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臭老头也真是。自己不敢对小皇帝怎么样。就拿我这个当奴才的撒气。这样算什么英雄好汉啊。


    还有那个皇太后,分明是借故整我。还真是够恶毒。


    欧阳哲炫在里面听书的时候,不时的用眼光瞟一眼董小宛。


    在董小宛弄倒了N碗水,打破了无数个碗,并且冷得就快要麻木的时候。终于听到那欧阳哲炫说:“陈师傅,饶了他吧!朕保证日后再不迟到。”


    那陈子仪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坐在他的位子上继续看他的书。


    欧阳哲炫见状,便起身走到肃宗的画像前跪下说:“父皇,儿臣在此发誓,日后必当好好读书,绝对不会迟到片刻。”


    这时,那陈子仪两眼含泪地扶起欧阳哲炫,说:“皇上,微臣不是要逼你。只是你年纪越发大了,就快要到亲政的年龄了。所以微臣想皇上多读些书,学习如何为君,为大严百姓谋福,并非要故意刁难皇上。”


    “朕知道!朕知道老师对朕的苦心。朕自当不辜负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欧阳哲炫也饱含深情地说。


    “好!好!皇上果然长大了。”陈子仪说着,便“扑通”跪在了肃宗的画像前,“先帝爷,你看见了吗?皇上长大了。皇上长大了。”说着,眼泪便扑簌簌地往下流。




升为侍读 (10)

“陈师傅,起来吧!”欧阳哲炫亲自将陈子仪扶了起来。


    陈子仪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被皇上亲自扶起来,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老师,你看小丸子也跪了这么久了。就饶了他吧!”欧阳哲炫趁机说。


    这时,陈子仪还沉浸在惊惶之中,只是无意识地点了点头。


    欧阳哲炫见状,便对外面的太监说:“你们送小丸子回去换件衣服再过来。”


    外面的太监听了,连忙扶起董小宛,将董小宛送回落英院。


    董小宛被太监送回了落英院,换上了干爽的衣服,喝了一碗雅嬷嬷准备的姜汤,并问了雅嬷嬷这侍读到底要做什么。董小宛根据雅嬷嬷所说的,总结出这侍读就是陪皇上读书,还有就是若皇上要被罚那侍读便要代罚。董小宛觉得自己亏大了。以后自己岂不是要天天代那小皇帝受罚了吗?难道这皇太后就是要这样整我吗?


    不管董小宛觉得如何吃亏,如何郁闷,但她还是回到了文渊阁。毕竟她现在是皇上身边的侍读,若是不在皇上身边陪着。那不知那个什么皇太后会对她怎么样呢!所以她还是辛苦一些比较好。毕竟是自己的命比较宝贵一些。


    董小宛重新回到文渊阁的时候,那陈子仪示意她在欧阳哲炫下首的座位上。


    这时,陈子仪正讲着《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只听那陈子仪说:“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董小宛听着陈子仪读着那些古文,越听越困,于是便撑在桌子上打起了瞌睡。


    陈子仪读到这里看到正打着瞌睡的董小宛,于是走到董小宛的面前,用教鞭敲了敲董小宛的桌子,然后说:“小丸子,你来说说这段是什么意思?”




升为侍读 (11)

“什么?!”我才刚睡着,见到了一大堆的金银珠宝,你就吵醒我了。我怎么知道你讲了什么啊。董小宛在心里嘟哝着想道。


    欧阳哲炫见到一头雾水的董小宛,然后拿起书指了指刚才陈子仪读的那段文字。


    董小宛见了,连忙拿起书来一看,原来是她曾经因为课堂睡觉而被老师罚抄了无数次的课文,心中暗喜,口里说:“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动武了。’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上代君王曾经授权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的国境早就在鲁国境内了,是和鲁国共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季氏要攻打它,我们二人都不想这么做。’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去担任官职,如果不能,就要辞职,假如瞎子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了也不去搀扶,那又那里用得上助手呢?你得话说错了,虎兕跑出笼子,龟玉毁在盒中,这是谁的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要找理由去做的人。我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境内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使他们来了之后,就使他们安心。现在你们二人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着在国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呢。’”


    那陈子仪听了,微微点了点头。


    董小宛见了,心中喜悦,便又说道:“不过我觉得这孔子的话说的十分不对!”


    “大胆!孔圣人的话哪里不对了?”那陈子仪转喜为怒,大声呵斥道。


    “本来就是错了嘛!这颛臾就如同当今天下的藩王。虽然口里说尊于朝廷,但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每年国家的税收有泰半进了这些藩王的手里。而且这些藩王的势力一天天的壮大中,如若不撤藩,过不了20年,便会弄得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并且还将威胁京城。正如冉有所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所以我说这颛臾也一定得伐,这藩一定得撤。因此我说这孔子说的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董小宛根据这些天来对藩王的了解,说了这一番话。


    那陈子仪被董小宛驳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而欧阳哲炫却两眼闪光地看着董小宛,心中若有所思。




升为侍读 (12)

第三十一章千钧一发


    上完课,董小宛又跟着欧阳哲炫来到上书房看奏章。


    董小宛站在欧阳哲炫的身边,无事可做,于是便翻了翻台上的奏折,不料却翻到了许贤航的奏折。


    董小宛好奇地看了一下,一看之下吓了她一大跳,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只见那奏折写道:臣以老悖之年,添在辅政之列,望有生之年能匡圣君臻于隆治,此乃臣之鸿志也!今上已十七,年已大成,却未亲政,臣之愿不能成也。故臣俯首,恳请上亲大政。若上不念吾之忠心,不亲大政,臣愿请守帝陵,一生陪于先帝左右。


    董小宛吞了一口唾沫,心道:这不是找死么?恐怕连小皇帝的命都难保!这小皇帝上次微访许府,难道就是为了这件事吗?这小皇帝也太着急了。这四大顾命大臣,虽说每人管城外的一个大营,势力相差不大。但是那萧远舟早就和李思痕连成一气了。而且朝廷上下大都是萧远舟的人。而那孙慈涣虽是四大辅臣之首,但人已年迈,而且近来都不大管事。况且谁又能保证这孙慈涣没有异心呢。若真的出什么事情,那这小皇帝不但皇位保不住,可能连命都不保。可是我帮他还是不帮他?若我不帮他,趁着这个混乱,我便能出宫了,命当然也保住了。可是我若帮了他,那我不是困在这皇宫之中等死吗?到时,萧远舟死之日,那也便是我死之日了。


    董小宛静了静心,抚顺了自己的呼吸,然后平静地说:“皇上,奴才有个请求。望皇上能恩准!”


    “什么请求?你说来听听!”欧阳哲炫头都没抬地说。


    “皇上,是这样的。奴才想若是他日皇上除掉了萧远舟,是否能放奴才出宫。”董小宛心道:小皇帝啊!你还是答应让我出宫吧。若是你不答应,那我该怎么下决定啊?


    “出宫?!你真的如此想出宫么?”欧阳哲炫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望着站在他身旁的董小宛。


    “不瞒皇上说,这皇宫的确不适合奴才呆在这里。奴才向来鲁莽,难免会做出些错事,而且奴才向来都是无拘无束的,这皇宫中,到处都是规矩。一个不小心,奴才的脑袋便要掉了。所以奴才想皇上是不是可以放奴才出宫,若是能让奴才的姑姑和表妹都能出宫,那奴才更是感激不尽了。”董小宛据实说道。


    “难道你不愿意陪着朕吗?朕可以给你富贵荣华。只要你陪着朕就行了。这皇宫中,朕连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那些什么妃嫔贵人,明里对朕恭恭敬敬,嘘寒问暖,但她们心里想的都是希望朕能给她一个皇子,让她享尽荣华,荣耀家门,没有一个是真心对朕的。只有你对朕是真性情,不将朕当成一个高高再上的皇帝,而将朕当成普通人,和朕做朋友。世人都说皇上是孤家寡人,但朕不想当孤家寡人,朕需要你这个朋友,需要一个可以谈心事的朋友。你明白吗?”欧阳哲炫声音诚挚地说。




升为侍读 (13)

董小宛可以看见欧阳哲炫眼里的一丝落寞与孤单。她很想抚平这丝落寞与孤单,但是她知道她不能。她必须出宫,这不是她要呆的地方,也不是她能呆的地方。因为这皇宫之中太多钩心斗角,太多的肮脏,她不适合这里。她想要当一名济世的名医。


    董小宛露出一丝笑容说:“即使奴才出宫了。皇上也还是可以找奴才,将奴才当朋友。还是可以和奴才说心事。但是这皇宫确实不适合奴才。奴才很想自由自在。还请皇上成全。”


    “既然你这么想。那朕也不勉强。若是你助朕将萧远舟给铲除了,那朕便让你出去吧!”欧阳哲炫的声音里有一股哀伤。


    董小宛听了,心虽不忍,但却知道自己是必须出宫去的。“皇上也不必这样。日后皇上也可以时时出宫找奴才啊!”董小宛安慰欧阳哲炫道。可是心里却想:小皇帝,我出宫之后,恐怕你是找不到我的了。你也不要怪我骗你。我这样说,至少你的心里也会好受一些。现在我能帮你化解这场危机,帮你除掉萧远舟。我可以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了。这也不枉我们结义一场!


    欧阳哲炫没有再说话,而将精神聚回到奏折上。


    董小宛假装翻出奏折来看,然后装作拿出许贤航的奏折,翻了翻,然后说:“皇上,上次你微访许府就是为了奏折里的这件事吗?”


    欧阳哲炫抬头看了看,点了点头。


    “皇上,恕奴才斗胆直言!”董小宛一脸肃然地说道。


    “你说!”欧阳哲炫放下手中的毛笔抬头望着董小宛说。


    “这事大大不妙!”董小宛皱着眉说。


    “不妙?!如何不妙?”欧阳哲炫也想听听董小宛的说法。


    “皇上,你想现在许贤航的实力和萧远舟相差多少?虽然说一个管东营,一个管南营,可是皇上可曾想过李思痕?他可是与萧远舟狼狈为奸的。他二人的兵力加起来就是许贤航的两倍。那个孙慈涣,虽说是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可是最近他自称病了,那便是想要看许贤航和萧远舟二人互斗,以便渔翁得利。再说这朝中大臣,大都去巴结那萧远舟。这样一来,许贤航又明显低了一分。皇上此时让他进言,那便是以卵击石,最后鸡飞蛋打,恐怕皇上你也……”董小宛说到这,便想起这后面的话不能讲,于是止住了话语。


    “那你的意思就是,朕也危在旦夕了?”欧阳哲炫猜道。


    董小宛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欧阳哲炫见了,脸色变得十分苍白。


    “皇上不必惊慌。奴才有一个方法,虽然不能力挽狂澜,但至少能保住皇上您。”董小宛用坚毅的眼神看着欧阳哲炫。




升为侍读 (14)

“什么方法?”欧阳哲炫双目凝神地望着董小宛。


    “弃车保帅!”董小宛从口中吐出四个字来。


    “弃车保帅?!你是要朕……要朕……”欧阳哲炫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不错!皇上,现在只能这样了。皇上还要加紧些,否则恐怕夜长梦多。那萧远舟想是已经看过这篇奏折了,可他还是将奏折送了来给皇上。那是因为他不确定是不是皇上你的主意,他想试你一试。”董小宛郑重地说。


    “那朕该怎么办?”欧阳哲炫问道。


    “皇上写下朱批,痛斥许贤航,并着萧远舟问他的罪。这招叫欲擒故纵,让萧远舟看不出皇上的意图。这样皇上也便安全了。以许贤航一命换皇上几个月的太平,也算他死得其所了。日后,等诛杀了萧远舟,那皇上便可以为许贤航平反了。”


    欧阳哲炫听了,沉重地点了一下头。


    董小宛见了,便将奏折递给了欧阳哲炫。


    欧阳哲炫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毛笔给许贤航的奏折写下朱批,写完便瘫坐在御坐之上。


    待欧阳哲炫写好之后,董小宛拿过来看了一下。只见欧阳哲炫写道:尔许贤航世受国恩,乃先帝顾命重臣,理应竭尽心智辅佐朕躬,共成大业,为何出此不伦不类之语?朕仍年少,何敢亲政。尔欲朕亲政,当与余众顾命大臣商议着事,何为尔一人上奏,而置其余众公何处?即使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