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妃可是什么也没有。
不会的
潮生回想着安妃的相貌、笑容神态。
不会的。
她那么看重这个孩子处处小心翼翼。
不管是男是女生下来之后她后半生总是有了依靠和寄托。
一定是哪儿弄错了。
蜜月总是过得飞快得甚至让人来不及仔细品评其中的甜意四皇子领到差事了
苦差事。
二皇子也领了差不过是一份闲差管着丽苑的一众乐伶伎人把二皇子乐得象老鼠掉进了米缸皇帝真是英明知道这个儿子除了喝小酒听听小曲儿没什么旁的爱好,索性把丽苑让他管着了。这下二皇子美了乐了想听曲就听曲想看戏就看戏。他可以坐着听站着听躺着听趴着听到丽苑去听把人叫到府里听甚至带出去游园泛舟听。
三皇子领的是兵部的差事。
这是皇后以及国舅一起争取的结果。
喏看人家多有眼光古人也知道枪杆子里头出政权。说一千道一万再嫡出正统名份这东西在有实力的时候那是锦上添花。在没实力的时候那是催命毒药。
所以借着国舅陆达的势三皇子高调进了兵部。
四皇子呢皇帝当然不可能给他也安排一个丽苑那种差事给他的差事也不会比一皇子的更重要。
于是四皇子在工部行走见习头一件差事就是随侍郎包越去顺河巡督河工。
谁不知道河工是一等一的苦差事啊
可是这才领头一个差事四皇子总不能跟他爹说我怕吃苦我不去?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潮生前些日子还觉得皇帝很通情达理给儿子们放婚假大概是想早点抱上包子。结果这一下子四皇子得远去几百里之外不说这一去光在路上来就要耗费不短的时日工程若不顺八成几个月都回不来。
四皇子妃很是深明大义对自家相公的正事是大力支持的消息确定下来之后就开始收拾打点行装。随行的是小顺和小肃还有几个护卫。另外那位包侍郎还有随从和下级小吏这一行人数不少安全倒是不用担心。
只是这一路的衣食住行和在家中自是不能比了。
衣物要打点那耐穿的实用的华而不实的不能带。鞋袜内衫这些要多带以备更换。常用药物得带着什么寒热散啦!化淤丹啦!趺打地啦!金创药都备了一大包。看那份量不光四皇子一个人够用就是连同一块儿去的伺候的人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也都够用了。
四皇子这些日子都泡在工部翻查往年的卷宗账册毕竟以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块儿材料人工堤、坝、桥都全然陌生。到了那儿倘若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闹笑话事小:“误了事就关系重大了。
四皇子妃指挥人打点安排,春墨忧心仲忡。
她好像有种老母鸡的心态显得比四皇子妃还要放心不下。
但是就算她再忧心四皇子也不可能带着丫鬟一起走。
笑话又不是戏说xx默微服私访记里头那样风流皇帝出门寻花问柳顺便除暴安良带着师爷、丫鬟,甚至还有和尚,四皇子这是公差头顶和旁边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潮生和李姑姑齐心协力炮制出了一堆能带出门的吃食。
包括潮生拿手的排肉还有李姑姑脸的花生飞瓜各菜干儿、酥鱼、还有炒面、蜜干饼子,满满当当的装了好些坛子全是方便即食又便于存储携带的吃食潮生还细心地在上头都贴上了纸签儿。
小顺一看那些坛子就咋舌了姑姑你们这是打算搬家哪。路上有驿井的哪能没饭吃?”
李姑姑在他头上敲了一下:“你懂什么?你才出过几回门哪?出了京城往南去一路上吃的口味儿不见得合口,赶起路来谁也保证不了中午晚上就一定有地方打尖歇宿这是有备无患哪。再说了河工上头那一定很苦的殿下要是住不惯吃不惯到时候你就现抓瞎吧。”
小顺摸摸头陪笑说:“是,还是姑姑想的周到。只是这是不是多了点儿,”
潮生也忍不住笑了:“你怎么胡涂了?这又不用你扛着抱着反正有马车全放车上不就行了?”
“对对。”小顺嘿嘿笑:“我这不是从来没出过远门儿么。姑姑是经过事儿的人想得肯定周到。那我就让人收拾搬了去了。”
李姑姑又警告他:“别把坛子颠碎了,下面垫着点儿,还有这是给殿下预备的不知什么时候才得回来你可不能尽着偷吃。”
“知道知道我是那轻重不分的人嘛。”
四皇子临行前一晚,据小满说她好像听见四皇子妃哭了。
潮生并不信:“你听错了吧?你又不是在屋里当差的。”
温氏那个人看起来就温婉持重会因为分离就哭吗。
不像。
四皇子还问过潮生:“可有什么想要的?回头顺手帮你捎来。”
潮生受宠若惊忙说不要。
四皇子说:“也好那到时候再看罢。”
第1〇2章 捎信
四皇子前脚出了门后脚四皇子妃温氏就传下话来。
主子出门了家里要严紧门户各人要本份当差。齐总管也将他们训诫了通,大意就是谁要不给他面子,他就把谁的皮扒了,这个潮生相信。齐总管木着脸这样说的时候真让人觉得背上发凉,丝毫不会怀疑他话里的信用度。四皇子走了第二天温氏就打发了两个人到厨房来。两个婆子一个姓秦是温氏贴身大丫鬟秦荷的婶子。一个姓胡都是温氏自娘家带来的人。温氏插手小厨房的理由是充分的她吃惯了秦、胡二人的手艺了。
当然潜一层的意思入口的东西当然是自己人做的才放心哪。
也许温氏是真的只是想吃自己习惯熟悉到口味。
但是李姑姑可不这么认为,她哼了一声,瞧着吧人不可貌相,这位主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呢。”温氏这是预备在内宅逐步安插上自己的亲信?下一步要排除异己?不得不说如果是这样,那她选了一个好时机。四皇子不在她就是最大的。她说什么谁也不能违抗。本来么,小厨房每天的菜单还是要提前交给温氏过目的,就潮生想大家都是京城人氏,口味应该差异不大,再说李姑姑手艺顶好,温氏吃不惯的可能性不太大,接着就是外院的采买上头温氏也荐了一个副管事说是给现在负责采买的那人打个下手。可是府里现在并没有什么采买大宗,温氏差了人到小厨房之后,顺理成章的先把采买这些菜蔬的差事直接吩咐了那人直接把原来负责采买的给架空了。再接着就是门上。
做主母的深居内宅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就算不是一无所知也不能尽知。而一府里消息最灵通是哪里?当然是门班儿那里。府里进什么人出什么人这人是老是少是忧是喜,为着什么事情,这些消息不费吹灰之力就都知道了。最低限度当主母的不会轻易被蒙蔽。温氏的动作并不急一步一步的来。别的事情潮生管不着,可是,厨房的事儿潮生觉得李姑姑有点不妙。那两个婆子一个笑容满面一个和气大方,一来就掏腰包打酒烹肉请小厨房的这些人吃酒,满口的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李姑姑手底下这几个人是在宜秋宫一直使惯了的倒是不会为这一点儿酒就彻底忘了本。但是架不住人家温氏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都是要秦婆子胡婆子两个人亲手做的李姑姑等于也给架起来了。
因为,厨房本来就只供内院主要是正院的饮食。四皇子一走就等于只伺候温氏一竹人了。现在温氏压根儿不给李姑姑任何机会,潮生肚里也和李姑姑冒出了一样的话。
人不可貌相温氏果然不省油。
现在府里头差不多的地方都有温氏的人了,即使现在看起来没有也不代表真的没有。就算不是温氏带来的人,像绮树那样一早打定主意投靠新主子的现在也一定找着机会赶紧凑上去。还好书房暂时没事。
只是暂时的。
以温氏现在的做派看来她早晚会有动作的。四皇子走了之后潮生每天早上去打扫书房扫地抹尘打开窗子透气摆在屋角的花盆搬出来晒晒太阳。快到中午时候把窗子闩上门锁上去小厨房帮忙。不过现在李姑姑闲的很没什么忙让她帮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灶房里人人汗如雨下李姑姑还乐得清闲了。府里地方大后院靠马厩近的地方有一块空地被李姑姑整了出来,撒了些菜种过了这么几天居然发出芽来了把李姑姑乐得真不轻。
“这要真种出来了咱俩吃不分给旁人。”
姑姑以前种过菜?潮生对这个一窍不通。
“也没种过。”李姑姑抱着膝身上沾了泥也不在乎,“小时候我还记得娘种过菜。”
“姑姑想家了?”
“也没什么可想的了。李姑姑说爹娘都死了老房子也不在了。我现在一个人也挺好的。”潮生正想说什么一个女人匆匆的走了来,见着李姑姑顿时眼一亮:“哎哟!姑姑你在这儿呢叫人好找。”
李姑姑坐着没动淡淡地问找我?找我能有什么事儿?”这几天厨房的人就算没有向秦、胡二人靠拢也和李姑姑显得有距离了。起码笑得没以前殷勤。以前潮生去厨房那些人忙不迭的讨好,现在则有了一些观望的倾向,当然还有些打量是不怀好意的。潮生和李姑姑的态度一样。见怪不怪。那个女人陪着笑看姑姑说:“这离了姑姑我们可不都抓了瞎了。姑姑还不知道吧?咱殿下从南边儿捎信儿来了,还说让把走时带的那些吃食再多多备一份交人带去呢。”
四皇子来信了?
李姑姑还是不紧不慢的,那个女人可有点慌了,上来想把李姑姑拉起来。
李姑姑一瞪眼,啪一声打开了她的手,:“别跟我动手动脚。”那个女人摸着手也不敢恼姑姑,“这可是急事儿,那送信的人还等着呢!说是今晚歇下,明天一早就赶回去,您看那几样儿东西只有您做得,殿下常吃,对了还有潮生姑娘。那个排肉可得多做些,材料都已经开始预备了。”真现实啊。李姑姑说:“知道了。”她起身往回走,潮生跟着那个女人亦步亦趋。
“送信的是谁?”
“是肃哥儿。哎哟!看着黑了也瘦了,想来殿下在那里一定是吃不好住不好的。”小肃都升级成肃哥儿了。虽然人们对宦官都习惯称一声公公不过现在出了宫叫法儿就多了。像这样赶着一声哥儿的也不少。小肃就站在厨房外头厨房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滞。一见李姑姑进门秦氏连忙迎上来,“李姐姐可是找着你了。”
李姑姑浑不在意拍拍身上的泥问小肃:“就你回来了?还有谁?殿下可说什么?”小肃这人总是一板一眼的。所以虽然关系也不错,但潮生和他总不像和小顺那么融洽亲热。
那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去的头一天那里的人从几十里地外的城里订了席面,殿下说以后不可如此。但是河工上苦得很。
李姑姑点头说:“你也辛苦了这一路赶的肯定辛苦快去歇一会儿?吃饭了没?”
小肃摇摇头。李姑姑吩咐潮生:“你给他下碗面去。”潮生应了一声小肃说不用麻烦随便寻摸点现成的就好。”
“一碗面有什么麻烦?”潮生系起围裙:“你坐着等一等。”李姑姑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站的那些人:“你们都这么闲哪?”
众人顿作鸟兽散要么就连忙捡起活儿来以显示自己很忙。潮生手脚麻利一大碗面条儿热腾腾的端上了桌。说是大碗不如说是斤小汤盆儿,小肃道了声谢吃得头都不抬。天热面也热吃得汗珠子直掉倒是很痛快。李姑姑那边也已经忙活开了。小肃吃完抹了下嘴,将筷子并好站起来说潮生,“殿下还让我带几本书这上头是书名。”他从柚夹里拿出一张纸条来给潮生。
“嗯”潮生扫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我带你去取。”两人在路上潮生也忍不住说:“你瘦了不少啊。”
“都瘦了……”诉说殿下:“也瘦了。”
“见过皇子妃了吗?”
“已经拜见过了回了话信也交了。”
四皇子妃八成是要回信的她不是那种目不识丁的女子。过了一会儿他问:“那几今生面孔是哪里来的?李姑姑怎么不在厨房看着?”
“是皇子妃带来的人说是吃不惯咱们这边口味儿。”别的话潮生也没多说。小肃只是话少可是心里亮堂这么说他也就明白了。要是,小顺在这儿说不得肯定是一大篇子话,小肃和他不一样。让人感觉更可靠一些。所以这趟回来是小肃回来的而没打发小顺吧?比如这小厨房李姑姑掌头儿这是一早定下的。李姑姑这么些年来一直伺候四皇子的饮食四皇子这个人看起来很温和,但是某些事情他是很坚持的。就像从前春墨那档子事儿。潮生后来越想越觉得让挂雨改口保下春墨这事儿只有四皇子能办到。他很护短身边的人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李姑姑现在坐了冷板凳四皇子回来总不会不理的。
潮生这样想着心里也顺坦了很多。她把那几本书找出来包好给小肃。这个向沉默寡言的人居然多问了一句:“可也有人欺负了你么?”
“没有。”潮生心里一暖摇摇头说:“我就每天打扫一下,殿下不在锁上门也没什么是非。”
小肃沉声说:“要有什么事儿别硬顶着好汉不吃眼前万。”谁都不笨。硬顶谁?吃谁的亏?这就不用明说了。
潮生笑了:“我可不是好汉不过我也不是笨蛋。放心吧!对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不好说。”小肃说上月底就该完工可堤修得连我这个外行看着都不妥。汛期将至殿下只怕一时是回不来。”
“要多当心。”潮生加重语气叮咛:“殿下也是你们也是。”顺河水患潮生听说过往年多次决口。只是以前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
小肃只说:“知道。”这次四皇子让人回来主要是给他皇帝老爹汇报情况和小肃一起回来的是工部包侍郎的随员那些人办完差事小肃再会同他们一起上路回去。潮生也忍不住担心四皇子他现在可还好欧。
第1〇3章 月
潮生和李姑姑差点干了整个通宵等最后一个坛子封好,潮生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扶着墙慢慢走了几步在门口小凳上坐下。李姑姑倒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