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到了几人跟前,一看都好,才长出了口气。
“我们又走不丢,哪还要迎啊。”
巧真笑了一声,她有时间挺喜欢和周氏闹几句的。
“我又不迎你,我迎我的乖外孙女。”
周氏对着巧真一撇嘴,说完越过了巧真,伸出了双手,笑道:“来,柔柔,姥娘抱,好些日子没见我的乖柔柔了,可是想死姥娘了,来,姥娘的乖孙。抱抱。”
看着周氏抱过了柔柔不停的亲着,不停的说着,那个样子看的巧真直笑。
她还以为娘上前来是扶自己,怕自己走不稳摔着呢,哪知道是抱孩子去了。
合着这有了小的,就不管大的了,真是偏心,早知道不生了。巧真在心里嘀咕着。
进了院子,玉花和梅花都在家里,上前打过了招呼。
堂屋内,给王长顺见过了礼,陈轩宇坐下陪他说话。
大中和二中在铺子内招呼着声音,三儿和成子他们都在私塾,所以男的就剩了这对翁婿。
女人们都进了里屋说话。
里屋话唠起来没完,说笑个不停。听得堂屋的翁婿二人时常干瞪眼,不过他们也不能参合进去,只能坐在堂屋凉拌。
热闹的吃过了晌午饭,孙云也抱着孩子来了,她是听说巧真来了,才过来说话。
看到孙云,巧真想起来了蒋赵氏,宝生家蒋马有亲戚,也不知道孙云认识这人不。
她看看屋内,陈氏和于奶奶都歇午觉去了,大姑也领着柔柔睡午觉了,屋内就剩下了娘还有两个嫂子,还有桂花和孙云。
“云儿,坐过来我问你个事。”巧真让孙云坐到了自己的身边。
“啥事啊,还神神秘秘的,背人没好话,好话不背人,说出来我们都听听。”
周氏嘟囔二人,其实她打趣的成分居多,就是开下玩笑。并不是真要听。
“娘,没啥事,我就是想像云儿打听个人。”
巧真笑了下,知道娘是开玩笑的,并不介意。
“大姐,谁啊,你说,我看看我认识不。”
孙云过来坐在了巧真身边。
“就是啊,你说吧,哪庄子的,你说说,这附近娘都熟,说出来说不定娘还认识呢。”
周氏也来了兴趣,玉花和梅花也都竖耳朵听了起来,就连桂花都停下了手里的针线。爱听八卦是女人的天性,她们都想知道巧真要问的是谁。
“是个小媳妇,是蒋马的,她娘家姓赵,她男人好像叫蒋中生,我也不知道蒋马有没有重名的,对了,她没婆婆,就一个公公,这个蒋中生,今年得病没了,家里有个小闺女。”
巧真说了下,如果那个蒋赵氏说的是实情,那么孙云应该就知道她。
孙云和周氏还有梅花和玉花都皱了眉,相互看了一眼,显然这个人她们都听说过。
“你打听她做啥?”周氏不解的问着巧真。因为她知道巧真并不认识对方。
“娘,您认识?”
巧真看几个人的神情明白她们应该都知道这么个人,具体是认识还是听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巧真派人去打听了,不过她也想听听家里人是怎么说这个蒋赵氏的,家里人都比较实在,从她们嘴里说出来更让她觉得可信些。
“要说这人我还真知道,这蒋马那个蒋中生,我见过,那个后生出门做生意了好几年,回来的时间带了个媳妇,那小媳妇长的可标致了,那模样,那脸庞,那身段,谁见了谁喜欢,当时我们就说,这小媳妇肯定是他用手段勾来的,要不咋会跟他?私下都说这个小媳妇和他过不长久,可没想到他们硬是过过来了。还生了孩儿。可惜啊……”
周氏说着叹了口气。带着深深的同情。
“我看她不是个啥好人,你看那模样,长的那勾人,不是擎等着男人上门吗?按老话说她就是长了副骚样,不是啥好东西。”
玉花大大咧咧的说着,那蒋赵氏她也见过,她常在蒋马卖胡辣汤肉包的,蒋马的那些人她基本都见过。
“大嫂,不能凭长相就说人家不好啊。”巧真说的无奈。
“是啊,那蒋赵氏我也见过,倒觉得还中,人虽然看着长的勾人,却是个本分的,没听说她啥不好。”
梅花是个实在的,有啥说啥。并没有对人家的长相有意见,长的好赖都是娘给的,不能因为这个说人不好。
孙云等她们都发表了意见后,才说道:“婶子,嫂子,大姐,咱们这没外人,今个俺是有啥说啥,这赵氏没嫁过来以前啥样俺不知道,也不知道那好看一个人咋就嫁给了蒋中生,这蒋中生长的确实不咋样,不过他虽说长的一般,可人却是不错,是个热心的,对庄子里的人也好,口碑倒是挺好。”
“他那个媳妇我常听人说,开始人都对她有意见,说她虽然长的跟天仙一样,可一看就不像庄子里的正经人,肯定过不了日子,可没想到她人却很规矩,没事不出门,也不往家里招人,把家里收拾好,一心和男人过日子。对待她公爹也很孝顺,家里的事都是她在做,并不娇气,时间长了。蒋马庄子里的人也就对她好了起来。不说她闲话了。”
“过后她给蒋家生了个闺女,听说生的时间难产,人差点没了,要不是她一口气硬挺了过来,怕现在早喝了孟婆汤,投胎转世了呢。”
孙云和巧真说着蒋赵氏的情况,这些都是她听说的,那蒋赵氏她也见过,觉得也还好,所以她并没有说对方不好,把自己知道的实话说了出来。
361章 实情
孙云的话刚落,周氏就急急的接了话,问道:“还有这事?俺咋没听说,这样说来这个小媳妇也怪可怜的,她那男人蒋中生俺也见过,长的确实是不咋地,不过为人不错,见了我也打招呼,婶子婶子的叫,可亲热了。可惜啊……好人不长命,年纪轻轻就没了,撇下这孤儿寡母的可咋活啊。”
周氏叹息上了,她替那小媳妇心酸。
“我看那小媳妇肯定受不住,这年纪轻轻的,模样又长的好,没个男人可咋过?我估摸要不了几天就该想男人了,你看吧,她一准得改嫁。只是可怜那孩儿了。”
玉花撇嘴说着,她不喜欢蒋赵氏,倒没有什么过不去,就是觉得对方长的狐媚,眸子太勾人。这是她个人的成见,倒不是因为蒋赵氏的为人。
“你以为谁都像你原来那个弟媳妇啊,她也忒不是东西了。她不人,别人就也得不好啊,你这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你那个弟媳妇现在落到今日这样,是她的报应,怪不得人。对了,我问问你,她还去你娘家门口不?还有那厉害劲儿不?”
周氏又问上了杨氏,因为她听儿媳妇说有段日子,杨氏天天去玉花娘家门口,想进去。想回那个家。
有人劝她,她不理,有人说她闲话,她就骂人,还和原来一样泼辣,不过玉花的娘家娘还有杨氏的一对儿女倒是铁了心,硬是没心软,没让她回去。
玉花的脸黑了下来,乌蒙蒙的如要下雨的天,她总不能和婆婆杠嘴,只得悻悻的说道:“娘,咱不带揭短呢,说那赵氏呢,咋又提起俺家那事了。咱别提那不要脸的东西了,她外面呆不下去了,她娘家也不要她,她没地儿去。想回去,没门,我家才不要她。让她死在外面好了。”
玉花气呼呼的说着,那杨氏就像是个狗皮的膏药,怎么也甩不掉,娶她进门,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说啥也不能再让这个瘟神进门了。不然别想有清净日子过。
“谁愿意提她,她又不是啥好东西,看见她我这心里就起膈应。”周氏撇嘴,她最不待见杨氏。
“这咋说着赵氏。又说到杨氏去了。”
巧真无奈,这楼真歪。不过她并没有为杨氏求情,因为她实在是太厌恶杨氏了,这样的人不值得人原谅她,原谅她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嘿嘿。这不是想起来顺嘴问了那么一句吗。我就是关心,说赵氏,说赵氏,不过这里面还是云儿最明白,让云儿说。”
周氏嘿嘿干笑了一声,她确实偏题了。
孙云看静了下来,屋内人又望向了自己。她笑了下,清了清嗓子说道:“都不说了,那俺接着说了啊。这几年那赵氏做的不赖,挺会过日子的,她家的日子虽算不得多富裕,可也算过的去。有屋子有地,再有几个闲钱。在庄子来说就不赖了。”
“赵氏因为生闺女难产,后来就一直没怀上,那蒋中生倒也没说什么,对她还是也一样的好。赵氏的公爹也是个老实的。虽说想要个孙子,可也并没有埋怨媳妇,也没给媳妇脸子看,一家子倒也和顺。直到今年年初……”
“年初的时间,有人找到了蒋中生,说和蒋中生合伙做点小生意,蒋中生去镇子看了看,觉得还中,就把家里的闲钱拿了出来,又借了点,就去了镇子,满指望这次做成,能赚些让家里好过些,他就不用总出门了,能安生呆在家里。”
“可不知道咋的,过了半个多月,他被人抬了回来,抬回来的时间就不成了样子。面黄肌瘦的,连话都说不囫囵。”
“那一家子人当时就傻了眼,急忙请了郎中,郎中看了都摇头,最后那赵氏还去镇子上请郎中,听说用了不少贵重的药材,把家里的东西当了不少,家里的家底都掏空了,人还是没救回来,就那样去了。”
“这顶梁柱一倒,家里就像塌了天。那蒋中生的爹老蒋头当时一口气没过来就撅了过去,赵氏也伤心啊,可看着倒下的公爹和不断大哭的孩子,她只能咬牙支撑起了那个家。”
孙云的话让众人唏嘘不已,巧真暗点头,这情况倒和蒋赵氏说的符合,看来这点上那蒋赵氏并没有说谎。
“倒是个不赖的,要是换了旁人,说不定早垮了,起都起不来,哪还能支撑起家啊,这日子也够她作难的。不容易啊。”
周氏是个情绪化的人,听到难受处眼眶也红了起来。
玉花这次倒没说对方什么不好,脸色也不多好看,没了男人的女人难过,她还是懂的。这时间她不会给人伤口上撒盐。
“是啊,挺作难的,那蒋中生的身后事是那赵氏咬牙办的,你们是不知道她当时那个样子,听人说,她瘦的风一吹就能刮跑了,眼眶发青,眼里都是血丝子,没人的地儿,没少见她掉眼泪,可人家硬是忙趁了下来,那白事办的没人能说道。都挑大拇指,说是好样的。”
孙云说到这里,周氏插了句嘴:“哎,这办白事最是忙张人,这样那样的事老多了,这年轻力壮的都顶不下来,别说她个小媳妇,她还死了男人,还有老人和孩儿,咱们想想,也不知道她那心里是个啥滋味,也不知道她是咋熬的。”
周氏的话让人感叹,说说简单,这些事如果摊到自己身上,那可真是让人无法承受的。
“谁说不是呢,你们是不知道,这刚办完身后事,就有不少人找上了门,说蒋中生欠他们钱,是做生意时借的,也有他在外面重病的时间欠下的,都拿出了借据,这一家都傻了眼,人没了,剩了一堆的债,赵氏认出是自己男人打的借据,倒也硬气,点头认下了,说夫死妻还,她愿意替蒋中生还账,不过希望他们给她时间,让她慢慢偿还。”
“那些人看赵氏是个讲理的,也没说赖债,再看看家里确实老的老,小的小,也没有积蓄,便应了,让蒋赵氏按月还给他们,从那开始赵氏就去镇子上接绣活做了。”
“听人说她的绣活做的真不赖,那花绣的跟真的一样,谁见了谁夸,她给大户人家绣,工钱拿的高,一件绣下来能拿不少的钱呢,她就指望这钱家里过日子,给人还债了。为了赶活,听她左右邻居说,她家的油灯天天亮到二半夜,白天还得忙活一家子,伺候躺在牀上的老的,还有那不懂事的小的,真挺苦的。”
周氏拿帕子擦了擦眼角,说道:“难为她了,你说咱们也不知道,要是知道也能伸手帮下。一个女子管一家子,不容易啊。一般人肯定熬不过来。”
“是啊,她完全是不顾自己的命在干活,倒也不差,不但把公爹伺候好了,能帮着她做点事了,也羞了不少的活计,几个月下来竟然让她还了好几家的债。都说她是个有本事的。照这样下去,不但能把账都还了,说不定那将来的日子过的还不赖呢。”
孙云也感叹着,她也挺佩服这蒋赵氏的,若换成是她,不一定能行。
“是个能干的,还完了账,她也能歇歇,这身子熬垮了可是补不回来,我和你们说,下次遇到这赵氏你们可别不给人好脸,能帮就帮把手,要是她老公公和孩儿去你们哪吃东西啥的,可不能要他们的钱,让他们可劲儿吃,再给他们拿点回去。让那小媳妇少受点累。”
周氏吩咐着两个儿媳妇,因为她们都在蒋马卖吃食,能常遇到。
“娘,您放心,这先前是不知道,知道了,俺们咋也不能不仁义,肯定不会要钱。”
玉花点头应了,虽然她先头说了蒋赵氏几句不好,可她心底不坏,知道人家这样,她也不会落井下石。
“娘放心,俺会的。”梅花也点头应了。
巧真没说话,对于蒋赵氏的事她先前已听了一遍,这次是重温,所以她还算平静,她只看向孙云,觉得孙云还有话没说。
孙云看着大姐打量过来的目光,明白了大姐的意思。
其实最后没说这点,是她听说的,是不是真的她也不知道,她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怕说出来对于那蒋赵氏的名声有碍。
“哎。我最后再说两句,听人说拿蒋家上个月好像出了点事,有个年轻的公子领着人找到了蒋家,蒋家就吵吵了起来,把那老蒋头给打了,打的起不了牀,还听说是那赵氏是拿剪刀要自尽,才拦住那些人,他们最后走了,不过放下了狠话,不让他家过安生日子。”
“过后有人说那些人是镇子上的,是看上了那赵氏,想娶回去做小的,才上门,也有人说是那赵氏在镇子勾引人家了,做下了丢人的事,让人找到家里来了,她又不认账,人家才动手了,可具体是咋回事,我不知道。都是听人说的。”
孙云把最后知道的信儿说了出来,这些都是传闻,因为和她无关,她并没有考证,是因为大姐想知道,她才说的。
362章 云端
巧真听完后暗点头,这些情况和蒋赵氏说的无甚区别,看来那蒋赵氏说的话是可信的。
“什么?她真的勾引男人啊。我就说吧,她是个守不住了,你们还不信,你们看看,这不就勾引男人上门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