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场大众皆莫明其妙,不知南山皓、美之林二人在打何哑语参甚真禅,覃小贝急着问师傅,南山皓却置若罔闻,仿佛已经神出天外。而美之林既不放浪亦不再凶狠,竟然两只美目里流现两滴泪水。
南山皓、美之林所吟,正是峨眉山报国寺普贤殿前长联。上联意思是说峨眉山上秋月朗朗,午夜山风如佛说法,果决无畏似大狮子吼。下联意思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象王宫)向四众弟子讲经说法,开示觉悟之路,讲得虚空感动,天花如雨降下。
而报国寺普贤殿,正是数十年前,南山皓与美之林第一次少年见面时的地点。
山寨卷 34 禅心如絮/上
34 禅心如絮/上
南山皓与美之林的确有着一大段恩怨难言的因缘,这话要从四十年前讲起。
南山皓原名唐旭,生在蜀中,少时多病家贫遂被家人送到寺中寄养,四岁起即成为峨眉山报国寺的小沙弥,法名印光。随着岁龄渐长,印光的心性聪慧和武学天分渐渐显露出来,深得各堂师傅的喜爱,到二十岁时,不但扎实学习练就了峨眉佛家嫡传功夫,也成为方丈空海最为青睐的身旁侍者。
这年秋天,蜀山长眉真人上峨眉拜访老友空海方丈,携带独苗孙女美之林(当时美之林还叫林晖儿)一同上山。长眉真人客居报国寺内,林晖儿另住与报国寺一峰相隔的卧云庵。就是在报国寺普贤殿前,印光第一次见到了十四岁的林晖儿。一种从来没有过美妙体验象疟疾袭击了印光,使得这个异常健壮的青年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面色潮红,皮肤干热,食寝不能,坐立不安,直到再次见到林晖儿,灵魂与身体才一起宣告平静。
这种似痛似欢的症状周而复始地在印光身上发作,无论是雪水浇身、横练铁布衫,还是手敲木鱼,狂诵《金刚经》,统统无济于事,他有眼前脑海中统统都是那个清爽美丽小女孩的形象。
朔风起,峨嵋大雪封山,长眉真人与方丈空海一起闭关三月。丈宽室内,长眉实说筑基炼丹,空海详解禅定神通,全是释道两家不能为常人所道的顶级修为功夫,二人互相指点修证,彼此参悟收获良多,浑然忘却人间之事。
这大雪封山的几个月里,对青年僧人印光来说,无异是在兜率天宫度过的。每隔三天,印光都受主持之命到卧云庵探望一次,看看庵里粮柴是否告匮,是否需要接济。而每一次,叫林晖儿的小姑娘都会抢着出来开门——对她这个年龄的女孩来说,峨眉山上实在是太过于冷清了。好在还有个眉清目秀的高个子和尚哥哥,时时会耳朵冰得通红过来报问庵主情况,而林晖儿只要冲他笑一笑,除了耳朵之外,他的整个脸包括脖子都会一起红呢。
瞒过庵主,林晖儿偷偷跑出来追上和尚哥哥,恳求他明儿还过来带她去玩。印光象雪人一样冻在路上,直到林晖儿以为他冻僵了使劲敲打他的鼻子才省悟过来,点一下光光的脑袋,踏着尺厚的大雪头也不回一路狂奔回寺。
后来的日子,印光或受命于正门,或偷偷越院墙,来到卧云庵外,以三声鹧鸪鸟叫唤出一个从后门跑出的小姑娘。印光带着林晖儿游金顶,观象池,望霁雪,睹佛光,看遍峨眉胜景,将超然世外的清冷冬天点缀上青春的铜铃般的笑声。
冬去春来,梅开崖边,坚冰融化,方丈空海与长眉真人从闭关中出来,发现贴身侍者印光被首座罚至思过崖面壁思,因为印光之前犯下非时出寺、非理访庵、私会女客等种种大规小戒。而印光私会的女客便是长眉真人的独苗孙女林晖儿。
林晖儿实在想不明白,两个人就是一起转转山,说说话,看看景,打个雪仗,堆个雪人,就犯了哪门子过错呢?为什么这就要把和尚哥哥关起来?她哭着喊着要找印光哥哥玩耍。
长眉真人带着林晖儿下山了,林晖儿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也没有在金顶之上看到印光哥哥的影子。
印光在是春天花将尽时,才从坐满百日的崖洞出来。对于这种自然的少年情怀,空海方丈理解而耐心,特别与他详细讲解了《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yin,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yin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yin,必落魔道。
另外空海还传授给印光专门对治yin欲的“白骨观”和“清心咒”秘法,实在对这名身边弟子抱有厚望。
印光深谢师恩,叩首泣血。穷尽一切之法压制化解情欲的种子,并自请修头陀苦行一年。一年之后,法常之上方丈空海与一众高僧列坐,印光上堂汇报一年修行心得,只说了四个字:“我想下山。”随后长跪不起。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难生敬仰。这些道理,空海与众高僧如何不懂,业力深重,机缘未到,花果不能催开,唯在心中惋叹一声。
空海准许了印光还俗,临别之时,印光泣不成声。空海手书地藏菩萨化身唐代金乔觉《送童子下山》一诗送于印光,并预言相会自有他时: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印光洒泪下山,还名唐旭,云游天下去了。
再说林晖儿被祖父带回蜀山,修习自家功夫,年过及笄更出落的美艳如花。长眉真人的旧相识,城中官宦、还乡士绅、江湖掌门,上山求亲者络绎不绝,长眉只说孙女还小,不急不急,来日再说。
日光荏苒,一晃又是三年过去,林晖儿已如一朵红牡丹完全开放,香飘千里,提亲者踏破铁门。长眉问询孙女意见,林晖儿直爽地说明:她要嫁就嫁天下第一英俊第一强者,否则宁肯独老蜀山。
长眉心里有了底,宣布在林晖儿十八岁生日那一天,举办了一场“少年才俊较艺大会”,由长眉亲做主持评委,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者皆可参加,得胜者第一人,可得长眉亲传一门绝技,或者黄金一百两,任选其一。其实武林中人都知道,长眉此会名为“才俊较艺大会”,实为“比武招亲大会”,最后得胜者,最终所得又岂是仅仅百两黄金和一门绝技。
较艺大会那天,蜀山深处热闹非凡,三山五岳名门大派,诸家少年子弟济济一堂,几乎尽数前来。许多人多年后想起那次大会,仍会心潮澎湃清晰地忆起,从心底深处追叹感慨:那真是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那真是一对珠联璧合的玉人!
山寨卷 35 禅心如絮/中
35 禅心如絮/中
较艺大会只举行了一天,但赛程紧凑、场面激烈、表现精彩却是任何一场比武所不能比拟的。
长眉真人设置了三个分擂台同时开赛。每位青年可任选其一上场,但是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只有一次上台,只要他被另一个上台的对手打下去,他就永远丧失了机会,由是各家子弟公子各施绝技,绝无遁让,南拳北腿,外术内功,真个竞演得惊险热烈、精彩纷呈。到了下午申时中,近百位子弟迫下擂台,三个分擂台上各只剩一人,分别为武当山邝掌门的二公子,华山剑派的大弟子和蜀中唐门的唐三少爷。
三人俱青春年少,英武飞场,皆为人中龙凤,看来长眉真人的乘龙快婿就要在这三个人中诞生了。
长眉真人下令将三摆合一,并成一个超大擂台,正在踌躇如何安排下面赛制,忽然场外闯进一人,大喇喇径直跳到台上,只见他个头高颀,举止高洒,神情高傲,却是一身半新不旧布衣,一头乱发被一条红布箍住,活脱一个浪游行者,落在三个锦衣华服公子中间煞是扎眼。
邝掌门的二公子性子最急,好不容易杀到最终擂台,又见横里跳上一个来历不明、其貌不扬的游方行者,看样子就不顺眼,一招蛟龙出海,一拳就想将跳上来人重拍下去。那站在台边的行者,似乎料想不到武当真传功夫的厉害,眼见呼呼来拳,反应却是慢了半拍。
台下观战老少群雄无不摇头:又是一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汉,何苦上去再被人一拳捶打下来。
说是迟那是快,邝二公子绵里裹铁拳头已到行者鼻尖,瞬间邝二心里还犹豫了一下,是否将八分力道收回一半,免得将这傻子捶成重伤大家面上都不好看。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不论是邝二收力还是发觉不对骤然变招,全都已来不及。布衣行者突然以快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出手握住了他击出的右臂,侧头低肩向前一带,另一只手转到邝二后背随力加劲,一式“助龙入海”,将身材魁梧的邝二公子直直送到台外丈远的空中。
邝二公子反应奇快,在空中连翻两个跟头,以“平沙落雁”安稳地跳到地上,姿势并不算太难看——但是,他已经不再有机会,他已经从铺着红地毯子的擂台上落了下来。
台上台上一片惊呼,纵然邝二公子大意轻敌,但一个照面一招半式之间便将邝二公子送下擂台,却也绝非一般修行者所能做到。
高冠博带的邝掌门尤为叹息,片刻之间,武当与蜀山长眉联姻的梦想遂成绝想。
“来者何人?”华山剑派门下最得意的大弟子封不平拨剑指问。
“行者唐旭。”来人如山岳耸立,不着声色报出姓名。
这时从对面观擂台上,传出“呀”地一声,众人回头,发出惊叹声者正是长眉真人的孙女、今日较艺场上的隐身真正的女主角林晖儿。
听到来人姓名及口音,蜀中唐门的唐三少爷向前迈了两步,客气地问道:“请问可是蜀中乡梓?敢问世家名号?不知可与我蜀中唐门渊族共脉?”
唐旭冷冷道:“一样巴山水,养就百样人。唐门离离山上松,行者洒洒涧底苗,不敢高望高攀。”
蜀中唐门家族,雄踞川中数百年,世代以研制暗器为主业,遂得“唐门暗器,天下第一”之名号。虽然唐门弟子行事诡秘,行为飘忽,不似少林武当那般正大光明行事,但是百年盛名,必有其实,无影毒、霹雳弹、夺魂箭、梨花针……个个都是让人闻名色变的大毒器,江湖人士对唐门子弟往往敬而远之,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愿成为唐门的对手或者敌人。方才在小擂台之上,便有几个人仅仅听到唐门三少爷的名号,就主动拱手下场的。
唐三少爷报出名号,见来人不为所动,再次客气道:“唐门家规,同姓子弟不得相残、相斗、相争,还请兄长多多谦让,待小弟赢了这虚名,唐门宝物尽你所选。”
唐门三少爷难得低姿态,唐门宝物也世人所罕,被给足了面子的行者该如何呢?众人的目光都盯住了毫不知名的唐旭。
唐旭根本看不出表情,仿佛无论恭维还是辱骂,无论高帽还是拳头,都不能使他表情牵动一下,唐三少爷说完,唐旭平平淡淡回道:“我没听说这个规矩,也不罕稀别人的宝物,我来这里,只是要我想要的,其他一切与我无关。”
唐三少爷听了拂然变脸,本少爷如此谦恭下士,你个破行者还如此不识抬举,你真的以为瞎猫撞倒死耗子把邝二公子推下台,就一定能赢得了本三少么。唐三少爷“白鹤亮翅”,先向对方亮出了将出的双掌。
台前台下观者一片嗡嗡响,只见唐三少爷左掌赤红如血,右掌漆黑如墨,明显是朱砂掌、毒砂掌都已练到了极高之境。朱砂掌击人,稍着其身,外部不损毫发,而五脏皆受重创而不可救药;毒砂掌更为邪门,若赤掌与其相对,哪怕未接相距寸远,其掌心所毒气亦能传于对方,使对手肩臂俱黑,若不能及时得到解药,性命玄矣。
较艺擂台上,若是他人用毒使毒,即使长眉真人不说,也早就会被众人赶下台去。但是对蜀中唐门禁毒,就好象要求少林不用拳、华山不用剑一样显得不可思议,唐门本来就是以毒见长,以毒闻门么。
唐旭还有没有胆量与唐门三少爷对阵?会不会象前几位,闻毒色变自己主动跳下台去?
唐旭稳稳地站着,一动未动,看着唐三少爷摆足了架式凉了好几分钟,实在捺不住了,“一隼冲天”高舞着双掌扑了过来。
唐三少爷狠狠地……刹住了脚,垂下了双掌。
因为他看见,一丈开外的唐旭运足功力,扭腰转身,双掌立起向侧旁两丈开外的一根立地旗杆平平推去,仿佛一场无形的飓风扫过,手腕粗细的竹杆发出吱哑声,随后如打断了脊椎骨的老人懊丧地折下了腰,上方所悬的一面红旗嗒然触地。
唐三少爷自忖,自已的身子板并不比那竹杆结实多少,如果非要执意硬冲上去,那么在对方进入自己朱砂掌/毒砂掌攻击范围之前,自己恐怕就要先象那枚竹杆一样折骨弯腰了。
所以他在最后刹住了脚步。林晖儿再美,长眉真人武藏再多,用一条命或者半条命去交换,还是大大不值的。
“你狠!”说完这句话,唐三少爷放下被卷起来的阔大袖子,以一个优美的姿态跳下了擂台。
山寨卷 36 禅心如絮/下
36 禅心如絮/下
如果说第一场以巧智赢了邝二公子。第二场以亮剑逼走了唐门三少爷,那么第三场与华山剑派首席弟子剑术较量,则完全是以针尖对针尖,以技巧对技巧,以实力对实力,在众人面前上演了一出叹为观止的一流剑术对战。结果任是华山剑法凌厉飘逸、机敏百变,结果还是败在唐旭你飘我更飘、你厉我更厉、你变我更变、你快我更快的对斗之中。
当偌大擂台上,只剩下来历不明的行者唐旭一个人时,台下四围一片喧哗。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难出少年。
长眉真人上台,履行诺言,让唐旭选择:黄金一百两,或者亲授他一门独门绝技。
唐旭对着长眉真人说:百两黄金不要、独门绝技也不要。
长眉真人:哪你到底来这里打擂做什么?
唐旭:我只为了要一个人。
长眉真人:谁?
唐旭:林晖儿。
台下一片哗然。虽然来打擂者人存此心,但如此赤luo裸说出来,确也需要几份无赖的胆量。
长眉真人面有愠色,道:允许你再选择。
唐旭:林晖儿。
台下又一片哗然。“小子,知足吧。”“别不识抬举。”
长眉真人面沉如水,道:允许你再选,最后一次机会。
唐旭:林晖儿。
台下再一片哗然。“小子,有种。”“哎,你完了。”
长眉真人缓缓举手。唐旭立在对面一动不动。
�