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人生-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讼洌系劝氪缒现槭逑洌械饶现榫攀洌荒切┪饔蛘渲槠涫稻褪歉髦盅丈恼渲椋Ω檬峭ü饔虻那琅吹幕蛘叩蹦杲钡墓逼罚越凶鑫饔蛘渲椋还灿卸洹�

这些西域珍珠也是十分的漂亮,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珍珠颜色,白色、银色、黄色、金色、黑色、紫色、红色、绿色……真个是万紫千红的,还有一些是半球形的珰珠,这种珰珠也是珍珠中的上品。

珍珠分类中,五分至一寸五分的为“大品”,半球形的珰珠是“珍品”,能够有光泽的珰珠其价值也是一粒千金。

登记好这些珍珠之后,张辰又走向那处凹陷进去的空间,那里堆放的都是大型的木料,多数都是一抱粗的料子,有少数达到两抱,还有一些是比较小的,另外一些是奇形怪状好象球形和堆状的。

张辰看了看清单,这又是不能细细统计的,只好是把单位换算一下,先差不多登记了,这里边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出入的。按着清单上的数字把旧制单位和现今的通用单位换算之后,让宁琳琅开始登记:沉潭印度小叶紫檀约三千七百九十方,沉潭交趾黄檀约五千四百九十方,金丝楠木约两千两百五十方,海南黄花梨七千一百三十方,印尼柚木五千两百方,……各类瘿木九百零二方。

一抱粗细的应该都是紫檀、酸枝和花梨木这些材料,这都属于最顶级的好料子,而且还是沉潭的老料子,这么些年头下来,其价值是越发的暴涨了;尤其是印度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都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用料,只要是当时的公务员,遇到好的紫檀或者黄花梨料子都必须想尽办法搞到手,然后进贡到京城给皇家使用的。

那些两抱粗细和两抱以上的应该就是柚木了,柚木因为有极重的油性,有防水、耐腐和不易变形的优点,自古以来就是造船的首选用料;尤其是用来制作船甲板,更是首选,铁达尼号上的甲板用的就是柚木,陈在水下那么多年都没有腐烂,可见其品质的超绝。另外柚木还有一种淡淡的香气,能够有驱避蛇虫鼠蚁的奇效;而柚木的切面在抛光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氧化作用,日久之下就会变成金黄色,也是制作家俱上等材料,欧洲的很多王室和贵族直至现在都很推崇柚木家俱,并且很多的顶级豪华游艇上,实用的也都是柚木;则两抱粗细的柚木,非三五百年之上不得成材,更是极为难得的好料子。

而那些球形的和堆状的,则是各种瘿木了,瘿木又叫做“瘿瘤”,是树木因病变后产生的增生物,产量极小。尤其老瘿木,比母树的木材更加珍稀,多是用来制作一些晓得摆件,很多古典家俱上,瘿木只是用作镶嵌和装饰,完全由瘿木打造的家俱,可以说是难得一见。这里居然有近一千方的瘿木,而且还有个头大如水缸的,还有紫檀木、沉香木,甚至是满架葡萄的金丝楠木的瘿子,这可是要比同等大小的木材价值要高出几十到上百倍不止啊。

“怪不得后来乾隆要拆了明陵用木料呢,好东西全让吴三桂从官仓里抢走了,这家伙也识货,弄来的都是好东西。看看那些珍珠,两百多箱里没有一颗是拿不出手的,就那些珍珠,明清时候南北珠场联合起来也得采个三五年的才能凑出那么些上等珍珠。不过也是,这老小子当了那么多年的官,主政一方也有几十年,又是世家出身,肯定是懂得不少。”

宁琳琅咯咯的笑着,说道:“师兄你太搞笑了,把吴三桂说成打家劫舍的土匪头子了。”

张辰笑道:“战乱年代都是一个样,谁都抢东西,皇帝都抢,更别说其他人了。回头买了自己的房子,咱也弄清一色的上等木料打家具,一处全是紫檀的,一处全是黄花梨的,再一处全是金丝楠木的,摆件是清一色的樱木雕刻,谁还描金啊,都得是镶嵌纯黄金的,家里的摆设都是真正的古玩,那才叫终极奢华,贴点高级壁纸算什么,一个大柜就够他贴满全家了。”

张辰说着还摇摇头,脸上挂着微笑,满是得意的神情。宁琳琅看着他,心里想着,我将来就要和他住在那样的房子里边吗,真的是好奢华,好幸福哦。

清点完这些就剩下那堆大炮和青铜鼎了,张辰过去到大炮边上,拿着清单拍了拍一门两米多长的大炮,说道:“这应该就是青铜大炮了,古代打仗全靠冷兵器,这样的大炮就是战争之王,塞一颗开花弹进去,能打到六七百米远的地方,如果人群密集的话,最少也能干掉二三十人。十八门这样的大炮,足以保得一座中型城池了,可吴世窗颜饷炊嗷鹋诓仄鹄矗纪隽嘶挂庑┗鹋谧鍪裁础!�

又指着尺寸最小,每一门旁边都有几个细一点的黑管子的火炮说道:“这就是佛朗机炮了,最初是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人带来的,这种火炮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开炮的时候不用清理炮膛,直接更换炮管就可以,射速上要比其他火炮快很多,放在这里真是浪费啊。”

再依次看了其它的威武将军炮、红夷炮和碗口铳,笑着说道:“琳琅,要是在古代,咱们有了这么多火炮,就可以起兵打仗当皇帝了,到时候你就是皇后,啧啧啧,母仪天下啊。不过现在是科技时代,和平年代,如果有人拿着这个去打仗,那他的脑袋一定是给驴踢了。”

宁琳琅听了张辰的话,也是笑着说道:“好啊,我要当你的皇后,还要给你生一个太子。”这丫头不会因为一些话而面红耳赤,娇羞难耐,这种坦然面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张辰最喜欢的。

“好,就这么说定了,不过我们能够保证生出儿子吗。”张辰对于科学生育还是明白的,转又说道“这些大炮虽然笨重,但在古代却是不可多得的利器,也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抹去的财富,这里有七十多门保存完好的明清火炮,足以开一个火炮展览了。”

剩下最后的青铜鼎了,张辰绕过那堆大炮,来到青铜鼎前边,这里一共有九只青铜鼎,鼎身高大,不算耳都足有一米八左右,和张辰都差不多高了,直径也达到了两米以上,可算是青铜器中的巨无霸了,目前存世最大的司母戊鼎离这个可差远了,这要是爷爷,那司母戊鼎就连孙子都算不上。

张辰走近了去看鼎身上的纹饰和铭文,这座洞室里有上百盏长明灯,把鼎身上的纹饰照的很清楚。张辰细细的看着那些纹饰,这样的纹饰张辰从来没有在青铜器上见过。

张辰正在看的这只鼎,鼎口周围都是回形纹饰间隔动物纹饰,每两个回形纹饰之间的动物都不相同,下边是山川河流的图案,直至鼎的底部,这样的纹饰占了鼎身周长四分之三的地方,而剩余的四分之一处是铭文,而这些铭文则是张辰看不懂的文字。

张辰虽不能说通晓吧,但是对于已知从古到今的中国文字还是都认识的,这些文字他不认识,那就证明这些文字如果不是已经消亡的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就是比已知的文字更早的古代文明。

这让张辰心里再次忍不住的兴奋,这个发现可是比《永乐大典》正本还要让人欣喜,连忙叫宁琳琅也赶紧过来看看。不论是少数民族文字还是远古文明的文字,都将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宁琳琅必须和他分享这一切。

宁琳琅也到了这只鼎的旁边,绕着鼎转圈,看着上面的纹饰和铭文,说道:“师兄,这些纹饰都很有意思,和其它的青铜器上边的纹饰不一样,但是这些山川河流却要比其它的青铜器上的纹饰精致的多,不过这些铭文我一个都不认识。”

这时候,张辰已经展开意念力去观察过这只鼎了。之前的时候,他认为这些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东西,看到纹饰和铭文的时候也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可能性大一点,现在展开意念力观察过之后,他完全被震憾了,这只鼎居然有一浓六淡七层金色的光芒,这鼎最少是四千零二十年前的东西,那是什么时代,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刚刚开始啊。

张辰的脑子彻底乱了,想法无比的多,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但是却没有确定任何一个。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一下,对宁琳琅说道:“琳琅,这些鼎可能是很古老的宝贝,我们每只都看一下。”

说完和宁琳琅挨个儿把九只鼎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张辰内心虽然更加的震憾了,但是那个最夸张的答案却是已经定了下来。

张辰经对这九只鼎的比较之后发现,这些鼎除了大小相同之外,每一只的纹饰和铭文都不相同,但是却又有着一些规律。

鼎口的纹饰都是回形纹饰间隔其它纹饰,而回形纹饰之间的纹饰都是动物、谷物和果物等纹饰;鼎身都是直到鼎底部的山川河流纹饰,没有相同之处;每只鼎的铭文前十四字都是相同的,而且第六字和第十六字是同一个字。

过了半个多小时,张辰依然不能平静内心的震憾,但是已经能够接受了,对宁琳琅说道:“琳琅,根据这九只鼎的纹饰和铭文来看,我怀疑这九只鼎就是禹王九鼎。”

宁琳琅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听张辰给她讲了这九只鼎的相同处,以及一些张辰的看法后,宁琳琅也觉得这就是禹王九鼎了。

张辰用意念力细细的把这九只鼎观察了一遍,发现所有的鼎尺寸几乎完全相同,正负差极小,除非用专业工具测量,否则极难看出来。要不是知道这是四千多年前的物件,张辰真不敢相信,制作工艺居然如此的精细。

张辰把意念力包裹住其中一只鼎,想看看鼎内有什么,会不会也有纹饰,或者是一些铭文。果然,里边真的有铭文,布满了整个鼎的内壁,每个铭文都有巴掌大小,怕是要有一千多个字。一千多字的铭文,这是什么概念啊,好像还没有出土过千字铭文的青铜器吧,这可绝对要算上青铜器之王了,而且还是没有出现过的文字和纹饰,说是能够震惊世界也一点不过分。可惜的是张辰认不出这些铭文,不过其他人估计也是认不出吧,张辰就算不能完全明白,但是已经被破解或者已经出现过的文字,基本上他都有些了解,有的甚至还很精通,她没有见识过的文字,想来真正知道或者见识过的人,不敢说完全绝对的没有。也应该是极其少的。

张辰也把这些铭文和已经定义了的夏篆相比较,并没有相同文字,而这些铭文无论从字形和书写方法上看,与夏篆都是不同的,那这些铭文就确定是一种新的文字无疑了。

张辰继续观察其它的鼎,都是一样,内部有着二百字左右的铭文,但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文字。在观察到第五只的时候,张辰发现鼎内有一个匣子,半米左右的长度,二十多公分宽,厚度有十几公分。

第四十一章 惊天宝藏(五)

这又是什么,张辰把意念力覆盖到这匣子上,也是五层绿色的光芒,应该是这宝藏之中的一件。把意念力穿透进去之后,里边是几张纸,纸上有文字,纸下面是绑在一起的长形玉片,上边镌刻着小篆,这应该是玉简。

这里边的玉简又是什么呢,张辰刚才没有看玉简的年代,也不没有看玉简上的文字记载的是什么。他感觉这个匣子里边的东西很可能和这九只鼎有关,尤其那几张纸,是否能说明这九只鼎的来历呢。

张辰想到这些,也不犹豫,双手抓住鼎口沿用力把身体向上带,做了一个正手的引体向上动作,接着双臂用力,把身体撑起来,向鼎内看去。

同时和宁琳琅说道:“琳琅,这鼎的内部也有铭文的,还有一个小匣子,我去把它取出来看看。”说完就跳进鼎内。

宁琳琅见张辰就那么跳进去,心下着急道:“师兄你小心啊,你进去了怎么出来啊,会不会很困难,要我帮忙吗?”

宁琳琅话音刚落,张辰就在鼎内站了起来,这鼎虽然有一米八左右的高度,可那是连鼎足算在一起的,真正的鼎身也就一米四左右,张辰站在里边还可以露出小半个上身和脑袋。

知道宁琳琅担心他,笑着道:“不会有事的,这鼎很结实的,而且我也会很小心。我这就出去,我们看看这匣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东西。”

张辰从鼎里跳出来,落在宁琳琅身边。两人蹲在地上,把匣子打开,先取出那两张纸。这是黄色的宣纸,应该是皇家专用的了,估计又是吴世У氖ブ家焕嗟亩鳌�

张辰展开上面那张,字是红色的朱砂字:自清军入关,太祖蛰伏云贵,不厌其供。耗时二十年,历万难,寻得禹王开世九鼎及始皇帝受命于天玉简,以承正统,是为国器。然,今清妖气盛,世宗皇帝恐国器遭损,颁旨掩于深山,以待平复。

玉简乃始皇帝登基诏书,为万世帝王之根本,号令天下者,无不从此。

九鼎之表映九州之壮丽河山,文:禹治水,定九州,立夏后,聚金为鼎,与某州云云,之辞。鼎内注各州之山河物产,及民俗之列事,乃国之基石。

吴三桂破译了这些文字吗?可是没有留下记载啊,好可惜,不过还是有十几个字可以作为参考,还算不坏。

展开另一张,这张比较小一些,只有一折,上面也是红色的朱砂字:太祖高皇帝用,仙人瑞兽珍禽贺寿月影宫灯。依九宫之位燃之,可见一百单八路仙人及上古瑞兽珍禽游于虚空,争相贺拜献礼,实乃天工之巧。成九对,因故失落一对,留存八对,实为不幸……

看了这两份记录,再加上自己观察所得的结果,张辰基本已经可以肯定这九只鼎就是禹王九鼎了。没想到这两千多年来,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得到这九鼎,有很多皇帝甚至专门派人到天下各地去寻找,都没有任何的线索,偏偏给吴三桂找到了。

秦始皇登基诏书玉简,也是帝王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登基诏书,可以算是正宗的“奉天承运”鼻祖了。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向天下宣告,我是正统,我是上天指定的皇帝,正宗的天子。

要不为什么刘邦啊,王莽啊,赵匡胤啦,这些个皇帝都会编造一些神乎其神的故事,用来证明自己不凡的身份都是上天的意思。并不是我非要当这个皇帝,而是上天派我来当这个皇帝的,我总不能逆了天意吧。

就连那些如陈胜、吴广之流的泥腿子,都知道在鱼肚子里边塞一块写着上天旨意的破布,以确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