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家千金-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
  
  收到家书,知已画押,遂安。与兄同游豫州中。夜宿嵩山,望昔日曾宿之行宫,莫名感怀。嵩山之妙,诸多在于险境,昔日你我皆未观,今日终一尝心愿。逗留七日,听少林梵音,观宿鸟夜归,觉心广地宽,言愿于此长住,殊料兄闻之甚恐,缚吾于梦中,连夜下山,及明,已出嵩山地界。
  
  8
  
  齐鲁大地,文教巍然成风,惜沿路僧侣道观,兄皆过而不入,及至孔庙,竟不愿停。甚怒,后兄退让之,同游孔庙。祭至圣先师,兄窃言昔日最恨此獠,累恨不能击而杀之,孰料后知乃作古多年,憾之。吾闻之替父哀,得子如此,家门不幸。兄竟不以为耻,反沾沾自喜。
  
  9
  
  三日前于济宁乘大船走水路,甚簸,晕吐数次,兄笑言海上风浪数倍于此,并做海歌聊以解闷。三日后,不药而愈,乃至船头观景,但见来往商船如梭,蔚为可观,与兄约定,若我侥幸在家,三年后同登海船。
  
  10
  
  夜宿舟上,甚为无聊,乃操琴为戏,不料有人停船靠问,乃故人。乐甚。
  
  11
  
  江中有大鱼,肉糙,味鲜,仅可熬汤已。但渔婆想与,盛情难却,仍大口食之。聊及此地风俗,颇多可获,乃附信外。
  
  12
  
  行船月余,终到苏州,吴侬软语,果真糯糯可爱,但风物感觉不过尔尔,料冀望过高之故。余立码头,观之人流穿梭,忽忆起昔年戏言造大船同巡苏杭之说,悲从中来。但又想吾先达之,汝期年而至,见吾见之风景,听吾听之乐声,岂不乐哉,遂笑。
  
  兄伴左右,见吾忽悲忽喜,忧色甚重。吾欲言之,张口无可辩。
  
  13
  
  父兄皆在苏州书院讲学,扮男装听之,父竟不识吾,及至骨肉相认,执手看泪眼,无语凝咽。
  
  14
  
  苏州甚乐,大好。
  
  此乐间,仍思蜀。憾之
  
  15
  
  不觉离京已近一年,时值元日,家书频传,乃收拾箱笼与父兄归家,途中遇旅人,谈之,思念之情不绝如缕,乃寄红梅以遥祝,另附书五箱,宫中尚无而汝或许需用。
  
  16
  
  及乡,子侄相见而不相识,笑问客从何而来,欲往何归。戏答曰,从来处来,往归处归。及夜,覆不能寐,起床看月,想吾等无根之人,以无来处可寻,亦无归处可归,笑。
  
  17
  
  父母兄嫂待我极亲,勿忧。
  
  16
  
  乞巧,与家中姐妹拜月,呈蛛盒于案上。次日,启之窥看,竟无网格,母大忧,父云‘子不语怪力乱神’,掷蛛盒于地,吾捡而藏之。蛛无罪,吾亦无罪。
  
  17
  
  家中女眷亲戚走动,闲谈间或问及宫中旧制,思而答曰,太后首饰已不曾记起,若问书库藏书,或之一二。众女笑之,书囊之号不胫而走。及后,或有人相邀,再无人问起旧事,甚清净。
  
  18
  
  吾父竟问起宫中藏书书目,甚惊。竟答之,其赞叹不已,有建书楼之意。
  
  19
  
  八月,大兄离家,赴京赶考。此途艰难险阻,异于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阻,不可得,唯有听之任之,只望一路顺风。
  
  19
  
  期月,父于家中议,乃启闲田建书楼,吾本旁观,奈何看其屡屡不得法,怒而代之。
  
  20
  
  欲仿宫中旧式做书楼,思之不适,乃重修之。忽得营造法式,大赞。
  
  21
  
  书楼之举,知易行难,母言不成或可弃,不愿。
  
  22
  
  重修图纸,建模型,吾与父废寝忘食,甚乐。母怒,言之若不寝食,吾建之其烧之,惧,乃食。
  
  22
  
  建书成,共八层,只诗词歌赋,文章书法,小说话本等杂类,经史乃国之根本,不可轻藏。父听之甚憾,允。
  
  23
  
  与父游湘渝,见鸿儒,收书,讲学,甚乐。其时大兄在京城,二兄在塞外,三兄在塞上,唯我侍奉左右。父劝二兄三兄读书不得,愤慨生儿不肖,不若有女,笑。
  
  24
  
  代父于白鹿书院授课,学子见吾甚惊,噪杂不止,父怒而命人执棒于门,但凡早退者,俱三十棒。生畏其凶,不敢动,吾乃开课。
  
  25
  
  书院授课多日,着群衫钗环,众人皆以习之,路不侧目,父颇为自得。余不知生私谓其大棒也。
  
  26
  
  有故人来,同游庐山,饮酒歌之,甚乐。行走之余,念若你在此为何态,忽觉音容笑貌已疏,大惧。
  
  27
  
  深夜忽梦少年事,恍如隔世。掐指一算,离京已四载。
  
  28
  
  闻及皇上已有嗣子,父言不必再书信,吾允之,封笔。孰料逢欢欣之际,往往不假思索而文成,待欲封缄,才忆起相思无处寄。当年离京立下盟约,我来,你不往,无题头署名,只当仍在旧时,我于你榻边遗落字条矣。如今,悔之。若有只字片语手书,也寥可寄怀。
  
  29
  
  案上信笺失,料想暗卫已送出,默然。
  
  写不写在我,看不在在你,已成沉疴,便不再勉强,仍按旧时例。
  
  30
  
  与父游于岳麓,母自故乡寄来桂花酒,乃我归家之年埋下,如今勉强已算陈酒,笑。闻汝大婚,思前虑后,贺字以下竟无可述,唯以白纸送之。
  
  31
  
  逢画师瀚海,席间谈起京城旧事,俱醉。后从其学其艺,略有小成。
  
  32
  
  与父还家,恰逢生辰,贺之。酒酣耳热之际,有父亲弟子向吾求婚,愕然退走。
  
  33
  
  母言及改嫁事宜,辞。
  
  34
  
  再谈,再辞。
  
  35
  
  另有数人提亲,甚忧,思及昔年二兄所言大船之事,决议离家。
  
  36
  
  离家之事败露,母泣,甚愧。母再不提改嫁之事,吾再不行李家之举。
  
  37
  
  离宫七年,朝堂之事或有所闻,但天遥地远,皆不知详情,如今思及已是云山雾罩。人之记忆,竟不可靠至此,甚为可笑。
  
  38
  
  家中桂花树开,令仆婢众人采之,另作桂花酒。前日大兄来信,言及京中好友同行归家,母与大嫂俱忙。虑及兄嫂之前所举,决意往山民处避之。
  
  39
  
  “侍婢买得青枣,甚甜,不知其时竟有此果,吾,”凌钱写到这里,想了想又划去,将着纸揉成一团扔到废纸篓去。
  
  自己最近也越发无聊了,连吃吃喝喝都写,越发俗气。暗笑了几声,却是把笔挂在了笔架上。
  
  “姑娘,山上天冷,这几件大毛衣服带不带?”清风抱了大氅进来,问她要带哪些东西。
  
  “屠苏叔叔他们那里净是皮毛,你还愁这个。”凌钱看了一眼便摆摆手,“衣服都不用带了,我往年在那里留的还有些,你只管收拾笔墨纸砚这等在山里难买到的东西就行了。”
  
  “好。”清风点点头抱着衣服出去了,转眼明月又过来问她要带哪些书,凌钱把自己常用的几套指点了,让她去打包,然后又有人来问其它,忙得人仰马翻。
  
  “怎么大少爷一回家,姑娘就要避出去啊。”有新来的不知道,小声探问着,年纪大的一些便撇撇嘴告诉她,“还不是少爷那毛病逼得。姑娘明明不愿意嫁人,偏偏他每次回来都要带上几位未婚的适龄好友,邀小姐一起踏青春游,赏雪寻梅。那些人但凡只要跟姑娘搭上了话,没几日就迷上了,于是便展开追求,真是让人烦不胜烦。明着拒绝吧,都是文人士子,又志气相投,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于是只能暗地躲走,不再参加这种事了。”
  
  “怪不得。”新来的小丫头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也低头加入了打包的行列。
  
  “姑娘,都准备好了,几时出发?”过了一会儿,凌钱还在屋里头琢磨着下一封信,清风就已经来问她了。
  
  “让他们准备好车妈,我去禀明母亲便可出发了。”凌钱点了点头,起身往母亲那里走去。
  
  “啊,对不起。”她一路上正魂游天外,走过垂花拱门的时候忽有一个人匆匆的跑来,两厢之下撞了个正着,凌钱赶紧一手扶着墙一手打算拉他起来,却不想被人反握住了手。
  
  “你,”陡然被轻薄,凌钱怒的快要喷火了,没想到一打照面却愣在了原地。
  
  尽管过了七年,尽管她觉得她已经忘记了那张脸,尽管已经很难从他脸上找回七年前那个少年,可是她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娘子,我来接你回家了。”他抱着她沙哑的说道,恨不得能将她就这样嵌在骨头里。
  
  她恍恍惚惚的站在那里,被他抱在怀里,只觉得像是在做梦,呓语的问道,“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好了。”他把头搁在她的肩上,轻轻的抚着她的发,“你没看邸报?”
  
  “我已经三年没看了,”她闭了闭眼睛,努力忍住那股泪意,“自从,”
  
  他抱着她的手搂的更紧了些,“不用说了,我知道。我把问题都解决了,把房子打扫干净了,把屋子腾空了,就等着接你回去,咱们,成亲。”
  
  “好。”她偎在他怀里,笑着答应道。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终于写完了。松口气。写的比较简单,但是该写的差不多都写了。
~(≧▽≦)/~自己很满意,总算了了个心结。
这章看不懂的话有疑问的话可以留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