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心灵那一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过心灵那一端-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此,每天早晚刘光明清亮的声音都荣幸地回荡在村中老少爷们的耳边,于是,刘光明又增加了一个外号,人称“抖精神”。

  现在刘光明的声音又出现了,第一句话是他的开场白,接下来是一首打油诗:

  “刘光明,提个醒,

  阶级斗争没有停。

  下午二队丢麦子,

  准是敌人又活动。

  社员们,今天二队麦场发生了一起不平凡的事情,是一起惊心动魄的斗争……”

  刘光明的通讯报道,公布了二队麦场丢麦子的事情真相,最后归结为敌人在捣乱。他的话,犹如一股强劲的西伯利亚寒流掠过了许多人的心灵上空。

  许多人为之心颤。

  这些人中,有富农分子,但也有一个不是高成份的人,张鸿远。
第八章:用垃圾改造“人渣”,巧妙的构思。
第八章:用垃圾改造“人渣”,巧妙的构思。但那是为了谁的清白与尊严?搅茅棒大闹张鸿远;张鸿远胜利大逃跑……林大金与三鞭杆的故事插曲……

  红土崖沉静在阳光般灿烂的麦收之中,也沉静在了麦香与笑语组合的氛围之中。

  然而,对张鸿远和刘瑞芬来说,却是一场从天而降的噩梦。当然,俩人的梦境各不相同。

  刘瑞芬自东梁与猴三发生情变之后过了一阵子,空白的脑海渐渐悟出了一点点理性的东西:原来好长时间,她的心一直在猴三身上若即若离,喜欢见到猴三那清瘦精干的身影,也喜欢他那俏皮、快活,甚至不伦不类、不稳不雅的语言。猴三闯入她的心中给她增添了一种安慰、*和说不出的趣味,然而,猴三没有占有她的心,能有一个男人能超越张鸿远而占有刘瑞芬的心吗?不!没有!

  女人,只是喜欢朦胧的神秘的感情游戏。

  女人敏锐的感受力和天然的、出类拔萃的、丰富的表现力,造就了女人的游戏本能。

  刘瑞芬一直沉静在这种游戏的玩味之中,那是一张神秘的诱人的网呀,然而,她没想到猴三——这个贪婪的家伙竟在刹那间撕破了这个只有刘瑞芬能看见的神秘之网。刘瑞芬突然被推到了痛苦的孤寂的失落之中:她不知自己曾拥有过什么,但似乎又觉得失去了什么,她说不清。那种说不清的感情经常像一条毒蛇的阴影,常常引起她莫名的颤栗,她也说不准是怎么了。

  一个人明知道被一种东西牵扯着——这种东西明明存在——不但说不清什么东西,也不能摆脱这东西的牵制,这种处境非常痛苦。

  缺乏严谨思维的女人们,都会常常陷入这种处境。



  而与刘瑞芬不同,张鸿远陷入了另一种处境之中。自二队丢麦子事件发生及刘光明通讯报道之后,大队革委会迅速作出反应,治保主任认定麦子是刘德望偷的,因为是翠妮首先发现麦子藏在麦秸里,而不是别人首先发现的。同时认定刘德望是破坏活动的主使和后台,而且这是富农分子试图破坏麦收,企图与*事件相呼应的行动之一。村委召集了三次批斗大会,将刘德望为首的富农分子连续批斗了三天,也即三个晚上,最后,革委主任宣布:一、从即日起刘德望每天早晨五点清扫前头沟里头沟的古道,以示惩罚;二、从即日起刘清虎回到队部协助张鸿远麦收入库及分配核算工作。

  刘清虎终于抓住机会回到大队部了。

  经历过“三反”、“五反”、“四清”、“造反”的张鸿远认认真真,谨小慎微,但还是被牵扯到不清不白之中了,他明显的觉得革委会对他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产生了疑虑,革委主任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但敏感的张鸿远已意识到了,张鸿远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张鸿远的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倾斜。

  然而使张鸿远感到极度不快的原因,还有一点,只是张鸿远不敢正视。刘清虎回到队部帮忙,对张鸿远形成威胁,一向不善于逢场作戏、勾心斗角的张鸿远顿时感到了惶恐,又不敢正视这种惶恐。他害怕丢掉红土崖村大管家的职位,不想去拿锄头、挥铁锹、干粗笨营生,然而他又不知如何应付目前的局面,只好以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恨刘清虎、恨吴培云,但又不知如何去恨,又更不便将这种心情向刘瑞芬倾吐,不愿听到刘瑞芬那不分青红皂白,埋怨他“无能”“窝囊”之类的有损他自尊心的话。

  在明明清楚自己的目标,但又不知如何为这个目标努力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的。受清规戒律、受书本教条、受优柔寡断的个性制约的男人,十分容易陷入这种境遇中。

  夏天的黎明来的特别早。

  张鸿远今天醒得特别早,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

  窗户上的白纸已透着白光了,而黎明前的大地是那么宁静,黎明前天空是那么神秘,这是一种充满魄力的宁静,这是一种让人沉醉的怡然欣慰的神秘。宁静而神秘的黎明犹如一位端庄的少女,她的活力和妩媚掩藏在淡淡的朦胧的光晕中,她的诱人之处不在那张看得清的脸庞上,而在那看不清的韵味里。

  黎明,使张鸿远想到了周小梅那端庄的笑脸,他躺不住了,也顾不上起身前吸那一袋烟,于是爬起来。

  他想与黎明一起交交心。

  黎明前的空气中透着一丝丝亲切的凉意,此时此季,能感受到凉爽了安慰是一种珍贵的享受。张鸿远仿佛觉得有一张亲切湿润的女性的手在抚慰他,她是谁,是谁呀?

  他反复在问,而且在黎明的云霭中仿佛有她的笑容在不时闪现,但他始终不知她是谁。

  街门外的古道上响着“簌啦、簌啦、嚓嚓嚓、嚓”的扫帚声,是刘德望偕同他那惹事的老婆翠妮在扫街。

  刘德望扫街的线路是村主要街道:从他家门口为起点,向西扫过五道庙,由五道庙折弯向东沿河北岸扫到二队麦场,这是一个圈儿,这个圈扫了里头沟的两条主要街道;而后由二队麦场向东北越过一队麦场后,经老爷庙,沿庙坡向上,过东头嘴,再上坡经过叫五更的门颅家门,直向西扫至关树底——关树底有四颗金刚似的大槐树,刘德望在树下吸一袋烟,此时一半多任务基本完成;天就要亮了,吸罢烟——顺坡,沿古道经过张鸿远家门口,拐向东头嘴,全部任务宣告完成——一天的刑法完毕。这样,刘德望扫街的线路是一个不规则的“8”字型。

  这个不规则的“8”字型像枷锁套在了刘德望的手上、心上、乃至灵魂上,每天生活的轨迹要从这个“8”字开始。

  街道扫得非常干净,古道的石缝里的马粪、羊粪,乃至尘土都被扫干净了。不用人监视,也不用人检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汪洋大海是不许鱼虾兴风作浪的,伟大的群众斗争艺术已使那些极少数的地、富、反、坏、右、敌特分子们产生了空前绝后的自觉改造性。

  刘德望像敬奉神圣一样,以无比痴诚的毅力和精力清扫街道,好像街道上只要有一粒尘土没扫干净就会有损他的真诚似的,他对自己的孩子、老婆,乃至自己的身体都没有投入过如此真挚的感情,他只有一个念头:要用无比忠实的劳动洗清加在他头上的罪名。

  这个小个子,低胖子,其貌平平,见人总是和气微笑的刘德望,多想挣回自己原先那份清白的人生呀。

  不错,他是富农分子,没办法,是祖上留给他的帽子,只要他是刘运国的子孙就不能不戴这顶帽子;他不可能为了不戴这顶帽子而不承认自己不是刘运国的子孙,不可能。

  但刘德望确确实实没有指使翠妮偷麦子。丢麦子那天晚上,刘德望和翠妮同时受到了治保主任和革委主任的审讯,而且公社分管治保的革委委员也来了。经过四个小时的审讯,公社治保主任认定,麦子是翠妮偷的,主使是刘德望。为此,公社治保主任受到了上级的奖励,其理由是保护了麦收,成功地抵制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阵地。

  那天晚上,悲痛欲绝的刘德望就往炕边上一撞,翠妮吓坏了,抱住刘德望说:“计小他爹,怨我是个丧门星,你在我身上出气,打我吧!”

  刘德望推开老婆,用被子蒙住头,爬在炕上哭了三个小时,直哭得嗓子嘶哑,泪水流干。

  第二天,他便领着翠妮,翠妮跟在他身后,他摇晃着水桶般的身子扫起街来。

  刘德望扫好了土,翠妮使用铁锹铲上倒入筐中。每装满一担,他便挑着倒入冬天里沤粪的大堆上。

  翠妮虽然个子跟刘德望差不多,但她由于常常生病,身上皮包骨头不见肉,不过她还是咬着牙去为清洗罪名而拼力干活儿,她认为只要她自己受的苦越大,罪责就会越小。

  刘德望没有怪怨任何人。他活了四十个春秋从来不会说一句责怪人的话,既不同于沉默寡言但心里做事的兄长刘德贵,也不同于愤愤不平、牢骚怪话联编的弟弟刘德喜,刘德望听老人们讲:“共产党是真命天子领导的人。毛泽东是上天的星宿下凡。”刘德望不怎么信神信鬼,但他相信“老人嘴里无虚话”,他坚信“雪化了要见山,水落了要石出”,刘德望的清白一定要挣回来,清白就是清白不会跑掉。坚强的信念真正属于一个人的时候,坚强的意志与人就结合了,刘德望就是意志。

  有意志就什么也不怕了。

  尽管生活有时像一块死沉沉的铁压在身上,把人性与脾气都压成了一条缝,人就生活在一条缝中了,但意志是不容易被压死的,一个人的意志是难以消灭的,再渺小的人他的意志是不可蔑视的。老天爷给了每个人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意志——生命的意志,守住意志的人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世界共存。

  “远小哥,你起的真早,忙吧?”


()
  听到街门声响。刘德望停住扫帚,但扔保持扫姿,小心地问候。

  按说,刘德望是刘瑞芬的远房兄长,刘德望却不能称张鸿远为妹夫,而只能依着张鸿远岁数比他大六岁而称“远小哥”。

  张鸿远被刘德望谦卑而低缓的问候声打动了,同情之心油然而起,他说:“刘德望,以后我家门前这段路你就不要扫了,等瑞妮起来扫吧。我家门前的道应该我家扫。”

  “不,不,不不不!远小哥,可不能这样,应该我来扫,该我扫。没什么,我能扫得了。”刘德望不知说什么才好,他的表情和心情太复杂了,决不是语言能表达清楚,但他的话里充满了亿万分的感激之情。

  天已明了,刘德望不敢与张鸿远多说话,只好压住心中的话儿,加快扫街节奏。

  张鸿远望着刘德望矮胖的水桶般晃荡着的身影沉思了好久,叹了一口气。

  是谁发明了扫垃圾这个构想?让五类分子——这些社会的“渣滓们”清扫街道上的垃圾,已“渣滓”清扫垃圾,这是多么文雅的处罚,然而文明的处罚往往更残酷、更阴毒。是谁首先懂得:对灵魂摧残要比对肉体的摧残更具彻底性?!

  以“渣滓”扫垃圾,以垃圾取“渣滓”,这是多么巧妙的构思?!

  然而,张鸿远幸好没有沦为这些扫垃圾的“渣滓”,这是值得宽慰的事情。当他和这些渣滓们童年时节光着屁股在河里耍水时,谁会想到日后成为两个对立阶级的人呢?

  从刘德望的身上,张鸿远找到了一种心理上的宽慰和平衡:不知是由于刘德望更大的不幸相形之下使张鸿远的不幸显得无足轻重了,也不知是刘德望身处逆境中那种虔诚坚韧的精神感召了张鸿远,遮盖在张鸿远身上的沉郁的不幸渐渐缓解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张鸿远笑了。

  麦收之后,建忠媳妇林巧珍也参加劳动了,但出勤极不正常,经常隔三差五请假休息,渐渐小两口不时小打小闹发生一点争吵,张鸿远一来二去也有耳闻目睹,但装个糊涂,也不放在心上。

  霜降之后,队里该分的粮食都分配完毕了,看看临近农闲时节了。

  一天上午,有一个黑瘦黑瘦、腰背有些驼的小老头,像幽灵一般溜进了张鸿远的院子,小老头,五十二三年纪,看上去足有六十好几,进了院里,飞快地瞅了瞅南窑和正窑,那目光非常狡猾,之后溜进了建忠屋里。

  “妈,妈,座山雕来啦。”

  这时爬在窗户上玩耍的建刚正好看到了来人,忙向刘瑞芬报告。

  “什么座山雕?谁?”

  刘瑞芬正躺在炕上休息,近一段时期她身体欠佳,老是没精打采,听得儿子的话,便坐了起来。

  “他,东沟我嫂嫂的爹。”建刚压低声音说,“是那个‘搅茅棒’。”

  刘瑞芬明白了,是说建忠的岳丈林大金。

  “别胡说!没告诉你们别叫人家外号?”

  刘瑞芬吓唬了孩子几句,静耳听时,听到了林大金——那个‘搅茅棒’沙哑的说话声和不时发出的干咳声。

  “叫你爹去吧!”刘瑞芬赶紧让建刚叫张鸿远。这个‘搅茅棒’很少上门。肯定是有事儿。刘瑞芬打心眼不想见这位亲家,她有点怵怔。

  林大金随说算不上盖世闻名,但绝对是盖村闻名,在一千多口人的东沟村,林大金能成为男女老少皆怕的人物,也算得上是个非同寻常的材料。

  世上有两种人能成为人物,出奇的好人和特别的坏人。而好人成为人物,说明坏人太普遍了;坏人成为人物,说明好人太多了;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的社会绝对是最好的社会,信不信?

  林大金荣幸地生长在一个好人居多的时候,于是因为特别恶劣的脾性成为当时盖村闻名的“人物”。他成为“人物”主要是得益于特别的性格:一方面也是个头脑简单的人,而另一方面他又极爱逞能,总认为自己是个大能人,别人办不到的事儿他却能办到,这种矛盾的性格,加上他几次让人哭笑不得的表现,使他名声大振,赢得了‘搅茅棒’的非凡称号。

  林大金年轻时就是一付瘦小驼背的丑相,一张上粗圆、下尖窄的锛炭镢脸;一双杏仁眼中黑眼仁小,白眼仁多,看其眼,便知其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