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之间,分灶吃饭早已势在必行。勉强合而为一,不能满足任何一方面的读者。《科幻世界》杂志社曾经推出过的《惊奇档案》,便是一个照顾了市场分化的产品。它提供了一种休闲类的科幻阅读,有别于此前此后任何一本科幻杂志。在市场上也得好了好评。可惜这个成功的市场开发无疾而终。
从年龄层次上,目前的科幻出版物,尤其是科幻杂志,覆盖了从初中生到大学低年级学生。而在这之上的科幻迷,也处在出版商的视野之外。九十年代以来,科幻杂志培养了大批科幻迷。他们中许多人已经走上社会,成家立业。当年曾经被他们热衷的青少年科幻杂志,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新进入市场的科幻杂志,仍然重复地扎在青少年科幻市场上,既是资源浪费,又导致过度竞争。
其实,中国科幻市场的开发者,一直在作狗熊掰棒子的事情:不停地吸引新的青少年读者,不停地放弃已经成年的读者。如果是校园文学和童话,这样作无可厚非,对于一种本质上是写给成人看的文学样式。这样作是对市场潜力的巨大浪费。一个成人科幻迷的消费能力,是十个青少年科幻迷加在一起也不及的。
另外,象科幻美术这样的产品,没有成人消费者根本不可能形成市场。喻京川等人深有体会:与他们一起出道的美术界同行,可以开自己的美术作品展,可以把自己的画标上天价。而科幻美术仍然是寂寞的事业,有投入无产出的市场。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成人科幻市场还没有开发。不可能想象青少年学生会收藏几百、上千元的美术原创,并且还能把它们的价格炒起来。
许多读者并不清楚,杂志社出版商开发一种产品,直接买主不是读者,而是发行商。尤其是出版商。他们的书并不是一本本卖给读者的。在发行渠道中,熟悉科幻的机构和和才要少得多。《科幻世界》杂志社对中国科幻的一大贡献,笔者以为就是培养了一批熟悉科幻类出版物的发行商。这些远在舆论视线之外的发行商,正是从《科幻世界》身上看到了科幻类图书的市场前景。他们可能讲不出什么理论,但知道怎么去宣传和操作。
许多出版社费尽心血编辑了一套科幻作品,却只发行了几千册了事,甚至血本无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科幻发行商,所托非人。当然,这个发行商队伍极少。全国不过百十家,分散在各个图书批发市场里。出版社不熟悉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在整个市场链中,从出版商到发行商之间,便存在着一个断裂点。
发行商和零售商之间,也存在着断裂点。目前,图书零售市场上,新华书店仍然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其服务水平,员工动力,仍然停留在国营体制下。由于缺乏竞争压力,他们难以为图书的售卖花费力气,更何况在总码洋中数量微小的科幻图书。
与此呈鲜明对照的是,专业科幻书店已经在中国出现了。早在八十年代,舒明武便在重庆办起了科幻书店。由于当时市场不成熟,只是作了一次尝试。一九九八年,北京奇点文化服务公司开业,并一直经营到现在。作为一个专业销售科幻与科普类图书的私人书店,其取得的成就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若干次科幻研讨会上,该书店创办者王红建都被邀请到会,介绍经验。
这些年来,还有长春、厦门等地的科幻爱好者创办过专业科幻书店。
目前,在零售端,专业科幻书店大有可为。以这些年每年上百种的出版量,尚有大量的科幻图书积压在出版社的库房里,没有与读者见面。等待着它们的是化为纸浆的命运。市场上还需要更多的象奇点服务公司这样的专业书店。
并且,在网络上销售科幻图书也是一个切入点。科幻迷中网民人数巨大,而且,边远地区的科幻迷购买科幻图书,只有走网络和邮购的渠道。
另外,在杂志领域,还缺乏一本科幻文摘杂志。这个构想有许多人提出过了。世界科幻博览筹办时,也曾想要作一本文摘杂志。但后来改弦更张。
对于创办一本科幻文摘杂志,持反对意见的人说,现在市场上只有两三本科幻杂志,科幻迷大多经常阅读,再创办一本科幻文摘,无非是从这几本杂志上摘,近乎重复劳动。其实,这是他们视野不开阔才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在专业科幻杂志外,还有许多报刊发表科幻作品,评论科幻文艺。每年都有十来个科幻专栏涌现出来,其中有一些坚持了多年。上面也发表过一些好作品。但被埋没在很受限制的读者群中。把这些文章集中在一起,可以办出一本内容丰富,使科幻迷眼界大开的文摘类杂志。
第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 第五章:科幻文化的宣传
第五章前言
第一节:媒体上的科幻
第二节:问题与前景
第五章前言回
2000年元旦,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搞一台“展望新世纪”的专题,邀请了王晋康和赵海虹两位有代表性的科幻作者到场。但不是将他们放在嘉宾席,而是放在听众席,并且从头致尾没有得到向崔永元发问的机会,以致于碰巧看了那台节目的科幻爱好者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
当然,事情一年年在往好的方面转化。现在,虽然科幻仍然不是媒体的宠儿,但报导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在本章中,笔者先介绍一下媒体上的科幻,然后谈谈科幻宣传的问题与前景
第一节:媒体上的科幻
媒体对科幻的长期冷遇,和科幻文学界自身的弱小有直接关系。媒体记者并不是四面撒网去采访,而是要“走某某线”,也就是以固定版面为依托,经常跑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新闻。有关科幻文学的新闻一般零星分布在“娱乐”、“文化”或者“教育”版面上。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跑“科幻”这条线呢?因为国内科幻创作一年积累下来的作品量和出版量都很少,提供不了那么多新闻去写。曾经有刊物向笔者约稿,要我写科幻的“业界动态”,每期供稿。我都表示无能为力。偶尔有一两件事可以宣传一下。但中国科幻文学还没有每月产生一件新闻的实力。
中国科幻文学界没有自己的专业组织,也为媒体宣传造成困难。笔者在天津和北京的两家主要报纸上分别读到两位不同的记者写的文章,主题类似,都是说中国目前没有科幻作者,只有一些青少年科幻爱好者在写科幻小说。他们的论据是:到作协等有关部门去采访,没找到科幻作者的名单,也找不到近期出版了哪些科幻作品的消息。
实际上,中国科幻作者加入作协各级组织的本来就很少,科幻作品的创作出版更不在文联、作协这些机构的视野之内。在那里寻找科幻小说,一无所获是自然的。而一个地方记者要寻找星散各地的科幻作者,确实要费一番相当的功夫。迄今为止,科幻作家们最“对口”的组织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但这是一个没有经费来源的半业余团体,活动实力很差。
出于编辑或记者的个人兴趣,这几年还是有不少科幻方面的新闻刊登出来。把其中大部分关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娱乐新闻除去,针对科幻文学的新闻专业性和持续性都比较差,往往是在需要时临时组稿。
当然,也有几位在媒体界工作的朋友,长期钻研科幻,积累了大量资料,已经被视为科幻圈的“内部人”。象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的王欣然,几年来自主开办并主持该台的《科幻时空》节目,连续对各地科幻界人士进行录音采访,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个节目成为国内各种媒体里惟一的科幻类栏目。下面这篇短文是王欣然本人对这个节目的介绍。
电波中的科幻
(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王欣然)
科幻与电波——广播的关系,无论是在以科幻还是在以广播为话题的讨论中恐怕都是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国内”科幻成为热点”似乎言之过早,而广播在媒体群难逐鹿的今天早已推动了二三址年前的风光,二者的结合自然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但是,不”惹眼”并不等于缺乏价值,在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中,笔者有很深的感受”在宣传、推广甚至推动科幻上,广播有它的不可忽略的独到之处。
首先,广播是真正的”交互式”。
在所有的媒体当中,广播最便于与受众进行即时直接交流,这一点庸置疑:这边主持人话音刚落,那边几条热线就已”有话要说”。在受众自我意识日益强化,不再人云亦云的今天,这种能自由交流的方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笔者曾通过长途电话与《科幻世界》的谭楷、阿来两位老师分别作过”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文学的创作”等专题节目,同时开通热线,让听友”现场采访”。平时也不时有科幻话题小讨论,以上种种,听友反响强烈!
这种优势,唯有因特网能具有,但在目前的中国,因特网上和电波里的讨论所具有的影响力,实在有天壤之别。
其次,广播让科幻”活起来”
从笔者的”科幻时空”节目第一期开始,就非常注重以”演播”的方式来推介科幻名家名作。无论是《冷酷的平衡》、《天幕坠落》、《我、机器人》、还是《三色世界》,在请人分角色扮演或自己演播时,我都注意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以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氛围。
科幻小说就是”前瞻性的文学”,描写”未来”的作品。这恰恰给了广播节目最广阔的表现空间_机器人走过来,报告”前方有敌舰!”话音刚落,飞船就中弹了。这段情节用电影来表现,恐怕非得运用包括电脑特技在内的大批人马。而在广播里,只需嗡声嗡扎的一句话、移动声、爆炸声、警报声就足矣。在听众脑海中,这同样会留下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的、深刻的印象。在以情动人上,声音的表现力更是不可多得,在录制《冷酷的平衡》时,我请了一位声音甜美的老师扮演”妹妹”,播出后不少听众来信”供认”自己为她的”不幸”而落泪!
笔者认为,在传统心理上,中国的受众还是更乐于”听故事”,因此情节曲折动人,言之有物的文学作品一直比过于注重理念的文学作品具有广阔得多的市场。针对这一特性,具有动感而又不失”神秘”、给听友仍留下想像空间的科幻广播剧是不是让科幻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了呢?
再者,广播的受众成份非常适合科幻传播。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电视相比,广播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要高出不少。而在青少年,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当中,广播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考虑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说广播适合科幻传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
媒体中的科幻专家还有《科技日报》的尹传红。他是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以来一直与科幻界人士保持大量联系,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科幻的文章。
媒体忽视科幻的另一个原因,是从科幻作品是很难挖掘出公众感兴趣的东西。媒体要报导科幻,总想去联系大众趣味。而目前的中国科幻呈现出鲜明的“小众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某个重大科技新闻出现后,才会有记者收集一下与此有关的科幻作品,作为报导的线索写入文章。这似乎是记者唯一能找到的,科幻与公众的联系点。
以《后天》这部科幻片为例,科幻迷对它反映平平。而2004年到现在,中国大地气候异常。每逢飓风、海啸、倒春寒,人们无不想起《后天》中的情形。这部电影可以作为区别大众热点与小众兴趣的最好范例。
第二节:问题与前景
由于资料缺乏,记者不熟悉科幻第一线等原因,中国媒体上的科幻报导很稀少。偶尔出现的也经常发生错误,或者不深入。不过,科幻报导改善的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科幻迷进入记者行列。记者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更加上中国传媒业近年大幅扩张,许多年轻人加入到记者行列里。他们中有相当一批是科幻迷。这些科幻迷记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版面上加入科幻内容,或者组织对科幻作家的报导。这种原发性的动力非常值得鼓励。
网络也是宣传科幻的一个好渠道。网络首先能够把各地科幻迷聚拢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另外,网络作为新生力量,其从业人员相对年轻。其中也有大量科幻迷。他们也在自己的网站上不遗余力地宣传科幻。
第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 第六章:科幻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第六章前言
第一节:中国科幻研究回顾
第二节:对科幻研究的个人看法
第六章前言
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催促着理论进行提练升华。而实践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当然,在科幻文学,乃至整个文学领域,从来就不缺乏反感一切理论的实践家。记得有位编辑来到我家,看到桌面上摆着《现代主义》一书,就说,看这种书有什么用!
尤其是大学中文系、或者高自考使用的现行教材,有益的成份和空洞的教条,以及模式化的、晦涩的语言,还有某些政治术语混在一起。也是它们被实践家忽视的一个原因。
就个人的创作实践而言,笔者深深感觉理论还是很有用的。不止一位科幻作家,包括国内顶尖的科幻作家对我说,他创作到现在,感觉自己已经“顶住了”,束缚住了,不知道往下的路怎么走。相当多有天赋的作者创作几年后就离开科幻圈,除了收入等现实考虑外,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怎么写也是个重要原因。而从笔者的角度看,他们的创作其实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笔者以为,这正是科幻作家理论素养不足的结果。
另外,科幻文学本身就在江湖而不在庙堂。科幻的理论也没有因为要进入“体制内”而刻意包装自己。所以,它还保持着相当的朝气和锐气和生动性。
本章介绍了中国科幻研究的历史,并试图从中分析出它的前景。由于全书的结构经常在调整之中,本章的某些内容原来被安排在第三章里,现在被单独抽出来集中在此处讨论。请各位读者见谅。
第一节:中国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