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能源形式及每一种动植物的生命,若要生存,就必须团结起来。
远古时代那些庞大的动物在绝种之后,遗骸塞满在大自然之中。它们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留下了很肯定的证据,不团结就会造成灭绝的噩运。
从电子——最小的质子——到宇宙最大的星球,这些物质证明了宇宙最初的一项法则,就是“组织”。能够认识这项法则的重要性,并使自己熟悉这项法则的各种方式,以及利用这项法则为自己制造利益,实在是最幸运的人。
最困难的是,人们不仅要认识团结力量法则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以这种法则作为其力量的经纬。
这是一项众人皆知的事实:任何企业家所要进行的最困难的一件工作,就是诱导与他一起工作的人,在一种和谐的精神下,贡献他们的努力与智慧。
在任何事业中,要想诱导工作人员不断地贡献他们的智慧与劳力,这是很困难的事,只有最有能力的领袖才能达到这项理想的目的。但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位伟大领袖,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出人头地,因此,全世界都会听见他的大名。例如,亨利·福特、爱迪生、洛克菲勒、哈里曼及拿破仑·希尔。
力量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任何人只要拥有这项知识及能力——和谐地联合个人思想的原则,而发展出力量,就能在任何行业中获得成功。
六 合作是领导才能的基础
一个人若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以及从事有效的团队工作,或者鼓舞其他人,使他们变得更为活跃,那么,这个人的活动能力并不亚于以更直接方式提供有效服务的人。
在工商企业中,有些人具有极高的能力,能够鼓舞并指挥他属下所有的人员获得比在没有这种指挥影响力之下更大的成就。众所周知,卡耐基很能干地指挥他个人的一些幕僚人员,因而使得这些幕僚人员当中的许多人也成为富翁。
每位销售经理,每位军事领袖,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都了解“共同谅解及合作的精神”的必要性。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这种和谐的大众精神,可经由自动或强制的纪律而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思想将被融合而成为一种“智囊团”,这表示个人的思想受到修正,彼此的思想合二为一。
造成这种融合过程的方法很多,就如同将个人置身于各种行业的领导地位,每一位领袖各有自己协调追随者的思想的方法。有人使用强迫的方法,有人使用说服的方式,有人则使用惩罚或奖赏的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某一团体中的个人思想,使它们全部融合成为一个单一的思想。读者不必深入政治、商业或财务中研究,就能找出各自的领袖在把个人思想融合成为一个集体思想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
不过,世界上真正伟大的领袖天生都拥有一种具有特性的思想,可以吸引其他思想。拿破仑·波拿巴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拥有这种磁铁式的思想,能够把他所接触的任何人的思想全部吸引过来。拿破仑手下的士兵能够为他慷慨牺牲,毫不畏缩,就是受到了他个性的吸引。
任何一位明了合作精神的能干领袖,也许可以暂时把任何一个团体的思想融合起来,使这些思想只代表一个集体思想;但当这位领袖一离开这个团体,这种融合的集体思想立即分裂崩溃。
最成功的人寿保险销售组织或其他销售团体每周集会一次,或一次以上,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把所有的个别思想融合成为一个智囊团,这种智囊团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不断激励个人的思想。
这些团体的领袖们,也许不了解在这些被称作“鼓励会议”的会议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类会议的例行议程,通常是由团队领袖或其他人员发表谈话,有时候还请团体以外的人加入意见,个人的思想则彼此进行接触,并相互鼓励。
人类的头脑可以比作电池,其电力将会耗尽或衰减,令人感到沮丧、泄气、缺乏鼓励。这种感觉谁能避免呢?人类头脑在沮丧的情况下,必须予以充电,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和一个更为充满活力的思想进行接触。伟大的领袖都明了这种“充电”过程的必要性,而且,他们还了解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一位领袖和一位追随者的最主要的区别。
不要忘了尝试这项实验。
你无法以进取的精神向其他人谈话,除非你自己培养出强烈要这样做的欲望。你运用自我暗示原则而向其他人提出的每一种说法,都会在你自己的潜意识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不管你的说法是真是假,都是如此。
七 合作加速成功
在发展自信心及领导才能的过程中,你还必须发扬合作精神。
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一联盟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自己的成就能力。
这项原则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在老板与员工之间保持完美团队精神的工商企业。在你发现这种团队精神的地方,你将会发现双方面都很繁荣与友善。
Co…operation(合作)这个单词,被认为是英国文字中,最重要的一个单词。在家庭事务中,在夫妻之间的关系中,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合作”这个词,扮演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由于这个合作的原则十分重要,因此,任何一位领袖如果不从领导才能中了解及运用这项原则,他将无法坚强及持久。
因为缺乏合作精神而失败的工商企业,比因为其他综合原因而失败的还要更多。在拿破仑·希尔25 年的商业经验及观察当中,亲眼看到了各色各样的工商企业,因为冲突及缺乏这项合作原则而告失败甚至毁灭。在处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无数家庭破裂的案子,都是因为夫妻之间缺乏合作所造成的结果。在研究各国历史的过程中,他发现缺乏合作精神一直是各时代人类的一大灾祸。翻阅这些历史,对它们加以研究,人们将对合作获得深刻的印象,而它也将自动地刻印在你的意识中,永远无法磨灭。
第二节 集思广益的合作原则
集思广益能使一加一等于八、十六,甚至一千六。
人类的潜能因而激发,即使面对再大挑战也不畏惧。
一 集思广益
即使你是“天才”,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如果你懂得让自己的想象力与他人的想象力结合,就定然会产生更大得多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心智”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体”,而我们的潜意识则是一种磁体,当你去行动时,你的磁力就产生了,并将财富吸引过来。但如果你一个人的心灵力量,与更多“磁力”相同的人结合在了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力场”,而这个磁力场的创富力量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的结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个设想,我有一个设想,两个交换的结果就可能是各得两个设想了。同理,当独自研究一个问题时,可能思考10 次,而这10 次思考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如果拿到集体中去研究,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许一次就完成了自己一人需要10 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联想。一加一大于二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是单个人累加之和。
经营者要善于激发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随意扼杀它们。
这种集思广益的思维方法在当代社会已被普遍应用,它能填补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空隙,和通过互相激励、互相诱发,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和增多创造性设想。一些欧美财团采用群体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数量,比同样的单人提出的方案多70% 。
可见,一个好的创意的产生与实施,企业家光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够的,必须集思广益,必须在自己周围聚拢起一批专家,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作用。
二 集思广益的原则
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也是前五项准则的整体表现与真正考验。唯有兼具人类四种特有天赋、利人利己的动机及设身处地的沟通技巧,才能达到集思广益的最高境界。集思广益不但可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
集思广益的观念源自一种自然现象: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有些不同种的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互相缠绕,土质因而改善,植物也比单独生长时更为茂盛。两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两种药物并用的疗效也可能大于分开使用之和;这说明一加一等于三,甚至更多。
但是自然界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并非万无一失。集思广益,也就是集体创新,最令人不安的正是,创造的结果吉凶难卜。冒险、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必须以高度安全感为后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有肯放弃眼前安适环境的勇者,才能开疆辟土,迈向新境界。
家庭是观察与实践集体创作的理想场合。一男一女结合,孕育出新生命,这就是一加一等三。而集思广益的精髓在于尊重差异,取长补短。男女(或夫妻)生理上的不同显而易见,至于两者精神、情感与社会角色上的不同又如何呢?是否也能成为开创新生活与促进个人成长的契机,孕育出更为美好的下一代?
(一)敞开胸怀、博采众议
所谓集思广益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浅见。乍看之下,这似乎把第二章——明确的目标——弃之不顾,其实正好相反。在沟通之初,谁也没有把握事情会如何变化,最后结果又如何。但安全感与信心使你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这正是你心中的目标。
很少人曾在家庭或其他人际关系中,体验过集体创作之乐,反而习惯于多疑闭锁的个性。这常造成一生中最大的不幸——空有无尽的潜力,却无用武之地。
一般人或多或少有过“众志成城”的经验,例如一场球赛暂时激发了团队精神;或是在急难中共同发挥人溺己溺的精神,挽回一条生命。不过,这些通常都被视为特例,甚至奇迹,而非生活的常态。其实这些奇迹可以经常发生,甚至天天出现。但前提是必须勇于冒险,肯博采众议。
因为凡是创新就得承担风险,不怕失败,不断尝试错误。只愿稳扎稳打的人,经不起这种煎熬。
(二)课堂上的集思广益
积多年教学经验,拿破仑·希尔的朋友约翰先生深信最理想的教学状况往往濒临混乱的边缘,同时考验着师生集思广益的能力。
约翰永远忘不了曾教过一班大学生,课程名称是“领导哲学与风格”。
记得开学三周左右,有一位同学在口头报告中,坦白道出自己的亲身经验,内容相当感人而且发人深省。全班都深受感动,十分佩服这位同学的勇气。
其他同学受到影响也纷纷发表意见,甚至对内心深处的疑虑也毫无保留,那种信赖与安谧的气氛令人前所未有的开放。原先准备好的报告被搁置一旁,众人畅所欲言,展开一场脑力激荡。
约翰自己也完全投入,几乎有些浑然忘我。并逐渐放弃原订的教学计划,因为有太多不同的教学式方值得尝试。这绝不是突发奇想,反而给人稳当踏实的感觉。
最后,大家决议抛开教科书、进度表与口头报告,另订新的教学目标与作业,全班兴致勃勃的策划整个课程内容。又过了大约三周,大伙强烈渴望公开这一段经历,于是决定把学习心得汇集成书。大家又重新拟定计划,重新分组。
每位学生都比以往加倍努力,而且是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段历程培养出罕见的向心力与认同感,即使在学期结束后依然持续不衰。
后来这班学生经常举行同学会,直到现在,只要他们聚在一起,对那个学期的点点滴滴仍然津津乐道。
约翰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在极短的时间内,这班学生就能够完全互信与合作。据他推测,多半是因为他们已是大四的学生,个性相当成熟,对精彩的课程不再感到新鲜。他们渴望的是有意义的新尝试,所以那门课的转变对他们而言可谓“水到渠成”。
此外,身为老师的约翰也适时提供了催化剂。他认为纸上谈兵,不如实战演练,与其追随前人的脚步,不如另辟蹊径。
当然约翰也曾经与人合作失败,弄巧成拙,相信一般人都不乏类似经验。
只可惜有人对失败念念不忘,再也不肯作第二次尝试。例如,某些主管为了少数害群之马,而订定更严厉的法规,限制大多数人的自由与发展。又好比企业合伙人互不信任,借助严密的法律条文保护自己,反而扼杀了真诚合作的可能性。
回顾往昔,拿破仑·希尔发现,只要肯鼓起勇气,诚恳的言人所不敢言,总会获得相对的回馈,集思广益的沟通于此开始。在热切的交流中,纵使话不成句,思路不连贯,却不会构成沟通障碍。如此得到的结论,有些固然不了了之,但多半能发挥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会议桌上的集思广益
拿破仑·希尔曾经与全体同事一起拟订公司的使命宣言,留下了相当美好的回忆。
他们齐集于山间,浸浸在大自然美景之中。起先,会议进行得中规中矩,等到自由发言时,却百家争鸣,反应极为热烈。只见共识逐步成形,最后形诸文字,成为这么一则使命宣言:
本公司旨在大幅提升个人与企业的能力,并且认知与实践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达到值得追求的目标。
又有一次,拿破仑·希尔应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之邀,主办当年度的企划会议。与筹备人员初步交换意见后,他发现以往的筹备方式是,先以问卷调查或访谈设定4~5 个议题,然后由与会主管发表意见。通常会议进行井然有序,却了无新意,只不过偶尔出现相持不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