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争霸之异军突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争霸之异军突起-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顺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听到李顺这么说,李健不由得有点狠铁不成钢的说道:“跟李恪比起来,你要沉稳得多,但另一方面,有时候你也显得有些木纳,缺少足够的自信,不会主动的去分析情况!你也不想想,田楷是实力确实是在咱们之上,但眼下他敢和咱们硬拼吗?”

  “主公是说,经过这一仗,田楷因为忌惮咱们的实力,怕袁绍趁着他和咱们开战之际,趁虚而入,丢了青州的地盘?”李顺虽然有时候表现得木纳些,但并不是没有脑子,经过李健一提醒,立刻想通了其中的原由!

  “对啊!现在和咱们开战,来的人少了,吃不下咱们,来的人多来,万一打成僵持的局面,袁绍那边他又抵挡不住,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再竖强敌呢!”说了许多,李健也觉得口干舌燥,端起放在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之后,继续说道:“我已经派人前去和田楷接触,解释这次的事件的起因,并且同意将他的俘虏全数放回!另外,还可以与他进行交易,用粮食换取战马!毕竟咱们的战马虽然不比幽州军的差,但数量确实太少了些!眼下他和袁绍军的对峙既然到了关键时刻,而青州又是这么一个情况,想必他的军粮也充沛不到那去!我既然给足了他面子,他也应该不是个不识趣的人!”

  事实上,正如李健所说的一般,就在李健和刘基、李顺等人谈论田楷的时候,田楷也已经收到了李健派人快马送去的书信。看过之后,田楷也确实感到为难起来,“眼下将军正在和袁绍大军对峙,我不但要抽调兵力北上支援将军,还要应对对面的袁谭的不断骚扰,兵力上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而且如今的青州凋敝,难以提供大军所需的全部粮草,这个时候再竖强敌显然不智。既然这个李健肯把人放回来,又愿意用粮食换马匹,多少也能解决一下我的燃眉之急。不妨就先答应了他。等将军和袁绍分出了胜负,再报今日之仇也不迟!”想到这里,田楷很是客气的接待了李健派去信使,并表示愿意接受李健所提出的条件。酒席过后,还客客气气的命人将信使送出了城去!

  当刘备得知了这一结果之后,虽然心中愤恨不已,但也只能是无奈的接受,毕竟田楷是他的直属上司,自己又是刚刚吃了场大败仗,在这件事上确实不好在说什么!但与此同时,刘备对李健也更加的注意起来。

  就这样,一场在青州豪强眼中一触即发的大战就这样消弭在了无形当中。而这也更加让介亭堡周围的豪强对李健存了几分畏惧之心!毕竟能够战胜幽州军,并且还能让田楷放弃报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从此之后,李健在青州大地上的名声日隆,不仅是左近的豪强纷纷表示愿意依附,更多的分散在各地的流民也开始向介亭堡涌去,形成了新的一股流民潮。而李健也趁机利用此事在黄巾战俘当中大做文章,加上有先一批加入李健军中的青州营作为榜样,越来越多的黄巾战俘投入到了李健军中。对于这些愿意归附的黄巾,李健也是来者不拒。多年辛苦训练出来的这些“百夫长”们也终于摆脱了纯粹士兵的身份,经过短暂的整编之后,李健在青州的兵力不降反增,达到了一万三千人的规模。而整编之后的军队,更是在李健的命令下,再次纷纷出动,在更大的范围之内,清扫分布在青州各地的黄巾军!介亭堡外的战俘营和流民营,在经过短暂的缩减之后,再次的快速膨胀起来!

  好书尽在





  正文 第九十章 人口

  (起2Q点2Q中2Q文2Q网更新时间:2007…6…12 0:54:00  本章字数:3361)

  (PS:有些晚了,大家见谅!)

  随着李健军事实力的不断扩张,青州南部的流民纷纷向介亭堡涌来,再加上李健为了锻炼士兵的作战能力,四面出击,扫荡分散在青州南部的黄巾势力,介亭堡附近的人口更加集中起来。就在堡内的粮食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李恪率领着一支比上次来青州时更加庞大的船队,满载着从交州和台湾出产的粮食来到介亭堡外的码头上,为李健解决了燃眉之急!

  按照原来的计划,李健本就是在第二批返台的人员当中,再加上这次又受了伤,回台之事自然也就是板上定钉的事情。另外甘宁和他的骑兵这次的损失不小,自然也在返回台湾休整的行列当中!而周泰因为受的是内伤,不像李健和甘宁只要伤口开始愈合便无大碍,经不得海上的颠簸,于是便留了介亭堡内继续养伤!而剩下的人中,年纪最长的刘基自然就成了镇守介亭堡的最佳人选。于是李健便任命刘基屯民校尉,全权负责在青州招揽流民之事,李恪则率领着三千精锐和青州营负责介亭堡的安全,以及继续清剿黄巾一事!安排好这些之后,李健率领着两千精锐和一万七千名战俘和流民,登上了返回台湾的船队!

  李健站在甲板上,手抚着桅杆,放眼望去,四处尽是碧波荡漾的海水,海涛汹涌,两百多吨的宝筏号随着海水的涌动,上下起伏,令人不得不感叹天地之浩大,自然之壮美。就在李健的身后,一支由十艘海龙,二十二艘海潮,四十艘海鳅组成的庞大船队正紧随着宝筏号的身影,向南驶去。

  “主公,海上风大,您的伤还没痊愈,还是回船舱吧!”李恪从船舱中钻出来,看到正在甲板上吹着海风的李健,急忙上前给李健披上一件披风的同时,开口劝说着。倒是李健轻松的笑道:“不碍事的,后背的伤本就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倒是总在船舱里待着,容易憋出病来。”正说话间海面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劲风吹抚着李健的面容,将其身上的衣袂吹打得啪啪之响。海船也随着这股劲开始有些摇晃起来!“主公!怕是要下雨了!你大伤初愈还是回船舱吧!”

  海上行船,最怕的就是风浪,望着前方飘来的一片乌云,李健也明白恐怕过不了多久,一场风暴就会降临到船队头上。虽然心中多少有些不以为意,但也清楚,以自己这刚刚能够下地行走不久的身子,还是不要给人添乱的好,因此吩咐了一声,让后面的船只做好准备之后,便转身回舱了!

  果然不出李健的预料,就在他回到船舱后不久,一场风暴几乎是毫无预兆的降临到了船队的头上,就连李健所乘坐的两百多吨的宝筏号也在海浪之中胡乱摇晃起来!好在这场风暴虽然来得甚急,但规模却是不大,约莫有半多时辰之后,船队便驶出了风暴的范围。之后的十几天里,船队可谓是顺风顺水,毫无意外的抵达了台北港。

  进入港口之后,后面船队中的不少流民何时曾见过如此的海岛风光,看到抵达了目的地,纷纷从下面的船舱中钻了出来,站在甲板上的打量起这个今后自己就要生活的地方。一时间码头上人声嘈杂,好不热闹,时不时的还从船上穿出几声尖叫,想是又发现了什么不曾见过的海鸟植物。当李健等船只停闻,从船上下来时,只见徐庶带领着维吉尔、蒋钦和管亥正等在码头上,看到李健下船,急忙上前见礼!

  “败军之将管亥见过主公!归降来迟还请主公责罚”等众人纷纷上前行过礼后,管亥独自一人上前,单膝跪倒在地,向李健请罪!

  “诶!这是什么话,你肯归降,实乃是健之幸事,有何罪过可言,快快起来!”看到管亥的归降,李健一直以来颇为郁闷的心情,立刻好上了不少,将管亥扶起之后,问道:“台湾和青州相比,气候相差甚大,过得可还习惯?”

  管亥答道:“初来时多少有些不习惯,还病了几日,现在已经没事了。要说起来,这台湾那里都好,就是太闷热了些!要是能清爽些就好了!”自从管亥随着第一批回台的船队到达台湾之后,便被徐庶安排在了台北城中。待其伤好之后,便让他随处走动,尤其是关于岛上的军事力量更是让他随意观看,甚至还让他跟着维吉尔参加了数日的新兵训练。反正台湾四面环海,也不怕管亥逃走!十几天后,原本就已有降意的管亥在见识过了台湾的潜力之后,向徐庶表示了愿意归降的的意思!这次看到李健对自己的迟来的归降毫无芥蒂,几句话下来放开了心情的管亥说起话来自然也就没什么顾及了!

  “哈哈!世上之事那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还是忍耐些吧!”正说着,一旁的徐庶上前说道:“将军,码头喧闹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回城再说吧!”李健听后,说道:‘对,对,对,上马,回城!”

  一行人随着李健回城之后,众人在议事堂中分别坐好之后,李健先向众人叙述了这段时间在青州的见闻之后,听得管亥在心中咤舌不已。田楷手下的幽州军有多强的战力,管亥最是清楚不过了,当初还青州为匪之时,往往数千幽州军,就能将数倍的黄巾像赶鸭子似的赶得满山乱跑,如今却被李健正面硬撼击败,更加坚定了管亥的归顺之心!

  正在管亥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健的话已经说完,正向徐庶问道:“眼下台湾的情势如何?”徐庶听后,不急不忙的回答道:“如今台湾岛上,算上从中原其他地方输送过来的流民,如今已经聚集起了四万余人,再算上将军此次带回的,流民的数量足有将近六万人。而之前的那些流民已经按照事先商议好的办法安置了下去,种子耕具也具以发放完毕,眼下再有半个月左右,新一茬的稻谷也即将成熟。等这批稻谷收上来之后,台湾的粮食不仅可以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还能有不少的结余!另外,经过探勘,在岛上发现了几座铜矿和铁矿,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也算是不小。只是眼下台湾各地正在全力开荒,实在抽不出人力进行开采。此事还要等将军拿个主意才是!”

  听了徐庶的介绍,李健沉默了一阵,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向维吉尔问道:“咱们掌握的那三个部族情况怎么样,难道不能让他们再向外发动几次战争,替咱们掳回更多的奴隶?”

  “回主公,眼下台北城附近的部族中,除去最早归附咱们的那三个之外,剩下的都已经被清扫一空,抓回来的俘虏也都投入到了筑城以及开挖水利等项目上面。如果再要让他们向外开战,一来之前的连续征战已经让这三个部族感到十分的疲惫,强行开战的话,恐怕也是难有什么效果!二来,想要再找到合适的目标,也只能继续向南,可南面的道路以及各种情况不仅是我们,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熟悉。因此短时间内,恐怕是难以为主公提供更多的奴隶了!”

  “不如先将一部分平整土地和挖掘水利的奴隶收回一部分,让他们去开采矿石?反正眼下台湾的粮食并不发愁,不如先让这批来台的流民集中起来挖掘河渠,平整土地,等这一批的稻谷成熟之后,再跟着一起播种下一批?”深知目前台湾正在为两三年后的大战做着准备的徐庶,在看到李健深思的样子,开口说道。

  “恩,这个主意不错,那这件事就麻烦元直兄了!另外台湾现在还是缺少人口,这点要是不能解决,今后几年中台湾的发展也是有限!众位有什么好主意?”

  听到李健的问话,堂中的诸人都没了动静,毕竟这人口不像水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成熟,总不能凭空变出人来吧!在沉默了半天之后,管亥说道:“主公在青州聚拢了那么多的流民,只要将其运来,不就万事大吉了!?”

  李健听后说道:“这些人就是运来也不能用去开矿,他们主要的作用是屯田和当兵,开矿的伤亡太大,必须要有足够的奴隶还干这些危险的事情。”蒋钦这时出来说道:“主公,眼下的中原虽然因为战乱有不少的流民,但其中的青壮基本上都被当地的豪强所吸收,想要在短时间内招揽到足够的青壮流民,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抢了。攻破这些豪强所筑造的砦垒,将里面的青壮抢来充做台湾发展的基石,另外这么做还能从这些豪强的家中搜出不少的粮草和财物!”

  徐庶听了蒋钦的话后,急忙出来劝阻道:“万万不可,这些豪强虽然抵挡不住我大军的袭击,但盘根错节之下,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好将军将会失尽人心。若是将军还打算争霸中原的话,次法绝不可行!”

  其实说实话,关于蒋钦的建议,李健在心中多少有真有些心动。但听到徐庶的阻挡之后,笑道:“元直兄放心,这个道理我还上懂得的。但眼下台湾的人口缺口也必须在短时间内补上!否则的话,恐怕也难以为两三年后的大战提供足够的支撑!”说到这里,李健想是突然想起什么一般,带着一股邪笑说道:“既然不能去抢那些豪强,我倒是想起个不错的目标,应该能满足咱们的要求!”

  起2Q点2Q中2Q文2Q网2Q授权发布好书尽在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关于军事建设的两点意见

  (起6S点6S中6S文6S网更新时间:2007…6…12 21:14:00  本章字数:3121)

  (PS:头好疼,刚吃了药。今天就更一章了,明天三更!!)

  “你们觉得倭国和三韩如何?”

  “将军是说要劫掠这四国的百姓来台湾为奴,去开采矿山?”聪明人的脑子就是不一样,就在李健的话音刚刚落地,徐庶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大声喊了出来。看到徐庶的神情,李健问道:“元直兄对此有何异议吗?”

  徐庶虽然年轻是任侠好勇,从文之后也不个迂腐之人,但对李健这种赤裸裸的劫掠人口的行为还是无法接受,听到李健的问题后,赶忙出言相劝(本来想在这里拽一段文言的,但可惜宝剑的功底有限,就不凑字数了,反正要说什么大家也都知道,要是那位大大有经典段落提供一下就太好了),洋洋洒洒的一通说教,直把李健听得头晕眼花,急忙打断道:“元直兄啊,这外族百姓的死活,自然有他们的君主去操心,我现在既然执掌台湾,就要为台湾百姓的生计负责,只要台湾的百姓能过得好,我也管不了许多了!”

  “君强也曾在庞德公门下苦读了数年,今后恩师责问起来,君强又该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