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爱世界-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骂一诺胡闹,一诺又说她假正经。其实她说的是实话,与郁亦铭在一起之后,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如果”。对她来说,只做一个人的锚便足够了。
  郁亦铭打断她的胡思乱想,蛮横地说:“叫他别写了。”
  “关你什么事啊? ”她偏不肯。
  “你是我老婆,怎么不关我的事? ”
  “我又不回。”
  “光不回就行啦?看也不能看! ”
  “哦。”她只是随口答应。
  “乖。”他总算满意了。
  她翻过身准备睡觉。
  他伸手去关灯,又开口对她说:“明天早上,你起来先别上厕所。” 
    “干吗? ”她问,心想怎么连这个也要管?
  “抽屉里有支验孕笔,你先用一下。”
  “我看你最近的状态跟刚刚有登登的时候差不多……”
  这句话好似炸雷,她一下子瞌睡全没了,往前推算了一下,还真有这个可能!
  “那怎么办?我根本没时间生孩子! ”她急得想哭。
  “没事,我给你想办法。”郁亦铭安慰她。
  “你能有什么办法? ”她是真累了,钻进他的怀抱。
  “嗯,”他搂着她边想边说,“这一次务必得是个女孩儿,小名就叫丫丫,丫头的丫,多好……”
  他声音轻慢,她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
  全然进入梦乡之前,她笃定地想,他是天才,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办法的。


    后记。上海,关于Ming的所有记忆



  与Ming初见,是在扁教授的家里。
  那时的我仿佛只有二十岁出头,到美国不过十来天。扁教授是家父拐弯抹角的朋友,在当地一所大学教书,已获终身教职,专业不错,在郊区有座漂亮的房子。搬进宿舍之前,我曾在他家小住,那一天去是为了还人 情——他太太出差,他临时有事,我替他们看孩子。
  晚上八点多,我和扁教授的女儿Helen吃过晚饭,正在客厅看电视,外面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我朝窗口看出去,一辆黑色MPV正倒进车库。
  “爸爸又去接中国来的学生。” Helen解释给我听。
  那个时候,我觉得扁教授真是个超级热心的大好人,短短两周,先后收留两个背井离乡的小朋友。
  不一会儿,大门开了,扁教授提着个行李箱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男孩子,手里也拖着一只箱子。
  “E; Helen; ”扁教授招呼我们,“这是Ming。”
  Helen对Ming挥手说嘿,我也对他笑,他便回了声“你好”。
  说实话,我对Ming的第一印象有些含混不清,记忆中仿佛是挺周正的一个人,年纪明显比我小,身形单薄,话亦不多。此类男同学,我在高中、大学里见过许多,不能说不好,人家内心或许很丰富,只是很难破 冰。我也不是善交际的人,除了名字、上哪间学校、念什么专业之外,我们什么都没聊,一直是扁教授在跟他讲话:本科阶段怎么过,然后选什么 研究方向,追随哪位教授……我是文科生,对此类话题完全外行,很快就 溜去跟Helen玩电子游戏了。
  盘桓片刻,扁教授送我去车站,一路上这样对我说:“Ming是天才。聪明的小孩我看得多,但像他这样的还是难得,你看着吧,几年之后必成大器。”
  当年的我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聪明小孩”,专门打击别人自信心的存在,乍听到有人竟敢压我一头,自然是很感冒。仇视倒也说不上,最主要还是不服,却不承想Ming刚好就是这方面的神医一专治各种不服。
  那天之后,我断断续续听到不少关于他的事迹,看那架势,果真如扁教授所说——必成大器,只是迟一点早一点的事情。
  在美国的第一年,我是交换生,学习上闲得很,有大把时间到处去玩,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扁教授又叫我去帮过几次忙,任务还是一样——看孩子。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看孩子特别在行,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不 用钱。而我带孩子的本领,时至今日还是没有练出来。
  再遇到Ming;是在学校附近的小饭店里。
  那时的我喜欢买一份快餐,找个角落的座位,一边看书一边吃,周围的人声喧哗都是与我无关的,只余最自在的时光。偏偏那一天有个人不知死活,满屋子的空位子不坐,专拣我对面的位子坐下来,手里的托盘碰倒 了我架在两只杯子之间的书,咣当的一声。我心里想,是谁这么讨厌?抬起头却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不是别人,正是Ming。
  他对我笑,笑容有些腼腆,又有些坏,我很喜欢他笑起来的样子,觉得有些眼熟,像是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聊起各自的近况,难免又说到扁教授。
  那段时间,我已经不大去扁教授那里了。扁教授什么都好,只有一点讨厌,就是喜欢传输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我们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人,到美国来的初衷也不一样,很多事情不敢苟同,但又不好意思跟前辈 争论。而且,扁教授过得很节俭,却花非常多的钱买各种各样的保险,我这个人既没有去洗过盘子,也不存钱,买的保险还不够上游泳课的标准,若是深交,肯定要被教训的。
  但Ming还是经常去扁教授那里走动,我有些奇怪,因为他比我还小几岁,代沟照理说应该更深才对,而且他看起来也不是那一类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的人。
  这一次,Ming不像上次那样闷,倒让我觉得他那个时候或许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们聊得投机,讲到兴起,我说漏了嘴,把“扁教授”这个绰号也说出来了。扁教授当让不姓扁,没有人会姓扁,同一系列的诨名里还有一个国字脸的“方”师兄。
  “哎呀……。”我做了个鬼脸,威胁他道,“你千万不要去告密。”
  他看着我笑,很郑重地说了声:“好。”
  后来,我们又见过几次,都是他来找的我。我以为他有点喜欢我,又以为自己对他没什么意思。我的梦中情人是Gray Cooper那一型,他?完全不沾边。
  直到有一次,他道我住的地方来,与我同住的女生有一把旧吉他,他拿过来弹,只几个小节,我便惊为天人。
  “这是什么曲子?”我问他。
  他愣了愣,眼神仿佛坠在雾里,只说是一部电影的片尾曲。我以为,他也不记得曲名。
  正值春末夏初,即使是夜里,也不会觉得冷,天上还有个大大的月亮,这样的日子,人是特别容易犯傻的。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对他说。
  “你就讲吧。”他鼓励道。
  “有个问题,我从没问过别人。”我却突然吞吞吐吐起来,许久才说,“你,有没有女朋友?”
  “大概可以算没有吧。”他又那样笑。
  “那么。。。。。。”我等他表态。
  他还是笑,摇了摇头。
  “喂!我这辈子第一次问人家这样的问题!”我有些生气。
  “有个女孩子,我发觉自己还是喜欢她。”他这样说,很坦白。
  “她在哪里? ”我问。
  “应该在上海吧。”他回答。
  “怎么说得跟失散了一样? ”我不信现时今日还会有这种事。
  我留给她扁老师那里的地址电话,但她一直没跟我联系。”他解释。我总算明白他为什么一直去扁家。
  “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人? !她不找你,你不会去找她吗? ”我替他着急。
  “是啊,我自己也着急。”他挠头,不管是不是天才,笑起来又有多讨喜,他还是一块象牙塔里的木头,有些事,总归比较迟钝。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其实,你跟她有点像。”
  “千万别这么说,我一点不觉得是恭维! ”我呛他,“我最讨厌跟人家一样。”
  “瞧,就是这点最像。”他却蹬鼻子上脸,“还有,她也喜欢给人家起绰号,脑子转得又慢,搞不好就当面叫出来,哈哈。”
  又是那副熟悉的笑容,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我不大看香港电影,过了一阵才想起来,是《无间道2》里面的青年刘建明。这是很毁人生观的一件事,曾以为自己喜欢的是Gary Cooper那样的类型,结果此生第一次主 动表白的对象竟然长得像陈冠希。
  不管怎么说,表白被拒都是很伤面子的事情。那天之后,我就不大跟他出去玩了,身边新鲜的事情、新的面孔又那么多,渐渐地也就淡了,忘不掉的只是他说起那个女孩时的样子,是真的喜欢,才会那样吧,带着些 笑,念起她的傻、她的不讲理。
  偶尔联系,我总是会问他:“你等到她了吗? ”
  “没有。”他每次都这样回答,反过来又会问我,“你呢?找到你的Gary Cooper没有? ”
  总会找到的。”我只能这样回答,希望,是渺茫的,我经常怀疑自己会嫁不掉。
  第二年秋天,我开始读一个学位,功课骤然忙起来,逢考试扎堆的日子,每天至多只有四个钟头可以睡。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遇到扁教授。那段时间,扁教授正在闹离婚,一个头变两个大,又求我去帮他看孩子。我爱莫能助,心情复杂。果然,他老婆也受不了他那么省,存那么多钱,买那么多保险。
  临别,扁教授问我:“E;你记不记得Ming? ”
  “嗯。”我点点头,怎么能忘了他呢?开口表白,结果被拒绝。
  “他休学了,去了西海岸。”扁教授说。
  我有些意外,但也不是太意外,毕竟不是没有那样的先例,就好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盖茨先生,每一个讨厌读书的孩子都会举这个了不起的例子。
  “年轻人太浮躁,总是耐不住寂寞……”扁教授欷钦不已,言辞间更加让我相信Ming之所以抛弃象牙塔里的生活,远走几千公里,只是为了去发财。
  随后那些日子,。我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Ming;总以为有一天可以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看到他的名字,然后就可以跟别人说:瞧,我跟他很早就认识了。
  真的再见到Ming;已经是在纽约了。
  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晴朗无风,他穿一件没有印花的黑T恤,牛仔裤配球鞋。我有些惊讶,从前看到他,我都不会注意他的打扮,这一次却是不能不注意了——他晒黑了,似乎长高了一点,身材也变得健壮,肩膀 有好看的线条,几乎变了一个人,只有那笑容还是跟以前一样,仿佛这几年的时光根本未曾流逝过。
  他告诉我,刚刚过去的整个夏天,他都在纳帕的葡萄园里度过。
  去应征的那天,有个梳两股麻花辫的中年妇女过来与他握手,笑着说:“呵,你的手比我女儿还嫩。”
  因为是忙季,急需苦力,合法的外劳又不多,老板娘虽然嫌他嫩,终于还是给了他一份工作,两个月下来,整个人晒得黧黑,棉线手套磨破无数,手掌也变得粗糙。
  采葡萄?这跟我曾经的想象不一样,但我仍旧以为,他只是一时的闲情逸致,但越听越不是那么回事,他没有发财,也不再念书,只是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做稀奇古怪的事情。
  “你到底打算做什么? ”我有些担心,情不自禁想起本科阶段的一个同学,那位仁兄因为学业压力太大,精神上出了问题,确诊之前也净干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光《白娘子传奇》就翻来覆去地看十好几遍。
  “嗯,可能在此地住一段时间。” Ming想了想回答,“随便注册一个学校,去上几天课,否则真的要被遣返了。”
  “你这几年就是这么过的? ! ”我又问他。
  “是啊。”他笑答,语气随便,就好像只是在说一个度周末的荒唐计划。
  天大的事情,到了他嘴里,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后来,Ming果真如他所说,留在纽约了,注册了一个三流学校,大多数时间都在开出租车。那时,我刚开始工作不久,时常加班到很晚。他偶尔会兜到我公司楼下候客,如果正好碰到我下班,就载我回家。
  我们一路上聊天,我说我的工作,他说他开车遇到的事,也会说起一些感情上的事情。也是在那一年,我终于找到了我的Gary Cooper;算是为我的审美观正了名,但其间的苦乐只有自己知道。Ming也有过女朋友, 或者说是“女的朋友”,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有时候是人家不跟他认真,有时又是对方嫌他太不认真了。
  “你等到她了吗? ”我又那样问过他。
  “没有。”他还是那样回答。
  我心里想,时间过去这么久,他应该已经放弃了。
  毕业之后的头几年,可以说是人变化得最快也最大的阶段,生活以不同的面目展开,命运将我们引到不同的地方去。从前的旧同学难得聚在一起,互相之间还要较劲,比叙旧还要起劲,若是升职比旁人慢一点,薪水 少一点,简直心急如焚。就这样,有人胖了许多,有人打扮起来,也有人骤然樵悴,唯有Ming—直没有变,他仿佛游离在时间之外,还是那样的笑 容,那样好看的肩膀,那样清减的生活方式——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 除了必需的东西,什么都不带着。扁教授的预言终究没有实现,他或许确 是天才,却终究没有成大器。
  有时候,我也会这样问他:“你不着急吗?什么时候可以长大? ”
  “急什么? ”他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有些人人都知道的公理,反倒更难解释。
  又一个秋天来临,他来与我道别,说自己就要离开美国了。
  那正是我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但一切又似乎来得太快了,未来飘忽不定。
  “你要去哪里? ”我问他。
  “香港。”他回答。
  “去做什么?还是开出租车? ”我不曾想到这一次他会走这么远。 他告诉我一间公司的名字,说要去那里做事。那是间大公司,行当亦很体面,普通毕业生都会觉得是个不错的归宿。
  “你回头是岸啦? ”我有些意外,就好像当初听说他休学了一样。 他又那样笑,许久才说:“她在那里工作。”
  “啊? !她跟你联系了?这么久? ”我十分惊奇。
  “不是。”他摇头,“是我找到她了。”
  “这都几年啦?你才下决心开口,总算她还不曾名花有主。”我揶揄他,心里倒为他高兴,这像是个好兆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