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缘-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子这样,弄得他这个当爹的在黄老实跟前都矮了半截,再不敢对黄老实冷嘲热讽了,也不敢像以前一样跟黄家算小气抠门的账。

总之,在儿子们跟竹笋一样节节拔高后,他这个当爹的却在黄老实面前弯下了腰——儿子再好,也得娶媳妇呀!

至于当公公的威风,还是等儿媳妇娶进门再抖起来吧!

眼下,他就得在黄老实跟前装孙子。

告诉他娶别人家的闺女?

笑话。黄家的闺女是别家闺女能比的?

就拿杜鹃来说,长得好、性子讨喜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能干。

比如煮饭烧菜,人家小女娃都是跟娘学煮饭烧菜。好些人学会了也就罢了,少数用心的人手艺好些。也只是好些。可她不同,她格外用心,几乎比林春学手艺还用心。满村里,只要是谁家媳妇老娘有一样菜做的好,她都上门讨教过。

她这么用心的结果就是:不管跟谁学做什么菜,最后肯定比那人做得更好。

这样的女娃谁不想讨回家做儿媳妇?

黄雀儿虽比杜鹃略差些,也比村里其他女娃要强许多。

至于黄鹂,那更是个小人精,他最喜欢这样的。

所以,黄家闺女就是好!

他一定要娶黄家闺女做儿媳妇!

就算不能三个都娶,也要争取娶两个!

最少不能少于一个,那就是杜鹃!

他呀,巴不得黄家和林家两家合一家才好,哪怕将来给黄老实和冯氏养老送终也没问题。反正人活一百岁,横竖都要死的,又不是多大的难事。

可是杜鹃……

唉,还有个九儿呢!

他看着围着杜鹃直打转的侄子九儿,满心纠结难受,在心里埋怨道,这小子,全村那么多闺女,干什么非要跟弟弟抢媳妇呢?

不行,他得跟黄家提当年定亲的事了……

正想着,林大猛和任三禾已经把野味分好了。

黄老实分了三只兔子、三只野鸡,另外还有八斤鹿肉、八斤羊肉、十斤獐子肉。

这已经够多了,毕竟他没打猎,就跟着当苦力了。

杜鹃也直接跟任三禾说过,不要分许多肉给爹,以免旁人眼红,占了便宜还得罪人。反正肉放在小姨家,他们想吃就来要,还方便呢。

林大头急忙道:“老实兄弟才分这点?这哪够!正月里她外公怕是要来呢。把我们的让些给他吧。”

瞧,这就开始示好了。

杜鹃急忙道:“不用,不用。我爹又没出力。林春和九儿还猎了野鸡和兔子呢,我爹一样没猎,要是分许多,我们不好意思。我外公来,都是在小姨家吃饭,我们有什么烧什么,外公不会怪的。”

任三禾也拦住林大头,叫他别多事。

林大头想卖人情没卖成,只得罢了。急忙喊林春,帮黄叔把野味送过去,妹妹拎不动。

于是,老实爹提了肉,杜鹃两手各拎一只鸡,林春把剩下的鸡和兔子提了。一齐往前边来。

黄鹂不肯走,说要在小姨家在玩会。

杜鹃也不管她,反正小姨这里跟自己家一样的。只嘱咐她,回头别忘了把那树根捧回来。

说完,又对秋生笑道:“多谢秋生哥哥了。”

秋生立即笑道:“谢什么。不过是捡了个破树根。等下我带黄鹂送过去。”

杜鹃点点头道:“嗳!”转身走了。

秋生看着她和三弟并肩而去的背影,心里忽然颤了下。

路上,林春笑问道:“杜鹃,今天有空么?”

他是问学习的事。

杜鹃道:“这两天忙呢。家里准备年货。等吃了晌午饭,你过来,我给你讲几道题。再布置些作业。你自己抽空做。作业我都准备好了。”

林春忙点头。

杜鹃又问他。过年舞狮子的事,可要花工夫练习。

每年过年,泉水村自己舞狮子助兴。林春和九儿跟任三禾学了武,加上少年身子柔健。去年舞了一路小狮子,看得村里人赞不绝口。因此,今年大伙都要求他俩继续舞。

林春道:“练什么,谁有那空闲!还不是想怎么舞就怎么舞。我跟九儿哥习武,不就跟练习一样了。比那还难呢。杜鹃,你想看什么样的?”

他忙得很,便不肯浪费工夫在这上头。

忽然又想起杜鹃也许爱看,便问她。

杜鹃道:“正是你说的,你们习武的时候就跟练习一样了。你不如把那狮子行头弄来。边舞边练,要小姨夫指点指点。多一门技艺总是好的。”

林春就笑着点点头。

到了黄家,林春将手里的猎物放在厨房门口,对杜鹃一笑,“我等会来。”说完。不等她谢,转身就跑了。

杜鹃也不在意,冲厨房里喊道:“娘!”

冯氏正在擀面皮,听见喊声,忙端着两只手走出来。

她朝地上扫了一眼,又瞄见黄老实手上的肉,满脸笑容地说:“把肉拿进来挂着。当心猫拖走了。”

黄雀儿也奔出来,欢喜地叫道:“哎哟,分了这么多!爹,我烧了热水,你先去洗澡。”

黄老实鼻子里闻见一股油香,又见她娘俩都系着围裙,包着头巾,正忙活呢,立即也高兴起来,忙道:“不急。我先给你们搭把手,等忙完了再洗去。”

冯氏却皱眉喝斥道:“帮什么忙?还不快去洗呢!把你那一身狗皮衣裳给换了。在山上钻了几天,进门连拍都没拍一下,就往灶房钻。咱这是做吃的东西,你这样要是沾了手,谁还敢吃?”

杜鹃也劝道:“爹,你不洗也不成啊,里面大锅装了一锅水,我们等你把水舀走了,好用锅呢。”

黄老实听了,傻笑道:“那,我就先洗去了。”

黄雀儿用大桶舀了热水,对他道:“换的衣裳和洗澡布都拿好了,就搁在洗澡桶旁边的箱子上。”

黄老实满意地点头,自己提了热水进房去。

冯氏冲他背影喊道:“把头也洗洗。床上被子我们昨儿都洗干净了。你要不洗头,晚上别想上床睡!”

杜鹃和黄雀儿听了都笑。

杜鹃一边洗手,一边问冯氏:“娘,开始炸了?”

冯氏忙道:“那肉圆子还没拌。你不说你来拌么?”

杜鹃点头,挽了挽袖子,将洗好沥干的木盆端到案板上,就忙开了。

之所以等她拌肉圆子的用料,是有缘故的。

这肉圆子是用糯米饭、一般稻米饭,再加肉末、姜末、葱花和盐搅拌成的。若是糯米饭多了,则太粘,搓成圆子容易粘在一块;若是一般稻米饭多了,则太硬,口感不松软。加上咸淡的控制等,所以拌料是很重要一环。

杜鹃的厨艺,连冯氏也不得不承认,比自己强太多,比黄雀儿也强,因此就等她来拌料。

杜鹃将所有用料逐一弄进盆,最后还捏碎两块豆腐放了进去,又将盐粒碾碎,撒入盆中,直接用手拌了起来。

冯氏在案板另一边擀面皮,见状忙问:“怎么放豆腐?”

黄雀儿也在旁边看,也问缘故。

ps:

不出所料,果然粉红下滑了。努力更新,不然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今天坚持三更,力争四更,把昨天的补上。原野努力,你们也要努力砸粉红鼓励我哦!双倍粉红没几天了,这些天争取都加更。

感谢“姐姐儿”、“康七七”、“newcastle”打赏的平安符;感谢“净?莲”同学打赏的两把桃花扇。

谢谢“飘在云朵上”童鞋投出的粉红票票。

也谢谢所有支持原野的书友们,希望今天能让你们看的开心。

☆、第105章 小人精(二更)

杜鹃道:“放些豆腐更松软。”

冯氏听了将信将疑,道:“你别混闹哦。要是把东西糟蹋了,看我不打你。”

杜鹃笑眯眯地说道:“要是不好吃,娘尽管打。”

依然有条不紊地搅拌,甚是胸有成竹。

冯氏这样紧张,是因为黄家前些年可没炸过肉圆子。不是没肉,而是没素油,炸东西可费油了。

好容易今年日子宽裕些,头一回炸,她自然要小心。

杜鹃却不怕,她为了学习厨艺,很下了些心思的。

不但跟诸如大头媳妇、干娘、小姨等人经常讨教,还在村里最出色的厨子——红姑和高大娘给人办酒席的时候,腆着脸跟在后面帮忙打下手,用心学习揣摩。

她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又肯用心思考,对学来的东西善加利用,举一反三,大胆尝试,所以厨艺才一天天娴熟起来。

这油炸圆子加豆腐,就是她帮人搓圆子的时候,特别试验出来的,别人还不知道呢。

杜鹃拌好料后,冯氏那边也擀好了几张面皮,面上都撒了芝麻的,然后切成一指宽、两三寸长的长条。

因黄雀儿在搓肉圆子,冯氏便亲自去烧火。

杜鹃则搬了个小板凳,往灶台前一站,道:“娘,我来炸。”

冯氏又不放心,往灶洞里塞了一把火,就站在灶前监督。

先还问长问短,又说这一锅炸老了,那一锅炸嫩了,后来就闭了嘴。

杜鹃先只用少量的做试验,连炸了三四锅:一锅老黄色,一锅嫩黄色,一锅金黄色,一锅焦黄。经过试吃后,选出最合心意的,下一锅就炸成那样的。

她自然成功了。

冯氏尝了试验成功后的小炸。总算明白闺女手艺是如何练出来的了。心下佩服的同时,也惭愧不已。

不说别的,就这份细心,她就做不到。

这么慢慢试,以她的性子,急都急死了。更何况,就算试出来了,等炸下一锅的时候,还得两眼盯着锅里,一丝不能马虎。火候更要掌握好。火略大些。可就炸焦了。

看着杜鹃用竹笊篱将小炸条捞出来。倒在小筲箕中控油,那黄熏熏的颜色,葱油香味扑鼻,别提多诱人。她就放心地烧火去了。

杜鹃喊“大火”,她就烧大;杜鹃喊“小点火”,她就烧小火,甘心给闺女打下手。

接下来的肉圆子也如法炮制。

等黄老实洗完澡出来,黄鹂也蹦蹦跳跳地回来了。

秋生送她回来的,把那截树根也送了来。

冯氏听见秋生的声音,忙喊他来吃油炸果子。

秋生高声答应说不用,说家里还有事,早跑了。

这里。冯氏将肉圆子和小炸条各捡了一碗,对黄老实道:“她爹,把这个端去堂屋供上请祖宗。”

黄老实忙接过去了。

杜鹃请娘看着锅里,也捡了两碗油炸果子;等黄老实来,又让他把鹿肉、羊肉和獐子肉各割了一块。每块约有二斤多;再拿了一只鸡和兔子,分别用两个篮子装好。

然后,她对趴在小桌边对着肉圆子猛吃的黄鹂吩咐道:“别吃了!瞧你那馋样,嘴里吃着,眼睛还看着,没一点形象。我平常怎么教你的?快洗手,跟爹一块把这些东西送给奶奶去。到那晓得怎么说吗?”

黄鹂急忙把嘴里肉圆子吞干净了,才点头道:“晓得。”

杜鹃道:“说给我听听看。”

她从来不放过现场教学机会。

黄鹂就站直了,对着面前空气脆声道:“奶奶,这是我家炸的肉圆子和小炸。我们都还没吃呢,先送给爷爷奶奶尝。这些野味是爹分的,也挑最好的孝敬爷爷奶奶了。”

说完看向杜鹃,等待评判。

还没吃?

黄雀儿看着小妹油润润的红嘴唇,使劲忍笑

杜鹃点头道:“就这么说。”

黄鹂又问道:“奶奶要问怎不多拿些去。我怎么说?”

杜鹃白了她一眼,道:“你笨哪!你不会说咱们家也没分多少,还是小姨父看咱们可怜,不然还不带爹上山呢。——爹又不会打猎,带着他也不顶用。咱们一大家子人,自己过年要吃,还要顶门户待客,多拿些过去,咱不过日子了?奶奶家也杀猪了,你不会问奶奶:‘奶奶家这么多肉啊?这么多鱼啊?这么多鸡啊!’反正你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奶奶不想给你,就不会嫌弃你拿过去的肉少了。”

黄鹂把小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完全受教。

旁边,冯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张老大。

这样话她还是头一回听见,因此有些接受不了。

黄老实听了嘿嘿傻笑,完全不干涉。

反正他嘴巴笨,不如都听闺女的。再说,闺女也孝顺,什么东西都不忘送给爷爷奶奶一份。

黄鹂完全消化了杜鹃的教导,才仰头对爹道:“爹,咱们走。给爷爷奶奶送东西去。”

于是,父女两个就提了篮子走了。

等他们走后,杜鹃继续炸肉圆子。

这个东西比较耗时间,须得细细地炸。不像那小炸,丢进热油锅后,急剧膨胀发大,再翻炒几下就得捞起来,不然就会炸焦了。

也就炸了三四锅圆子,黄老实和黄鹂就回来了。

黄老实手里的篮子并不是空的,沉甸甸的似乎装着东西,交给了冯氏。

杜鹃照例要询问结果,问黄鹂道:“怎样?”

黄鹂道:“奶奶家杀猪呢。奶奶笑得跟花儿一样。问我家里还有多少肉。我说没剩一点了。又把二姐姐先前说的说了。奶奶说:‘你小姨父好小气!哼,你爹还跟着上山帮了忙呢;就是没帮忙,一担挑的(娶了姊妹的两男人称一担挑),都是亲戚,才给这点子肉。’”

她一边说,一边学着黄大娘的样子不屑地撇嘴儿,说话的口气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十分神似。

杜鹃听了翻了个白眼。

果然被她猜中了。

不光奶奶,很多人都会这样想,觉得亲戚有本事。就该利益均占。只是不知为何,奶奶没把这条适用在二叔的身上,很少主动把小儿子家的东西送给大儿子。

她一边盯着锅里,一边问黄鹂:“你是怎么说的?”

黄鹂道:“我说呀,小姨父是想多送的,二姐姐不要。二姐姐说,自己没本事,靠人家帮衬不行,又不能靠一辈子。就算亲兄弟都不成。我们家那——么穷,小叔家好——有钱。我们从来都不跟小叔伸手要东西。”

杜鹃霍然转头。死瞪着小女娃质问道:“我是没要。但我说了这话吗?你打着我的名头说事,你长本事了,啊?没担当的丫头!!”

黄鹂眼珠骨碌一转,忙道:“二姐姐说了。不是今儿说的。是那天说的。”

杜鹃蹙眉道:“哪天?”

黄鹂笑眯眯地说道:“许多许多天了。”

杜鹃气得笑了,许多许多天前的事,自己不记得,她倒还记得?不过,要是自己没说过,谅这丫头也说不这么完整。

想毕,她就认可了这话的来源。

接着又问道:“奶奶听了这话怎么说?”

一面把锅里肉圆子往起捞。

黄鹂盯着肉圆子回答道:“奶奶气得骂我,说二叔家哪有钱,都穷死了。我指那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