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汉代的风俗,男子年至二十行冠礼,之后才算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顶门立户,成为一家之主!如果不是因为李家数代单传,人丁不旺,想要在十四岁时就被立为家主,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是这样,家中的大权也基本上掌握在忠伯等一干老人手中,李健更多的也只是在一旁学习而已!
忠伯虽然对李健所表现出了的那股狠不能立刻就驾船出海的劲头很是欣慰,但从小看着李健长大的忠伯在感情上实际已经把李健当成了自己的后辈,放手让一个十四岁的后辈出海,忠伯心里实在放心不下。于是这才出口相劝!
“恩。。。!忠伯说得有理,那就依忠伯所说,今日便先到这里,回府去吧!”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航海,又是从海事学校毕业的青年来说,当他亲眼看到只在传说中听过的,将近两千的海船的时候,李健真的是兴奋得要命,真是狠不得立刻就驾船出海,好好的过把瘾才好。就当李健刚才陷入到无限意YY的时候,忠伯的一番话,让李健冷静了下来。倒不是李健真的对什么内陆的生意感兴趣,而是因为当李健从那种YY中清醒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如果真的想要扬帆远航的话,自己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确实不是自己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首先,自己虽然已经完全顶替了李健而存在,而且原本那个李健的所有记忆也被自己完全的继承了过来,但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各种记忆又怎是随随便便融会贯通的?虽然对于一些重要的人或事李健已经完全没有了问题,但一般的记忆就需要自己刻意的回想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李健原本所学的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如果不把这些东西真正的做到融会贯通的话,万一在海上出了问题,那么自己的小命可就危险了!而其次,李健附身在李健身上,只有短短的几天的时间,对于现在的这具身体还并不是很适应和了解。就像昨天在象牙店里,如果是换成二十一世纪的李健,虽然也能举起那根非洲象的象牙,但绝对做不到现在这样轻松。这说明,自己这具身体的身手,比起自己预料的还要强硬得多,这对于从小体质偏弱的李健来说,也是个非常大的诱惑,早点适应这具身体,对自己将来在海上的航行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出于这两点理由,李健尽管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驾船出海,但最终还是选择听从忠伯的话,把出海的事情,暂时的搁置下来。
一路之上,李健骑在马上,一边随着众人往回走,一边在脑海中细细的回忆关于这个时代航海的所有知识,所以一路之上显得没有什么生气,在忠伯看来,似乎是在为自己不能立刻出海而感到懊恼!忠伯快六十的人了,对李健这点心思自认为没有看不准的,“哎!小公子还是年轻,经不起挫折啊!不过也难怪,这些年在家里顺风顺水惯了,这恐怕还是头一回自己反驳他的要求吧?还是上去好好劝慰几句吧!”想到这里,忠伯轻轻一提缰绳,来到李健身边,想要劝慰李健几句,免得李健自己在心里胡乱琢磨。正要说话之时,从队伍的前面传来一阵的嘈杂声。
“李恪,去看看怎么回事?”前方的嘈杂声打断了李健的思绪,抬头一看只见前面的城门口处贴出了一张告示,周围正围拢了一群百姓在争相围看。而在人群的中间,正有一个老者在为周围的人解说告示上的内容。由于距离太远,李健也听不见前面正在说什么!
“诶!”李恪从小就和李健在一起上学,一起习武,虽名为主仆,但实际上不管是李健还李恪都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兄弟。因此李恪平日里对李健也没那么多的规矩。听了李健吩咐之后,随意答应一声,便跳下马来,前去打听去了!由于李健等人的位置,离城门已经很近了,所以不大会功夫,李恪就跑了回来,“家主,前面是官府贴出的告示,说北面有个叫张角的起兵造反,叫什么黄巾,而且还闹得挺凶的。朝廷下诏令,让各地官府派兵前去剿灭叛乱。另外告示上说凡是有黄巾做乱的地方,让各家豪族结砦自保,配合官府剿灭黄巾反贼!咱们交州因为地处偏远,虽然没有黄巾,但也要派出军队,所以官府贴出告示,除了要征兵之外,还要加税!刚才百姓们够在议论这事呢。。。!家主!家主!你怎么了。。。?”就在李恪在马前说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发现李健骑在马上双眼无神,空洞的望着前方,嘴里轻声的喃喃反复的念叨着“黄巾”二字,就像是前几天在家里犯病时的模样,让李恪心里害怕不已!
随着李恪的喊声,忠伯和其他人也发觉了李健的异常,赶忙围拢过来,不停的叫着李健的名字。在众人的呼唤下,李健从失神的状态下恢复了过来,但脸色却依旧是一片煞白,看到众人脸上焦急的神情,摆了摆手,轻声的说道:“我没事,李恪你再去打听一下黄巾的事情,我在府中等你!”说完之后,一提缰绳,对忠伯等人说道:“有什么事回去再说!”忠伯虽然对李健现在的状态充满了担心,但见李健回过神来之后,表现得还算正常,加上大街之上也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留下两个仆人帮着李恪之后,便跟着李健向前走去!
李恪虽然和李健一样只有十四岁,但却非常能干,时间不大,便将情况打听得八九不离十的回到了李府。当李健在书房里听了李恪打听来的详细情况之后,原本刚刚梳理顺畅的心绪,又乱成了一团麻。
“天啊!黄巾起义!那不是汉末乱世的开始吗?我该怎么办?”李健听完了例恪的汇报之后,把李恪赶出房间,独自一人坐在屋子里,开始调动起自己所有的脑细胞,仔细的琢磨起在这个乱世中自己该如何是好了!
“以前在网上潜水于各大论坛的时候,曾听人说,汉末从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三国归晋,中国的人口从将近六千万,锐减到不足两千万,整整死了三分之二还多啊!自己在这样一个超级乱世中,能够活下去吗?”每当李健想起这些的时候,就感到一阵恶寒,四千万人啊,自己怎么样才能不成为这四千万人里面的一个呢?好不容易稍微平静了些的李健,开始拿过一张纸,在纸上规划起自己的保命大计来!
“首先这个时代的地主豪强阶层的实力还是空前强大的,只要不赶上像曹操在徐州那样的屠城,凭借着自己现在的身家,活下来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加上交州地处偏远,历史上也没有在交州发生大规模战事的记载,那么自己的小命基本上就算是保住了!”看到自己能够保住性命,李健的心情也不想刚才那么沉重杂乱了,又平静了有下心情,李健又拿起笔开始推演其他的状况,“虽然性命暂时无忧,但自己这么大的身家,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的话,这点家业恐怕迟早也是别人嘴里的肥肉。看来组建起一支可以震慑住他人的军事力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恩,回头得好好问问忠伯,现在家里可以用来当兵的青壮有多少!”写到这里,李健在纸上的兵力后面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之后,又继续写道:“有了兵,就要有足够的钱粮用来支应。现在广州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加上气候合适,一年完全可以种上两季,甚至三季,那么粮食的问题可以先放在一边。至于钱,只要李家的船队重新出海,那么凭借着的大量的奢侈品贸易,支撑起一支小规模精锐兵力所需要的用度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恩。。。不对!‘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天下大乱的,奢侈品的销路肯定是个问题。这个董卓是黄巾之乱以后那年进的洛阳?那才是乱世真正的开始啊!该死的,这个皇帝还能活几年。。。?”
就这样,从中午李健回到书房,听完了李恪关于黄巾的汇报之后,李健就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开始用心规划起将来数年的行事计划起来,整整一夜的时间,除了送饭的仆人,就连忠伯也是不能踏进房门一步。忠伯怕李健在房里出事,追问得急了,李健只是隔着房门,在屋里喊道:“忠伯你先去休息吧,明天我还有事要跟您一起商量呢!”之后不论怎么叫门,屋子里就再也没有了回音,无奈之下,忠伯只好让李恪和李顺二人守在门口,自己先下去了!
起0B点0B中0B文0B网0B授权发布好书尽在
正文 第五章 原来我也是个高手啊
(起6U点6U中6U文6U网更新时间:2007…4…2 20:51:00 本章字数:3135)
整整一夜,李健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纸上勾画着未来几年内的“伟大”蓝图!直到天色泛蓝,李健才坐直了身体,伸了个懒腰之后,吹熄桌上的灯火,拿起自己一夜的成绩,又仔细的看了几遍之后,小心的将其收了起来。
坐惯了高脚椅子的李健对于汉代这种跪坐的方式极其不习惯,时间一长浑身上下便觉得很不舒服。昨天晚上埋头奋笔疾书时由于大脑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份发展计划所吸引,倒还不觉得什么,现在工作一完,便觉得混身的酸痛。李健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活动了两下身体之后,来到门边,轻轻的把门打开,准备要出去活动一番。没想到门一打开,却倒进两个人来,仔细一看,正是李恪和李顺!
原来自从李健昨天从船场回来,听李恪介绍完了了黄巾的情况,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之后,忠伯就对李健非常的担心,在反复叫门无果的情况下,忠伯也只好把李恪和李顺二人留在门外,以防再发生什么事情!可一夜无事之下,开始时二人还能勉强支撑,等到后半夜时却再也抵挡不住睡魔的袭扰,二人便靠在门上,先后睡去。直到李健从里面把门打开,二人失去了依靠,在才双双摔倒在了地上!
二人正在熟睡,突然冷不丁的失去了平衡,这一交摔得可不轻,正在次牙咧嘴的揉搓着痛处的时候,李恪突然发现了李健,急忙忍着痛,拉着李顺站起身来,冲着李健说道:“家主,你开门怎么也不叫一声啊,这下可把我们两个给摔惨了!”
“是啊,是啊。您看,我这脑袋上还被摔出了个包呢!”李恪和李顺二人和李健岁数相当,又是从小便在一起张大,在感情上讲和兄弟手足也没有什么区别,加上又还都是年少之时,所以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三人之间的说话也就少了几分规矩,多了几分随意。
见二人还在那里一边揉着痛处一边没口子的抱怨,李健笑道:“呵呵,谁让你们两个那里不好靠,非要正靠在门板上,往边上一点不就没事了吗?”见李恪和李顺还要抱怨,李健赶忙说道:“行了,别在跟我这里装可怜,那两把刚刚送来的钢刀回头一去拿一把,算是我对你们的补偿,这总行了吧!”李健好武,作为李健伴当的李恪和李顺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李健的师傅学了不少的本事。前一阵子李健命人打造了两把上好的钢刀,自从送来之后,便把小哥俩谗得不行,纠缠了李健好一阵子都没有结果,本来以为再没有指望了,没想到李健却突然把这两把钢刀送给了自己,这让李恪和李顺哥俩高兴坏了。站在那里一个劲的挤眉弄眼,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让李健看了也是一乐,“行了!就别在我这里绷着啦,还不去拿刀?晚了我可后悔了!”
虽然明知道这只是李健在和他们二人玩笑,但李恪和李顺二人还是在听了李健的话后,飞似的跑了出去。看着二人逐渐远离的背影,李健在心里也是一阵的高兴,“有这么好的朋友帮你,看来计划成功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嘛!”想到这里,李健站在房前,冲着远处的李恪和李顺笑了笑,一专身,向着家里的练武场走去!
在整个李家诺大的宅院中,练武场可能是李健来得最多的地方,李健几乎是靠着本能,在东拐西拐之后,便来到了练武场前。由于番禺地处海边,晴雨不定,所以李家的练武场并非是露天的,而是搭建了一个有两个篮球场大的一间屋子。地面都是用从外面运来的黄土夯实而成,上面再撒上一曾细细的黄土,踩上去坚硬中带着松软,感觉真是棒极了!
虽然这时天色刚亮,但练武场里已经有几个仆人正在打扫场地,擦拭器械,见到李健到来,赶忙都停了手里的活计上前行礼。李健这次来练武场一是要活动一下身体,二来也是要好好熟悉一下这具身体的身手到底如何,因此不敢让人在一旁观看,以免让人生疑。因此待众人行过礼后,便让众人离开了练武场,顺便还让人把门带上,打算独自一人在这里好好熟悉一番!
等众人离去之后,李健先是在场中做了几个后世常用的热身运动,待活动开身体之后,看到场边放置着几个大大的石锁。有心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力气的李健,来到这几块石琐跟前,拣着一块个头最大的石琐,探腰握住把手,轻轻有提,大约四十几斤重的石琐被李健轻松的举了起来,这让李健感到非常的高兴,“呵!看来这个李健力气还不小嘛!”原本身体一直比较瘦弱的李健,见自己现在的身体居然有这么大的力气,心里就甭提有多高兴了,“哼,现在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豆芽菜!”心情激动之下,李健也忘了现在并不是在二十一世纪,而是在汉末了,举了几下石锁之后,来了兴致的李健开始依照着这具身体已经习惯了的动作开始举着石锁玩起了各种花样,在将石锁抛上抛下的同时,虽然出了一身的热汗,但却依旧是没有感到太过劳累!
耍了会石锁之后,渐渐的没有了兴趣的李健,放下石锁,来到一旁的武器架边,随手超起一跟长枪,拿在手上仔细打量起来。后世的李健虽然从小身体瘦弱经常被人欺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健在喜欢航海的同时,对中国的武术也是非常的感兴趣。其中关于各种古代的冷兵器也有一定的见解。当李健拿起这把枪后,李健也不由得在心里赞了声:“好枪!”
只见这把枪大约有2。6米左右的样子,枪杆的是上好的白蜡杆制成,上面明显被什么油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