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闺记事-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上次生病,又结交了顾瑾之,她也开始看医书。

她从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看起,《灵枢》篇有关于淫邪发梦的记载,很有争议,姜昕对此一直很好奇,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和顾瑾之讨论。

第339节借钱

“腑脏有病,的确可能做梦。”顾瑾之回答姜昕,“但大部分还是心里的缘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都是自己的心作怪,并非脏腑有病的都做噩梦……”

姜昕侧耳倾听,让顾瑾之继续说。

顾瑾之道:“说完了。”

“你敷衍我。”姜昕不悦。

顾瑾之笑:“你不必精通此道,我又何必浪费口水?你若是个大夫,我是可以倾囊相授的。三言两语说不明白,以后再说吧。我今天来,有事相求……”

姜昕把顾瑾之请到了她的院子。

丫鬟们上了茶,姜昕把人都遣了出去。

“什么事?”姜昕问顾瑾之,“我爹和哥哥们不在家,我自己出不了门,能力有限。”

顾瑾之笑了笑,道:“不用你出门的。你有钱吗?”

姜昕这才微露惊讶,道:“你要钱?”

顾瑾之点点头。

“稀奇,满天下的王爷,就属庐阳王富足,你居然借钱?”姜昕笑起来,“你又弄什么鬼?”

“我还没到庐州。未曾当家,庐州富足又与我什么相干?”顾瑾之道,“我需要一笔钱,旁人不起疑的,办点私密事。我自己身上原本就没什么钱,变卖了些金子,还是我母亲给我的礼物,现在就捉襟见肘了。”

顾瑾之的首饰,不是大舅母和二舅母送的,就是宋盼儿给的,家里都有账目可查。她要是变卖了,很快就会引起丫鬟们的注意。母亲迟早要追问的。

剩下的首饰,要么是宫里赏赐的。要么是从朱仲钧从庐州送来的,朝廷皆有账目。变卖那些。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查出来,就更解释不清了。况且朱仲钧送过来的那些首饰,都是空心的,更不能卖出去。

她昨天想了一晚上,跟谁借钱比较适合。

真正能借到钱的,除了姜昕,就是秦申四了。其他的人,要不就是没钱,要不就是没那么亲近。

而秦申四。他和父亲要好……

顾瑾之想来想去,还是姜昕最可靠的。

“我自己的私房钱不多,可是我二哥有不少,都放在我这里的。”姜昕道,“反正他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我拿给你。”

顾瑾之忙道谢。

姜昕就喊了大丫鬟,让她把自己的钥匙给她。

她开了箱笼,拿出个璀璨的缠枝银莲小盒子,坠了把小巧的金锁。

姜昕开了锁。直接把盒子给顾瑾之,道:“这是里五万两,你都拿去用。这都是我二哥的私房钱。我还有些是自己的,不够你再来拿……”

五万两。绰绰有余了。

顾瑾之起身,给姜昕行了一礼,道:“好妹妹。多谢你。我渡过这关,将来加倍还给你。”

姜昕笑着起身。扶了顾瑾之,道:“你当然要还的。我看着你是庐阳王妃。知道庐州家底丰厚,否则要你打借条的。”

然后想了想, 又道,“你叫谁妹妹?我比你大些呢。”

顾瑾之改了口,叫了声好姐姐。

“溜须拍马。”姜昕总结顾瑾之。

顾瑾之笑。

姜昕重新把盒子锁了,将钥匙取下来,交给顾瑾之。

顾瑾之仔细收在怀里,又道了谢。

“顾瑾之……”姜昕喊她,“我听说了一点不好的事,是关于你的。”

顾瑾之的眼眸微敛。

“……你别误会,知道的人不多。我跟我二哥要好,他最是顽皮,京里什么事都要知道。他跟着我爹爹去了安南打仗,这都快两年了。他留在京里的人,给了我用,让我帮他留心京城的局势。”姜昕道。

这个,顾瑾之倒真不知道。

“那你还想死?”顾瑾之笑道,“你要是死了,谁帮你二哥?”

顾瑾之旧事重提。

姜昕笑了笑,道:“那时候对这些事,都没什么兴趣。如今,不知怎地觉得还挺有趣的。你的事,是真的吗?”

“你怎么听的?”顾瑾之问。

姜昕看了她一眼。

见顾瑾之脸色还好,神色里没有窘迫或者冰冷,似乎不甚在意,姜昕就直言道:“说锦衣卫的张道坤入了诏狱,除了他私下里养了支‘锦衣卫’,另有他掳走了你。”

“你觉得呢?”顾瑾之反问,“你相信这话?”

“我相信不相信,什么重要?”姜昕道,“将来有人相信,你就完了。从哪里传出这种话,你知道吗?”

顾瑾之心里,有道热流涌入。

姜昕的话,让她很是温暖。

“没有,张家倒了,跟我没关系。”顾瑾之道,“不过,我的确被人掳走了。”

姜昕错愕。

她沉默良久。

“……太后很疼你。”姜昕沉思须臾,才道,“怎么会出了这样的事,掳走你的人,定是恨极了你,要毁了你的。是谁?”

顾瑾之苦笑了下。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是谁又有什么重要?”顾瑾之笑了笑,“我跟你说实话,我都打算好了,等退亲的诏书发下来,我就回延陵府的,嫁给庄稼人,我不太在乎什么名声。

只可惜了王爷,和他处了这么几年,我是真舍不得他。后来发册了,我也是很惊讶。死里逃生了一回,我想通了很多事,我倒是挺感激这次的事……”

“……想通了什么?”姜昕笑着问。

她很喜欢顾瑾之的这种态度。

若是姜昕,她也会如此。

姜昕原本就离经叛道,不受世俗约束。

“我想通了,我又不是道德的典范,做事为什么总用道德来惩罚自己和身边的人?”顾瑾之道,“我曾经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心里愧疚,总是难以放下。就错过了很多的东西。人这一生,跟一天相似。有白日的光明,就该有夜晚的阴暗。我不再怨恨自己和身边人的黑暗。我接受光明磊落,也接受心狠手辣、六亲不认。”

姜昕微笑。

“谁六亲不认?”姜昕笑着问顾瑾之。

顾瑾之脸上一晒。

“有那么一个人。”顾瑾之道。

姜昕哈哈笑,道:“你又弄鬼。很多的事,你现在不便对我讲,我也不多问。将来要告诉我……”

“好。”顾瑾之道。

她拿着姜昕给她的五万两,在姜家用了午膳,才回家。

回到顾宅,顾瑾之先回了自己的院子。把那个小盒子交给大丫鬟霓裳保管。

“是什么?”霓裳问。

“好玩的东西。”顾瑾之笑着道,“先收起来。”

霓裳道是。

顾瑾之自己,则把钥匙放在自己梳妆台的胭脂盒子里。

芷蕾和幼荷服侍顾瑾之净面更衣。

换了身衣裳,顾瑾之才去了母亲那边请安。

宋盼儿问她:“在姜家看到公主了?我好些日子没去给她请安了。”

“遇到了。”顾瑾之笑道,“公主清减了不少。她用不惯京里的饭菜。”

宋盼儿就更觉得应该去看看明慧公主。

现在要忙着嫁女儿,宋盼儿想了想,还是先放在一旁。

顾瑾之拿了姜昕给她的银子,喊了司笺,和他说了一番。让他出去帮自己办事。

司笺就忙碌不已。

宋盼儿都找不到他。

好在宋盼儿事情太多,很快就忘了……

倒是祝妈妈起了疑心。

“姑娘,您总寻司笺,让他去做什么?”祝妈妈问顾瑾之。

顾瑾之道:“一点小事。”

祝妈妈还想问什么事。顾瑾之起身走了,把祝妈妈的话挡住。

日子过得很快。

一场风雨,几缕明媚。八月就过完了。

九月初十,是朱仲钧和顾瑾之的正日子。

到了九月初七。朝廷命内官,送了催妆礼到顾家:北羊两只。酒二十坛,果两盒,送到了顾家。

宋盼儿给顾瑾之准备的东西,就在九月初七,送往庐州。

到了九月初九,是亲迎的前一天,是铺房日。

一大清早,顾家就准备了香案和礼乐,姜夫人也到了顾家。

礼部的人来传圣旨,姜夫人和宋盼儿接了圣旨。

顾瑾之和朱仲钧大婚的宫殿,乃是禁宫里的曦兰殿。

姜夫人和宋盼儿,随着礼乐进了宫。

宋盼儿去坤宁宫,给太后行四拜礼。这是皇家婚事的特例,正妃之母需得铺房日,到宫里给太后行四拜礼,意思是女儿送到皇家了,顾家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的。

姜夫人则直接去了曦兰殿铺床。

母亲和姜夫人进宫之后,顾瑾之在自己的闺房里。

她不能带任何她自己的东西进宫。

她的东西,等她明日出了门,家里都会准备好,送往庐州的王府。

丫鬟们已经在开始收拾。

顾瑾之坐在东次间临窗的炕上,看着这院子,心里倏然就泛起阵阵的酸楚来。

没人说过,重活了一次,就可以过得恣意妄为……

这世间,在乎的东西越多,约束就越大。

若是没有父母和弟弟们,若是没有朱仲钧,离开这方天地,做个游医,像大哥和林翊那样,在乡间做个小大夫,有何不可?

顾瑾之有点茫然。

她起身,站在窗边,心里莫名升起了恐惧感。

这场婚姻,又会是怎样收场?

骄阳照在顾瑾之的脸上,她的面容融入明亮的阳光里,哪怕是微微蹙眉的动作,也带着喜悦。

她全部的情绪,都被明媚遮掩了。

这必须是场成功的婚姻!

顾瑾之想。

***********

第340节大婚

初九这夜,顾瑾之睡不着。

心里百感交集,居然生出几分胆怯来。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

她眼睁睁听着时间到了子时,又到了丑时。等寅初的钟声响起,顾瑾之爬起身来。

里屋临窗的小炕上,睡着祝妈妈和霓裳。

顾瑾之轻手轻脚,下了床。

一盏昏灯,淡影绰绰。灯影照着绣幕的纹路,像情思缕缕。

顾瑾之的动作虽轻,到底吵醒了祝妈妈。

祝妈妈喊了霓裳起来。

满院子的丫鬟婆子们,都在寅初就起来,打扫庭院。

贴身的丫鬟们服侍顾瑾之盥沐。

穿着中衣的顾瑾之,披散了浓密的头发,坐在绣凳上,等着宫里的女官来替她装扮。

祝妈妈怕顾瑾之冷,拿了件湖水染烟色银线软稠披风给顾瑾之。

顾瑾之起身穿了。

“姑娘,你坐……”霓裳让又顾瑾之坐在绣凳上,把几个大丫鬟都叫到了屋子里。

祝妈妈也在一旁。

她脸上带着笑,眼睛却湿了,纠正霓裳的话:“以后不要叫姑娘,都要改口叫王妃……”

几个丫鬟全部跪下,喊了王妃。

顾瑾之让她们起身。

“王妃,今日巳正,我们就要跟着众人去庐州。等您三朝回门,我们不能给您磕头。”祝妈妈道,“先给您磕头。到了庐州,咱们再服侍您和王爷。”

她们今天都有动身。往庐州去。

前几日送嫁妆的时候,有些陪房已经跟着去了。

顾瑾之用惯的几个大丫鬟都没有走。

“都起来。快起来。”顾瑾之道,“不过小别几月。以后到了庐州。咱们还是一处……”

祝妈妈几个道是。

可是到底舍不得,几个人都泪眼婆娑的。

而后,满屋子的小丫鬟、婆子们,都进来给顾瑾之磕头,行了礼。

行礼过后,众人都纷纷散去。到了辰正,宫里会派女官来。

顾瑾之的穿着打扮,都是宫里的女官负责,这些下人们皆要回避。给宫里人腾出地方来。

顾瑾之受了众人的礼。

芷蕾端了晨膳来。

顾瑾之用了膳,穿了件褙子,就起身去了母亲那边请安。

父母都在等着。

庶弟顾琇之昨日也从嵩山书院赶到了家里。

煊哥儿和琇哥儿站在一处。

满了三岁的十弟和十一弟也立在一旁,乖巧听话。

顾瑾之的眼泪,顿时如瀑,滚滚落下来。

照样俗礼,她需得给父母拜别。

她这么一哭,宋盼儿就忍不住。

顾延臻更是唏嘘。

“别哭,别哭。”宋盼儿自己眼泪磅礴。还劝顾瑾之,“大喜的日子,要高高兴兴的。”

可是声音,很是悲痛。

顾瑾之大婚过后。要在宫里住三个月。

三个月后,她就要跟着朱仲钧,前往庐州的王府。除非她有了身孕,不能颠簸。

这么一去。相见更是遥遥无期。

“我的儿。”宋盼儿越想,越觉得悲从心中来。“你这么一去,以后就要靠自己,娘顾不得你了。”

顾瑾之哭倒在母亲怀里。

煊哥儿也哭了,上前来紧紧搂住了顾瑾之的腰。

琇哥儿对顾瑾之没那么深的感情,可是大家都哭了,他的无动于衷就显得很薄情,于是他努力挤出几滴泪。

到了辰初,宋妈妈和海棠提醒,宫里替顾瑾之着装的女官快要到了。

大家这才抹了泪。

顾家一早就重新在大门口陈设了幕次,迎接婚礼的正副使和女官等人,又在中堂设了香案。

到了辰初一刻,女官成姑姑,带着三十多名宫女和几名太监,到了顾家。

顾家礼乐鞭炮相迎。

宋盼儿在香案前,给成姑姑行了礼。

成姑姑也还了礼。

太监宣读了圣旨,大意是命成姑姑为今日的引礼内官。

成姑姑接旨后,宋盼儿亲自把她请到了顾瑾之的院子。

顾瑾之的冠服,早在发册礼物中,已经送到了顾家,此刻正摆在里屋的大炕上。

成姑姑带着人进来,顾家的丫鬟们都退了出去。

####

九月初十这日,朱仲钧需做四件事:早上起来,先去太和殿,接受皇帝的祝福和告诫,这称为“醮戒”。顾瑾之也需要“醮戒”,由她的父母训言。

第二件,就是亲迎顾瑾之。

第三件,带着顾瑾之,去奉天殿祭拜列祖列宗,这叫做“庙见”。

最后,就是喝合卺酒,大婚完成。

繁琐的大婚程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一大清早,内官就送了亲王的衮冕,服侍朱仲钧穿上。

亲王衮衣和冕,颜色与图案皆有定制。

像这些冠服,除了祭祀和大婚,很少穿到,很麻烦。

朱仲钧耐着性子,任由内官帮他穿戴。

内官先给朱仲钧穿了领口绣有黼纹的素纱中衣,而后就是外衣,上身着五章青衣,下着四章纁裳,系了四章蔽膝;衣裳穿着好了之后,系了大带,大带上悬挂两组玉佩,玉佩上描金云龙纹,佩下附有四彩小绥;又悬四彩大绥。脚上穿赤舄鞋。

衣裳和配饰穿戴整齐之后,内官给朱仲钧头上戴了五彩玉珠九旒冕。

穿戴整齐,礼乐开道,朱仲钧先到了中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