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幻纵览-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类型文学在中国有极大的发展余地。身为中文作者,也天生便有发展类型文学的优势。试想,一个罗马尼亚的科幻作家,或者一个巴基斯坦乌尔都语的侦探小说家,能够赢得多大的市场呢?如果那个狭窄的市场不能维持他的创作,他又有多少机会反复地创作,直到把自己的水平磨练到炉火纯青呢?在外国科幻史和中国科幻史部分,笔者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象斯坦尼斯拉夫列姆,或者中国繁文地区的科幻作家,他们的机会远小于大语种的科幻作家。科幻如此,其它任何类型文学也都如此。世界上虽然有两千多种语言,但谈得上维持一个文学市场的,不过是很少的一些大语种。而能够维持类型文学市场的,更少而又少。

因此,中国已经贡献了世界一流的武侠作家,中国还将贡献世界一流的科幻、奇幻、侦探等类型文学作家。这里面当然是沾了语言使用人口的便宜,但反过来,这也是个责任。有这么多的阅读人口而仍不能成功,只能说明我们作家的才智有问题。

在下卷里,笔者由内到外,先介绍科幻文艺的内部分类。再讨论它和文学大家庭左邻右舍们的关系。

作品相关 《科幻与科学》简介

迄今为止,大部分谈论科幻的文字,都是在谈论科幻与科学的关系。不过,所涉及的,基本是科幻与具体学科的关系,如物理、化学、天文,遗传学等等。笔者以为,那只是在了解具体的科幻创意时要抓住的一些线索,而不是在全面分析科幻与科学的关系。在本书第一卷里,笔者主要分析科幻中的具体科学知识。   

在本卷里,笔者主要讨论科幻与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之间的关系。那么,有没有把科学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问呢?有的,那就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史。这是一组“三位一体”的学问: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本身逻辑结构的一门学科,可谓是科学的内部研究。科学社会学研究科学在整个社会这个大背景中的位置,科学与社会其它领域的关系,可谓科学的外部研究。而科学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不可能凝固不动。研究它们在历史方向上的运动,就是科学技术史的领域。

巧得很,这“三位一体”的三门学科在科学界,和科幻文学在文学界一样,也是内容不规范,地位不明确,但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生弱势力量。

除此之外,未来学和科幻文学几乎是孪生姐弟,它们血缘相近,关注点也几乎一样。只不过一个生长在科学界,一个生长在文学界。所以本书里辟有专章,讨论未来学和科幻文学的关系。

当我们充分了解了科幻文学与科学的关系之后,我们能作什么呢?那就是最后一章“科学传播与科幻文学”要讨论的内容。科幻文学可以成为科学传播的有力臂助,这就是全书的结论与中心。

作品相关 所有的魔鬼都是细节

——科幻市场面面观

一般来说,如果某人在谈起某个具体问题时,总是在讲历史传统、文化类型、国民素质这些大道理,你便可以断定他是这个问题的外行:他并不知道这个领域具体发生了什么,才只好去扯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不幸的是,对于科幻市场开发这个问题来说,这类外行的言论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今年,笔者的第七、第八部科幻小说将出版,从第一部开始,共与七家出版社进行了合作。由其中一部小说改编的科幻电视剧正在改编中,也涉及了两家影视公司。而自九七年发表处女作开始,到目前为止曾经出现过,或者一直保持下来的所有的科幻杂志上,都发表过我的文章。摆这点不算老的资格,是为了说出我的结论:科幻市场之所以仍然不温不火,看不到很大起色,和上面那些大道理无关。所有的毛病全出在细节上,都是出版商在具体操作上出了错。

一直想写一篇专门的文章,把这些年游走于科幻市场的经验谈出来。之所以今天终于下决心动笔,是因为科幻圈内的气氛越来越浮澡,外行的言论越来越多,而事实则离人们越来越远。

出于大家能够理解的原因,文中涉及的所有出版社、影视公司都不具真名。

科幻文艺要以市场为导向,这句话正确吗?

这是一句正确得等于没说的话。科幻本身就是市场细分的产物。哪个国家的科幻是由政府出资操办的呢?甚至,政府文化部门不仅从未直接出版科幻,而且不给科幻作品设奖。完全不是由政府操办的文艺类型,当然就是属于市场的。

科幻是什么呢?是与武侠、侦探、言情等并列的类型文艺。所有类型文艺都是读者(或者观众)细分后的产物。市场是它们共同的母亲。

那么,为什么还总是有人出来强调这种并无内容的话呢?原因是,出版界对市场的认识始终有偏差,首先是单纯把发行数量的多少当成成功标准。笔者当年曾经开过小书店。书店虽小,品种俱全。几年书店经营的最大体会,就是某类书固定会有一批读者,某些人进门后就会站到某个专柜的前面。而这些不同门类的书,市场容量的绝对大小是不同的。有一些书固定地有一群追捧者,它们既不会卖得洛阳纸贵,但也绝不会砸到手里。如果只以绝对发行量为评价标准的话,那么中国最以市场为导向的书就是《新华字典》了。

还有一个错误,就是把“雅”和“俗”当成市场的分界线。认为“俗”就是市场的,“雅”就不是市场的。这个也根本就不正确。雅有雅的市场,俗有俗的市场。别的不说,世界文学名著就永远有销量,是书店里的常销书。它们的营业总额,恐怕是任何“下半身写作”之类的作品无法相比的。

具体到科幻而言,我可以举一中一外的例子。中国作家王晋康,大家都公认他写的是“哲理科幻”。在此处,“哲理”不仅是作品中体现的那些哲理本身,同时也就是一个市场卖点。他的作品强烈吸引着一批刚开始思考宇宙、人生问题的青少年。如果有一天王晋康推出一部“言情科幻”,它的市场前景如何可想而知。

美国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的科幻小说与“高科技惊险小说”很相近。他的作品里穿插了大量科学理论,甚至图表、公式。其实那些都是他玩的花样,随手摘来一些科技的果子,拼成一套套有趣的“伪科学”、“类科学”。而正是这种看似很难懂的文字表象,却是他的书畅销的理由。如果有一天克莱顿的书“俗”了,失去了这些技术内涵,我想他也不会再有市场,因为他的读者就是一群技术迷。

因此,那些大讲科幻要面向市场的人,往往实际上是想讲,要搞与科学离得很远的,表面上很通俗的科幻。其实,这种科幻市面上到处都有,每年会出版几十种上百种。它们真有过市场吗?

科幻的市场真得很大吗?

严谨地说,科幻市场是一个中等容量的类型化市场。它可以去比较的,只有其它类型化的文学市场,而不是主流文学市场。

相比于武侠,科幻出版市场一直很好。有的读者可能会大吃一惊:中国到处都是武侠啊?其实,到处都有的只是二三十年前的新派武侠,是金庸和古龙。我认识大陆武侠圈的一批顶尖作者。他们非常感慨科幻作者竟然能出那么多的书,而在大陆出版一本武侠小说只比登天稍微容易一些。当然,我也同时感慨武侠杂志能够连载几十万字的长篇,这是大陆科幻杂志所不及的。但总得来说,科幻的市场容量仍然比武侠稍大。

与奇幻、悬疑、恐怖这类类型文学相比,科幻的份额这几年一时稍逊。但它是中国大陆最有历史传承的类型文学。当然,这主要得益于政策壁垒:奇幻和恐怖都曾经因被紧紧关在政策之门外面。悬疑虽然早已有之,但被束缚在“法制文学”的框架内。这几年它们的市场份额突然暴涨,只是以前压抑许久的能量的集中释放。。

一种文学门类要占住脚,总要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传承。传承的更多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人气,人脉关系。在这方面,科幻圈上有七旬老叟,下有十几孩童,都还能为这个文学门类添砖加瓦。去年,中国科幻圈还纪念了中国原创科幻诞生一百周年。而其它文学门类还都没有这种积累。一时火不等于长期火。当然,我祝愿他们早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一个读者群并不算多的市场,出版商为什么要重视呢?

读者群极多的市场,具体到某个出版社、书商,或者某个编辑头上,不见得有什么意义。因为在示范作用下,大家都去抢一个市场,最终抢到的仍然很少。比如,“校园文学”一直是极被出版界看好的。《花季雨季》的一百多万册,《三重门》的近百万册都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众多出版社一轰而上。压到库里的校园文学于是不计其数。不直接接触出版社,你不会知道那些畅销门类的书在库房里压着多少。

相反,科幻读者群少则少矣,但购买力相当稳定。以我个人出版的书为例。从未有一本成为畅销书。但除了第一本《时代之舱》由于出版社包装错误没卖出去,第五本赶上非典外,剩下的书出版社都没有赔钱。我所知道的文友们的大部分科幻图书,也都是这个表现。当然,这个表现不象一两本畅销书那么赚眼球。但要知道,出版社想搞一套不赔微赚的书,在今天已经是很困难了。

仅仅是不赔钱,难道是出版的理由吗?不赔钱,出版社还赔上人力和时间呢。

是的,但这些我所参与,或者朋友们参与的所有的科幻图书,都没有释放出它们的市场潜力。什么是科幻图书市场潜力的标尺呢?1999年,辽宁十四岁少女张天天在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了《真心英雄》一书,发行五万册。我认为这才是科幻图书应有的市场潜力。

有人会说,她赶上了包装少年作家的那股潮流。科幻圈里既无“少年作家”,又无“美女作家”,搭不上这两股潮。那么,六旬左右的男作家张之路的《非法智慧》也卖到了这个数字,并且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你也可以把这个当成标尺。

从实际水平上看,科幻圈里能够写出这个水平作品的不下十几个人。既然作品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就出在发行上了。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山西的《科幻大王》。它可能比《科幻世界》更能代表科幻市场的潜力。这家杂志几乎没有作任何市场营销方面的事情,甚至不在报刊亭零售。而竟然生存了十个年头。市场上象流星一般闪过的各类杂志,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十年几乎相当于人生的壮年。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删除所有可质疑成份,还原出科幻市场本身的潜力底限:你只要把定位搞对了,埋头编稿子就能挣钱。

1999年,湖南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王晋康的科幻小说集,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作家的科幻、科普图书。2002年长沙科幻迷举行活动,邀请王晋康和我参加。组织者问我,可不可以找些书去签售?我就想起了这个出版社。当下联系了责任编辑。原来,这本书虽然首印只有三千册,但出版后基本压在该社库房里。虽然长沙当地经济广播电台《科幻时空》节目从九八年就开播了,在当科幻迷中极有影响。然而,近在咫尺的这个出版社却从未想去推销这套书(或者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个节目吧)。后来,编辑从仓库里翻出一百本书带到会场上,签售了七十六本。这个数字是多是少,横向比较一下才能知道:畅销书作家毕淑敏、葛红兵曾经在新华书店去签售,数量都在个位!

科幻图书本来能够销这么多,而出版社根本没有去努力宣传,这个责任在谁身上呢?

我也想搞一套科幻图书,可是科幻图书的卖点在什么地方呢?

象地方戏剧一样,科幻是一种类型文艺,固定地有一群人喜欢它。类型文艺的卖点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是类型内部的吸引力,一个是类型外部的,对大众的吸引力。

类型内部的吸引力,首先便是小圈子里的名家名作。《星战前传》的电影小说翻译过来以后,开机就是十万本。出版社这么有魄力,相信的便是类型内部的吸引力:单单是科幻迷,足够消化这十万本。因为《星球大战》是科幻文艺的“保留节目”。类似于《铡美案》或者《天仙配》。出版这种书,不需要编辑对科幻有多深的了解。

九十年代,叶永烈的《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出版了。虽然时代背景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时已经完全不同了,但开机也都是几万册。远远高于当时科幻新作的平均发行水平。靠的也是这种类型内部的吸引力——经典、“老段子”,“一代人的回忆”。前面说过,科幻是有传承的文学类型,这便是这种传承在市场方面的体现。

其次,还有科幻文艺类型本身五花八门的内在魅力,是它作为科幻而不是其它文学类型的特殊魅力。比如能够展示科学的神奇和美,能够吸引喜欢高科技的读者,等等。这些必须用系列的文学理论研究,影视研究来说明。在此不一一详述。

然后,是科幻针对大众的吸引力。对于如何超越科幻迷的界限,吸引大众这个问题,我听到过五花八门的意见,比如说,在科幻里多加色情、暴力;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中宣传科幻;把科幻小说改编成评书,请单田芳播讲。最新的一个建议是,搞一个《刘老根》那样的电视剧,再包上科幻的外壳。

当然,所有这些建议都来自科幻的外行,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幻本身就有吸引大众的因素。哪些呢?有两个,一个是能够切合当下的科技热点。比如《后天》这部电影。科幻迷基本上认为它是个烂作:创意不新,故事漏洞百出。但它在中国票房上竟然压倒了《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终结者3》等真正的科幻经典。原因很简单,看后者的是纯科幻迷,而给《后天》贡献票房的还有其他观众。天气异常是几乎所有人都关注,也都能理解,能够聊几句的简单问题。过去一年中,每逢气象灾难发生,我总能从网络新闻后面的评论里,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太象《后天》了”,“《后天》的预言早晚要实现”,“海啸令我们想起了〈后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