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屋-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定眼一瞧,那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嬴政。

嬴政到了跟前,勒住缰绳,嘴角带着浅浅的弧度,看了一眼刘迁和刘安,将手中的一个包裹一样的东西,扔在地上。

那包裹滚了滚,磕到了殿前的台阶才停下来,外面的布登时散了,露出里面的东西来,刘安和刘迁一见,顿时眼前一黑,刘安年纪太大,禁不住惊吓,晃了晃,扶着红木柱子才没有跌倒。

那包裹里,正是刘陵的人头。

嬴政骑在马上,眯起眼来笑着,居高凌下的注视着刘安,道:“刘陵翁主妄图调动淮南驻军,已经被本相斩首,淮南王,你要的兵马已经到齐了,全部包围在王宫外面,是不是想要查阅呢?”

刘安一听,再也支持不住,一下子晕倒在地上。

刘迁见大势已去,想用手中的剑抹脖子,但是抬起了剑,连抹下去的勇气也没有,最终跌坐在地上。

嬴政对卫青使了个眼色,卫青登时让兵士们将刘安和刘迁押起来,刘迁的人马群龙无首,纷纷扔掉兵器投降了。

刘彻见到嬴政领兵而来的一刹那是高兴,但是随着嬴政的动作,心里却隐隐的有些不对劲儿,嬴政那种居高凌下,和临阵指挥的气势,并不像是个将才,而像君王……

刘彻也眯了眯眼,看着骑在马上的嬴政,不着痕迹的在大袖里攥了攥手。

天色已经大亮,谋反的淮南王和太子刘迁已经被抓下狱,其他由张汤全权立档调查。自始至终没有费一兵一卒。骚乱很快也平息了。

刘彻去给皇太后请早安,皇太后见到他好端端的样子,禁不住问长问短的,看起来也担心的不得了。

刘彻将淮南王造反的事情告诉了皇太后,王太后非常吃惊,没想到刘安一直暗藏祸胎,自己反而中了他的圈套,一直在被淮南王利用。

刘彻请了安从殿中出来,对卫青道:“不再多留了,准备准备,立时启程回京去。”

卫青有些迟疑,道:“陛下,您的伤……”

刘彻抬手制止他的话,道:“不能再等了,为了除掉一个淮南王,朕耽搁了这么多打匈奴的时机,多等一天,匈奴人就多有一天恢复元气的机会。”

“诺。”

卫青听了刘彻的话,并不在反驳,当即应声,调头去准备了。

霍去病一直留在军营里,一直到御驾回京的时候,才和众人汇合。

卫青见到霍去病,连忙上下打量了一遍,道:“你在军营里,没有什么事罢?”

霍去病笑道:“我能有什么事?那些人都佩服舅舅佩服的不得了,我留在军营里完全是最轻省的活计,只不过和他们唠唠嗑,聊聊打匈奴而已。没让我亲自去抓淮南王,真是太可惜了!”

卫青见他没有什么不对,反而因为这件事,也不怎么避着自己了,当即松了口气,道:“没事就好。”

霍去病道:“舅舅也没受伤罢?”

卫青摇了摇头,霍去病能关心自己,卫青心里当然高兴,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完,霍去病又道:“丞相呢?他一个人领着骑兵往回赶,也不知道出没出差错,丞相有受伤么?”

卫青听他提起嬴政,登时一口气憋住了,把方才喜悦的心情给压了回去,卫青对嬴政是佩服的,若不是这样,卫青也不会听他调度指挥,但是正如刘彻奇怪的一样,卫青也觉得,霍去病这种谁也不服的人,怎么就对嬴政服服贴贴的,而且还甚是关心的样子。

卫青喉头滚动了一下,觉得自己对霍去病的想法本身就是不对的,只能不着痕迹的苦笑了一下,道:“你放心好了,这次没有任何人受伤。”

霍去病这才松口气。

刘彻难得的没有让嬴政参乘,他坐在车里,往京里赶路,虽然是御驾,但是也难免的颠簸,刘彻后背上的伤口有些开裂。

嬴政骑着马在前面,忽然有内侍小跑过来,道:“丞相,皇上的伤有些不好了。”

嬴政愣了一下,随即打马过去,后面的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刘彻的伤有些恶化,身上发热,似乎是昏睡过去了,御医正在给刘彻看伤。

嬴政让人安营扎寨,今天就不打算继续走了。

刘彻一直睡着,御医给他敷了伤药,就退出了营帐。

嬴政站在榻前,盯着刘彻看了一会儿,刘彻皱着眉,因为发热似乎睡得并不好,忧虑重重的样子。

做君王的就这样,眉头从来都是皱着的,不管他们多么不可一世,但是终究都是表面,其实总有担心不完的事情,内忧、外患,还有一堆的民生问题。

嬴政就站在榻前,低着头看了良久,他抬起手,看了自己手心良久,自己抓淮南王有功,正是人心所向的时候,而且淮南驻军都听自己的号令,如果这个时候刘彻死了……

嬴政想着,心中有东西在不断的膨胀,他的手放在刘彻的脖颈上,指甲发白,眯起眼睛,掩藏起严重冷漠狠戾的眼神。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终究没有下去手。

他忽然记起刘彻为何受伤,如果不是那时候他护住自己,想必是可以躲过去的,嬴政是做君王的料子,从小到大,都不会将知恩图报放在心里,在嬴政的眼里,没有恩义,只有利益。

然而嬴政不明白自己,为何这一次会突然“心软”,他使劲的攥了攥手心,一甩袖子,终于转头出了营帐。

嬴政心中想着,并不是为了还刘彻的人情,而是他现在杀了刘彻,名不正言不顺,不知道会不会为别人做了嫁衣。

顺便两讫了,也好……

因为刘彻的伤势,队伍的速度就慢了一些。

卫子夫听说皇上巡幸要回来了,心中欢喜,这么长时间都没见到皇上,也不知道他在外面有没有寻觅新欢,皇上向来是不缺妃子的。

这次巡幸,皇上都没有带自己去,这已经让卫子夫警铃大震了,人都说小别胜新婚,卫子夫就想趁着这么久不见面的机会,好好的讨一下刘彻的欢心。

没准皇上一高兴,自己可以生一个皇子也说不定。

刘彻回到宫中的时候,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自然要去安抚一下卫子夫,毕竟刘据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该到册封太子的时候了。

卫子夫正在花园里赏花,他没想到刘彻会往自己这边来,皇上回来了两天,忙着处理各种堆积的事务,不是在宣室阁就是在书房,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去见一见皇上。

卫子夫为了这件事情心思更重,她想找卫青来说说话,只不过卫青也忙得厉害,而且卫青因为霍去病,就算不能表露自己的感情,但是也绝对不会娶亲,卫青知道自己一去椒房殿,肯定要被卫子夫缠着说阳信长公主的事情,所以索性就不过去。

刘彻到了花园的时候,卫子夫正临着湖坐着出神,她吓了一跳,心中又惊又喜,赶忙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随即才面带羞赧的盈盈拜下。

刘彻将她扶起来,卫子夫装作很委屈的样子,慢慢靠近刘彻怀里,见刘彻没有生气,就整个人依偎在刘彻怀里,声音很温柔,道:“妾许久都未见皇上,心里惦念的紧,皇上亲自过来看妾,真是让妾喜不自禁。”

刘彻道:“朕也惦念你,据儿怎么样,这些日子又读了什么书么?”

卫子夫听他提起刘据,有些不高兴,但是装作很贤惠,没有任何不满的样子,笑道:“据儿越发的调皮了呢。”

“调皮好啊,免得太沉闷了。”

卫子夫依偎在刘彻怀里,轻轻摩挲着刘彻龙袍上的金线,羞赧的道:“皇上,今儿晚上留下来么?”

刘彻没有马上接口,卫子夫怕他又走,赶紧继续道:“皇上留下来罢,不要忙坏了龙体,适当歇息歇息……再者说,妾……妾还想为皇上,生一个皇子呢。”

刘彻听了卫子夫娇滴滴的话,没有高兴,反而眯了一下眼,将卫子夫不着痕迹的从怀里推开,道:“朕也很想歇息,不过实在是太忙了,皇后若是无事,可以多陪陪母亲去,皇太后身子不好,你去和太后多说说话。”

卫子夫脸上羞赧的笑意僵硬着,眼睁睁看着刘彻要走,只好抿了抿嘴,跪下来恭送。

刘彻刚走了几步,就见嬴政抱臂靠在回廊的栏杆上,刘彻心中一突,怕是刚才卫子夫的话肯定让他给听去了,他心里莫名的心虚。

嬴政见刘彻走过来,面色如常,没有一点儿的变化,将一卷竹简呈上去,道:“张汤从淮南王王宫中搜出了伪造的圣旨、玉玺和三公印信,淮南王胞弟衡山王也参与了谋反,谋反的事情已经确凿。”

刘彻一听,脸色有些发沉,将竹简展开来看,冷笑了一声,道:“好个刘安,胆子太大了。”

他说着顿了顿,道:“张汤办事很利落,这回还让他去,取消淮南国、衡山国封地,收归朝廷,改为九江郡、衡山郡。”

嬴政应声,道:“那陛下准备怎么处置淮南王。”

刘彻掂了掂手里的竹简,看了嬴政一眼,随即眼睛平视前面,似乎若有所思,半响才轻飘飘的说了两个字。

“灭族。”

“诺。”

刘彻在回廊里坐下来,示意嬴政也坐下来,道:“淮南王的事情这就算处理好了,但是这只是削藩的开头而已……丞相觉得,接下来该是哪个诸侯王?”

嬴政想了一会儿,道:“齐王年轻,尚没有什么根基,陛下可以先拿下齐国。”

刘彻笑了一下,看着嬴政,道:“为何每一次,丞相都和朕想到一处去了。”

71、第二十二章 督战

刘彻道:“齐王虽然年轻;而且极其惧怕他的母亲;但是骨子里还是个有主见的人,也并不好对付。”

他说着;对嬴政笑道:“朕已经想好了;让谁去齐国做这个国相……这个人还和你共事过。”

嬴政看他志在必得的表情;顿时就明白了刘彻心中的人选;这个人不怕倒行逆施;确实有铁铮铮的傲骨,只不过有时候无所不用其极了一些;而且在朝廷之中不遗余力的树敌;恐怕并不是太好的人选。

嬴政心中一转,但是并没有说出来,毕竟刘彻已经决定了,自己就算说出异议,也只会惹得刘彻不快,有人反对他,作为一个君王,很可能更要一意孤行,来证明自己的决断是对的。

刘彻见他不说话,笑道:“丞相没猜到么,是主父偃。”

嬴政笑了一下,他果然是猜对了的。

嬴政道:“主父偃是个人才,口才好,而且不会华而不实,他的推恩令算是一件大功劳,让他做齐国的国相,也不会落人话柄。”

刘彻道:“果然咱们俩就是想到一处去了,确实是这个道理,朕也觉得好,主父偃是人才啊,有大才,而且难得的忠心耿耿。”

嬴政没再说话,刘彻说完也就没再开口,一时间有些寂静。

这时候有人匆匆从远处小步跑过来,来人是公孙弘,他跑得急,用袖子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到了跟前赶紧给刘彻行礼,又对嬴政点头。

刘彻见公孙弘一把年纪了,跑的一头大汗,笑道:“你这么急,为的什么啊?”

公孙弘这才道:“皇上,刚刚得到的消息,御史大夫韩安国……”

刘彻听见韩安国的名字,笑了一声,半是开玩笑的道:“对了,朕还没问呢,韩安国这老儿跑哪里去了,朕回来的时候也不见他迎接,位列三公,就这么干活儿的?”

公孙弘一时面露难色,道:“回陛下,御史大夫他……来不了了。”

刘彻听他这么说,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心里咯噔一响,道:“怎么了?”

公孙弘道:“御史大夫于今早……病逝了。”

刘彻面色如常,只是望着湖面久久没有说话,道:“为何如此突然?御医看过么?”

公孙弘道:“回陛下,御医看过,御史大夫早些就身体不好,又不告病,这是……积劳成疾啊。”

刘彻点了点头,道:“韩安国,是国之大器,文武俱全的大臣,不光是嘴皮子厉害,还能打仗……你们记得么,他虽然是主和派,但是在打匈奴上,眼皮子可是一下都没眨过。”

刘彻说完了,又将目光放在湖面上,良久之后,似乎是在回忆,道:“朕出宫这些日子,辛苦了韩安国,只可惜,他还没看到朕把匈奴打得抱头鼠窜。”

嬴政并没有说话,韩安国从辅佐梁王开始,从梁国的国相开始,可谓是荣耀一时,梁王去世之后一直不得重任,或许田汀霸咄鞣ǖ氖虑楦闪瞬簧伲遣坏貌凰担故怯惺度酥鞯模舨皇翘锿‘的引荐,韩安国也做不上御史大夫的位置。

正如刘彻说的,韩安国是国之大器,嬴政也可惜了他的才华,就这么没了,只不过生离死别见得太多了,又有更多的生离死别等着,心里渐渐的,也就麻木了。

刘彻收回了神,面色不变,道:“朕方才召了卫青到宣室阁,本来还想着找韩安国去商讨要事,既然这样……丞相跟朕来罢。”

二人到了宣室阁的时候,卫青霍去病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同来的还有赵信、苏建、李广、张骞等诸多将军。

众人向刘彻行礼,刘彻率先进了宣室阁,其余众人才跟随着进内。

刘彻坐下来,看着站在宣室内的众人,道:“朕刚刚回宫,就召见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匈奴自从河朔一战,就开始休养生息,朕不能再等了……”

刘彻说着,看向张骞,道:“博望侯,你从西域回来,也熟悉匈奴人的地界,这次就由你为参军。”

“诺。”

张骞连忙应声。

刘彻又看向赵信,笑道:“之前大将军跟朕举荐赵信,说他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骁勇善战,而且极为熟悉匈奴人的打法……赵信,这次朕就让你做先锋,不要让朕失望。”

赵信连忙抬头,有些惊喜,要知道战功是按照人头率计算的,先锋虽然危险,但是在军人眼里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立功的机会也大,李广一辈子都想要争取先锋的机会,虽然他在军营里熬出了名头,却始终没当过几次先锋。

李广一听让赵信做先锋,面上立时有些不高兴,道:“皇上,赵信是个新兵蛋子,卑将……”

刘彻抬了一下手,示意他噤声,道:“朕知道李将军也想立功杀敌,不过你们这些人里面,只有赵信最熟悉匈奴人的打法,让他做先锋,既能探路,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曲折,朕觉得这是再好不过的。李将军这次就让一让赵信,到时候也有你冲锋陷阵的机会。”

皇上都坐和事老了,李广再怎么也不能和皇上较劲儿,而且李广虽然嘴上不愿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