个冲锋而先在后方指挥,交锋初始,又不是叫阵,将领绝不能第一个出去。
有羽箭嗖嗖地在两军之间来回,叶央侧头躲过一支冷箭,再向前望去时,看见库支的主帅正放下弓箭,很遗憾地叹了口气。
“锋矢阵,改锋矢阵。”她的声音依旧冷静,呼吸却快了不少。
大军听闻战鼓节奏变化,立刻集结成箭头的样子。枯枝主帅轻笑出声:“居然用进攻性这般弱的阵型……避其锋芒,主攻侧翼!什么传说中的女将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说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