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夜话-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仆二人正说着知心的话儿,就见公主身边的大丫鬟走了进来,“公主,是杜家来人了。”

七公主疑惑的问道:“若是婉姐儿来了就叫她和姑娘们去玩儿吧!”

岂止那丫头摇了摇头,“回禀公主,并不是杜家小姐,是杜府的易姑姑。”

七公主一听这话便知道是杜家出了什么事儿,否则杜夫人可不会派贴身的易姑姑来,忙说道:“快请。”

不多时,门外走进来一人,正是杜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姑姑。易姑姑不过三十上下的年纪,梳着流苏髻,插一根白玉兰翡翠簪,穿的朴朴素素,一见到七公主就行大礼。

“严嬷嬷快扶易姑姑起来。易姑姑,我和杜姐姐也是多年的好友,你就直说吧,家里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易姑姑知道严嬷嬷是七公主身边的心腹之人,而且自己要说的这事儿怕是不久就会传遍江南,所以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说道:“是,公主殿下,我们家刚刚接了圣旨,说叫老爷和夫人带我们家大姑娘即刻进京,我们家大姑娘……许给了大皇子做皇子妃了。”

七公主听了这话心中一颤,自己嫁到了江南几十年,但是京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没有自己不知道的。若是嫁给别人还好,那大皇子,大皇子的母亲是个宫女,偶得皇上的宠幸诞下了皇嗣,只是皇上一直不喜欢他们母子二人,如今大皇子的母亲早已身亡,大皇子又常在边关学习,嫁给他可不是什么好姻缘,怪不得易姑姑脸上毫无喜色。

“你家夫人是什么意思?”

易姑姑说道:“夫人说这是皇上的恩典,我们大姑娘能够嫁到皇室也是祖上的保佑,只是这些年来我们家一直安居江南,身上虽然也有爵位承袭着,但到底不愿意牵涉到朝堂中的事情。”易姑姑拿眼觑着七公主,又急忙垂下眼睑,“我们夫人知道公主殿下和侯爷都是手眼通天的尊贵人儿,还想请公主殿下帮着打听打听,皇上为什么就点了我们家的大姐儿!”

七公主笑道:“我和你家夫人远在京中就是要好的,又一起嫁到了江南,理应互相帮衬着。婉姐儿能嫁给我那侄子,亲上加亲,我也是高兴的。你先回去,告诉你家夫人,就说这事儿我知道了。哦,对了,你们家定下什么时候出发了吗?”

“刚刚接到的圣旨,我们家里一点儿准备也没有,宫里面的公公还没走,老爷正陪着呢,夫人说这收拾收拾,至少也得十来天的光景。”

公主就想到了瑾瑜、黛玉兄妹也要进京,莫不如两家结伴而行,路上还能有个照应,于是说道:“你去和你家夫人说,林家的哥儿和姐儿也要上京,让她派人去问问,两家人要是能同行岂不是有个照料的?”

易姑姑忙说道:“公主和夫人想的一样,我们家老爷已经派人去林家送了帖子,请林家少爷去说话呢!”

七公主听了就转头看了看身边的严嬷嬷,笑道:“可真是巧了,林家的兄妹俩就在我府上呢!怎么?婉姐儿没和你们说吗?她不是说好了今天要来给林家的姐儿送行的?”

“实话不瞒公主……我们大姑娘自得了今儿这个信儿,就躲回了自己的屋子,家里这几天必定是乱的,恐怕姑娘是轻易出来不得了。”

易姑姑将杜夫人的意思转达给七公主便急急忙忙的离开了,七公主知道他们家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也不多挽留,让严嬷嬷亲自送到了大门口。

等严嬷嬷回来的时候,便好奇的问道:“公主,咱们皇上这是怎么打算的?京城中那么多的侯门贵女,怎么偏偏就选定了杜家的大姑娘?”

七公主在刚刚也将这件事思来想去,总是闹不明白。

她虽然从小长在京城,但是并不受宠,和皇子们见面的机会也少,对这个比自己大了两岁的三皇兄很是陌生。倒是皇上的亲姐姐,大公主和自己一向不错,七公主能在宫中安安稳稳的呆到出嫁,和长姐的照拂是分不开的。

所以,当严嬷嬷问到公主原因的时候,七公主殿下也未能说出一二来。

“咱们侯爷怕也是知道这件事儿了,严嬷嬷,你亲自去请侯爷来……若是瑾瑜也在的话,也叫过来。”

“是,主子。”

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选宫门(下)

东平侯带着儿子、林致远回到了内宅中的花厅,七公主一见到丈夫,心中就有了主心骨,忙叫丫鬟上茶。

东平侯一摆手,丫鬟们便纷纷退出,他又对严嬷嬷说道:“劳烦嬷嬷在门外看守,切莫叫一个人进来。”

严嬷嬷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忙应着转身出去守门。屋内只剩下沈家的三口人外加一个林致远。

七公主问道:“侯爷,这是怎么回事儿?皇上怎么突然下了这样的一道圣旨?”

东平侯无奈的说道:“这事儿来的突然,别说是我们,只怕是京中也没什么人得到这个消息,否则大姐早就派人来知会一声了。”东平侯与长公主是未来的亲家,两家荣辱兴衰是息息相关,他笃定长公主对这件事也是不知晓的。

七公主就想到了自己这位端坐皇位的兄长,心中揣摩不出他的真意。“先帝曾说过,三哥这个人心思缜密,旁人难以揣测。这次来了这么一手,杜府的人怕是也糊涂着呢!”

东平侯摇摇头,说道:“杜煦这个人我还不了解?他虽久居江南,但是心思从来没离开过朝堂,这次就是他重返朝廷的最佳契机,瑾瑜……”东平侯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致远说道:“你给你姨妈说说这个缘故。”

【文】致远嘴角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也是晚辈猜测的,当今圣上最忌惮的恐怕就是那位忠顺王了,本想着我二伯故去,江南就能空出一个肥差来,但是没想到竟被黄家给捷足先登了,陛下怎么能不生气?他又是晚辈,自然不能驳回太皇太妃的面子,所以就只有选了另外一条道来走了。”

【人】七公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杜煦的父亲曾是两江总督,杜夫人的哥哥如今又做着礼部尚书,若是皇上真的将杜煦重新启用,与皇室结为姻亲的确能将杜煦紧紧地绑在皇上身边。”

【书】致远道:“不错,据小侄来看,杜家伯伯是个精明能干的,如今两江总督是先帝用过的旧人,年岁也大了,怕是看到了我二伯的例子,偷偷的给皇上递交了辞表。现如今这个位置可正适合杜伯伯啊!”

【屋】七公主没想到这其间的种种算计,瑾瑜这么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竟看的通通透透的,心中越加的不安。恐怕瑾瑜天生就是当官的料,自己的女儿跟着他能幸福吗?宫里面的老宫女常说,能看的出别人算计的人,怕也是个精于谋划的人。且不说瑾瑜会不会善待嫣然,他这样聪明,将来要是卷入了朝堂是非中,严嬷嬷的父亲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东平侯见爱妻迟迟不语,以为是骇着了,便说道:“好了,这些事情我们也不要再议论了,咱们家到底不会卷入进去,只管好好的呆在江南就好。杜煦给我封信,说是想和瑾瑜一同上京,我想也好,路上有个照应。只是这时间就缩短了,瑾瑜……”

东平侯又对致远说道:“你也立即返回家中,和你妹妹好好打点行囊,怕是这几日就要上京了,托你捎的东西等上船的那日再送去,你也好好的和你恩师拜别,看看他还有没有什么要嘱咐的。对了,你们到了京城后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家在京中并无别院,只好先赁个大点儿的宅子,若不然怕是家中的下人也住不下。我和妹妹商量,到了京城去拜访荣国府,若是老太太留,我们也不好婉拒。”

东平侯皱皱眉头,说道:“虽然你们做晚辈的应该去瞧瞧那位老太太,但是荣宁二府毕竟是一家,宁国府又是忠顺王的同党,怕是你住进了贾府会对你的殿试成绩有影响。我们家在京中有老宅,这些年一直是空着,你也不用赁什么宅子了,我今日就派人去京中给你收拾收拾,你只管带着你妹妹去住就好。省的去拜会贾府的人时,面上无光。”

七公主也连连称是:“我也说是这个理儿,瑾瑜你还是少和贾府的人来往。”

致远笑着道谢:“如此就要劳烦侯爷和公主了。年前的时候我就让我身边的管家去京中看宅子的事情,若是有了合适的,就早早的买下,也算是我们林家在帝都有个落脚的地方。侯爷不知道,这荣国府里有一门亲戚,姓薛,是皇商出身,家中有个女儿,很得贾府二太太的中意。这次我和妹妹去京城,怕是那位二太太也是急着招了他们一家子进京呢,到时候我们要都住在贾府,这脸面上也不好看。所以,买宅子的事情可早不可晚。”

此时,静站在一边的沈修杰说道:“父亲、母亲也不必为致远担心,致远是什么人,我是最清楚的了,贾府要是找了致远去,还不被他闹个天翻地覆的?”

致远假装不悦的说道:“世子爷,我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龌龊吧?”

众人正说笑着,就听严嬷嬷在外间高声说道:“侯爷、公主,几位姑娘回来了。”

话音未落,嫣然等人就结伴进了花厅。猛见得父亲、致远在此,也吓了一跳,忙躬身请安。

黛玉没见过东平侯,只觉得这人甚是威严,自己瞧了一眼便急忙低下头。

花厅里一时间站了四位姑娘,各个娇艳可人,仿佛一朵朵盛开的蔷薇花似的。

东平侯见除了自己的女儿还有位陌生的小姑娘,便知道是瑾瑜的妹妹,也未仔细看,只是交代了妻子几句话,便带着儿子、瑾瑜离开了。

婧琪见父亲出了花厅,才笑着上前挽起了母亲的胳膊,“娘亲,你看我们做的诗,林姐姐写的可好了,我们谁都比不上。”说着就将手中的诗稿递给七公主。

七公主哪有心情看这些,但是又不好伤了黛玉的心,便接过来瞧,这一读便觉得眼前一亮,真是首难得的好诗。

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她又去翻第二篇,也是黛玉所做,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七公主心中暗赞,黛玉的才情果真是如严嬷嬷所说的,再翻三个女儿的诗稿,终究不及黛玉。

她笑着对几个女孩儿说道:“这回见识了吧?平日里还总吵着要做什么诗翁,开什么诗社的,如今见了林姑娘的诗,可再不能称大了。”

七公主又对黛玉说道:“诗是极好的诗,只是林姑娘你还小,多写一些欢快的,有朝气的来,这样对你的身体也好,心情好了,病自然就没了。”

黛玉笑着称是。

众人用过午膳,便有人来回,说是林家的少爷要接林姑娘回去了。

婧琪不高兴的撇撇嘴儿,说道:“这才来了多大一会儿,致远哥哥就着急找人家回去?我还想留林姐姐住几晚呢!致远哥哥好小气。”

嫣然年长一些,不像小小的婧琪一般只顾着自己的心性,她上前扶住黛玉的手,说道:“妹妹此次去京城,也要多多的保重身体,再不可想那些伤感的事情。我们姐妹出门的机会也不多,怕是妹妹走的时候也不能亲自去送了,我叫人做了套衣服,等你明年芳辰的时候就可穿,也算是姐姐我的一点心意,另外还有点小物件儿,是宫中或是江南今年的流行玩意儿,送给你在京中的那些姐妹,或是丫鬟们也是好的。”

黛玉听了这些,忙用帕子掩了眼眶中的泪水,强笑道:“多谢嫣然姐姐,等我到了京中,就叫人送信来。若是哥哥到时候能高中,我们兄妹二人还会回乡来拜祖的,到时候岂不是就见到你们了?”

黛玉从小难得姐妹扶持,就是在外祖母家,迎春姐姐木讷,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处处要受房内的嬷嬷制约,哪有心思能照拂自己;探春妹妹倒是个热心肠爽朗的人,但是因为出身的原因,再加上二舅母的缘故,也不能常和自己往来;四妹妹惜春年纪尚小,黛玉发觉这女孩性子冷,竟是有点自扫门前雪的意思。

所以在和东平侯家的姊妹几个往来时,黛玉便始觉得心中暖暖的,她心中越想越觉得沈家的三姐妹好,尤其是嫣然姐姐……

等黛玉回到家门,罗管家自在大门处迎守,见了少爷的马,忙亲自上前来牵,“少爷和姑娘可算是回来了。杜家上午的时候派人来送了帖子,好像是有什么急事!”

致远反身下了马,说道:“没什么,我已经知道了,刚刚杜家的人也去了东平侯府那里,咱们先进府再说。”

第39章 王嬷嬷登门为谋权(上)

致远、黛玉并罗管家到了玲珑馆,黛玉折腾了一上午,身上也有些倦乏,却不知道哥哥叫她跟着来玲珑馆是做什么。

等到丫鬟们上了茶,致远才对黛玉和管家说道:“刚刚得了信儿,杜家的姑娘被皇上钦点为大皇子妃,不日上京。”

黛玉大吃一惊,恍然明白为何刚刚在公主府的时候,东平侯和哥哥都在公主那里议事,又了然为何杜婉姐姐不能去赴会。黛玉虽然不了解杜家的事情,但也听说杜家就这么一个女儿,被选为皇子妃的必是杜婉姐姐无疑了。

她迟疑的说道:“我虽然只见过杜姐姐一次,但是黛玉也瞧得出来,杜姐姐是个心思豁达的,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适应着皇家的生活。”

“圣意难为,不管如何,杜家如今都是要进京的。杜大人遣人送来帖子,也是想和咱们家共同进京,路上也能有个照应。”致远又对罗管家说道:“罗管家,咱们本打算五月中旬再走,现在看来,少不得要提前了些,你拟出单子,看看此次跟着进京的下人都有哪些,选那些好的,干活儿利落的,不想去的就留在苏州的老宅。唐管家年纪大了,就由他来守在苏州。”

黛玉想起自己院子里的几个人,紫鹃和雪雁、春纤等是必要跟着自己的,雁蓉和碧蝶等也少不了,只是那四个三等的丫鬟,有人家中就在苏州,他们年岁又小,怕是不愿意离家远行,黛玉便对致远说道:“哥哥,我院子中的几个小丫头到底没经历过大事儿,又是孤身卖进咱们府里的,如今就让他们回家和自己的老子娘商议商议,看是不是愿意跟着进京。若是去了,自会善待她们,若是不愿意,就留在老家,等到了年纪送她们出去就是了。”

“妹妹果真是个心善的,也罢,就让香萱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