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中秋节的场面都是熙熙攘攘,鼓乐喧天的喜庆场面。
郁文博看着几名英姿飒爽的佩剑男子从身旁路过,不由得出了会儿神。
郁千雪顺着他目光瞅了一眼,那几人身着黑色紧身窄袖长衫,袖口绣着鹰击长空的图案,那是军事学院的标志。微笑了一下:“几个军事学院的学员而已,大哥很羡慕他们吗?”
郁文博眼中波澜闪动,蔚然叹道:“我一直钦佩班超、霍去病,能立功异域,封侯万里才是我辈之寻求,今上建立军事学院正是明智选择,大丈夫理应投笔从戎,抗击外虏,保境安民。”
“听大哥的意思,有兴趣入军事学院就读?”
“是有此想法。”
“大宋的武人地位很低,虽说这种情况在今上登基后略有变化,终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人们心中固有思维。不过大哥是文仕,再入武行便不同了。”
郁文博笑道:“身份尊贵与否倒不紧要,就是做点正事,整日玩弄笔杆子我都快发霉了。”
兄妹二人正说着话,只听得很一个熟悉的声音嗤笑道:“文官上战场,用什么武器,是笔杆子还是砚台?”
转过身来,看见一个身穿锦袍小胡子的男人,正朝他们挤眉弄眼,身侧跟着一个美艳侍卫,是女扮男装的青梅。
郁千雪已认出小胡子男人是谁,笑了笑,道:“这么快就长出了胡子,不会是真的吧?”说着伸出指尖向那人上唇弹去。
那人手疾眼快,一见她动手就猜到要做什么,赶紧捂住胡子,叫道:“是用来掩饰身份的,被熟人认出来就惨了。”身为皇帝比后世大明星还受人瞩目,出来一次不容易啊不容易。
“今天是中秋节,皇宫里没有宴会吗?”郁千雪问道。
郁文博也认出那人的身份,躬身施礼。
对方朝他挥挥手,对郁千雪道:“有是有,不过早早的散了,因为明天是宝安公主的出嫁的日子,那些女人都很忙。”
“你倒是乐得清闲。”
一行人边走边谈,街上的人太多,两个男人主动当起了护花使者,把不断挤过来的人再挤回去。
青梅向主人请安,郁千雪见她神清气爽,比从前的起色好多了。给她传音道:“昨天就想问你精神头不错,到底糟蹋了多少个男人。”
青梅媚惑之极的脸色毫无窘意,美滋滋的传音道:“也不是很多,一天一个大内侍卫,八个月下来也就两百来个。我谨遵主人吩咐没有采净他们,每次只采很少量的精气,等他们养好之后还会回头再来采过,这样的炉鼎用起来才妙用无穷。”
睡了两百多个男人,我的天,好惊人的数字!郁千雪瞪大眼睛,骇然道:“你不怕染上梅毒吗?”
“什么毒?”青梅眨了眨美眸,道:“凡人的毒对我没有影响。”
郁千雪看了她一会儿,摇头道:“如果我不是见过你的真身,还以为跟我说话的是一只得了发骚病的狐狸精。”
青梅撇嘴道:“我们蛇族可没有你们人类假惺惺的廉耻观,有需要解决了就是,使劲憋着都是傻瓜。”
是这吗?郁千雪侧头想了想,似乎有些道理哦。
溜达了一阵,郁文博提议去逛逛汴京城最有名的怡心园。早他几天从同僚那得知,今晚汴京城一群很有名的文人雅士聚集在怡心园赏月吟诗。
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世俗欢愉节日之外,赏月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许多传世名篇都是在这天夜里完成的。
对于去文人雅士中间的赵顼来说无可不可,就算被迫吟诗也不怕,大不了把小苏轼的水调歌头盗来应应景。从前上学时候文科成绩不理想,但是这首词却是被语文老师逼着背熟的,何况还被王菲唱得大红大紫,只要是中国人都记得。
怡心园很有名,能进去的不是普通人,但想进去也容易,只要你能吟出两句描写月色的诗便可。守园的是一位才情不错的贡生,你吟出的诗句让他满意了,他便放行,反之任你怎么相求也无济于事。
吟诗对郁文博来不过是信手拈来,出口皆是佳句。
青梅不是诗人,但活了一千多年,也能吟出两句糊弄过去。
穿越男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引得那贡生大为叹服。
这时期的小苏同志还很年轻,许多有名的传世之作都是后来写的。他穿来时日已久,又有郁文博尽心尽力的教导,学到了不少有用东西,也旁敲侧击的打听了许多事情。
郁千雪倒能做出几首应景的诗,但作出那种被人推崇的名句却没能力。想了想借了纳兰踏莎行的其中两句:寂寞不是云遮月,独怜幽草满庭芳。
贡生满脸钦佩,躬身请几人入内。
怡心园跟后面的园林相比还是初级形态,却是这时代的翘楚,能起到怡心二字的含义。
一路行来,绿草如荫,奇花异草,繁花似锦,奇形怪状的石头旁边建着精巧的亭子,三三两两的士子摇着扇子吟诵几首附庸风雅的酸诗。
那贡生对郁千雪一行十分佩服,找了个朋友代替自己的职责,跟着一同往园中行去,边走边做着介绍。
互相通了姓名,才知道那人是秦观。郁千雪微微一惊,默不作声。
赵顼也在上学时期听过他的大名,但是他现在是万人之上的地位,连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那样大儒都对他下拜,别说一个白衣秦观了。他随便捏了个假名说了,对秦观的有礼则是平淡的抱了抱拳。
秦观见几人的气质非同一般,心头纳罕,越发的重视。
走了一会儿,一做楼台映入眼帘,楼前灯火通明,席地而坐了许多文士,一个清瘦男子举着酒杯对月朗读:“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代儒士们大都讲究复古,主张恢复周朝礼仪,平时聚会总免不了旧时代的习俗,比如此时的席地而坐。
苏东坡!郁千雪想不到在怡心园见到这位有名的大诗人。微微讶异一下,便不放在欣赏了。看了一眼赵顼,见他神色如常,才当了不八个月的皇帝,就有了帝王风范。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搬家,忙得要死,好在现在基本忙完了,耽误了更新让朋友们久等了。从明天开始我会正常更新,请大家支持。
第五十六章 与古代名人的诗会
苏轼吟诗完毕,回到位子坐定,他面前桌子上摆着一张古琴,双手抚弄着琴弦,一曲悠扬的音调从弦上缓缓的飞出来,叮叮咚咚,在空气中摇曳回旋。
伴随着琴声,一队体态妖娆的少女从楼阁走出来,一面摆动着腰肢,踏着舞步,一面走近了众人的面前,徐徐的轻歌曼舞。
最前面一个衣襟半露的红衣女子领先舞着,身体摆弄出各种美丽的姿态,嘴唇张开,婉转的歌声合着琴音节拍唱出来,只听唱道: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此词是柳永的鹧鸪天,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情人发出的幽怨,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怀。
当前距离这位历史最大的倒霉词人去世已有二十周年,但世人还是很爱他的作品,其词尤成为坊间妓女的用来招揽生意的不二选择。
现在的苏东坡还很年轻,二十几岁,远远没有达到的功成名就,自然没有与柳三变相媲美的能力。
红衣女子唱罢,舞姿也停止舞动。
而苏轼的琴音仍在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渐渐归于夜色中的沉寂。
无论是听曲的人,还是看舞的人,都被陷入一种唯美的享受中,久久才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郁千雪沉思了一会儿,红衣女子的容貌格外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赵顼撇了撇嘴,不屑道:“比起杨丽萍的孔雀舞简直不值一提,连动物园的猴子都比她们耍得好看。”
郁千雪眸子莹亮,翘了翘唇角,脸颊上嵌动着两朵清浅的梨窝,低笑道:“一群十几岁的女孩子当然比不上大师级的水平,不过形容成动物园的猴子太过了。”别说比不上杨丽萍,就是连她也比不上,要是这些人见到后世的那种高水平的舞蹈,不知惊叹成什么样子。
二十一世纪的舞蹈经过无数艺术家精益求精,发展到了巅峰状态,那些闻名遐迩的的艺校,每年都举办各式名目的国际大赛,涌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顶级舞蹈家,比起古代的舞蹈不知要强上多少个倍数。
家长们教育孩子总要在假期学些什么,诸如舞蹈啦、绘画啦、音乐啦、武术啦什么的……她家庭条件又好,从小这方面没少被逼着培养。
赵顼的嘲讽只有身旁几个人听到。
秦观诧问:“柳丝丝的舞技是汴京城一绝,很多达官显贵都为她着迷。不知这兄台所言的杨丽萍是何许人也?”
赵顼笑了笑,道:“杨丽萍是天底下舞技最好的人,如果她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郁千雪的眸子闪了闪,自从修仙有了灵力以后,眼睛照凡人要温润许多,黑亮地仿佛滴出水来,若不加掩饰心底的情绪能从眼里反应出来。如果面前站的是冷司阳,便能从这双眼睛猜到她的心里所想。
此时她便想:杨丽萍是孔雀舞第一人不假,但不是所有舞蹈的第一人。
后世除了孔雀舞还有芭蕾舞、民族舞、肚皮舞、踢踏舞、拉丁舞、印度舞、街舞……种类繁多,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精通所有。
这些话只在郁千雪的脑海闪了一下,但秦观提到的柳丝丝让她想起一个人来,就是折可适的从前的情人,记得去年在街上遇到那女子还像质问小三一样质问过她。
柳丝丝舞毕,走了几步,扑在一个俊美的男人身上,那男人顺手把她拥进怀里。
赵顼的脸色登时不好看起来,目光不善的盯着那名男子。
郁千雪愕然看了他一眼,低问怎么了?
“那人是王诜。”赵顼道。
宝安公主的未婚夫婿,成亲的前夕居然跟别人女人搂搂抱抱,就算反感这门亲事,但把天家威严放在哪里?
宋朝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玩乐聚会,身边必然伴着一个青春貌美的女子。
郁千雪想起历史上的介绍,给赵顼传音道:“王铣跟苏轼、米芾、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是好友,这些朋友都自视才高行为不羁,喝酒赏月写词作画是他们的共同爱好,狎妓更是他们的共同爱好。而狎妓也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是艺术家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苏轼狎妓,但他深爱自己的妻子。王诜狎妓,侍妾成群,大多品质低劣,侍宠生骄,妾大压妻。
赵顼哼了一声,他不稀罕天家威严,却很关心那位妹妹。昨天听了郁千雪对王诜人品的剖析,更是生气,道:“我可不是艺术家,我看不上这些人所谓的文化,我也爱美女,却有自己的原则,缺德事我不会干,尤其伤害一个善良的女孩子,还是深爱他的妻子。”
“那你预备怎么做?”她问。
“他不是要做官吗?”赵顼想了想,面色冷然:“朕就给他官做,还是大官,统管一面的主官,他若是再不收敛,朕就要他好看。”
赵顼第一次在郁千雪面前称朕,可见恼怒到了极点。
秦观在他们对话之时走到苏轼近前,要是听到了一定会震撼不已,做梦也不会想到跟自己走进怡心园的其中一名男子是天下间最尊贵的皇帝。
“少游,你来得正好,我今夜偶得佳句,正要与分享乐趣。”
苏轼看见了秦观,眼睛一亮。
秦观笑道:“我也得了佳句,不过不是我的,是我新认识的几位朋友诗作。你且听前一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一首是‘寂寞不是云遮月,独怜幽草满庭芳’竟然出自一个小娘子的吟诵,我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了。”
当下向苏轼介绍了郁千雪几人,赵顼是贴了假胡子的,在场的有人心细,觉得眼熟。王诜自从被赐予皇族婚事,多次御前觐见,很快发现不对劲,但不敢声张,心头突突的直跳,急忙把怀里的柳丝丝推开。
苏轼没见过赵顼,不清楚他的身份,却在看见郁千雪时候惊诧的瞪大眼睛,再看了一眼,手忽的抖了一下,目光飘忽不定,惊喜中含着一丝敬畏。
昨日虹桥的上的仙子飞天的场景,他正好在一家酒楼行和朋友饮酒,适逢其会。当时震惊的下巴都要脱落,以为再也见不到传说中的仙人,没想到这么快就在怡心园会面。
“仙子!”苏轼唇角微微张合,没有发出声音。
他不是好色之徒,没有存在非分之想。他对那个世界非常向往和憧憬,对郁千雪存了一份尊崇和敬意。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学士方才的吟咏好文采。”郁千雪淡笑着向他福了福身。
苏轼受宠若惊,慌忙还礼,口称:“不敢不敢,仙子,哦,姑娘的‘寂寞不是云遮月,独怜幽草满庭芳’才让学生大开眼界。”在仙人面前他显得很谦虚。
郁千雪心中道了声惭愧。
场中有几个是郁文博熟悉的,跟他们相互见了礼。
青梅事不关己的往旁边一站,谁也不搭理,对没有利益冲突的文人懒得理会,做炉鼎都嫌他们精气神太弱。
“原来是你!”柳丝丝突然用手指着郁千雪,大声叫道,含着控诉。“你抢走了折可适,又跑到这里抢谁?”
郁千雪无语问苍天,她不过跟折可适同乘了一次马车已是去年的事情了,到现在还被安上小三的罪名,真是天大的冤枉。
宋朝的妓和娼是分开来的,妓女通常精通歌舞,娼‘妇是靠卖身混饭吃。二者虽然不同,但也妓女中也不乏出卖**的人。折可适曾呵斥柳丝丝:既然出来卖就不要搞得像贞洁烈女一样,可见也是卖的。
郁千雪并不歧视那些出身低的女子,用身体换取生活资本,不偷不抢不诈骗,高尚不起来,也未必低贱。
但若心为下贱,自甘堕落,就变得十分讨厌。
她的眸子泛起深深冷意,淡淡的道:“姑娘有所误会了,我与你那位朋友不熟,你要是喜欢他尽可以自去投靠,不要把责任推给不想干的人。”
“你以为你有多高贵,除了皮肤稍微好点,也不见长得比我美。”柳丝丝心头泛起了酸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