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主流的现实主义作家们,许多人并未受系统的科学教育,甚至基本的科学知识都不具备,但他们创作的作品并不超越于这些自然规律之外。因为这些科学知识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不必专门学习生理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就可以理解这些常识。于是,它们便看起来与科学无关。但在《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中,刘为民已经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现代作家的人格,以及知识结构完全被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塑造过,与古典作家的知识结构已经彻底不同了。
然而,正是科幻文学恰好把这个已经隐伏的,习以为常的问题照了出来。因为科幻如果要写异于常理的人物和环境,作者就必须寻找科学上的根据。是科学知识在告诉他,哪些超现实,哪些属于现实。
科幻如此,奇幻和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二十世纪的大学教授托尔金绝不会认为“中土”真的存在。受过现代教育的卡夫卡也绝不会认为人可以一觉醒来变成大甲虫。但是,他们在创作时,都有意地超越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当然,同样的超越主观世界,科幻、奇幻和超现实主义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下卷“类型分析”中要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是超越主观世界中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世界中的规律呢?因为没有任何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完全统一。人们只熟悉身边的一小块地方,熟悉一两个行业,熟悉自己生活的时代。离自己越远的,猜测和幻想的成份就越多。即使一个作者在创作现实主义小说,他自认为很客观、“零感情”,但只要他写到家乡之外,行业之外,或者写稍微远久一些的历史,他肯定会露怯。他投入作品的不是他的潜意识、感情、或者价值判断这些东西,是他内心的谬误。但他在创作时,并不知道这些谬误存在。
现实主义作品由于多取材于非科学领域的题材,除了历史小说外,基本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在创作科幻小说时,面对的是分科的科学知识。专业医生写宇航科幻,或者反过来,很容易暴露知识上的不足。在这个时候,恰恰证明作者只能按照主观世界的模式,按照自己理解的客观世界去创作。
笔者在前面讲过,要下定义,最好下可操作性的定义。这四个定义相对来说,是更可操作的。当然,它没有达到完全的可操作性。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一个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我们可以知道他所处的外部世界。于是,这些定义换成比较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表述:当你翻开一部小说,看完所有情节。如果没有任何情节超越作者当时的现实,那就是现实主义作品。如果有情节超越了现实,但作者给予了科学方面的解释。没有鬼神出现。那就是科幻。如果有情节超越了现实,又出现了鬼神,那就是奇幻。如果有情节超越了现实,但没有任何解释,那就是超现实主义作品。
而正是这个可操作性的定义,排除了诸多流派的干扰。不管历史上出现了多少个文学流派。从叙事角度讲,只可能有这些变种。哪位读者有可能举出艺术世界与主观世界更多的匹配关系吗?当你面对一台联想电脑,或者一台戴尔电脑时,你肯定会知道,不管它们的厂家如何宣传自己的个性,它们都是电脑而已。同样,当你面对不同的文学流派,你也应该从各自流派代表人物的自我解释中看穿过去,看到那些简单的,共同的东西。
比如,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直到法国的新小说派,只有程度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都只是追求将艺术世界与内心真实更完美地相符。至于他们所标榜的反应客观现实,根本不可能作到。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只不过是地域风格的不同,在叙事规律上采用了同样的策略。而西洋的奇幻与中国的神魔小说,也不过是风格的区别而已。
在这四种创作方法中,现实主义和其它三种的区别一目了然。“科幻”和“奇幻”也比较好区别,科幻和超现实主义则不好区别。象那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虽然在素材上吸取了大量民间巫术的成份,但在小说里并不表现出来。并没有具体地构造一种魔法理论、一种巫术技巧。另一方面,卡夫卡的作品便被一些科幻界人士视为科幻作品。因为那里连传统巫术的影子都没有。在《科幻之路》第六卷中,冈恩便收录了卡夫卡的小说《猎人格雷奇》。而在《电影创作类型论》中,恰佩克的《机器人》则被归入“现代风格的表现”,也就是本文中的超现实主义。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区别科幻与超现实主义:在《变形记》里,格里高列一觉醒来,变成大甲虫。如果是一部科幻小说,那么他和他的亲人肯定万分吃惊,马上报警。然后科学家会赶到,研究这一现象。新闻界发大量报导这一奇决。虽然“变成大甲虫”是超现实的,但后面这些社会反应是现实的。而在《变形记》里,所有人的对此熟视无睹,似乎人变成大甲虫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
在科幻小说《狗心》中,主人公的松果体被移植到狗身体里,他的意识便支配着狗的身体。这条人心狗要作的事,就是证明自己还是人。而他人对此的反应,肯定是不相信,认为这只不过是魔术。在这个科幻版的《变形记》里,“变形”是超现实的,接下来的反应则是现实的。
又比如,《百年孤独》中的俏姑娘雷麦黛斯最后升空而去。即使在小说中的那个马孔多村里,人们也应该对此表示惊讶,会报告警察局去调查此事。新闻媒体也会闻风而动。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俏姑娘飞走就飞走,所有人似乎都把这当成寻常事。
而在《飞人阿里埃利》中,阿里埃利获得飞行功能后出没于印度各地。作者笔下的印度,其开化程度基本类似于《百年孤独》中的南美。但飞人引起的是一连串的惊异、轰动、搜寻……“活人飞天”是超现实的,而后面的所有反应都是现实的。
其实,超现实主义也有一个渊远的源流,那就是童话。当我们看到大灰狼和小白兔对话时,看到猫和老鼠象人那样斗法时,我们决不会问,它们为什么会说话?它们的智力有那么发达吗?我们直接接受了这些艺术中的虚构。
在《电影创作类型论》中,作者桂青山对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进行划分。先是分为“再现”和“表现”两类。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都归为“再现”。又将“表现”分为“传统品格的表现”、“现代品格的表现”。他把科幻与奇幻合在一起,归为“传统品格的表现”,把超现实主义称为“现代品格的表现”。虽然名称不同,分类稍异,但这是笔者找到的,最为接近本文观点的创作方法分类体系。
在关于“创作方法”的定义里,最后有“以达到特定的艺术表现效果”这么一句。在分析以前关于创作方法的诸种理论时,笔者提到:不能将创作动机作为出发点。在这个定义中,创作动机不是出发点,而是推论。也就是说,某种创作方法,最适合于表现某种艺术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作者,便更倾向于选择这种创作方法。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那么,这四种基本创作方法又分别能达到什么效果呢?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达到的效果,就是高度逼真。它制造了一个假镜子,假照片,令读者或观众接受。和作为现实主义渊源的“镜像论”完全相反,和追求零感情的作家的思路完全相反,现实主义作品根本不是镜子般地反映现实,它们都是虚构的,但是被虚构得似乎是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是高度的以假乱真。凡是使用现实主义写法的作者,都是在追求这个以假乱真的效果。
科幻创作方法可以表现出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以及人对客观世界的掌握和支配。在科幻作品中,神秘现象,超现实情节都是有解的。至于各种危机,即使它最终不能克服,但因为能够被认识,被解释,至少形成了心理上的把握感。
奇幻创作方法,则要表现出客观世界的神秘性,以及人对客观世界的敬畏。奇幻作品总包括着某种宿命色彩。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乐天派,当人们在冷漠而宏大的客观世界面前感觉渺小,无助时,他更能体会到奇幻作品的深蕴。
超现实主义可以表现出客观世界的荒诞和无意义。针对人类,针对个人,客观世界本来便无意义。意义是人类赋予的。超现实主义能够拨开这一层面纱,令人在荒诞不经中感受世界混乱怪诞的本相。
如前所述,既然从现实主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主流文学理论家,可以从再现的概念出发,建造整个创作方法体系。那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表现出发,建造整个创作方法体系:所有的创作方法都是表现。现实主义是“以真乱真”的表现——模拟客观真实去建造艺术真实。科幻和奇幻是“以假乱真”的创作方法——不模拟客观真实而去建造艺术真实。超现实主义是彻底的表现——完全不理睬真实不真实这个问题。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就建立过一个从“表现”出发的理论体系,当然与此处的还有区别。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三章:科幻中的叙事逻辑(1)
上三章前言
第一节:叙事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第二节:什么是自设逻辑
第三节:公设逻辑
第四节:科幻所提供的新叙事模式
上三章前言
叙事研究,是当代文论中的一个领域。在叙事学研究的简单回顾中,笔者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内容。对于科幻文学来说,一方面叙事学理论有助于廓清它的创作规律。另一方面科幻文学也对叙事学作出了贡献,那就是自设逻辑与公设逻辑。除了理论上的帮助外,科幻还提供了新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叙事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对于提倡现实主义,提倡生活流的作家来说,小说不要有什么模式、套路,自然而然,还原生活本真为最好。但叙事学家却不管这一套。在他们看来,任何小说抽掉了具体内容,提取出核心脉络,都可以展示出数学公式般的严整性。套路和模式客观存在于所有叙事艺术中。而他们的工作,就是由表及里,把这些潜在的套路挖出来。
叙事学发端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理论家普罗普收集大量民间传说,从中分析出叙事结构、叙事功能,找到他所认为的“常数”、“不变项”。这篇童话写国王,那篇童话写巫师,但把这两个角度代换,那个基本的叙事结构不会变。
法国学者布雷蒙则提出“事纲逻辑”的概念。一个行动的起因、过程、结果构成一个“事纲”。在叙事作品里,一个“事纲”连着下一个“事纲”,或者一个小事纲镶嵌在一个大事纲中间。一位影视界的朋友介绍说,统计分析,好莱坞电影平均每部由十三个“故事点”组成。太多则杂乱,太少则拖沓。这个“故事点”的概念几乎就是事纲的通俗叫法。
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则将叙事模式划分为三个类型:契约型。故事涉及契约的设立与悔毁,常与人际的抗拒与调和相关。例如《红楼梦》中所谓的“金玉良缘”、“木石前盟”。2任务型,包括奋斗追求,斗争与任务的执行等等。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显然属于这种类型。3离合型,涉及邂逅分手、迁徒流离、相会相失等。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多,稍近一点的例子如张爱玲的《十八春》。(《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4页)
这些叙事学研究,可以看作创作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创作方法要研究作品中的逻辑与外界逻辑的关系,叙事学要研究作品逻辑本身的结构、规律。它们都不在意作者的社会地位、创作动机,或者作品风格这些外在的东西,专注于作品内在的结构问题。
科幻文学可以给叙事学研究提供很好的帮助。以往叙事学研究的作品,一是民间传说。这些作品多是在很长时间里,由许多个不知名的作者缓慢修改形成。难以考证其创作过程。二是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多半反对创作套路、模式。其作品中呈现出的叙事逻辑,多半是自发而非自觉。但科幻不同。科幻作者必须在每一部作品里预设逻辑,保证其自洽性。它对于内在逻辑的设定是自觉的。考查起来要方便得多。而正是通过对科幻作品的考查,笔者提出了自设逻辑、公设逻辑和通用逻辑这三个概念。
另外,科幻作品本身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叙事功能。它们很难归纳到其它文学门类中撮的叙事功能中去。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三章:科幻中的叙事逻辑(2)
第二节:什么是自设逻辑
2000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科幻爱好者手册》一书。笔者一位朋友是其中的主要执笔人。他曾经对我抱怨说,出版社编辑曾经把他撰写的一些词条退回去,要求在词义解释中加上几个字——“在科幻小说中”。涉及的词条包括白洞、黑洞、黑暗星云、反物质,等等。我对他说,我感觉编辑的要求意思还是不过分的,这些词汇在科幻中的含义,已经不同于它们在科学中的含义了。它们“在科幻小说中”,往往包含着科幻作家自己设定的内涵。这就是本章要分析的“自设逻辑”问题。
“概念文学”、“观念文学”在主流文学理论那里,似乎是一个贬意词。它特指过去某个时代,作家们被要求去创作的,符合当时某些政治观念的文学作品。当文学评论家们使用这个词汇时,多半是指责某部作品脱离现实。
然而,科幻文学又恰恰是一种从观念出发的文学。只不过这里的观念不是上级的指示,或者政治词汇,而是作者自身的思考。“科幻小说是最讲究观念的一种小说形式,小说的重心就在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这是作者的灵思火花——某种科学观念加上幻想、再来制造安排人物、发展情节,构成一篇小说。有人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观念文学,于此可见“观念”在科幻小说中的重要地位。“(黄海《台湾科幻小说大全》505页)
在科幻文学界,有一个自发流行起来的概念——科幻点,其内容基本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