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会儿张辰也是收藏协会里很有分量的人物了,顶着全收藏协会最年轻理事的名头,这可不是单一地区最年轻的理事,包括总会和地方协会在内,张辰都是最年轻的理事,他再往上就是田乃昘,再上的第三名才是地方上的,比田乃昘大了一岁。

作为收藏协会总会的理事,又是陈氏的杰出弟子,实干派的代表性人物,每到一处总得和当地藏协的人见一下,尤其是实干派在地方上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更是要来往一番的。在他出发之前,陈老和董老就已经交代过了,到了苏杭二地必须要到藏协看一下,和实干派的会长理事们交流交流。

张辰的大名在藏协内部早就传开了,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人物,极有可能就是未来收藏界的第一人,即使是经济派的地方力量也不敢小看了他。陈老和董老亲手带出来的和提携过的后辈多不胜数,陈氏的弟子可以说是遍布天下,收藏、文物、园林等部门都有,远的近的也都能扯上一点关系,和苏州藏协的人见面的时候,张辰就受到了相当的礼遇。

苏州一行,拿着苏州各相关部门开出来的条子,所有的景区全都对张辰大开绿灯。如果不是张辰喜欢清静不搞排场,觉得自己的队伍已经足够庞大,而婉拒了他那些或远或近的师兄师姐和师叔们安排的陪同人员,估计到了景点上都会有人请饭的。

到了杭州也一样,甚至比在苏州还有过之,这边藏协的会长是铁杆的实干派,秘书长兼第一副会长是董老的一个弟子,下边的力量也是压倒性的;文物管理局的局长则是陈老教过的学生,很受陈老看重;其他如园林等部门,也是如苏州一样,关系户大有人在。

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馆长是文物局长的铁杆,早得了局长的通知等着张辰一行人,专门安排了最好的解说员为他们解说。

博物馆的第二展厅陈设的展品,都是良渚文化的精品器物,以玉琮、玉璧等为主的礼器,璜、镯、带钩以及动物饰件为主的装饰玉,还有各种豆、罐等陶器,无一不是精品。

看着这些人类古文明的遗物,张辰不由得在内心感叹,人类的智慧到底书写出了多少璀璨的文明,而历史又可以追溯到哪一个年代呢。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耕种技术,能够烧造陶器,有了基本成形的手工业,知道用鲨鱼牙齿和玛瑙等坚硬的物质在玉石上进行细微的雕刻,那么在更久远的万年之前,人类又有什么样的文明存在呢。

崔正男对于这些东西完全搞不懂,只看每一件展品的卡片和简单介绍也不可能有更深的了解,这时候看着一件乳白色的玉琮,向张辰问道:“师兄,怎么这些玉的颜色这么怪啊,旁边那块绿色的还好一些,可是这边这些的颜色太怪了,有点像石头,和你家里的那些玉器都不一样,跟店里的那些就更没法比了,这古代真有这种玉吗,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块石头呢?”

第二百零二章 春宫

崔正男这话一出口,邵茗就拉了他一下,低声道:“你说话这么大声干嘛,别打扰了张先生,没见张先生正专注的样子吗?”

张辰也听到了崔正男的话,就笑道:“没关系,看来正男你很用心啊,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去观察,在与众不同之处发问,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你琳琅师姐最近正在专研这些东西,让她给你讲讲吧,琳琅,你来说说吧。”

宁琳琅近一段时间的确是在研究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答应了一声,道:“这玉琮的确是玉器,玉石都有一定的硬度,在远古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很专业的工具能够在玉石上进行雕刻。那个时候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先把玉石通过火进行加温,让它变软,然后再进行雕刻。而玉石烧过之后就会因为内部分子的变化成为灰白色,再经过几千年的埋藏,逐渐碳化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虽然这些经过烧烤的玉石已经没有了它的本质,但是附着的文化却流传了下来,在收藏和人类文明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崔正男不是搞收藏的料,也就没必要给他讲的太细,差不多做个了解就足够了。接着,张辰的性质也来了,把展厅里一些比较典型的物件一一给众人做了讲解和点评,可谓是相当专业。

这倒让负责接待的解说员有些郁闷了,这两个人是高手啊,合着姑娘我今天能就是来做陪衬的,幸亏刚才的解说没有出错,否则还不得给人家笑话死啊。

太湖地区也是良渚文化的分布地区,可张辰在苏州逛了好几处古玩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件不错的良渚玉器;杭州这边的文物商店也去看过了,正经的好东西也没有,字画之类的倒是不少,但以近代的为多,偶有上品也是价格奇高,好的良渚玉器更是一件没有。今天参观完良渚博物馆,就想着到古玩市场去转转,或许会有收获呢。要不然回去一说,在良渚文化所在地待了一个月,愣是一无所获,真还丢不起那个人。

李天平为张辰考虑的相当周到,知道他会时常惦记着古玩,他的房子就买在之江路上,出门不用太远就是杭州的古玩市场集中地区,比较著名的吴宅、白马、吴山等市场都在十公里范围之内。

有时候淘弄东西是要看机缘的,就像那些古琴一样,谁都没想到,可偏偏它就出现了,现在张辰一心想要找良渚玉,刻意而为之下,却不一定能够遇上。

连着逛了三天,青铜器、陶瓷器、小杂件都有收获,甚至连南宋四大民窑的瓷器都已经收了三件,还外带两只良渚文化中晚期的陶罐,可就是没有一件良渚玉到手。这让张辰十分的苦恼,按理说这良渚玉也有不少在民间的,别人都能碰上,为什么自己就碰不上呢,这绝对是此行的一大憾事。

吴宅古玩市场,很正规,很高档,专业人士很多,品种齐全,品质也相对好一些,大到家俱小到首饰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之前是一座官宦人家的古宅,也是杭州城最为雅致静谧的古玩交易场所,这里的商贩们不需要大声吆喝或者拉拢客人,来这里的不是熟面孔就是慕名而来的,你喊不喊也都是这些人。

站在大门口,张辰有些不敢往进迈步,这里是最后一处,如果还是没有收获的话,他真就要失望而归了,压力很大啊。

果然,连进六七家仍然是一无所获,看着张辰无可奈何却又不太甘心的样子,宁琳琅出声安慰道:“师兄,你别着急啊,这里还有不少商户,或许会在后边有发现也不一定呢。”

张辰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强求,只能是拿出耐心一间一间地看下去,直到第十二间的时候,依旧是没有任何发现。眼看着就要把吴宅古玩市场逛完了,张辰也就把那点希望都收了回去,没有就没有吧,今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愁弄几块良渚玉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也就放松下来,把这里逛完了就回去休息,采买采买就该抓紧时间回京城了,这次出来了一个月还要多,有不少事情都已经落下了,印尼的那三百万吨燃油还得想办法弄到李天平指定的地方去呢,可没时间耗着了。

本来是谋着良渚玉来的,但是却收了不少其他的玩意儿,心里不着急是假的。可是好不容易劝说自己放松了心情,不再去想他了,这东西却是自己冒出来了。

就在还有三四间店就要逛完的时候,张辰却看到了希望,这间店里摆放着一琮一璧,造型、纹饰和雕刻工艺都完全符合良渚玉的特点,释放出意念力观察之后,七层紫金色的光芒流动其上,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良渚玉了。

这几天在古玩市场里看了无数的新仿良渚玉,现在可算是找到真家伙了,张辰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拉着宁琳琅就冲那一琮一璧走过去。

可接下来,张辰的兴奋劲儿就又被打击了,这玩意儿人家不卖,别说想捡漏了,就是花大价钱都不成。店老板也是一个爱玉之人,难得收到这么两件宝贝,哪里舍得出让呢,只是说,看看其他东西有没有喜欢的。

不过张辰也没有灰心,既然在这间店能够找到,那在别的地方一样也能有,迟早会让他碰上的,这回弄不到不是还有以后呢吗。

要说良渚玉,李天平手里就有,李天平虽然投身商海,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可他的鉴赏底子打的好,这些年来功夫也没有放下,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琢磨。他在玉器上的成就,仅次于褚铁眼在瓷器上的成就,是绝对的大师级别。

只要张辰想要,李天平手里没有太多,十件八件还是能拿出来的,这些张辰都是见过的,早些年李天平也给过张辰一块良渚玉,现在还在他家里放着呢。要说稀罕程度,张辰还真不至于没良渚玉不可,他就是想自己收两件而已。

就像红山玉极难在南方遇到一样,良渚玉是长江流域的古文化,在北方也是极难遇到的,但凡能在市面上看见的,一千件里边最少有九百九十九件是假的,剩下那件还很有可能是破损了的。而张辰又比较年轻,虽然十来岁就入行了,可那时候他出手的几机会几乎等于零,早些年有人在南北之间来回倒贩的时候,还轮不上他去收东西。

这些年来,张辰收了不少的红山玉,怎么也有十大几块,可这良渚玉的收藏却是一直空白着。这回来了苏杭,可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地域,眼看着唐韵也要正式运营了,这么重要的文物不能没有啊,所以他才动了想要收两块的念头。

其实还真不至于,哪怕是最大最全的博物馆院,也没能把天下所有种类的古物全都占上的,少那么一两样不算什么,而且李天平和董老手里都有,到时候自然不用他发愁。

想到这里,心情也就好转起来,张辰和店老板聊了几句之后,还真就在这店里看起来了,这间店经营的东西比较杂,玉器、瓷器、字画、家俱什么的都有,也算是品种繁多了吧。

不过,除了那两件老板不肯出让的良渚玉之外,也就只有几件小玩意儿还有些年头,一对茶碗是同治年间的民窑五彩,但却是有了冲的(冲,瓷器上的裂),价值就低了不少,剩下的大多是宣统和民国的,也没有什么大师之作。

看过一圈之后,张辰正要离开,却见店门口进来一个小伙子,把手里抱着的长盒子往罗汉榻上一放,对老板道:“二舅,我二舅妈让我把你这东西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给你拿来了,你看这怎么办啊?”

店老板看了看榻上的盒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唉,这个老婆子啊,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有什么啊,这也是艺术嘛,烧了多可惜啊。你二舅妈没说什么吧?”

“倒是没有发脾气,就是……,就是说您是……老不正经。”年轻人犹犹豫豫地说了这么一句。

张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睛就看向那个盒子,心想这里边装的是春宫画吧。这老板估计是看过不少回,说不准还是偷偷看的,结果被老婆发现了,看来他这老婆还挺厉害的。

那只盒子有两尺多长,一拃多宽十多公分高,这样尺寸的盒子都是用来装大轴子的,一般的小幅面画作不会放在这种盒子里。这么大幅面的春宫画可是少见啊,历史上倒是有几个善画春宫的名家,唐伯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这话肯定不是唐伯虎的,否则这老板怎么能藏起来呢,也不知道这盒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人的大作。

虽说张辰不是什么饥渴过渡的单身汉,也不是什么淫棍,但是对古人的春宫画倒也愿意多见识一下,走到那张罗汉榻前,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这盒子里边的东西能看看吗?”

老板到不觉得什么,答道:“可以啊,小伙子你看吧,不过女娃娃要是害羞的话,就到别家先转转吧。”

宁琳琅早就猜出这里边是春宫画,这时候已经到另一边回避了,邵茗听了店老板的话也有些明白过来,跟着宁琳琅走了。剩下的几个空乘要么是没有进店里,要么就是在别处的,离得都不算近。

张辰看了一下身边没有异性了,就把那盒子打开来,里边果然有两幅大轴,另外还有几本叠在一起,像是册页一样,但是却要略小一些的册子。

拿起一本小册子,册首上写的是‘素女九式’,翻开一看,里边果然是春宫图,按照《素女经》记载的行房姿势,以仕女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旁的崔正男也凑上来,看了一眼,就不禁出声道:“师兄,这是春宫画啊,比你家里藏的那些那些日本春宫好看。”

第二百零三章 回家再说

崔正男的话本来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上次张辰在加勒比海得到的那批宝藏里,有不少的日本春宫画,安镇忠和崔正男几个也都看过一部分,这时候见了古代的春宫图,不免要比较一番。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跟着进来店里的几个空乘,还有其它的两个女顾客,现在都是用一种很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有一点鄙视,有一点厌嫌,还有一点愤愤不平。也难怪人家有这样的反映,他们俩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而春¥宫这种东西又是被很多人明面上所不齿的,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讨论春宫,能让人家对他们笑得出来吗。

张辰也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化了,尤其是邵茗的双眼,这时候正瞪着崔正男呢,说不来待会儿就要对这个小师弟大发雌威了。想想也是他活该,悄悄看看就是了,谁叫他这么口无遮拦呢,也不看看是什么环境。

可是还得保持住自己的尊严啊,张辰不疾不缓,情绪没有任何变化,正声道:“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我给你讲啊,之前你看的那是日本的皇室春宫,代表的是扶桑绘画技艺的精粹。而这个呢,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脉,这东西叫做素女九式,出自《素女经》,是古代流传最广的科普书籍,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而且这个不是春宫画,它有一个名字叫‘嫁妆画’,意思就说这是,这是在女儿出嫁前,父母买来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的。旧社会的人们对于两性的知识无从学习,只能是靠着这些来做性启蒙教育,新婚之夜的时候,就照着这嫁妆画上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完成两个人之间的人生第一次,它的意义和作用很深的。

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要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理解,《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