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韬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韬略-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澹缓蟊坏卸允屏λ靼堋5笔抡叩睦Щ螅怨壅叩牟唤猓晌郝约蚁麓罅ζヌ剿鳌⒔饩龅目翁狻6谕忤郝缘奶岢觯褪拐庑├Щ笱滔粕ⅲ共唤庵沼卸狻

内外韬略将攻击的爆破点选在敌方内部,使其内部震荡,然后以外力摧之。皇甫嵩遣突击队冲出重围,在波才黄巾军包围圈内放火,造成震动,然后率兵冲击,取得胜利。官渡之战中,曹操接受前来投奔的袁绍谋士许攸之计,率领精骑五千,深入袁军后方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乌巢粮谷被烧的消息传到官渡,袁军上下军心浮动,张郃、高览等率部投降曹操,袁军其他将士不听从袁绍指挥节度,夺路逃命,袁绍、袁谭父子率领仅存的八百骑兵匆忙渡过黄河,逃回到冀州。曹操为了稳定河东,派杜畿插入内部。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取得曹操信任后,以蒙冲斗舰装置干荻枯柴,灌以油膏,乘风而进,发动火攻,突入曹营,打开缺口。刘备夺益州,有张松、法正等在刘彰内部潜伏。赵俨稳定韩遂、马超旧部,以分而治之之计.在其内部釜底抽薪。曹操篡位,在汉朝廷中另立魏国,夷灭密谋搞垮曹操的董承等人,杀了董贵人、伏皇后、皇子及汉室百官,架空汉王室,以便取而代之。诸葛亮北伐之际,东吴乘魏西进而北上。司马懿发动旨在攻灭曹爽的政变,是乘曹爽与魏少帝往谒明帝高平陵,使郭太后下诏关闭城门,以腹心之地的占领为优势。举凡祸起萧墙、釜底抽薪、里应外合、取乱侮亡等计策,均可属于内外韬略。

内外韬略将信息的触角伸向敌方内部,使其任何变化,均能及时反馈回来,从而迅速设计应付的策略。其中具体事例遍于史书,此不赘述。

三国内外韬略十分重视内部的建设。各大集团的决策者及其智囊,在其开初的发展阶段,均极其注意加强内部的凝聚力。扩大智囊规模。增强人才的素质,荀彧脱离袁绍阵营,归依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子房(即张良)也。”曹操得荀攸,接谈之后,大悦,对荀彧、钟繇说:“公达(荀攸之字),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曹操召见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后,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集团的智囊是三国各大集团中阵容最强大的。曹操刻意追求内部建设,是其精通内外韬略的突出反映。刘备三顾草庐,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当关羽、张飞对诸葛亮表现出一些不服心态时,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东吴孙权同样精于内外韬略,延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一时间人才鼎盛,蒸蒸日上。三国早期的最高决策者还致力于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外交的建设,努力发展、壮大自身。而后期的最高决策者则与开国者相差悬远,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或昏庸无能,或柔弱寡识,或目光短浅。或刚愎自用,以致山河日败、形势日危,最终被强敌消灭。而强敌之敌,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日趋腐败的他们自己。

三国时代,内外韬略在对待内与外的关系上,是侧重于内的。诸葛亮的大策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陈寿评其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四大原则中,有三点是针对内部问题而提出的。曹操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就前途问题,曾作过对话,袁绍以为:“吾南据河(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侧重外在因素。而曹操则认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侧重内在因素。曹胜袁败,不由战定,二人对内外韬略的识力即可判明。孙策临终之时,对其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氏对内外韬略的认识深度,由此可见。而孙策重外,孙权重内。因孙策早死,东吴政权的重外一线,进展缓慢。而因孙权执政,重内之举,则较孙策时大有突破。

内外韬略十分讲究内与外的配合一致,无所偏废。蜀国由于关羽之败,包围魏国的战略形势非但不能形成,国内也受到来自东吴的压力。加上刘备失策,猇亭之战遭到惨败,元气大伤,内部再怎么发展,也难展鸿图。曹操由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过份追求内的一面,将相当一部份精力用于争权夺利的斗争,发动赤壁之战,以求—战而胜,企图在统一全国之时实现篡汉愿望,结果促使孙、刘结盟。形势向三国鼎立的格局发展。三国时期,各国相对重内的政策导向,也强化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三国内外韬略属于规划型韬略,实践证明,这—韬略的成功运用,即能成为无敌者之敌。

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

三国时代是个动乱的年代,这种动乱,忽如暴风骤雨,使人难以行动;忽如万马奔腾,使人不可抵挡;忽如洪水猛兽,使人落荒而逃;忽如惊雷闪电。使人猝不及防。个人、集团、乃至一个政权,如何在这种难以逆料的动乱中保持正确态势,就成为—个十分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成了三国韬略家和统帅们的最高使命。作为选择的基本型式,动静理论便成为引人关注的课题。

三国时期的动静理论,最大限度地吸取了传统的成果。从态势的营造上,不动如山、动如雷震。从价值观念上,非利不动,合于利而动。从目标的确立上,动而不迷,动而胜人。从运用的灵活上,悬权而动,动于九天之上。此为善动的标志和原则。从动与静的内在原理上,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反过来 将这一原理运用在实践中,便产生形形色色的从静、动、止、行出发而去达到安、危、方、圆的目的。

三国时代动静韬略的新的发展,重点表现在互补性、隐秘性和制约性上。

无论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或外交、一动一静均意味着决策的效益趋向,发展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制约。因此,动静韬略的使用,一般都以决策者的眼光见识来作为选择的前提。察而后动,谋而后动,见机而动,视利而动等原则,几乎成为这一时代韬略家们的规箴。

动静韬略中的互补性原则,被三国时期的韬略家们所充分认识。互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一动一静,一静一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体动而局部静、整体静而局部动;外动内静,外静内动;先动后静,先静后动等等。官渡之战期间,曹军正面动而侧面静,对西部割据势力采用稳定、妥协的办法,以免背腹受敌。前方静而后方动,根据袁绍个性,敢于出兵,击败刘备。正面牵制袁军,出奇兵捣毁袁军后方基地。一动一静、—静一动的动静韬略使曹军化不利为有利,有力地发挥了原有的实力。孙权在对魏蜀的外交策略上,基本型式为联蜀抗魏,但也有时联魏抗蜀,其韬略手法,也不出一动一静和一静一动,避免多方受敌,难以应付。诸葛亮受命于动乱危难之际。运用动静韬略的互补性原则,较好地处理了东西线的关系、内外关系、军事与政治关系。

与互补性原则密切相关的是隐秘性原则。动静韬略的互补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得有隐秘性原则作掩护,方能奏效。隐秘性原则的具体内涵为,阴动阳静,阳动阴静。刘备投奔袁绍、曹操,庞统袭夺益州之策,诸葛亮游说孙权抗击曹操,吕蒙向关羽攻击,吕蒙计败郝普,诸葛亮北伐退兵,陆逊撤围退兵,吴杀诸葛恪……无一不用阴动阳静的韬略。而诸葛亮进兵南中,孙吴解决賨越问题,都是阳动阴静韬略的成功典范。动静韬略的制约性原则,主要指以静制动。孙坚静退董卓围攻。张辽静定军中之乱,荀彧反对曹操围击张绣,赵云空城计。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治国方略,司马昭制服钟会,羊祜、杜预的对吴策略……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以静制动韬略的作用。田丰、沮授、贾诩、傅干、张范、田畴、崔琰、华歆、司马朗、杜畿、张辽、傅嘏、桓阶、崔林、郭淮、王基、诸葛亮、王平、孙坚、吕蒙、陆逊等韬略家,均是运用以静制动韬略的高手。他们在实践中创设了十分巧妙的计策,将以静制动的动静韬略原则推进到—个新的台阶。

由于三国时期玄学的兴起,《老子》、《庄子》、《周易》思想广为流传,这使以静制动的韬略原则、动静韬略中静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很大的发挥。面对动乱的形势,曹操视之若闲,以为御之以道,则能化乱为治。诸葛亮则满怀信心。宁静以致远,指点江山,规划鼎足之势。在曹操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周瑜神闲气定,部署有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表现了宽阔的胸怀和气度。乱世之中,却有无数镇静之士,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形成与时代形势的鲜明反差。所有这些,均表明了三国时代动静韬略的发展。韬略家们坚信暴雨不终朝,乱去治必来的规律,镇静自若,因势利导,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趋势、世界演变的长远轨迹出发,谨慎地进行选择,大胆地从事行动,努力从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因素双方考察,决定动静。使事物的发展沿着既定路线进行,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后果。

智囊锁钥:阴阳论

三国以前的传统韬略均认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难知如阴”,“阴以图之”。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任何计策,为使其实施成功,必然要求处于阴的状态。阴的状态,即绝密状态。竞争激烈的时代,争夺的双方中。若有一方的行动方案、行动计划被泄露,无异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刀下肉、俎上鱼。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密谋、阴谋的原始意义,即是如此。至于对这种阴的贬斥意义,则为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使然。这种意义上的阴阳韬略在三国时代仍然被遵循。违背之,或谋泄而败,或机露而亡;成功者,总是讳莫若深,密不示人。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的发展,并不停留在上述方面,而是将阴阳韬略提到智囊锁钥的高度进行认识,加以总结。

韬略家们将阴阳视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认作包括人类社会、世间事物在内的宇宙规则的消息,看成形势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主流。因此,谁能把握阴阳,谁就能把握命运;谁能洞知阴阳,谁就能洞察—切,高瞻远瞩。从这种意义上说,阴阳韬略,实质上就是一种获得真知灼见的韬略。

东汉王朝行将崩潰,军阀割据势力的形成,暴政必将被民众推翻,王权的巨大号召力,北方中原的战乱,三国鼎立的形成,魏、蜀、吴之间的既斗争又联合,回归统一的趋势……被不少韬略家所洞知。基于对形势发展的清醒认识,选择或创建各种组织。崛起—方,争夺天下。由于朝廷的失控,起兵割据便是最佳时机。由于军阀蜂起,武力夺取政权便成为最有效的道路。认识到暴政被民众所唾弃,新的政权必须改弦更张才能生存。深知王权的潜在力量,就不因皇帝蒙尘而不予迎请。中原战乱,难解难分,就会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另辟蹊径,另谋高明之策。面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发生,若能从深处寻找原因,就能把握本质,察知社会、历史、心理、情理、事理、物理等内在因素,就能超前思维,早作准备,提前动作。胜于无形。

阴阳韬略重在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重在对事物本质变化的测度。因此,所有其他韬略,都是以上述前题为起点,进行创设。一旦离开这一前提,许许多多的具体韬略,在实施过程中就会被对方识破,从而无法奏效。

三国韬略家们为了打开智囊的宝藏,首先在掌握阴阳韬略上下苦功夫。他们大都博览群书,吸取精华;体察玄理,直契道要;深入社会,洞知细微;反复比较,权衡轻重。从而对事理、情理、物理、哲理获得超乎常人的独到认识。他们深知事物的矛盾、动力、变化、定势不在其外,而在其内;阴不在阳外,阳不在阴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注重从内部认识问题,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捷径。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全面把握,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对宇宙的独到体察。所用的方法、除了理性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之外,还运用直觉体悟,整合事物本质所暴露的蛛丝马迹、碎片残块,以获得真知。并根据这一从事物对象所得出的准确认知,作出相应的对策。

三国时代一流水平的韬略家及其韬略实践,均清楚地表明了阴阳韬略与其他韬略的关系和区别,阴阳韬略对于一个大韬略家的重要性。试想。一个能直楔韬略堂奥的哲人智士,与不知大道阴阳的江湖术士,他们所分别设计的具体韬略之间,该是具有何等不同的差异。

阴阳韬略帮助了韬略家获得总体认识,荀彧、贾诩、诸葛亮、鲁肃等人的选择,正表明了他们精通时势的变化,表明了阴阳韬略在他们手中的成功运用。在这一前提下,他们发挥各自的才智,为所在的集团设计了霸业蓝图,或走出困境,或走向兴旺。

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

有与无是三国时代韬略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运用有无理论,就可以从根本上改造当前所处的境况,创造辉煌、灿烂的前程。

综合三国时代的韬略类型,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韬略,有战略性与战术性韬略,有思维性与实践性韬略,有对外性与对内性韬略,有创造性与工具性韬略,而有无理论即属于创造性韬略。

与玄学中的有无理论不同,韬略中的有无理论不注重对世界本体的探讨,而是将重点放在实现既定目标、营造有利格局、改变敌我关系、走向霸业峰巅上。

三国韬略中的有无思想,内蕴十分丰富、深刻。撷其要者,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化有为无,实现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二是从无到有,创建新型政权与实力。三是有无对抗,发挥己方优势。四是有无相依,作为对策的两手。

自从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的根基之后,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他们借重东汉政府的封号,发展自己的实力,条件成熟时,就完全脱离与朝廷的关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