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韬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韬略-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徐兆仁


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

三国时期,韬略家们创造性地运用古兵法中的奇正思想,以小击大,以寡敌众,以弱胜强,以轻取重,从而扭转形势,打破定局,改变命运,赢得胜利。

历史发展所呈现的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时刻,而这些关键时刻,无一不受韧略思想、水平、艺术的制约。奇正思想是韬略武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把利刃,是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击败对手、夺取主动的重要工具。

三国时期不少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都是运用奇正思想的杰作。

公元192年,黄巾起义已发展到拥有百万大军的罕见规模。起义军骁勇精悍,势不可挡,转战南北,如火如荼。东汉王朝经黄巾起义的打击,已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乘机而起,军阀割据局面逐步形成。黄巾军之败,根本原因在于其统帅者的韬略水平大不如敌手。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精通韬略,善用奇正,以夜袭、火攻等法,反败为胜,终于扑灭了起义的燎原烈火。

公元196年,孙策发兵攻取会稽,会稽太守王朗据守固陵,顽强对抗,孙策数次渡水作战,均未能奏效。孙策叔父孙静建议转移突破口,从其后方杀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使得王朗兵败投降。孙策此战解决了江南的后顾之忧,为北上与曹操争雄创造了条件。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咽喉,同时,利用时机,变换奇正,曹操亲率轻骑五千,以奇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屯粮。当袁军因粮草被焚,军心动摇之际,曹军在正面战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主力,最后使得袁绍落荒而逃,余部七万多人投降。曹操先正后奇,以奇击虚,奇正相生,击奇制胜的高明蹈略,是官渡之战获胜的关键。

曹操集团平定乌丸的战争,同样也是活用奇正蹈略的成功范例。曹操长驱直入,轻兵突袭,出其不意,兵如天降,使得乌丸猝不及防,兵败仓促。

公元226年,吴交趾士徽起兵,吴交州刺史吕岱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迅速平定了士徽的反叛,稳定了吴国心腹地区。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与魏将司马懿战于上邽。蜀军因粮尽退兵,司马懿派遣张郃追击。此前,张邰建议奇正互用,克敌制胜,而司马懿未能接受。诸葛亮面对追兵,在木门选择险要地形,出奇匿伏。当张邰追兵进入伏击地,蜀军居高临下,万箭齐发,魏名将张邰中箭而亡。魏追兵受阻,蜀军安然而退。

公元263年,魏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使得魏军受阻,魏将邓艾西出剑阁,偷越阴平,从七百里无人之境直插蜀国腹心,飞兵抵达成都,迫使蜀国后主刘禅出降,而置姜维大军于无用之地。魏军奇正相生,正面钳制,侧翼进攻,以正御敌,以奇击虚,取得大胜。

早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过对于奇正思想的阐述。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道德经·五十七章》)。所谓正,是指社会所公认的正道,包括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路线、思想、政策、原则、措施。当然各家之正,分野极大。老子之正,也寓有其所主张的清静之意。而奇则是巧妙,诡秘,临机制断,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程式。老子用两个不同的字归纳、总结治国与用兵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应该说是十分精辟的。

对奇正思想内涵作进一步揭示与阐发的是孙子,《孙子兵法》用极为精练的文字,表述了奇正原理。

首先,孙子将奇正作为战略战术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孙子说:“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势篇》)。全部军队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而保持不败,关键在于真正掌握奇正之法的神髓。

孙子所说的奇正,经后人的揭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正面迎敌为正,机动配合为奇;明为正,暗为奇;静为正,动为奇;进为正,退为奇;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总之,—般的、常规的、普通的战略、战术为正,特殊的、变化的、罕见的战略、战术为奇。

掌握奇正原理,是使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奇正原理是用兵作战的灵魂。

第二,孙子揭示了用兵的根本之道在于“以正合,以奇胜”(《势篇》),即以正面交战,以奇变取胜。用兵必有奇正,无奇正而胜,属于侥幸之胜。三军无奇兵,是不可与敌人争夺利益的。两军对阵,有正面战场的直接厮杀、搏斗,但必有奇兵捣其旁,击其后,才能有胜利可言。孙子的这一层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出奇制胜,先正后奇,以正御敌,以奇击虚,正面钳制,侧后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匿伏,因势用奇等韬略原则。

第三,奇正变化。孙子指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势篇》)。战术无非奇正两途,然而由奇正而推演、产生的奇谋妙策,则无穷无尽。“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天地变化无穷,深不可测;江河没有竭尽,波澜叠起。奇正变化,纷坛浑沌,效法自然。可至化境。

最后,孙子阐述了奇正范畴的内在联系:“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奇与正不可分割,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如同圆环旋转,无始无终。孙子的这一思想,在实质上,是指奇可变为正,正可变为奇。变奇为正,化正为奇,临敌运变,循环不穷。

三国时代,谋士智将对孙子奇正原理作了深入的开掘与灵活的运用,使其大展神威,大放异彩。

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孙子的奇正原理,几乎所有取胜的战争,无不奇正并重。正意味着强大的实力,意味着正面的进攻。曹操对抗黄巾军、乌丸、袁绍,孙策对抗王朗,吕岱对抗士徽,诸葛亮对抗张邰,邓艾对抗姜维等,无一不是力与力的碰撞与较量。若忽视正,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纸上谈兵,不堪一击。从对抗集团的双方分析,实力强的一方反而失败,这就表明,不含有奇的正,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原有的实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出奇制胜是韬略家们普遍追求的最高目标,其中原因,也是众所周知,因为出奇招可以从阻力最小、效益最大的途径达到目的,从军事角度而言,出奇制胜为用兵之铃键,制胜之枢机。用奇的核心,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根据敌情,灵活运用,不泥常法,出人意外。极而言之,奇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既要充分利用对方的思维弱点,侦破、捕获对方的思想空隙,大胆突破思维的框框、常规,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根有据,避免失去基础,走入绝境。

因此,三国时代的韬略家总是精通奇正的依存、转化、相易、相生,积极营造优势,打击对手。而绝不固守一途,偏执一方。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败于对手因间设奇的稻略;气势汹汹的袁绍大军,挫于曹操以奇击虚的韬略;惨淡经营的蜀汉政权,毁于曹魏诸将的奇正相生韬略。历史在这些转折点上拐弯,对抗的集团也从而或分崩离析、或发展壮大;或一败涂地、或东山再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国时代的历史,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真理,适应时代潮流的政策、方针能够使一个集团由小变大,由弱转强。魏、蜀、吴的局部统一及其所实施的政策,使得这些政权能够在复杂的形势下,岿然屹立,不动如山。三国实力的取得,概由正所至,由奇而成,这种正与奇的意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方面,而非限于一域。三国韬略家各运匠心,善用奇正,横扫群雄,统治一方,建立了赫赫之功,三国之战,实为智囊之战。而各国异势,盛衰殊途,也由于蹈略有无,水平高低。奇正为韬略的重要原理,其价值作用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蜀汉之败,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历史教训。

变换速度魔方:缓疾论

三国韬略中的缓疾理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被一致认定为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武器。缓疾韬略旨在通过改变行动速度,达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这一人们求之不得的结果。

很难从表面上判定缓与疾的好坏,决定采用缓疾韬略的制约因素是很多的。三国时代,韬略家对于缓疾韬略的理论贡献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其中,突出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外力为催化剂,用速度争时机,视缓疾为有质感的打击力等论点,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兵贵神速”,“其疾如风”,“疾战则存”,“兵之情主速”,“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诸多古训表明了行动疾速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这是考虑了军事战争的特性,总结大量的战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无疑都是正确的。三国时代的许多战役或战斗,都是以疾速取得主动,赢得胜利的。曹军征讨三郡乌丸,长驱直入,轻装疾进,兵如天降,使敌人猝不及防。曹军攻打刘备,精骑日行三百里,夺取江陵,取得主动。司马懿进攻孟达,兵临城下之日,孟达如梦初醒,感叹何以如此神速。

与此同时,三国韬略家还发现缓的巨大作用。田丰、沮援为袁绍设计的伐曹方略,就以缓为主,以缓对疾,以久待速。《三国志·袁绍传》中记载了田丰针对袁绍南下而创设的用缓、持久韬略: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指袁绍)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指黄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末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坐可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可惜由于袁绍无识,刚愎自用,不听忠告,终于身败名裂,遗笑方家。

曹操平定乌丸之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早先不服曹操管辖,至此,有人建议曹操乘胜攻打公孙康,袁尚兄弟亦可一并擒获。曹操不听,说是让公孙康去斩杀袁尚兄弟,接着便引兵撤退。不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尚兄弟,传首而至。诸将大惑不解,曹操解释说,公孙康平时也畏惧袁尚兄弟,我军急攻,双方则齐心合力对付我们;而我们缓和一下,双方就会自相残杀。这是所谓势之所然。曹操兵不血刃,营造缓和之势,促使对方矛盾,从而借刀杀人,坐收渔利。

关羽率军攻打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前往援助,时值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统七军全部覆没,关羽威震华夏,急得曹操要迁徒许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认为关羽得势,孙权必不乐意,于是设计化急为缓,转移矛盾。同意割长江之南给孙权。关、孙争战,关羽败北,樊城自解。

在行动中根据情况,采用缓疾韬略,最大的目的,还在于保存自己的实力。两点之间以直线的距离为最近,两军对垒,以速决战取胜为最大效益。但为了获得这一效益,有时就以缓代疾,等待时机,营造时机,不费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取得期望之值。

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体味到缓疾韬略的内蕴在于控制事物进展的速度,以此作为外力,促使对象改变状态,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以外力为催化剂、助产婆,迫使对方改变心愿。沿着—定的渠道行动,是实施缓疾韬略的一大奥妙。袁绍借公孙瓒之外力,不急攻冀州,而是派说客游说,以缓取胜。贾诩劝张绣对付曹军,前后异策。诸葛亮进兵南中,武缓文疾,效果显著。此外,韬略家们变换缓疾,或外缓内疾,内缓外疾;或前缓后疾,后缓前疾;或军缓政疾,政缓军疾; 或实缓虚疾,虚缓实疾……变换速度,转动魔方,使对方感到压力沉重,失去原来所有的反击力量,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缓疾韬略在三国时代被开掘的另一个内涵是,以速度争时机。俗话说,时不可失,机不再来。然而,缓疾韬略的使用,可以使行动合着时机的节拍。时未至,缓之;时已过,疾之,从而将对时机的把握,转化为对速度的控制;对玄虚之物的认识,转化为对实际之事的操作。

董卓已裹胁汉献帝西归,控制了号令天下的正统天子,只是认识不足,倒行逆施,失去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袁绍原本可以先将汉献帝抓到手中,但左顾右盼,顾虑重重,优柔寡断。这些,对于后起的曹操来说,本已没有什么机会,但就在时机的缝隙之中,曹操下决心听取谋士之策,设计迎取献帝,从而一跃而上 成为政治上的强手,缓疾韬略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失去的时机,可以以疾取回。 等到效益明显时,袁绍则悔之晚矣。

中原的统治权已被曹操控制之后,统一天下的机会,多在曹操之手;然而孙策、孙权占据江东,从外围攻入腹心,也仍然存在着统一天下的机会;刘备后来居上,运用缓疾韬略,先借荆州,后夺益州,关羽之军,声威显赫,同时存在着统一全国的可能的时机可以等待,必以有识为前提;时机更可以营造,必以缓疾韬略为手段。

在三国韬略家的心目中,缓疾韬略不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且在某种意义已成为有质感的打击力。疾进的军队,快速的政治、外交反映、处置,会令人觉到一种时间、速度上的无形压力。往往兵未至而心已散、城已空,力未到而气已竭、谋已消。所谓虚张声势,先声夺人,就是缓疾韬略中疾的原则所发挥的。另一方面,缓兵之计、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等均是缓的原则的效应。我方的缓疾内容一旦公布于众,就形成一道力的辐射,敌方即会对此作出相应的部署。 如果抽换其中内容,造成速度的变档,就会使敌方措手不及,打乱整个防范系统。

三国韬略家们在其命运选择的关头,也常常动用缓疾韬略。荀彧、许攸之投奔曹营,可谓疾速不停。贾诩游刃于群雄之间,缓疾从容。诸葛亮隐居隆中,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